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1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横向纵向竖向 2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 3 单元学习总结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横向纵向竖向 一、近现代科技发展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关系 1.近现代世界科技产生、发展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的结果。(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推动力。(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推动了科学的创立和发展。4 单元学习总结(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科技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弘扬,宗教
2、改革对教皇的否定,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抨击专制等级制度,强调自由平等,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4)面向现实,重视试验,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也有利于科技的发明和发展。(5)科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5 单元学习总结 2.近现代科技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推动了社会进步。(1)牛顿经典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2)进化论传入中国,成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3)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电气技术的应用,极大地
3、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6 单元学习总结(4)相对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世界的途径,量子论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信息技术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7 单元学习总结 典例1 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的“理论依据”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B.C.D.8 单元学习总结 解析 根据所
4、学知识,项说法错误: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主张,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16401688年,排除第项。第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思想渊源不可能是进化论,排除第项。本题选项。答案 B 9 单元学习总结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10 单元学习总结 2.第二次
5、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重要影响。生产力方面: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生产关系方面: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1 单元学习总结(2)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
6、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变革。12 单元学习总结(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了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3 单元学习总结 典例2“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 B.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网络时代 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 1
7、4 单元学习总结 解析 题干强调了网络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的影响,说明了网络信息的影响深远。答案 B 15 单元学习总结 三、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原因 标志 产生阶段(1516世纪)(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3)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 天文学领域的革命 16 单元学习总结 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2)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17 单元学习总结 迅速发展阶段
8、(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磁学的新成就、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18 单元学习总结 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电的发明与应用,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19 单元学习总结 典例3 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图一 蒸汽机模型 图二 蒸汽机车 图三 有线电报20 单元学习总结 A.瓦特 史蒂芬孙 莫尔斯 B.蒸汽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C.18世纪8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9、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21 单元学习总结 解析 本题考查准确记忆史实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判断机器发明的时间和人物。图一、图二、图三的发明者分别是瓦特、史蒂芬孙、莫尔斯,A项叙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A;图一、图二是蒸汽时代的发明,图三是电气时代的发明,B项叙述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是在1837年,C项时间错误,但与题意相符,选C;图一、图二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图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D项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 C 22 单元学习总结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 例题(2014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23 单元学习总结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 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24
11、单元学习总结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25 单元学习总结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真题案例技巧 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
12、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26 单元学习总结 审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相关材料。第(1)问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应星和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科学性不同的特点,再结合相应时期明清社会、英国社会情况说明其政治、经济等背景。第(2)问从社会政治特征、经济发展情况、科技著作与社会转型的联系等角度分析适应社会的程度,说明二人的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27 单元学习总结 答卷实录 28 单元学习总
13、结 点评本题属于比较、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解答时应依托试题设问,精读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考生第(1)问“特点”中国方面能紧扣材料总结的较好,但漏掉“西方科技的特点”;“背景”方面的回答没有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漏掉了要点。第(2)问“原因”方面的回答,本考生也没有充分利用材料信息,致使回答要点不全。29 单元学习总结 规范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30 单元学习总结(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
14、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31 单元学习总结 背景、条件、原因类设问的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解答该类型题时主要根据限定词分析历史事物的(xx)条件、(xx)原因、(xx)根源、(xx)因素等。(1)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一般是从对历史事物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的角度来划分。32 单元学习总结(2)根本原因等同于历史(社会)根源,一般是: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也要注意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一般是由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或者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决定的;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即政治活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原因;思想文化现象是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的。33 单元学习总结(3)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的重要因素。一般指在诸多原因中占支配地位的,起主导、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与根本原因相比,远因是根本原因,近因是主要原因。(4)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5)主观原因: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方针具体历史经验(6)客观原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思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