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梳理(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把握线索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线索一: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线索二: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三:古代商业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
2、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考点 1 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一、核心知识系统研究学什么时期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农业起源(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2)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3)工具有石、木、骨器(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时期发展历程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战国传统农业
3、初步形成(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2)生产技术:注意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4)经济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时期发展历程从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1)耕作方式:牛耕普及(2)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3)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4)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工具时期发展历程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思维深化1.综合
4、分析小农经济的影响(1)政治: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2)政策: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脆弱的小农经济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科技: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相关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这使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思维深化(4)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
5、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6)家庭伦理: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同时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思维深化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从生产模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
6、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思维深化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
7、,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高考真题集中研究考什么1(2015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关键点拨 解答的关键是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抓题眼:战国时期。答案:A2(2015全国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8、。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关键点拨 解答的关键是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古代经济的主体是农业,故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是指南方农业的发展超过了北方,结合曲辕犁的发明可知主要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动。答案:C3(2015全国卷)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关键点拨 关键信息:江苏代表的南方地区在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答
9、案:B4(2015全国卷)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关键点拨 解题关键: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答案:C三、名校模拟重点研究练什么1(2015济南模拟)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C“礼崩乐坏”
10、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解析:史料意思是:鲁国南边村野之地有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做陶夏天耕田,逍遥自在好比古代的舜。由此可见,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答案:B 2(2015天津市南开区三模)汉书董仲舒传记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土地私有制遭破坏B社会经济凋敝C社会两极分化加剧D社会道德衰败解析:“广其田宅,博其产业”体现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A项错误;“广其田宅,博其产业”不一定导致经济凋敝,故B项错误;“(官吏们)以与民争利天下”则会进行土地兼并,这就造
11、成两极分化加剧,威胁社会稳定,故C项正确;“这种现象”是经济现象,而不是“道德”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 3(2015临沂模拟)下列是四幅古代人口分布图,人口疏密与颜色淡浓成正比。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南移B政治中心南移C军事重心南移D版图向南扩展解析:材料中图示显示南方人口逐渐增多,这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故A项正确。答案:A 考点 2 手工业生产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一、核心知识系统研究学什么 时期发展历程从先秦到秦汉形成与发展(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
12、存(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时期发展历程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发展与繁荣(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时期发展历程明清辉煌与滞后(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思维深化1.手工业发展的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
13、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经营方式政府直接经营民间私人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产品用途政府、皇帝专用用于民间消费 用于交纳赋税和自己消费流通方式不在市场流通在市场流通剩余部分出售特点大作坊生产、资金雄厚,不以营利为目的规模较大,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规模小,资金少,不以营利为目的思维深化2.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2)实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3)特点: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4)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5)阻碍因素:自然经济,传
14、统观念,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二、高考真题集中研究考什么1(2015福建高考)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关键点拨 解答的关键是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答案:D2(2014海南高考)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
15、生产“胡式锦”。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关键点拨 定时空:唐代中后期。解答的关键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答案:D3(2013天津高考)“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关键点拨 抓关键:自宋代至明代,棉花作为纺织原料,其地位日益重要,这得益于棉纺织技术的改进。答案:B三、名校模拟重点研究练什么1(201
16、5济宁模拟)汉武帝时,“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民间不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如违将施以钛(脚镣)大趾之刑”。这一经济措施()A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B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C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悖D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是“盐铁官营”制度,该制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故A项正确;工官制度开创于西周时期,故B项错误;“盐铁官营”政策与儒家伦理之间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盐铁官营”只能体现出政府对盐铁方面的垄断,不能代表对所有手工业的垄断,故D项错误。答案:A 2(2015昆明质检)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
17、纺织,不止乡幕,虽城中亦然,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材料所述“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表明是和农业结合的家庭手工业得到了发展,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A、B、D三项错误;“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反映了家庭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情况,故C项正确。答案:C 3(2015太原模拟)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
18、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解析:材料中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A项错误;依据“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和另投别户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说明当时已出现工匠群体斗争的现象,故B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压制“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属于对手工业的压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项错误。答案:B 考点 3 商
19、业发展从严格控制到打破时空、相对宽松一、核心知识系统研究学什么时期发展历程先秦时期兴起、发展和繁荣(1)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时期,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时期发展历程秦汉时期重农抑商,步履维艰(1)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隋唐时期范围扩大,贸易繁荣(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3)出现柜坊和飞钱(4)对外贸易发达,广州是重要港口时期发展历程宋元时期打破时空,空前繁荣(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
20、商业发达(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4)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时期发展历程明清时期继续繁荣,“商帮”出现(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思维深化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思维深化2.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3)商品经济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21、,另一方面也是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挑战。(4)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一些城镇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思维深化3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二、高考真题集中研究考什么1(2015北京高考)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关键点拨 抓题眼:南宋时期。解答的关键是唐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南宋都城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
22、处,说明坊市制度已经瓦解。答案:B2(2015安徽高考)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关键点拨 解答的关键是商人因为偷税被捉,经官府裁决被没收货物,并且官府对捉拿偷税人的县民给予赏钱,这个主要反映了宋朝时期政府对商税征收的重视。答案:A3(2014全国卷)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
23、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关键点拨 解题关键:掌握商业发展中货币的功能。关键信息:材料中“谓之交子,以便贸易”。答案:A4(2015海南高考)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关键点拨 抓题眼:元朝时,漕粮海运。解答的关键是分析元代海运业发达的原因,结合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等史实即可得出答案。答案:B5(2015全国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
24、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关键点拨 抓题眼:客观上。解题关键: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答案:B三、名校模拟重点研究练什么1(2015南京模拟)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解析:题干中“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
25、途,车毂击,人肩摩”的描述体现了临淄商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的说法夸大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政府政策与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故C、D两项错误。答案:A 2(2015晋中训练)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纸币的兴衰表明()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B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C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解析:由“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是从民间贸易发展
26、起来、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可见,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遭遇挫折,故B项正确。答案:B 3(2015吉林质检)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一概括描述了当时()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D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货物的南北贩运,没有涉及地域性商人群体与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A、B两项;材料体现的是北货南运、南货北运的长途贩运,全国性市场秦汉时期已经形成,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 考点 4 经济政策从“重农”的辉煌到“禁商”的落伍一、核心知识系统研究学什
27、么时期发展历程战国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产生西汉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发展官营商业严格中唐以来鼓励对外贸易,官商分利,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松动重农抑商政策明清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固守时期发展历程明朝海禁政策(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1)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2)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
28、世界潮流思维深化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原因(1)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根本原因)(2)中国一向重视农业的传统思想。(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3)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16世纪后中国开始落伍的经济表现及原因(1)表现: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此相比中国,在经济方式上,仍固守家庭经营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在经济政策上,仍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中外交流。思维深化(2)原因: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朽黑暗。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海外贸易发展。
29、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思想,影响了科技创新。传统科技没有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转变。总之,腐朽的专制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是导致中国落伍的根本原因。思维深化3.海禁闭关锁国(1)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2)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中外贸易被限制在固定的贸易场所广州十三行进行。二、高考真题集中研究考什么1(2013广东高考)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
30、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关键点拨 关键信息:桓谭认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可以“抑并兼、长廉耻”,主张限制富商大贾的发展。答案:C2(2014江苏高考)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关键点拨 解题关键:对材料的解读和对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全
31、面了解。关键信息:材料中“请开市舶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表明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答案:B3(2015海南高考)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关键点拨 解答的关键是分析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的根本目的,即通过关心百姓疾苦,稳定统治。答案:D三、名校模拟重点研究练什么1(2015天津市南开区二模)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末富居多,本富居少”B“商藉农而
32、立,农赖商而行”C“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D“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思想家对商人与商业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有钱不投向商业,有人不投入军营,与材料观点一致,故 C 项正确。答案:C 2(2015郑州质检)吕氏春秋上农有言:“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材料中的观点主要立足于()A统治利益B商业生产能力C社会制度D争霸需求解析:题干译为“国家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等末业,百姓就会不听从号令,不听从号令就不能守卫国土,不能与敌作战。百姓舍弃农业这个根本而致力于工商
33、等末业,他们的财产就简单,百姓的财产简单,就会轻易迁徙,轻易迁徙,那么国家有了灾难,他们就会存心避而远之,没有安居乐业之心”,可知材料观点的立足点是基于维护统治者利益,A项符合题意。答案:A 3(2015淄博诊断)1757年,乾隆皇帝宣布实行广州一口通商,英国人率先建立了驻广州的商馆,进行双边贸易。1774年,伦敦专门经营中国瓷器的贸易商就达52家。中英贸易出现盛况,说明()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清朝海禁政策破产C全球商路畅通无阻D英国重视对华贸易解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后,海禁政策破产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B两项错误;全球商路畅通无阻的说法绝对化,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英国人率先建立了驻广州的商馆,进行双边贸易”“经营中国瓷器的贸易商就达52家”信息可知,英国重视对华贸易,故D项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