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7668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3-3促进民族大融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记一记填一填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1)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兴修水利。(2)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3)适应城市生活的需要,城郊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起来。(4)畜牧业也得到发展。2手工业(1)丝织业发展尤为显著。(2)青瓷制造业直接影响了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3商业(1)洛阳出现了许多大的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2)政府铸造铜钱,使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3)对外贸易有长足的发展。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背景:迁都洛阳以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2措施(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在洛阳建立孔子庙,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儒家

2、经典。(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表现(1)鲜卑族:迁居洛阳的鲜卑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贵族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经济生活的变化促使习俗的改变,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2)汉族:鲜卑族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汉人中得到传播。汉人从服饰或从风度上深受鲜卑文化的影响。2意义:加速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想一想1.北魏经济复苏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第一,孝文帝采取了均田制、租调制等有关政策,推动了北魏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第二,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如农具的革新、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重视兴修

3、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北方民族大融合,推动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第四,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2北魏社会经济的变化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2)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3北魏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对鲜卑族:a.迁都洛阳的鲜卑人转化为地主和农民,有的地主兼营工商业;b.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主体。对汉族a.学习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b.在服饰或风俗上,受鲜卑文化的影响。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4、。辨析体会研一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孝文断北语而改姓元,是亡其祖也,不惟失德,实非吉兆。乾隆帝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材料二鲜卑族“尚勇、纯朴,好射猎”的性格,造就了他们团结、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正是由于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品质,造就了强盛的北魏王朝。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改革的断胡语、改胡姓、禁胡服,不仅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摒弃,更是对其民族精神的摧残。孝文帝不顾民族差异想通过改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来“中夏正音”,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践踏和否定。孝文帝的改革,对当时社会发展和本民族的进步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而是他本人对汉文化的仰慕向往和好

5、大喜功,是不顾本民族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冲动,是对本民族的一种否定。摘编自付义汉孝文帝迁都改革与北魏亡国析(1)概括上述材料中对北魏孝文帝的不同看法及理由。(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其人其事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可取之处。解析:第(1)问,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张之洞持肯定态度,而乾隆帝和付义汉持否定态度,其理由从其改革的措施和影响等方面去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北魏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分析可取之处。答案:(1)看法:第一种是肯定。理由:孝文帝改革注重学习汉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看法:第二种是否定。理由:孝文帝的汉化政

6、策摒弃了鲜卑民族文化,是对鲜卑民族文化的践踏和否定,不利于社会发展和本民族进步。(2)可取:整顿吏治,打击腐败;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加快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孝文帝高远的眼光、大无畏的勇气与决心、坚强的意志,保证了改革的顺利开展。知识点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大分裂时期,但就在北魏时期,也出现了“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现象,这反映了下列哪一城市的商业繁荣()A杭州 B北京C上海 D洛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因迁都洛阳,洛阳商业盛极一时,而且四个城市中只有洛阳和北京处在北魏的统治之下,但当时的北京只是个普通城市。故选

7、D。答案:D知识点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2右图为北魏“太和五铢”钱币,其形制与汉五铢类似。钱文直读,光背,字呈方折,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又有增笔。这些“太和五铢”钱的铸行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北方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日趋活跃B先进文明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C孝文帝倾慕并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进程达到了高潮解析:从材料中的“形制与汉五铢类似”“在隶书和篆书之间”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地区先进文明的特点,其本质是封建化,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北魏“太和五铢”的特点,没有体现出商业发展的状况和民族融合,故AD项排除;C项是B项的具体表现,排除。答案:B知识点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3.

8、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A秦朝 B西汉C唐朝 D北魏解析:鲜卑语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被广泛地入主中原的鲜卑族作为本民族语言使用,作为当时统治者所使用的语言,鲜卑语一度在中国北方成为仅次于汉语的声望语言,秦朝、西汉和唐朝时期汉族接触不到鲜卑语,故A、B、C三项错误;北魏属于南北朝时期,故D项正确。答案:D综合考查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

9、,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3)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

10、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3)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1东晋时期,在首都洛阳发生了“八王之乱”,洛阳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才重新繁荣起来。下列史料无法直接反映出北魏时期洛阳繁荣景象的是()A“宫阙壮丽,列树成行”B“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C“京畿之内,路有行馑”D“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解析:本题

11、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只要知道“路有行馑”的含义就可以直接选定,而ABD都反映了城市的繁荣或商业的兴盛。答案:C2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的过程B农业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解析: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在各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民族融合如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则是封建化过程。答案:B3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

12、人十二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有学者认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对该土地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井田制度的实质B从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C有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属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析:依据材料可以推断出该土地制度为均田制,由此可以排除A和D两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所以也不正确,均田制下受田人要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从而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所以选C。答案:C4“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13、()A实行均田制 B推行郡县制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解析:使“州郡之民”由流民变为农业居民的措施是均田制。政府把手中掌握的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赋税和徭役,故选A;B项是商鞅的改革;C项也是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俸禄制度,整顿吏治;D项迁都洛阳为进一步封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答案:A5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政权创立者对其祖先追述如下。该记述可以说明()政权及创立者民族史书记述出处汉刘渊匈奴汉室之甥晋书刘元海载记夏赫连勃勃匈奴大禹之后,世居幽朔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北燕慕容氏鲜卑有熊氏(炎帝)之苗裔,世居北夷。晋书慕容廆载记北魏拓跋氏鲜卑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

14、因以为号。魏书序记A.北方民族共同的民族起源B北方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C北方民族政权的制度沿革D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解析:根据“汉室之甥”“大禹之后”“有熊氏(炎帝)之苗裔”“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可知,大量少数民族政权创立者对其祖先追述都体现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故B正确;根据“汉室之甥”“大禹之后”“有熊氏(炎帝)之苗裔”“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可知,“共同的民族起源”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北方民族政权的制度沿革,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排除D。答案:B6公元529年,南梁大臣陈庆之说:“此

15、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与上述现象关系密切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A计口授田 B设立三长C议定俸禄 D移风易俗解析:从材料“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中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才导致出现材料中现象,故D项正确;A项是均田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排除;C项是俸禄制度,排除。答案:D7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16、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A BC D解析:材料中引述一首诗和一首童谣,意在表明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前一首描绘的是平城的自然条件恶劣;后一首童谣反映出人们对迁都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迁都的阻力,因此选择C项。答案:C8北魏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北魏的均田制和租调制,材料中可以交纳绢或布代替服役,由此可促进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A项中的

17、商品经济材料无法体现;B项官营手工业是由官府开办,材料无法体现;C项主要是面向市场,也不符合题意。答案:D9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其壁画中有北魏商队的相关内容,反映了北魏商业的发展,下列有关北魏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洛阳出现了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货币交易逐步代替了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北魏统治者放弃了商鞅变法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A BC D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过程是鲜卑族政权汉化和封建化的过程,孝文帝仿照汉制进行改革,不可能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故选B。答案:B1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

18、在洛阳附近的龙门大建佛寺,大造石窟,但所造之佛形象却发生了变化。龙门石窟(下图)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迁都洛阳后”“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民族的融合,故选C。答案:C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平城、洛阳位置图魏晋南北朝(中国文明史4)材料二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引自魏书祖莹传材料三平城粮食供应不足,是北魏政府向来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在迁都之前,北魏君主亦经常令关内各州以牛车运送粮食到平城。至太和十一年,平城一带又发生大旱灾,不少人因饥荒而死

19、。魏书世祖纪上材料四孝文帝对成淹说:“朕以恒代(平城)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魏书成淹列传材料五(孝文帝)乃独谓澄曰:今日之行(迁都之事),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任城王澄)意以为何如?澄曰:伊洛中区(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孝文帝)曰:北人(北魏人)恋本(眷恋本土),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澄曰:此既非常之事,当非常人所知,唯须决之圣怀,此辈亦何能为也?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中任城王云附子澄传材料六孝文帝强调: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

20、方,而黄河急浚,人皆难涉。我因有此行,必须乘流,所以开百姓之心。引自魏书成淹列传材料七河北是北魏时期中原物产最富庶的地区,粮食产库及丝绢产地也在河北,所谓“河北数州,国之本也;国之资储,唯籍河北”。由此可见,河北是北魏政府财政开支的重要支柱。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列表归纳材料一至材料七涉及的平城和洛阳两地对比的各项因素以及与之对应的论据,说明为什么孝文帝在平城和洛阳之间最后决定迁都洛阳。解析:根据材料“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平城粮食供应不足”“以恒代(平城)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徙居平城,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对应洛阳,可从地理位置、气候

21、自然条件、粮食供应、交通和风俗文化等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洛阳具备较大优势。为加强对黄河流域(中原)统治,获得王朝正统地位,北魏应迁都洛阳。答案:要素说明内容地理位置气候自然条件粮食供应交通风俗文化平城靠北偏僻寒冷大风下雪环境恶劣供应不足饥荒旱灾无漕运文化制度未统一贵族固守传统洛阳天下中心中原中心条件优厚靠近物产最富庶的地区四通八达帝王之地多朝古都结论综合各方面条件,洛阳具备较大优势。为加强对黄河流域(中原)统治,获得王朝正统地位,应迁都洛阳。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高祖时,多用关陇贵族辅政。太宗大量拔摧山东豪杰和江南士人,与关陇集团兼用。太宗曾对房玄龄说:“达到治理的根本在于审慎,

22、所以任命官员要以道德和才能为标准。”房玄龄、杜如晦并称贞观贤相,即分别出自山东、关陇。马周本为武将常何的门客,因代何言事称旨而被起用,后官至宰相。太宗主张“选无清浊”,重用的山东豪杰多是寒门普通地主,如魏征、马周、李绩等。这些人经历了隋末动乱,对于山东的政治形势和社会比较了解,重用他们有利于迅速稳定山东局势。太宗对山东“郡姓高门”采取压抑政策,修定氏族志时,以当代官爵高低为标准,改定氏族等第,从而建立以李氏皇室为首、功臣贵族为核心的新门阀体系。摘编自王小甫隋唐五代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选官用人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选官用人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打破地域界限;不拘门第出身;选用贤能,重视德才;抑制世家大族。(2)影响:选任了大量优秀官员,使得唐初涌现出大量贤相名臣;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打击了士族,促使士族在政治上进一步衰落;有利于巩固李氏皇室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