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开鲁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2020年11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零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位置上。3、第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年1月14日,国务院新
2、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嫦娥五号于2019年年底前后发射,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kg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等待发射的“嫦娥五号”是天体B. 绕月运行的“嫦娥五号”是天体C. 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D. 返回地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2. 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属于( )河外星系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A. B. C. D. 【答案】1. B 2. C【解析】【分析】
3、【1题详解】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等待发射的“嫦娥五号”和返回地球的“嫦娥五号”是存在于地球上物体,没有在宇宙空间,不属于天体,同样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存在于月球表面,也不属于天体。绕月运行的“嫦娥五号”存在于宇宙间,属于人造天体。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属于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属于可观测的宇宙范围。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并列关系。其它是从属关系,所以不能属于河外星系,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天体的概念和天体系统的层次,难度较小,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
4、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 四川盆地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东北平原D. 青藏高原4.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 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C.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D.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答案】3. D 4. D【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3题详解】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
5、地区,故D正确。【4题详解】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D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B、C项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排除。读中国太阳能辐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 由图中信息可知,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大致是( )A. 西北多,东南少B. 南多北少C. 东南多,西北少D. 东多西少6.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A. 人类活动B. 海陆分布C. 黑子、耀斑D. 纬度、天气、地势【答案】5. A 6. D【解析】【分析】【5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例中太阳辐射的取值范围,中国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大
6、致是西北多,东南少,A对。B、C、D错,故该题选A。【6题详解】影响我国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天气、地势,纬度不同、天气不同、地势不同则获得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不同,D对;人类活动、海陆分布对太阳辐射影响小,A、B错;黑子、耀斑属于太阳活动,不影响太阳辐射,C错,故该题选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纬度与季节(正午太阳高度与白昼时间)、气候和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地势(大气透明度)、大气污染状况(大气透明度)等。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一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
7、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材料中所描述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 太阳爆炸B. 太阳辐射增强C. 太阳耀斑爆发D. 核裂变反应增强8. 该“喷嚏”的影响不包括( )A. 信鸽迷失方向B. 长波通信中断C. 指南针失灵D. 南极出现极光【答案】7. C 8. B【解析】【7题详解】读材料可知,材料的描述产生大面积断电现象,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耀斑爆发产生的现象;而太阳爆炸不可能发生、太阳内部是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增强幅度不会太大;故C对。【8题详解】太阳
8、活动会导致地球磁场受扰动,产生磁暴现象,导致信鸽迷失方向,指南针失灵,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出现极光现象,而不会造成长波通讯中断,所以B正确。读北半球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经线间的经度间隔相同。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 图中地位于地的( )A. 西北方向B. 正北方向C. 正南方向D. 东南方向10. 图中地的地理坐标是( )A. (20N,20E)B. (20S,20W)C. (40S,40W)D. (40S,40E)11. 图中位于热带的点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9. B 10. A 11. C【解析】【分析】【9题详解】读图分析,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的一部分,和
9、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而且的纬度比高,因此地位于地的正北方。故选B。【10题详解】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的一部分,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纬度为20N;图中每两条经线相隔20,且逆时针方向为向东的方向,由此可判断地经度为20E。故选A。【11题详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是热带,图中的纬度为20N,两地均位于热带。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了经纬网图的判读,属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小。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一些地理现象。完成下列各题。12.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13. 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
10、球自转产生的是( )A. 昼夜现象B. 昼夜交替现象C. 时差的产生D.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答案】12. C 13. A【解析】【12题详解】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图A、D是顺时针方向,A、D错。图C是逆时针方向,C对。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图B是逆时针方向,B错。故选C。【13题详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的产生、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而昼夜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故选A错,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A。2020年11月27日30日,第17届东盟博览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本次博览会以“共建一带一路,
11、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将进一步畅通“南宁渠道”,实现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迈上更高水平、取得新成效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第17届东盟博览会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 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变慢B. 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加快C.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D.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15. 第17届东盟博览会举办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几天移动的方向是 ( )A. 南半球向南移B. 南半球向北移C. 北半球向南移D. 北半球向北移【答案】14. C 15. A【解析】【分析】【14题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等,因此地球自转速度与日期
12、无关,A、B错误。由材料可知,第17届东盟博览会举行的时间为2020年11月27日30日;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因此博览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C正确、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自9月23日(秋分日)到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第17届东盟博览会举行的时间为2020年11月27日30日,因此,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16. 下图是某河流剖面图,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A. 回归线上B. 赤道上C. 北半球D. 南半球【答案】C
13、【解析】【分析】【详解】地球在自转过程中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其偏转规则是:“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处不偏转”。从剖面图看出:河流右岸受到冲刷,而左岸发生沉积,因此该河流位于北半球,赤道上没有偏转,回归线上无法判断南北半球。故本题选C。2017年6月19日上午,海拔3283米的俄罗斯舍维留奇火山喷发出高达15000米的灰柱,场面极为壮观。此次喷发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对航空造成影响,但火山灰降落下来,对环境的污染时必然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A. 岩石圈B. 地核C. 地壳D. 软流层18. 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14、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17. D 18. A【解析】【详解】1.材料信息表明,海拔3283米的俄罗斯舍维留奇火山喷发出高达15000米的灰柱,场面极为壮观,说明该山为火山锥,组成该山体岩石为岩浆岩,由地下岩浆冷凝形成,一般认为,岩浆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D符合题意;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不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排除A;岩浆主要来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地核和地壳不是岩浆主要来源地,排除B、C。故选D。2.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首先进入大气圈,再以凝结核的形式与水汽结合形成云雨,降落到地表进
15、行海洋和地下径流,从而进入水圈,被生物吸收进行生物圈,通过水体的沉积作用和生物的代谢作用,又回到岩石圈,因此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上地幔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19.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 太阳辐射B. 地面辐射C. 大气辐射D. 大气逆辐射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这样可以使( )A. 增强B. 增强C. 减弱D. 减弱21.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
16、的原理是( )A. 减弱B. 增强C. 改变的辐射方向D. 增强【答案】19. B 20. C 21. D【解析】【分析】【19题详解】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有差异,对太阳辐射吸收少,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强,太阳辐射大部分透过大气层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热量再以地面辐射射向大气层,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强,大量吸收地面辐射,所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故选B。【20题详解】读图可知,为大气反射太阳辐射,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地面辐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使得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降低,大气逆辐射减弱,温室效应减弱,缓解全球变暖,故选C。【21题详解】为大气反射
17、太阳辐射,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地面辐射。利用人造烟雾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D对。人造烟雾可以使得增强,不能改变地面辐射的方向,虽然能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但对防御霜冻作用不大,ABC错。故选D。【点睛】“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18、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读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22. 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 为甲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 F1、F2、F3 依次为A.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B. 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C.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D. 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23. 如果所示等压
19、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A. B. C. D. 【答案】22. C 23. A【解析】【分析】【22题详解】此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图,据等压线数值可知,图中气压左侧低右侧高,F3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该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位于F3右侧应该是风向,F1垂直于风向,应该是地转偏向力,F2与风向方向相反,应该是摩擦力,F1、F2、F3 依次为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C正确。故选C。【23题详解】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高空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F3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高空风向最终应该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与等压线平行,是高空的风向,A正确。故选A。
20、【点睛】高空中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所以空气质点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当二力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摩擦力大,空气质点受三个力作用,三力平衡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 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5. 图中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为( )A. 赤道低气压带B. 东南信风带C. 副热带高气压带D. 盛行西风带【答案】24. D 25. C【解析】【分析】【2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位于赤道以南地
21、区,应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南纬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为北半球冬季,故选D。【25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位于南纬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对。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错。东南信风带,位于之间,B错。盛行西风带位于30与60之间,D错。故选C。【点睛】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 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第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 读“太阳系示意图”和“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行星名称:B_,D_,E_。(2)八大行星
22、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性、_性、_性。(3)地球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宇宙环境密切相关,左图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4)右图所示节气为北半球的_;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是_;该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_;图示晨昏线为_线。【答案】 (1). 木星 (2). 天王星 (3). 火星 (4). 同向 (5). 共面 (6). 近圆 (7).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8). 夏至 (9). 乙丙=丁甲 (10). 2326N (11). 晨线【解析】【分析】【详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为:水星,金星
23、,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E是火星,B是木星,D是天王星。(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特征是:方向同向性,轨道近圆性,轨道平面的共面性。(3)左图反映地球所处的宇宙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4)右图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度为2326N。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图可知:乙最大,丙、丁均位于回归线上,线速度相等,甲最小。图示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西向东转判断为晨线。【点睛】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小,掌握好基础知识,认真获取图中信息即可作答。27.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图1”、“我国某地区两天气温日
24、变化曲线图图2”和“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B_C_。(2)图1中,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_(长波、短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_(填字母)。(3)图2中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气温变化的是_。阴天的夜晚,气温比晴天_,原因是( )A.阴天的夜晚A增强 B.阴天的夜晚B增强 C.阴天的夜晚C增强 D.阴天的夜晚C减弱(4)图3中、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_,判断理由是_。(5)此时,北京的风向是_。【答案】 (1). 地面辐射 (2). 大气逆辐射 (3). 长波 (4). C (5). b (6). 高 (7). C (8
25、). (9).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10). 偏南风【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受热状況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其原理并能运用于分析解答。以等压线图考查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充分获取有效信息,调用基础知识可作答。【详解】(1)由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2)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太阳辐射较地面辐射温度高,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即C。(3)阴天气温变化小,晴天气温
26、变化大,b为阴天。阴天水汽较多,可增加大气逆辐射,夜晩保温作用强,比晴天降温慢,气温高。(4)通过读图可知:处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5)由图可知,北京的西北部气压低,东南部气压高,风由东南吹向西北,向右偏转为偏南风。28. 如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1)A、B两地受热的是 ;该处空气 (上升、下沉)(2)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4)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填白天或夜间),该风对沿海地区的气候影响是 。(5)下列选项中符合热力环流原
27、理的是( )A BC D【答案】(1)B 上升(2)逆时针的环流(见解析)(3)B(4)白天 气温日较差变小、降水变多(5)B【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为材料,考查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详解】 (1)读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A处高空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近地面气温低,近地面为高压;B处高空等压面向上弯曲,为高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温高,近地面为低压。(2)结合前面的分析,A处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高压;B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高空为高压,地面为低压。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28、,图中热力环流为逆时针。(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B。(4)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B处气流上升,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白天,近地面吹海风,该风对沿海地区的气候影响是气温日较差变小、降水变多。(5)受热气流上升,温度低,气流下沉,A错误;夜晚,山谷降温快,气流上升,山顶降温慢,气流下沉,B正确;城市温度高于郊区,城市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C错误;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D错误。故选B。【点睛】29. 读季风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为北半球_(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_(高、低)气压中心,它切断的气压带
29、是_,使该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2)A地此时盛行_季风,该季风性质是_。(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还与_有关。【答案】 (1). 冬季 (2). 高压 (3). 副极地低气压带 (4). 西北 (5). 干冷 (6).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解析】【分析】本题以“季风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亚欧大陆气压分布、季风的风向及成因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及知识迁移能力。【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此时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可知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高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切断了原本连续分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2)图中显示A地此时盛行西北季风,该季风来自大陆且从较高纬度吹来,其性质寒冷干燥。(3)季风环流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冬季和夏季形成了不同的气压中心,风向随季节变化;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而形成的,所以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点睛】- 1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