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近代史”: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划分标准:社会性质),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专题概述:本专题主要讲述1840年1945年长达百年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其间贯穿了两条主线:外国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反抗。18401900年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政府组织的抵抗,也有人民群众自发的斗争。20C304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国共两党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
2、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专题重点:一、近代前期列强的侵华战争; 西方侵略对中国的影响。二、抗日战争。主题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虎门销烟:1839年 林则徐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中国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鸦片走私的危害:(1)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2)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军队战斗力下降,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影响:沉重打击了鸦片走私活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讨论: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是这样吗?2、鸦片战争前中
3、英两国国情对比:英国中国政治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国力强盛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阶级矛盾尖锐,危机四伏经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思想文化繁荣活跃,近代科技世界领先愚昧无知,夜郎自大,科技落后,文化专制外交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成为殖民霸主闭关锁国,封建保守知识点一 18401900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阅读教材24页的简表)鸦片战争184018421、 背景和原因: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战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科技领先,武
4、器先进,海军实力强大,战争准备充分。(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综合国力衰弱,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长期闭关锁国,不了解世界,对于战争没有充分的准备。战争中指挥失误。虽有爱国官兵的奋力抵抗,终不能挽回败局。(3)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不可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忧患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5、南京条约内容:6、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变化,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2)经济: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把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3)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4)对外关系: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被迫开放。用以上的方法来分析列强发动的其他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史学范式理解与认识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
6、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的局面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7、全面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双重性): 阅读教材25页8、要点突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继续时代工业革命后的自有资本主义时期目的打开中国市场结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扩大国家英国英法联合发动,美俄是帮凶目的打开中国市场进
7、一步扩大侵华权益地区主要在东部沿海深入内地,进入京津地区影响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列强侵华的特征:(1)从个别国家侵略到列强争相侵略。(2)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3)从局部宰割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内政外交。(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知识点二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1、原因:(1)根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积极进行对外侵略和扩张。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2、主要战役:(1)平壤战役:日本占领平壤(2)黄海海战:主力尚存,丧失黄海制海权。(李鸿章 “避战保船”)(3)辽东战役
8、: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4)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结果: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4、失败原因:(1)客观上: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争准备充分;作战方针明确,战斗力强。(2)主观上:清政府统治腐朽,经济落后,武器装备落后,经费不足,战斗力差;慈溪和李鸿章避战求和、妥协退让的方针,使军队被动作战。5、马关条约内容: 阅读教材25页6、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对中国:国土沦丧;开放更多通商口岸,侵略深入内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巨额赔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允许列强投资办厂,严重阻
9、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外国的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如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2)对日本: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巨额赔款,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膨胀。(3)对东亚: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国家关系格局。知识点二 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1、背景:19C末20C初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世界被瓜分殆尽;马关条约的刺激。2、开端:3、概况: 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教材27页地图4、美国“门户开放”政策:18
10、99年(1)背景: (2)目的:(3)内容: (4)结果:探究: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特点?主题二 抗日战争1、背景:(1)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2)19291933年经济危机。(3)国共两党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4)英法美奉行绥靖政策。2、侵华日军的罪行:(1)野蛮的军事进攻,细菌战、毒气战、大屠杀。(2)以华制华,扶植傀儡,实行殖民统治。(3)以战养战,进行经济掠夺,实行“三光”政策。(4)推行奴化教育。3、局部侵华:1931年 九一八事变 侵占东三省 1932年 一二八事变 进攻上海 十九路军 蔡廷锴、蒋光鼐抵抗
11、1932年 日本建立伪满洲国1933年 进犯山海关 长城抗战 1935年 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解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到合作抗日的序幕。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5、全面侵华和抗日战争:标志: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战略相持阶段:从19
12、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1)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2)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3)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4)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是由于国民党坚持片面抗争路线,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1938年10月,广州、武汉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
13、和可能性:(1)必要性:敌强我弱;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 抗日力量。(2)可能性: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 ;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 探究:国民党正面战场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和相互联系?主要区别:(1)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了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了动员和依靠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2)作战方式不同。前者主要是以阵地战为主的防御战,后者主要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3)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日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逐渐上升为抗日主战场。相互联系:(1)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在军事上的共同抗日的合作表
14、现。(2)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敌后战场的开辟,又为正面战场抗战牵制了日军。(3)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敌后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到底。(4)国共虽有摩擦,但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两次国共合作比较:探究: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 (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15、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近代以来,列强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至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
16、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及其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侵华的根本原因和目的何在?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2)材料二、三反映了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3)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和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一旅顺口,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军港。1894年,日军攻陷
17、旅顺,近2万同胞惨遭杀害。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旅顺口又成为日俄拼死争夺的主战场之一。自1905年1月沙俄军队投降开始,旅顺口被日本殖民统治长达40年之久。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旅顺口,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1955年,最后一批苏军撤离回国。摘自中新网材料二一份出版于明治27年12月6日(公元1894年12月6日)的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日前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郑家杭村现身。该报以10个版面的容量,详尽报道了当时日军入侵中国的重大时事新闻,其中有日军血洗旅顺的大幅版画。该报记者以近三分之一的版面描绘了日军侵占辽东、血洗旅顺、屠杀中国军民的场景,其暴行赫然纸上,让人触目惊心。 摘自
18、中新网2007年9月5日电(1)材料一中“近2万同胞惨遭杀害”发生在哪一场战争中?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2)材料二中日本报纸时事新报的战地新闻报道的发现有何意义?(3)从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中,我们应当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
19、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1)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叙述正确吗?为什么?(2)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为什么说“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个新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4、材料一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文件材料二林彪率领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地区伏击日军取得成功。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是国共合作的抗日典范。材料三日本右翼分子所编撰的“历史教科书”谬称:第二
20、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打败盟军,为长期处于欧美殖民统治下的亚洲各国人民鼓起了勇气。”“为显示亚洲各国的团结,1943年召开了大东亚会议。会议通过了提倡各国独立自主、合作发展经济、消除种族歧视等内容的大东亚联合宣言,明确了日本的战争理念。”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全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形成了哪两个战场和哪两条抗战路线?(2)依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3)除了材料二的平型关战役外,中共在抗战期间还曾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战役,说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及意义。(4)材料三中,日本右翼分子所持观点的实质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中侵占中国
21、领土、屠杀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的罪行。 5、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图一是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图二是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1945年9月9日,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并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1)历史学家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的要求。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会选取马关条约中的哪两点史实加以说明?(2)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你认为造成图一和图二不同场景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1)随
22、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由经济侵略为主变为加强政治、军事控制,以华制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在全球抢占投资场所。(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2、 (1)甲午中日战争。上述观点是错误的。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日本长期对外扩张政策实施的必然结果,战前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而当时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力落后,成为被侵略的对象。关于战争由偶然因素促成的观点不符合
23、史实,是错误的。(2)成为昔日日本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又一罪证;为中国人民反思战争,研究当时那段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资料。(3)警钟长鸣,以史为鉴;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勿忘国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3、(1)不完全正确。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2)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开始并逐步加深。(3)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先后传入中国,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潮流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4、
24、(1)卢沟桥事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中共的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配合与支持;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3)彭德怀。意义: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4)实质:美化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否认其侵略罪行。罪行: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南京大屠杀、使用细菌武器等;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奴化教育、恐怖统治。5、 (1)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意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3)图一: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图二: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