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国共合作带来的国民大革命,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代表封建反动势力的北洋军阀在国民革命的浪潮中败下阵来。当“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由珠江流域响彻长江流域的时候,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胜利在望的时候,革命的堡垒从内部出现了裂痕。国民党右派的背叛革命,血雨腥风的清党行动,又一次把中国共产党置于风口浪尖。形势濒临绝境,未来何去何从?(19271937)阶段特征: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对峙和斗争,因此这个阶段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还可以叫土地革命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习目标1、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基本史实。2、理解南昌起义的背景及意义。3、
2、掌握长征的原因及意义。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及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重难点1、重点: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2、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革命道路的探索(由城市到农村)革命重心的转移(由南方到北方)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中共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剿共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政策)日 本:加紧侵华,民族矛盾上升(暗线)阶级矛盾激化(辅线)(主线)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革命暂时转入低潮。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我们得出什么教训?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3、。一:革命道路的探索(由城市到农村)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领导权和武装斗争一:革命道路的探索(由城市到农村)如何进行武装斗争?“城市中心”道路的尝试(学习俄国革命道路)(1)南昌起义(2)秋收起义(3)广州起义2、“城市中心”道路的尝试这几次起义的目标是什么?结果如何?“城市中心”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不符合国情)社会性质:中国处在半殖半封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力量对比:城市的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3、“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 (1)奠基: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工农运动,毛泽东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2)起点: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的方针。(3)实践:农村
4、革命根据地的创建。(4)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二:革命重心的转移(由南方到北方)根据地军民感情如何?根据地人民为什么要送走红军?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经过 1934年10月瑞金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遵 义 会 议 遵义会议内容意义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
5、关的转折点(军事上、政治上、思想上)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3.意义 (3)开创了革命新局面。坚定信念 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2)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 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什么是长征精神呢?国共十年对峙革命道路的探索(由城市到农村)革命重心的转移(由南方到北方)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领导权和武装斗争3、“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基、起点、实践、理论)2、“城市中心”道路的尝试1、原因2、经过3.意义(革命领导由联合领导到独立领导、斗争手段由工农运动到武装斗争、思想路线由右倾到左倾、革命中心
6、由城市到农村、革命重心由南方到北方、社会矛盾由阶级矛盾为主到民族矛盾为主、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代总指挥贺龙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刘伯承南昌起义(1927、8、1)1、原因: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这里敌人力量比较薄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南下受阻 兵分两路2、经过:3、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经过: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影响:10月,毛泽东率部
7、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秋收起义拓展:中共军队的先后名称 1、中国国民革命军(八一南昌起义)2、中国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3、中国工农红军(广州起义、井冈山会师)4、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5、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以来)6、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派出军队)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八七会议(1)时间和地点:(2)内容:(3)意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
8、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注意:未找到正确道路)1927年8月7日汉口中央左右江鄂豫皖海陆丰湘鄂赣湘赣闽浙赣湘鄂西、湘鄂边、洪湖川陕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武装斗争(军事保障)土地革命(核心根本)根据地建设(基础依托)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发动群众的法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前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
9、者结合起来。战略战术: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武装斗争胜利: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三次大规模“围剿”。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经济建设:发展生产,粉粹国民政府经济封锁;政权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方针确立:八七会议准备:秋收起义道路探索: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总结经验受挫向井冈山进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实践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武装反抗军事“围剿”反“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政权对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图示“左”倾:不可为而为(过高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右倾:可为而不为(过低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强调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