1、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 必修3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第二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第二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课时目标导航 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巩固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课时目标导航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1通过图文材料,了解荒漠化的含义。2联系
2、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特征,分析荒漠化形成的原因。3运用相关材料,说明荒漠化的危害,并分析荒漠化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课堂导学探究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一、荒漠化的含义基础梳理1概念(1)荒漠化:是指由于_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2)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_下降。2类型(1)包括风蚀和水蚀等_造成的土地退化。(2)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_和环境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生产能力外力作用水土流失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
3、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影响因素因素表现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深居_,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_稀少,但有时降水强度较大;_频繁;日照时间长,_远远超过降水量,易引起风蚀植被 稀疏,覆盖率_,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人为因素过度放牧、_、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大陆腹地降水大风蒸发量低乱砍滥伐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4.现状(1)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_。(2)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_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24%267万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4、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合作探究阅读“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内容,探究分析荒漠化的形成与分布。(1)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具体说明。提示:滥牧与垦荒。滥牧造成植被破坏,水源减少,垦荒后导致农业用水量增大,从而使得河流水量不断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最终造成大面积胡杨林枯死,荒漠化面积扩大。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2)红色荒漠的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提示:相同点:都是由于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不同点:“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前
5、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及强取薪柴,后者主要为过度放牧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该从哪些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提示:人类应从地表植被的保护、垦荒、放牧、引用水源、工矿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等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人类的各项经济活动遵循自然规律,从而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归纳提升1荒漠化的类型荒漠化按其形成原因、分布地区和特点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1)土地沙漠化: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6、,由于人为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非沙土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如科尔沁沙地等。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2)石质荒漠化:在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区域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3)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第二单元第一节
7、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特别提醒:(1)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产生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疏松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因素)等。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环境恰恰具有这些发生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但造成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2)不同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以风蚀作用为主,而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的荒漠化以水蚀为主。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拓展延伸不同地区的荒漠化的原因和后果地区人为原因后果能源缺乏的地区樵采
8、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破坏固沙植物草原牧区采挖药材、发菜铲除草皮,破坏草场超载放牧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沙质土壤易受风蚀干旱绿洲地区盲目扩大开垦规模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灌溉措施不当次生盐渍化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典例剖析(2013海南)下图示意我国 39N 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1)图示区域土地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3)如
9、果乙地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解析:第(1)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大部分为时令河,冬季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第(2)题,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
10、强烈。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第(3)题,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答案:(1)D(2)B(3)C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下图为“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某牧场草场载畜量和实际放牧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草场载畜量指在适度利用的原则下,一定的草地面积,一定的利用时期内,能够维持草地良性生态循环并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下,能饲养
11、家畜的最大数量。读图,完成(1)(2)题。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1)1950年1975年期间,草场载畜量发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市场D放牧(2)该牧场“人地关系”严重对立的年代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20世纪60年代降水偏少B20世纪80年代过度放牧C20世纪90年代牲畜太少D21世纪初以来气候变暖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解析:第1题,1950年1975年期间,草场载畜量变化不大,略有波动,这与气候,尤其是降水的波动有关
12、。第2题,20世纪80年代实际放牧量明显高于草场载畜量,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该牧场“人地关系”严重对立。答案:(1)B(2)B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二、荒漠化的危害基础梳理主要危害基本内容丧失土地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造成_ 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生态问题严重造成表土裸露,为_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引发_荒漠化使得生物的_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经济损失沙尘暴饥荒生产力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合作探究结合对“消失的楼兰古国”的阅读,探究
13、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1)楼兰古国消失的自然背景是什么?提示:楼兰古国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楼兰古国消失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林枯死;乱砍滥伐胡杨林,毁林开荒。(3)古楼兰地区的引水灌溉对当地荒漠化的发展有何影响?提示:引水灌溉使得绿洲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但由于本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土壤中盐分在地表聚集,当植物无法生长时,土地被荒弃,进而造成荒漠化
14、。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归纳提升分析荒漠化危害的一般思路(1)影响农业生产:土地退化、沙化,使土地生产力持续下降甚至丧失,影响播种面积和产量,可能导致食物短缺。(2)破坏基础设施:流动沙丘填埋村镇、交通线路、水库、灌渠等。(3)影响交通:流动沙丘填埋公路、铁路,威胁交通安全;沙尘暴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关闭,公路停运。(4)影响人们的生活:荒漠化地区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恶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特别提醒:(1)沙尘暴给人类带来许多危害,但并不意味着其“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沙尘天气造
15、就了黄土高原,沙尘颗粒利于成云致雨,沙尘有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沙尘暴缓解了酸雨,沙尘暴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等。由此可见沙尘暴还有一定的好处。(2)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尽管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方地区,但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多,没有形成沙漠,而成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典例剖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1000 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据最新监测结果,广西有石山面积 8.33 万平方千米,占该区面积的 35.3%,比台湾和海南两省面积总和还多。其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 350
16、0 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 2700 多万亩。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跨越的鸿沟。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1)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2)石漠化对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解析:石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已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第(1)题,自然原因主要从区域地貌、土壤、植被和气候等要素分析;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粗放耕作、过度樵采、石山放
17、牧等掠夺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第(2)题,石漠化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从而破坏人类生活生产环境,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自然原因:本区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矿石等人为破坏严重,致使有限的石山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严重的石山荒漠化。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2)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生存条件逐渐丧失,不利于
18、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2014桂林 3 月)塔里木河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历史上,曾有九大水系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目前与塔里木河干流有地表水关系的只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条河流。读“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回答(1)(3)题。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1)其他六条河流不再和塔里木河有地表水联系的原因是()A河
19、流泥沙堆积,堵塞河道B沙尘多,风力堆积严重,堵塞河道C全球变暖,蒸发量大D人类对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利用(2)图示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该地区蒸发微弱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四周高山高原,阻挡水汽进入A B C D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3)有关图示区域特征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塔里木河下游水量最大B风力作用对该区域地貌特征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聚落呈点状、带状分布解析:第(1)题,该地位于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如果是泥沙或风沙堵塞河道,水流会有新的河道形成,不会消失,A、B错。全球变暖,
20、冰雪融化的多,河流水量会增大,C错。只有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水流中途消失,不能注入河流,D对。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第(2)题,图示区域纬度较高,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错。该地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较多,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对。四周高山高原,阻挡水汽进入,所以降水少,对。第(3)题,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没有注入海洋,下游水量就消失了,A不符合。风力作用对该区域地貌特征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形成沙丘、沙垄等地貌,B合理。这里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合理。聚落呈点状、带状分布在山麓地带,D合理。答案:(1)D(2)B(
21、3)A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三、荒漠化的防治基础梳理1方针:_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_、生态移民等。3目的:实现人口、_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1)措施:实施“_”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现状:边治理,边_,荒漠化土地面积仍在继续扩大。预防合理用水资源三北破坏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分析荒漠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这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公元9世纪契丹族在这里
22、建立政权后,掳掠汉民和渤海国民前来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着契丹族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开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1)“三北”防护林对于防治科尔沁草原地区的荒漠化具有哪些作用?提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等。(2)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提示:使周边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变大;沙尘暴天气的频率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23、必修3(3)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有哪些启示?提示: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殖,要退耕还牧、还林、还草,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都要做到用养结合,不要再犯前人的错误。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归纳提升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简记为“预防潜在、扭转发展、恢复发生”。(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
24、(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3)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等。特别提醒:荒漠化防治的原则荒漠化的防治,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典例剖析(2014浙江温州二模
25、)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1)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强B气温年较差大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2)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3)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A全部种树B种草、种树C种树、种草D种树、种草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解析:第(1)题,能使农作物品质优良的自然因素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
26、图示区域降水稀少而光照强。第(2)题,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地降水量在100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第(3)题,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的两地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答案:(1)A(2)B(3)C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2014陕西西安五校 4 月联考)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第(1)(2)题。研究区鸭池红枫湖花江地貌类型高原山地高原盆地高原峡谷海拔(m)13201735124014504401410大于25坡地比例(%)251041气候特征温凉湿润湿润干热河谷年降
27、雨量(mm)86312001100石漠化等级潜在中级轻中度中强度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513259147治理时间(年)200620102001201019962010农业发展模式粮食种植生态畜牧经济林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1)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2)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
28、(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重点治理石漠化等级高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解析:第(1)题,鸭池地区主要是进行粮食种植,生态环境效益差,且治理时间短,因此治理效果最差。第(2)题,石漠化主要是由植被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所以治理石漠化要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答案:(1)D(2)A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基础训练达标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29、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一、单项选择题(2013重庆文综)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3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解析:题目中已经说出了有地形图,分析四个选项,只有降水量和水土流失关系最密切,所以选B。答案:B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
30、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解析:这个题目定义强调的是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所以一定是流域出口处收集的才为流域产沙量,故选D。答案:D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3下图是几位同学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 B C D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解析:这个题目坡度最大才40度左右,所以不应该出现坡度变大单位面积产沙量减少的过程,所以选A。一般情况下40坡面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右图是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变化的关系。
31、当坡度为4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答案:A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回答45题。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4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解析: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大,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
32、,植物截留能力越强。答案:C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5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解析: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答案:A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6(2014广东卷)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
33、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植被条件越好,地表受侵蚀作用影响越小,沉积作用越强,故植被可以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答案:D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读图“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回答78题。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7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但现在已经
34、消失。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C灌溉用水过多,植被破坏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8图中N为塔里木盆地的一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A地下水 夏季B冰雪融水 春季C冰雪融水 夏季D地下水 秋季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解析:本题主要以楼兰古城为切入点考查荒漠化的危害。7题,由图可知,两千多年前,楼兰地区农业发达,环境优美,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过度灌溉,植被破坏严重,土壤
35、沙化,水资源枯竭。8题,由图可知,N为内陆湖泊,且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水盐运动受到降水和蒸发的影响,西北地区全年降水少,夏季蒸发旺盛,容易造成盐碱化。答案:7.C 8.C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二、综合题9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 学 知 识,完 成 下 列 问题。材料一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图 1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2)。图 2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
36、版 地理 必修3(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河,判断理由是_。(2)图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深度1.6米处是_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理由是_。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目前面临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河流干流的分布可知石羊河总体流向大致是由南向北,或由西南向东北,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河流下游流入沙漠里最终消失,没有流入海洋,所以从内
37、、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内流河。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第(2)题,根据沉积物沉积的特点,可知图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久远,读图可知深度1.6米处是湖沼沉积,说明湖泊众多,黑色,说明有机质含量大,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由此可推断该地距今5000年前后的干湿状况是湿润的水生环境,其后依次为黄土、粉沙质淤泥、沙质沉积,不但黑色条带损失,而且铁锈斑也消失,说明环境变干燥,而现在属于干旱环境,所以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湿润。第(3)题,该河流(处于西北内陆的甘肃省中部)中下游地区位于沙漠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荒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目前面临的主要生
38、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第(4)题,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参照教材中“我国西北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注意关键词“在农业生产中”,是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回答,教材中其他角度不用同答。答案:(1)自西南向东北 内流 该河流下游消失于沙漠中,没有流入海洋(2)久远 湖沼 湿润 现代为沙漠,古代为湖沼(3)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4)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第二单元第一节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能力提升巩固(点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