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本站投稿专用信箱:ks5u,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第一轮复习:高2008届历史综合练习十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相继革变法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逐步为封建生产关系取代。回答14题。1.从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到秦国的商鞅变法,这些变革的最大作用和利会后果是 A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不同程度承认土地私有,逐步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 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
2、的重要时期,下列观点不能体现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A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B公室将卑,大夫皆富 C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D天不变,道亦不变3最能体现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现象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逃亡者“耕豪民田,见税什伍”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封建城市的兴起4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需要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先秦和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变。回答58题。5春秋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家彻底分裂 B井田制瓦解
3、 C分封制动摇 D社会发生大变革6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7“汉承秦制”主要体现在 中央机构的建制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官吏的控制和管理严刑峻法统治人民 A B C. D8.贾谊治安策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削夺王国的封地B夺去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继承西周分封制 民族联系、边疆管理与开发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内容。回答911题。9秦汉时期已经使用铁器的少数民族有百越西南夷匈奴西域各族 A. B C D10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设置的管理
4、机构,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地区的有汉西域都护唐安西都护府唐北庭都护府秦南海郡 A B C D11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l世纪和公元1世纪期间的是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张骞出使西域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 A B C D 东晋南朝,江南农业开发的步伐加快;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回答1215题。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表现在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A B C D1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重要的产粮区不包括 A三吴地区 B洞庭、鄱阳湖流域 C成都平原 D岭南和闽江流域14唐朝的财政收入出现“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
5、局面主要原因是 A大运河的开凿 B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出现 C江南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D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15隋唐时期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江南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下列诗句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唐前期政治稳定,经济日益繁荣。回答1617题。16贞观之治、武周之治、开元之治出现的共同因素是得人而用,政治清明重视农业,发展生产勤于朝政,励精图治裁汰僧尼,禁建新寺 A B C D17下列关于唐朝社会经济繁荣景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具改进,筒车和曲辕犁出现 B手工业有不少新产品,如唐三彩、秘
6、色瓷 C商业流通规范,唐玄宗时开始使用开元通宝D唐朝后期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 唐朝赋役制度经过了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演变。回答1820题。18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基本是以丁计税实行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相结合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严格地主和农民的负担比较平均合理 A B C D19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无田可授,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均田制遭到破坏 B安史之乱的影响 C唐中央政权腐败和政策失误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20唐朝两税法的实行使纳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驰扩大了纳税面,使负担相对平均遏
7、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的税收 A B C D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既推动了亚洲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回答2122题。21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典章制度儒学和佛教城市建筑服装、文字、生活风尚 A B C D22唐朝文化发展,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有宗教的繁荣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展医药学的发展音乐和舞蹈 A B C D 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隋唐时期进一步繁荣昌盛。回答2325题。23汉朝和唐朝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分别可到达 A安息和阿拉伯地区 B中亚和北非 C地中海区域和伊比利亚半岛 D大秦和埃及24汉朝和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分别可到达
8、A印度半岛南端和波斯湾 B马来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D大秦和埃及25汉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人欧洲的中国文化或物产有佛教丝绸瓷器茶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24分,第27题2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类语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
9、,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见?(3分) (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6分)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6分) (4)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
10、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9分)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
11、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8分)(2)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9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9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12、分,共50分) 1B 2D 3B 4A 5C 6A 7C 8C 9D lOB 11D 12D 13D 14D 15B 16C 17C 18、A 19、D 20.D 21D 22.B 23C 24.A 25、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包括:皇帝和三公大臣。(3分) (2)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3分)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时代背景。(3分) (3)实质: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3分)说明:法律权威占据上风。(3分) (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3分)认识:我国封建制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高无上。但唐朝初期,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由于唐
13、初统治者的开明形成的现象。但从本质上看,唐朝仍然是君主专制的统治。(6分) 27、(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2分)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6分) (2)努力: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太一统”。(9分) (3)评价: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3分)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且扩大了儒学和推动了教育的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