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返回目录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第六单元 返回目录 单元复习方案返回目录 文言文中的信息,在史传文中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性格、情感、行为举止、思想主张、志向品德等各个方面,在其他类选文中主要表现为作者的观点思想、事物的特征、事例的意义等。考法一 筛选文中的信息返回目录 筛选文中信息的审题与答题技巧(1)审题看清题材不同题材的文章,考查的内容会有区别。写人,考查人物的性格或相关事件;写物,了解与物相关的特征;写景,赏析特定地点的独特景色;叙事,分清事件的种类。返回目录 审清题干做文言文信息筛选题审读题干特别重要,因为题干明确了筛选的标准、答题的方向。题干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标准限制语人物标准条件标准。试
2、以下题为例加以说明。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 吴汉 激励士气标准限制语人物标准条件标准的一组是返回目录 a标准限制语。常见限制语有:全都表现,意味着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都符合信息标准要求;直接表现,意味着间接表现不在其中。b人物(或事理)标准,即行为、性格的主语。用此标准可以衡量哪些选项非其所为。c条件标准。一般用非常准确而简明的语言交代筛选最主要的条件。这是审题的着力点,特别要理解关键词语的内涵。返回目录(2)答题步骤a回归原文,看清主体。将选项句放入原文,分清并对照主体、客体。识清谁是当事人。文言文中常有主语省略现象,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明确主语,辨明事件行动语言是由谁发出的。b依照标准,辨别
3、筛选。依照题干的信息筛选的三个标准,对所有选项运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返回目录 方法“一析两非”法做文言信息筛选题的基本方法是在明确筛选标准后将选句代入原文进行比对、排除。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从而确定正确答案。比对、排除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用“一析两非”法排谬的过程。返回目录“一析”就是辨析题干要求是直接表现还是间接表现。所谓“直接表现”,就是正面描述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谓“间接表现”,就是指侧面描述、作者评论等。题干未出现“直接表现”词语的,往往包括直接和间接两方面。“两非”就是非其人、非其事。返回目录 非其人,就是首先排除不合人物标准的选句。命题者在设置错例时往往用“张冠李戴”法把
4、不同人物所言之语、所为之事混在一起,而且在摘取选句时又多隐去主语。因此,解题时可先将选句代入原文,找出主语,即选句内容的发出者是谁,把那个(些)不合人物标准的选项排除掉。“非其人”的前提是题干要求选出“直接表明(现)”的句子。返回目录 非其事,就是在满足人物标准后再看其人其事是否合乎条件标准。用“非其事”排除那个(些)不合条件标准的选项。这项工作最关键。因为命题者在设置错例时,往往利用考生缺乏语境意识的通病,故意选择貌似正确实际上脱离语境的似是而非的选句进行干扰。因此,考生一定要有语境意识,把选句代入原文,仔细分析揣摩,不可只看表面意思,而要看到句子的深层含意。返回目录 信息筛选命题陷阱筛选文
5、中的信息,必须紧紧依据题干要求,准确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防止出现张冠李戴、方式失当、似是而非等错误。应特别注意:返回目录(1)对象是否错位文言语句常常省略主语,如题干要求选出表现某一人物的特点的语句,而某一文句描述的其实是与之相关的另一人物,那么即使在特征上相同,也必须剔除。此外,有时同时有两个信息筛选要求,此时必须注意一一对应,不能前后颠倒错位。返回目录(2)方式是否恰当对人物的叙述描写,既会采取正面(直接)的语言、动作、神态、评论等方式,也会采取侧面(间接)等方式。命题者会将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特性但是刻画方式不符合要求的文句混入选项中,这类文句必须剔除。如写人物因清廉而受到百姓的爱戴,
6、这是“间接表现”人物的清廉,但这并不是人物清廉的行为表现,不属于“直接表现”清廉。返回目录【真题1】(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返回目录 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返回目录 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
7、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返回目录 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返回目录 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
8、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返回目录 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然终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返回目录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组是()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礼敬具备,矜庄寂寥以笔著文,亦如此焉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返回目录 幽处独居,考论实虚行苟离俗ABCD答案 A 返回目录 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全都表现王充美
9、好品德的一组”,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是说王充写文章和论辩一样。“幽处独居,考论实虚”是说王充做学问。“行苟离俗”是说王充择友的标准。排除含有的选项,可确定答案为A项。返回目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往往与“信息筛选”结合在一起考查。一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在“信息筛选”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综合;另一方面,内容要点与中心意思,也需要筛选信息以证明。考法二 分析与概括文章内容返回目录 如何解答内容辨析题内容辨析题(分析概括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关键题,其选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转述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让
10、考生进行判断。返回目录 而比对法则是作答此类题较好的方法之一,其实质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分析,从中发现它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之处。那么,比对、分析什么内容呢?主要应在时间、地点、人物、细节、信息有无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比对、分析。返回目录(1)比对时间命题者常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故意颠倒、搞错。考生作答时,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特点,要善于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注意敏感的时间顺序,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2)比对地点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命题者所设“地点错误”的陷阱。返回目录(3)比对人物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
11、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还会写到另一些人物。这类命题陷阱往往将“彼”强接在“此”上,张冠李戴。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返回目录(4)比对关键细节命题者对原文关键细节(关键词语)故意错解以迷惑考生。这种曲解文意的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因为错误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返回目录(5)比对添加内容“添加”就是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来。辨析时应将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从而识破“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的陷阱。返回目录(6)比对句间因果关系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
12、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是因果关系,或者颠倒了“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辨析时要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与原文中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恰当。返回目录【真题2】(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返回目录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
13、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返回目录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
14、歌而荐之。返回目录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返回目录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
15、,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返回目录 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答案 D 返回目录 解析“仍然忙得无法分身”属无中生有。原文最后所说“不得旋踵”的意思是“绝不畏避退缩”,“而文理不及之”的意思是任峻在断案条理方面比不上王涣,都不能得出“仍然忙得无法分身”的结论。返回目录“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一般分值也最大。这一考查形式,兼考实
16、词、虚词、句式、修辞、词类活用、文史常识等,带有较强的综合性。文言文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文如采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可采用意译,其他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用词(转换成双音节词)、语气与句式。考法三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返回目录 1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就译一词一句(个别失去实在意义的虚词除外),而且词句的次第也不能更动。直译要“一对一”地进行翻译,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所谓直译为主,就是能够用直译的词句,要尽量直译。返回目录 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
17、活变通地进行翻译。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所谓意译为辅,就是适当采用意译的方法。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机械地采用直译,而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某一词或短语的翻译。返回目录 如何在翻译中落实得分点(1)关键实词对确定好了的关键实词,一定要准确译出其意,不含糊,不游离,不意译。例如通假字,翻译时一定要写出其本字,不能照抄句中原字。这里,要特别注意对下面三类词的翻译:返回目录 古今同形异义的双音节词语,一定要
18、拆开翻译。如“亲信”是古今同形异义的双音节词语,翻译时一定要拆成“亲近、信任”两个词。活用词。它们在翻译时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固有的格式。返回目录 a用作状语的名词大都要在前面加上适当的介词,如“像”“用”“在”。b活用为名词的动词、形容词,要用动词、形容词作定语并补出中心语。c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大都要带上该名词再加一个动词。如“填然鼓之”中的“鼓”应译为“擂鼓”。返回目录 d 意 动 用 法 要 用“认 为(以 为)”或“以(把)为(看作、作为)”的格式进行翻译。(当然,有的词可用一个意思与“认为”或“以为”差不多的动词翻译。)e使动用法要用“使(让)怎样”的格式翻译。与意动用法一样,有的
19、词也可以用一个意思与“使(让)怎样”差不多的动词翻译。返回目录 疑难或陌生的词,要借助语境和实词的推断方法,并联系自己平时的积累去较为合理地翻译它,而不是硬译或干脆不译。返回目录(2)关键虚词必须译出的虚词换。a有实词义项的则须译出实义,如“之”“其”等。b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可以进行替换的,如“之”“而”“以”等,即便是语气词也可用相对的词替换。返回目录 不必译出的虚词删。a起语法作用的。如“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又如“之”“者”作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标志。b表停顿作用的。c起衬字作用的。d发语词。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需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不然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返回目
20、录(3)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a调。主要指那些倒装句,译时须调整为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结构形式。b补。一是补出文言语境中省略的成分,若不补出,句意就不明,句子就不通;二是补出句中的被动意味,如意念被动句。返回目录 遵循一定的翻译格式。a判断句要译出“是(不是)”字。b倒装句要还原成现代汉语的句式。c被动句要译出“被”字。d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返回目录 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些固定的格式,如“所以”“有以”“得无”“无乃”和“不亦乎”“何为”“之谓”等,它们都有固定的翻译方式,必须按其固定的方式进行翻译。返回目录 文言文翻译“四步走”(1)切分将要翻译的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再逐一翻译
21、。(2)草拟可在草稿纸上大致草拟一下译文,写出关键词语(尤其是得分点的关键词语)的翻译。返回目录(3)誊写在对草稿斟酌、调整,确信无误后誊写到答卷上。誊写过程中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不写错别字。(4)查疏漏写好之后再读一读,看看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是否有错别字。这是避免疏漏失分的有效途径。返回目录【真题3】(2018全国卷)(文本见考法二真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译文:_(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译文:_返回目录 答案
22、(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2)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返回目录 参考译文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郡郪县人。王涣的父亲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从小喜欢行侠仗义,崇尚武力,多次和强悍轻捷的少年往来。后来他改变操行,重视研习儒学,修习尚书,诵读法律,大体了解了其主要意思。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担任职务,敢于决断,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治政的名声广泛流传,到京城任大司农。返回目录 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辞让说:“臣任用功曹王涣来选拔贤明有才能的人,任用主簿镡显来纠正过失补充遗漏,
23、臣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因此知名。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朝廷任命他为温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恶狡猾的人,时间一长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境内安定太平,商人可以在路边过夜。返回目录 其中有放牛的人,经常说将牛交给王涣了,始终没有发生互相侵犯的事。王涣在温县担任县令三年,升为兖州刺史,他以法律治理兖州各郡,德化和声威得到广泛推行。后来他因为拷问妖言妄论不符合实情而被定罪。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担任洛阳县令。王涣处世公平正直,施政时能做到宽严适中。返回目录 那些长期诉讼的冤案疑案,历经几任县令都
24、没有断决的,根据法律情理难以评判的,王涣没有不曲折周到地弄清案情真假,消除大家的疑惑的。他还能用奇谋异术揭发和暴露隐秘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妙的计谋。元兴元年,王涣病逝。无论是城中百姓还是路过此地的人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相互凑集钱粮,上千人为他举行祭奠。返回目录 王涣的灵柩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子桌子,放上祭品。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粮食到洛阳,被士卒和官吏掠夺,经常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再没被掠夺,所以前来报答他的恩德。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返回目录 延熹年间,桓帝信奉黄老学说,将所有的祠堂全部毁去,唯独专门下诏书要密县保留原太傅卓茂的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堂。在王涣去世后,皇帝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挑选洛阳令,但挑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间,朝廷任命剧县县令勃海人任峻任洛阳令。返回目录 任峻选拔文武官员,都能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检举剪除奸恶盗贼,绝不畏避退缩,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任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任上逝世。返回目录 单元跟踪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