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 B C D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c(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H4、H+、Cl、NO3B有大量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ClC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H3COO、ID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AlO2、S2、Na+、K+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2、) 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在试管中煮沸液体时加入一小块瓷片可以防止飞溅; 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溶液中的SO42-A B C D4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溶解硝酸钡溶液稀硝酸 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振荡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混合液 溶液分层 得上层液体30%H2O2溶液稀硝酸及淀粉C、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比I2强:NaI溶液 B(浅黄色沉淀) 溶液变蓝色适量硝酸化的AgNO3溶液KSCN溶液D、鉴定盐A的成分是F
3、eBr2:A(血红色溶液)C D5下图中,Z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水槽中盛有足量CuSO4溶液,X、Y为石墨电极。接通电路后,发现Z上的d点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通电路后,水槽中溶液的pH不变Bb是正极,Y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同温同压F,X、Y两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相等Dd点显红色是因为接通电路后OH-向d点移动6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髙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与其氢化物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甲;A与D可以按照原子个数比4 1形成化合物乙,且乙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E与B同主族,C的阳离子与F的阴离子相差一个电子层,且可
4、形成离子个数比为2 1的离子化合物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性质稳定 BC、D、E、F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EF CB、E形成的氢化物中,B的氢化物稳定性更强,是因为该分子中存在氢键D元素D、E、F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7.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 (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 (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 +2 H2O + 4e 4OH B电解一段时间后,在b 电极周围有白色沉淀生成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D当电池中消耗0.02g H2 时,b极周围
5、会产生0.224L H28在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硝酸,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当加入硝酸10 mL时,剩余金属1.8 g,生成气体0.224 L;再增加硝酸10mL时,剩余金属0.96 g,又有0.224 L气体生成;继续增加硝酸10 mL时,金属全部溶解,又有0.224L气体生成(以上体积均换算为标准状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加入硝酸的浓度是4 molL B加入硝酸l0 mL时,剩余金属为铁和铜C共加入硝酸20 mL时,剩余金属只有铜D如果在金属混合物中共加入硝酸40 mL时,生成的NO仍是0.672 L(标准状况)9.利用如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
6、2含量,其中电解质是Ag+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 B.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减少 C.正极反应:C12+2e+2Ag+ = 2AgCl D空气中c(C1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10有M、两种主族元素,已知离子与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 B与的质子数之和一定等于。C、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 D、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 11、双隔膜电解池的结构示意简图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可以电解硫酸钠溶液以制取硫酸和氢氧化钠,并得到氢气和氧气。对该装置及其原理判断正确的是 Aa气体
7、为氢气,b气体为氧气 BA溶液为氢氧化钠,B溶液为硫酸 Cc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D该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Na2SO46H2O2H2SO44NaOHO22H21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水区别的是 A苯和四氯化碳 B氯化钠和硝酸铵 CBr2(蒸汽)和NO2 D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 13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0 B1:11 C1:12 D1:1314某温度下,在100 g水中加入m g CuSO4或加入n g 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8、,则m与n的关系符合A.m=B.m= C.m=D.m=1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pH0的溶液中,、B水电离出的c(H+)=110-10的溶液中,、Na+、C使pH试纸显深蓝色的溶液中,、D在溶液中、SiO32-、NH4+、16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水解的XeF2、XeF4和XeF6三种化合物。如XeF4与水可发生如下反应: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XeF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结构 BXeF6分子中Xe的化合价为0价C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XeF4按已知方式
9、水解,每生成4 molXe,转移12 mol电子17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 色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2Cl2的电子式为 ,是极性分子BS2Cl2分子中既有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C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稳定性S2Br2S2Cl2DS2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Cl2+2H2O=SO2+3S+4HCl18某有机物分子中含n个CH2,m个,a个CH3,其余为OH。则OH的个数为 Am2a B2n3ma Cmna Dm2n2a19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
10、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 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 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溶有SO2的品红溶液A B C D20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 A适量酸化的AgNO3溶液过滤B(浅黄色沉淀)CKSCN溶液D(血红色溶液)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中一定有Fe3+ BC中一定有Fe3+ CB为AgI沉淀 DA一定为FeBr2溶液21向200mL0.1mol/L的Fe(NO3)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Fe2+恰好完全沉淀,小心加热混合物,直到水分蒸干,然后灼烧至质量
11、不再变化为止,此时固体的质量为(2NaNO3=2NaNO2+O2)A1.44g B1.60gC2.76gD4.36g22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Al3+、Mg2+、NH4+、ClB肯定有Al3+、Mg2+、SO42C肯定没有K+、HCO3、MnO4D肯定有Al3+、Mg2+、HCO32
12、3下列关于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显红色,加热后变为无色B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静置后上层溶液显红色C将湿润的红纸条放进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红纸条褪色D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含酚酞指示剂的盐酸,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4“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 B抑制Fe2 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C检验某卤代烃中是否含Cl离子,先加HNO3溶液酸化,再加AgNO3检验 D确认溶液中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再检验25.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白色K2SO3粉末,为确定其是否被氧化及其成分,元素分析
13、表明粉末中K和S元素的质量比为39 :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元素分析结果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B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是K2SO4C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证明原粉末是K2SO3D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和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证明原粉末是K2SO4和K2SO3的混合物26. 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的结构式: Na-O-O-Na B甲基的电子式:CK+ 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D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7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加熟石灰;
14、加盐酸;过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28从石英砂制取并获得高纯硅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SiO22CSi(粗)2CO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关于上述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是置换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由反应可以说明炭的非金属强于硅C任一反应中,每消耗或生成28 g硅,均转移4 mol电子 D三个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9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 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电解就是化学物质发生分解反应 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 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然导致氧化还原
15、反应的发生 A. B. C. D. 30.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物质,检测甲醇含量的测试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 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当电路中有1 mol e转移时,正极区n(H)增加1 molD.将酸性电解质溶液改为碱性电解质溶液该测试仪不可能产生电流二、非选择题31、已知:Na2CO310 H2O(s)Na2CO3(s)10 H2O(l) H= + 92.36 kJmol1 Na2CO310 H2O(s)Na2CO3H2O(s)9 H2O(g) H= + 473.63 kJmol1又知:H2O(l)H2O(g) H= + 44
16、 kJmol1写出Na2CO3H2O脱水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32甲、乙为单质,丙、丁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若甲、乙均为非金属,丙为氧化物,则:乙为氧化产物时,乙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按照元素周期表推测,此时反应物甲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乙为还原产物时,丁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若该转化关系为我国古代湿法冶炼金属乙的原理,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该转化关系为高温火法冶炼金属乙的原理,且同时生成的丁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丙可能为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33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铜片反应结束后,试管底部有白
17、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仍然有黑色固体未溶解。由上述实验可知,原试管底部的白色固体是_。小李同学认为CuO可能不溶于浓硫酸并猜测黑色固体为CuO,小王根据上述实验立即否定了小李的猜测,小王的依据是_。为探究黑色固体的组成,小组成员上网检索,获知黑色固体可能是CuS、Cu2S或它们的混合物,同时获知CuS、Cu2S都能被硝酸氧化为Cu2和SO42、都能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和SO2。出CuS溶于浓硝酸的化学方程式:_。将烧杯中黑色固体过滤并洗涤干净,加入少量浓硝酸,待固体溶解后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该实
18、验过程中,能说明黑色固体中含Cu、S两种元素的实验现象是_ _。若你是该实验小组成员,要进一步探究黑色固体到底是CuS、Cu2S还是它们的混合物,应如何设计实验?请简要叙述:_。34某种溶液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阳离子KBa2Fe2Al3Fe3Mg2阴离子OHHCOCOClNOSO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经分析反应后溶液中阴离子的种类没有变化。(1)溶液中 _(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含有HCO或CO,理由是_。(2)原溶液中所含的阴离子为_,阳离子为_。(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
19、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至恒重,得到固体质量为_g。35 X、Y、Z、W四种元素分别位于三个连续的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与W同主族。X与Y可以形成化合物YX3和Y2X4。同时,X与Z可以形成化合物X2Z和X2Z2。请回答:(1)X2Z2是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2)X、Y、Z、W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5:1:3:1的化合物,向其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0.2 mol YX3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固定密闭容器中分解生成X2、Y2气体,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a kJ,同一条件下,向相同体积的固定容器中加入0.1 mol Y2和0.3 mol X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b kJ,试写出X2和Y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有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中Cu极为_ 极;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3.2 g时,a极上消耗的Z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 mL。Y2X4Z2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放电时生成Y2和X2Z。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