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8 ,大小:2.85MB ,
资源ID:579990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799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届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29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届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29 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 .ppt

1、考试大纲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标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西学东渐1开眼看世界:(1)背景:外因: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中西方联系扩大。内因: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先进中国人重新审视世界。(2)代表: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许多国家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2、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3)影响:“开眼看世界”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2体用之争:(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围绕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的问题,洋务派与顽固派展开争论。(2)表现: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认为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自强”“求富”。(“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张之洞)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早期维新派:支持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王韬、郑观应是其代表。(3)评价:积极性: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

3、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局限性: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3维新思潮:(1)背景:思想基础:中法战争的结局促使早期维新派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形成早期维新思想。(“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习兵战不如习商战”郑观应)政治基础: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经济基础: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2)内容: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代表作品影响地位康有为设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改革理论;托古改制,传播西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梁启超宣传民权和君主立宪变法通议传播了维新思想谭嗣同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

4、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仁学发出时代的最强音严复 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变法道理天演论系统介绍近代西方文化第一人(3)论战:背景:维新派与顽固势力、洋务派在维新变法这一时代主题上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影响:使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二、新文化运动1历史背景:(1)政治方面:外因: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内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2)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3)思想方面:外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内因: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要进行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3)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进化论以及民主与科学思想。(4)运动中心: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3主要内容及评价:内容评价民主与科学是核心内容:民主包括政治民主和理念;科学指科学的思想、精神、世界观,具体科学技术知识等崇尚科学成为社会主

6、流思想攻击旧礼教旧道德,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利用文学作品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全面清算传统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文学改革主张;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旗帜更加鲜明为新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文化载体形成平民教育思潮;白话文作品涌现推动文化平民化4.实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文化的交锋。5影响:(1)积极性。沉重打击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推动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五四运动的发

7、生。(2)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倾向;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思维激活想一想1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材料分别是什么?提示:屋子:清朝封建统治。材料: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2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写道:“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张之洞提出的“旧学”“新学”各是指什么?提示:“旧学”即“中学”,指的是四书五经,即以孔孟之道为中心内容的封建主义旧文化纲常名教与封建道德。“新学”即“西学”,就是所提出的西艺、西政、西史。3“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

8、民主之太平。”这段材料出自哪里?目的何在?提示:孔子改制考。目的:借孔子宣传变法,减轻变法阻力。4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这反映了维新思想突出特点是什么?提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51915年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共和国体下”的“专制政治”指的是什么?其表现如何?陈独秀为实现“救国之要道”又是如何启蒙国民的?提示:含义: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表现:袁世凯政治上复辟帝制,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启蒙:创

9、办青年杂志,以民主与科学为指导思想掀起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孔教”。6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这里“黑暗的中国”“曙光”“新人生道路”分别是指什么?提示:“黑暗的中国”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曙光”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新人生的道路”指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史论术语记一记 从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向西方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但仍停留在“器物”阶段。早期维新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康梁维新思想

10、反对封建专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标志着近代思想由单纯学习西方技术上升到学西方政治制度的层面。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儒学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向西方学习处于“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互动探究微考点一 从“中体西用”到维新变法史料品读 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扬变法”的直接目的。提示:(1)史料一体现了维新派的主张有开国会,定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和君主立宪制度,说明康梁维新思想深受法国启蒙运

11、动的影响。史料二中康有为借助孔子来宣扬变法思想。(2)减少变法的阻力。深度思考要点1“中体西用”的内涵及其实质是什么?提示:(1)内涵: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强调把中国的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实行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朝统治。(2)实质:在不触动清王朝君主专制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要点2 多种史学范式认识“中体西用”的影响。提示:(1)从阶级斗争

12、史(革命史)范式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从现代化范式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从整体史范式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从文明史范式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

13、向“现代人”转变。要点3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是什么?提示:(1)特点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2)成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主观原因: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

14、想认识有局限性,幻想“中西结合”。跟进题组1(2016永州模拟)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图片提供信息分析判断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在坚持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反映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答案】D2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

15、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潮流【解析】题干反映出世界地图在当时的中国还比较稀少,国人也较少了解,这说明维新派看到了开民智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广泛传播”与题干材料和史实不符,错误;C项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说法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故错误;题干材料反映国人对西学的了解甚少,故D项错误。【答案】A微考点二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料品读 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四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后期在主流思想的宣传上出现了怎样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1)史料一表明袁世凯的核

16、心观点是尊孔复古,目的是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史料二指明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科学。史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正统地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史料四反映了陈独秀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2)转变:由民主与科学到马克思主义。主要因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深度思考要点1 图示法理解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示:图示要点2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提示:(1)积极作用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17、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政治、思想、伦理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开始使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2)局限性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思想方法上,对东西文化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这种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要点3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学的不同态度及原因。提示:(1)态度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2)原因维新变法时期,

18、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政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要点4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阶段。提示:(1)学习器物阶段:鸦片战争前后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并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实用科技。(2)学习制度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后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兴民权”“设议院”,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19、,建立民主共和国。(3)学习思想阶段: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领域内发起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以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为武器猛烈批判封建思想文化;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跟进题组3(2016大庆模拟)胡适说:“肯往前看的人们,应该虚心接受这个科学工艺的世界文化和它背后的精神文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这表明胡适的主张是 ()A中学应充分世界化B全盘接受西洋文化C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从“让那个世界文化充分和我们的老文化自由接触,自由切磋琢磨”,可知胡适主张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触

20、,故A正确。从“借它的朝气锐气来打掉一点我们的老文化的惰气和暮气”,可知其并不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故B、C均错误。D是洋务派的主张。【答案】A4(2016太原调研)“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该评论意在说明()A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影响不大B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指导思想骇人听闻C文学革命是一个历史错误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消极影响【解析】结合“废除汉字”等主张可知,这些口号明显过激,该评论侧重于新文化运动的负面影响,

21、排除A项;文学革命的指导思想不能等同于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材料表明作者侧重强调文学革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评价其对与错,排除C项,故答案为D。【答案】D学科充电名家评史【观点】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们在确定中国文化与西方的关系时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进一步说明这种矛盾心理。在他们看来,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但是西学从根本上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在试图弄懂西学的意思时,最初在七十和八十年代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的概念,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不过这种说法具有心理意义,因为它便于中国实行现代化,而不致丧失其文化特性。尽管其效力令人怀疑,但它象征着中国对西方

22、的矛盾态度。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解读】材料论述的主旨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学说。作者指出了“中体西用”出现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这种思想的重要心理意义,就是便于中国实行近代化的同时,而不至于丧失文化特性,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对西方的矛盾心理。这种观点可以说客观评价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学科素养规范答题给定观点的论证说明类非选择题【典题例证】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23、类别命题者试题格致(自然科学)类龚照瑗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教育类刘坤一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治术类周馥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王韬格致书院课艺请答题:(1)材料一中

24、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阅卷分析】满分规则 1.审准题:抓住设问关键词:“典型地反映”“传统性体现”,准确理解关键词含义,切忌把“指导思想”混同于目的或手段。2.答好题:此类观点论证说明题要遵循“观点一论证一结论”的答题格式,严格按照设问要求的“王韬课士的近代性”当中包含的“课士”和“近代性”两个要素,整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客观与主观、历史与现实等角度,或者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去

25、组织答案。品味经典1(2015新课标全国卷)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C项符合题意。【答案】C2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

26、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解析】定时空:1898年。抓关键:“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反对,说明科举改制缺乏社会基础。【答案】B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解析】明考点:戊戌政变。抓关键:“戊戌政变记”“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以待他日之用”。【答案

27、】A4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亲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资政新篇【解析】抓关键:“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可知该书的核心是探求抵御西方侵略的方法。【答案】B5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A顺应时代潮

28、流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解析】定时空:1900年。抓关键:张之洞劝学篇;“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答案】A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解析】定时空: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抓关键:“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历程体现的阶段特征。【答案】C7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

29、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定时空:中国近代。抓关键:“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新”与“旧”并坐讨论等体现了兼容并包。【答案】D8(2015新课标全国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

30、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2)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解析】(1)比较两则材料,从二人对儒学探讨的内容入手,分析其特征回答。(2)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2)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