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1.课程标准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2.学习要点(1)了解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的内外政策,分析给两国关系带来的变化。(2)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东西方冷战结束的原因。(3)分析理解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4)认识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了解冷战结束后潜在的和平威胁。一 二 三 美国的新“遏制”政策 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起美苏关系出现新变化。苏联实力下降无法保持和美国竞争的势头内容: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提出“灵活反应战略”和“战略防御
2、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大战 苏联的“新思维”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与美国的争霸使苏联经济不堪重负;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进行改革表现:在对外政策上,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美苏缓和的表现 1987 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会晤,双方签订“中导条约”。这是自核武器出现以来达成的第一个销毁部分核军备的协议 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一 二 三 二、冷战的结束 布什政府对苏政策 对戈尔巴乔夫的国内改革表示支持;以提供经济援助为条件左右苏联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影响: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削弱和放弃了共产党的执政
3、地位;社会全面动荡,危机全面爆发 东欧剧变 原因:苏联放松控制;西方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策略结果: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1990 年德国重新统一 苏联解体 1991 年 12 月,苏联 11 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签订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战后持续了四十多年的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结束 一 二 三 深度点拨苏联解体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一 二 三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争霸曾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1)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剑拔弩张,在柏林地区多次酿成危机。(2)双方对亚
4、洲、非洲的控制和争夺,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在亚洲,美国先后侵略朝鲜和越南;在中东,由于两大国的插手,局势变得愈加错综复杂。2.军备竞赛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3.双方在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美苏两国签订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中导条约”成为战略稳定的基础,也是稳定国际局势的因素。一 二 三 4.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1)美国长期把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专制主义、侵略扩张的“邪恶势力”,成为严重歪曲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想根源。(2)原来被美苏对峙掩盖的各种矛盾,也因两极格局解体而暴露出来,并有愈演愈烈之势。(3)超级大国肆意欺凌弱小国家,绕过联合
5、国安理会,随意侵犯他国主权,致使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问题1 问题2(1)原因:从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上比较,苏联仍落后于美国。为了达到在军事力量方面领先的目标,苏联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程度。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乏相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2)表现: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核军备。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改善关系,并放弃了20世纪70年代扩张所获得的势力范围。更为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这些地区。问题 1 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转为全面收
6、缩的原因及表现。问题1 问题2【例题1】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1摄于1961年8月,图2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解析:本题选择的两幅图片都与“柏林墙”相关。“柏林墙”的修筑反映冷战的加剧和美苏两大国的对峙加强,而“柏林墙”被拆除则推动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重新实现统一。答案:B 问题1 问题2 问题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哪些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认识?(1)相似之处:从发生的原因来看,都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相关;都由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中的错
7、误政策引起;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从时间上看,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来势迅猛,发展迅速。从性质上看,都是共产党或工人党丧失了国家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问题1 问题2(2)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曲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其发展历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受到来自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遏制甚至“和平演变”等多种形式的颠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国情,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同时要注重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坚持社会主义
8、方向。问题1 问题2【例题2】西方有位学者写了一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岁月,结束于苏联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请完成:(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你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问题1 问题2 参考答案:(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德国的分裂,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等。(3)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是,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
9、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回答第(1)问,要明确苏联解体在美苏对抗中的历史地位。回答第(2)问,要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回答第(3)问,不仅要说明美苏对抗的积极影响,更要说明美苏对抗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1 2 3 4 1.1983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战略上看,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B.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C.带动美国经济发展 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 解析: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目的在于通过以高技
10、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答案:A 1 2 3 4 2.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之音”电台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说:“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丑化苏联 B.“和平演变”C.遏制社会主义 D.稳定资本主义 解析:制造苏联“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煽动“民族主义的火焰”,是为了配合美国政府的“和平演变”策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答案:B 1 2 3 4 3.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1989年11月9日是“德国近代历史上最幸运的一天”
11、。“最幸运”是因为()A.雅尔塔体系彻底瓦解 B.德国法西斯势力彻底消失 C.东西方冷战关系终于结束 D.德国揭开了国家再次走向统一的序幕 解析:1989年11月9日,推倒柏林墙为德国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1990年10月德国重新实现了统一。答案:D 1 2 3 4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新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材料二“星球大战
12、计划”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实验证明,“星球大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请完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美国推行该计划的目的有哪些?(3)“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1 2 3 4 参考答案:(1)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2)根本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目的: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