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开鲁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 下图所示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只属于结构层次中B. 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植物、微生物属于C. 病毒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 绿色开花植物无结构层次【答案】D【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
2、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题图分析,图中为细胞层次;为组织层次;为系统层次;为种群层次;为群落层次;为生态系统层次;为生物圈,代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A、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A错误;B、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植物、微生物属于群落层次,B错误;C、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任何
3、层次,C错误;D、绿色开花植物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系统层次是动物具有的结构层次,植物没有,D正确。故选D。【点睛】2.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观点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
4、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正确;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错误;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正确;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错误;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正确;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正确。综上正确。故选A。3. 如图所示:图甲中表示镜头,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比的
5、放大倍数小,比的放大倍数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应选用镜头C. 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D. 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16个,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8个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表示的是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的放大倍数小于,表示的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的放大倍数大于,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距标本的距离越小,所以的放大倍数大于。【详解】A、比的放大倍数小,比的放大
6、倍数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A正确;B、从图乙转为图丙,放大倍数增大,应选用镜头,B正确;C、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正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若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该细胞的长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放大4倍,因此此时视野中看见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4,即在该视野中能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应为641/4=16个;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64(1/4)2=4个,D错误。故选D。4. 研究发现,“超级淋病”的
7、传染性可能会超过艾滋病,“超级淋病菌”是引起淋病的一种球菌。下列有关“超级淋病菌”和艾滋病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 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 “超级淋病菌”的结构比HIV复杂,属于真核生物C. “超级淋病菌”细胞内含有染色体和核糖体D. 为了获得大量的HIV,可以在体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答案】A【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结构只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寄生在别的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从这些生物体的活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而生存,所以是寄生生活。它往往会使人致病,很多疾病都是由病
8、毒引起的。【详解】A、HIV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故其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B、“超级淋病菌”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C、“超级淋病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染色体,C错误;D、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可以在体外用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D错误。故选A。【点睛】5. 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腹泻,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没有核糖体B. 细胞中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C. 痢疾杆菌细胞中有环状的DNA分子D. 痢疾杆菌是细菌,没有细胞壁【答案】C【解析】【分析】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
9、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B、原核细胞中有拟核,但没有染色体,B错误;C、原核细胞中拟核和质粒均为环状DNA,C正确;D、痢疾杆菌是细菌,具有细胞壁结构,D错误。故选C。6. 关于下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中生物都含有2种核酸, 遗传物质都是DNAB. b中只有蓝藻是自养生物,是因为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C. c中生物都有细胞壁,都没有核膜
10、包围的细胞核D. 烟草花叶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常见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见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其中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结构。此外,病毒(如噬菌体、SARS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a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核酸RNA,它们的遗传物质也不相同(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11、是RNA),A错误;b中除蓝藻是自养生物外,细菌也有可能是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但蓝藻和硝化细菌都原核生物,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B错误;衣藻、金鱼藻、蓝藻、细菌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只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尽相同,其中衣藻、金鱼藻都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其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蓝藻、细菌都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C错误;a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点睛】熟悉病毒、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的结构组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如下: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病毒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
12、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细胞结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遗传物质DNA分布的区域称拟核;无染色体有核膜和核仁;核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无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无细胞壁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形成的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无遗传物质DNADNADNA或RNA举例放线菌、蓝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动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T2噬菌体、HIV、烟草花叶病毒等7. 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
13、具有物质运输功能B. 若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的种类有五种C. 若为储能物质,则可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D. 若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的组成元素是C、H、O、N、S,应该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可能是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核酸或磷脂或ATP等。【详解】A、若是大分子化合物,含有的元素是C、H、O、N、S,应为蛋白质,而细胞膜上载体是蛋白质,具有物质运输功能,A正确;B、若为大分子且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为核酸,而核酸则有2种,即DNA和RNA,B错误;C、若为储能物质,则可
14、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C正确;D、若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构成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正确。故选B。8.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和代表两大类化合物。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和分别代表蛋白质和脂质,则代表核酸B. 上述物质中氧原子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C. 医用生理盐水和糖溶液中的溶质分别属于和D. 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分别是和【答案】D【解析】【分析】若此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据图示含量可知,为无机物,为有机物,为水,为无机盐,为蛋白质,为脂质,为糖类或者核酸。若此图表示组成
15、细胞的化学元素,则为O元素,是C元素。【详解】A、和分别代表蛋白质和脂质,则代表糖类或者核酸,A错误;B、上述物质中氧原子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C、医用生理盐水和糖溶液中的溶质分别属于无机盐、糖类或核酸,C错误;D、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分别是蛋白质和水,D正确。故选D。【点睛】9. 刚收获的种子经晒干后得到甲,再经过烘烤得到乙,再经过燃烧后得到残留物丙,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A. 丙物质中含有碳元素B. 丙在细胞中主要以分子态形式存在C. 乙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也能萌发D. 晒干、烘烤使小麦种子失去同种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的信息:刚收获的种子含量最多的化合
16、物是水;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失去生命活性);烘干的种子燃烧后,残留的主要是无机盐,碳元素在燃烧的过程中主要随二氧化碳而散失。【详解】A、由于碳元素在燃烧的过程中主要随二氧化碳而散失,所以丙中不一定含有碳,A错误;B、丙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错误;C、乙种子已经失去了活性,C错误;D、晒干、烘烤过程使小麦种子失去了相同化合物水,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D正确。故选D。10. 用斐林试剂、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
17、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斐林试剂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甲+乙+丙+A. 甲种子中主要含有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有脂肪,丙种子中主要含有蛋白质B. 斐林试剂、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C. 在观察时可能用到显微镜D. 三种试剂的使用均需要水浴加热【答案】C【解析】【分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甲种子中加入斐林试剂、苏丹和双
18、缩脲试剂后都有颜色反应,且加入斐林试剂后颜色最深,说明甲种子含有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且还原糖含量最多,因此,甲种子中主要含有还原糖,同理可知,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丙种子主要含有蛋白质。【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种子中主要含有还原糖,A错误;B、斐林试剂、苏丹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砖红色、橘黄色和紫色,B错误;C、脂肪用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可用显微镜观察,C正确;D、只有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故选C。11. 图示为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来临,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大,细胞代谢水平和抗逆性均减弱B. 若乙的
19、含义是“反应物”,则可以参与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C. 甲的含义是“组成细胞的结构”,如果这部分水失去会导致细胞死亡D. 从图中可以推测,温度越高,细胞中的自由水越多【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许多的生物化学反应;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参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通常以自由水/结合水来表征细胞代谢能量,比值越大代谢越旺盛,比值越小代谢越缓慢。【详解】A.冬季来临,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大,细胞代谢水平减弱,抗逆性增强,A错误;B.自由水是作为产物参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B错
20、误;C.甲是结合水的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这部分水失去则会导致细胞死亡,C正确;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自由水越多,当温度升高超过一定程度,细胞则会失水过多,D错误;故选C【点睛】自由水/结合水来表征细胞代谢能量,比值越小代谢越缓慢,抗逆性越强。12. 人体的牙齿和骨骼中含有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这说明无机盐所具有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A. 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B. 调节人体的渗透压C. 调节细胞的酸碱平衡D.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无机盐的作用有:(1)无机盐是构成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
21、)无机盐能够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人体的牙齿和骨骼中含有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组成了磷酸钙,其作用是构成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A. B. C. D. 【答案】A【解析】糖原
22、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此生物应该是动物,正确;此生物一定不是植物,因为有糖原的合成,糖原为动物多糖,错误;将淀粉分解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最终合成糖原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所以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正确;答案选A。14. 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糖类分子相比,等质量的脂肪含氢量多,含氧量少B. 胆固醇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也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 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 只有动物细胞中含有脂肪,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
23、黄色【答案】D【解析】【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详解】A、与糖类分子相比,等质量的脂肪含氢量多,含氧量少,A正确;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也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C、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正确;D、脂肪能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如动物的皮下富含脂肪,花生种子富含脂肪;脂肪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D错误。故选D。15. 如图是两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M、N指代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果糖B. 图中M代表的物质也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C. 因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故麦芽糖和蔗糖也是还原糖D. 细胞内的单糖
24、的作用只能是细胞的能源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题图中M和N都是葡萄糖,A错误;B、纤维素和糖原都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因此葡萄糖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B正确;C、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D、五碳糖是单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不供能,D错误。故选择B。【点睛】16. 下面是4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构成上述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H、O、NB. 上述4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CH2COOHC. R基
25、中也可以有氨基或羧基D. 氨基酸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因为R基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发现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分为21种。【详解】A、根据图中氨基酸的结构式可以看出构成上述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H、O、N,A正确;B、上述4个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CH2COOH,故上述的氨基酸有四种,B正确;C、由图中的氨基酸的种类可推测R基中也可以有氨基或羧基,C正确;D、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含有肽键的物质,而氨基酸中不含肽键,故双缩脲试剂与
26、氨基酸不能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D。【点睛】17. 下图表示蛋白质的结构层次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定含有的元素是C、H、O、N、SB. 若图中c代表的化学键是肽键,数目可能等于b的数目C. 为脱水缩合过程D. 蛋白质多样性与b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过程有关,加热时会发生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经过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
27、相对分子质量;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题图分析,a表示C、H、O、N等元素;b表示氨基酸;c可表示多肽中的肽键;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表示多肽在内质网等细胞器中进行加工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过程;为蛋白质的水解过程;为多肽的分解过程,该过程中一定有肽键的断裂;【详解】A、a是组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其中一定有C、H、O、N,不一定含有S元素,A错误;B、b是氨基酸,c是肽键,如果是环状肽链,则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B正确;C、为脱水缩合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为多肽链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C错误
28、;D、蛋白质多样性与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形成空间结构的过程有关,加热时只会破坏空间结构,不会发生过程,D错误。故选B。18. 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含有152个NHCOB. 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个氨基酸的R基有氨基和1个氨基酸的R基有羧基C. 该分子中至少有2个氨基酸的R基中含硫D. 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答案】C【解析】【分析】该蛋白质中含有153个氨基酸,153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形成的肽键是152个,产生的水分子是152个,该蛋白质中通过一个肽键形成了环状结构,因此该蛋白质中含有153个肽键
29、,形成肽链的过程脱去了153 分子水,图中含有一个二硫键,该分子中至少有2个氨基酸侧链基团含硫。【详解】A、该分子中含有153-1+1=153个肽键,A错误;B、图中环状中出现的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R基团上的氨基(碱性)和另一个氨基酸的R基团上的羧基(酸性)脱水缩合形成的,所以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个酸性氨基酸和1个碱性氨基酸,B错误;C、该肽链中含有一个二硫键,因此至少有2个氨基酸残基含硫,C正确;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因此蛋白质分子彻底水解产生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D错误。故选C。19. 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其相关
30、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B. 该荧光蛋白含有的氮原子数是126C. R基团中共含15个氨基D. 在合成该物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232【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该蛋白质中,游离羧基的总数和游离氨基的总数都是17,R基中的羧基数目是15,说明该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且该蛋白质的R基中也含有15个氨基。该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组成,含有2条肽链,则脱水缩合时能形成124个肽键和水分子。【详解】A、由柱形图知,游离的羧基数是17个,R基上的羧基数是15个,因此绿色荧光蛋白含有2条肽链,A正确;B、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NH2,至少含有一个
31、N原子,有些氨基酸的R基上也有N,脱水缩合过程中N原子数不减少,所以126个氨基酸至少含有126个N,又因为R基上含有17-2=15个氨基,但不知道其它R基上是否含有N,所以该荧光蛋白含有的氮原子数至少是126+15=141,B错误;C、R基上含有17-2=15个氨基,C正确;D、在合成该物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126-(17-15)=124,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2418=2232,D正确。故选B。20. 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氢的去向是()A. 参与形成肽键B. 参与形成氨基C. 参与形成羧基D. 参与形成氨基和羧基【答案】D【解析】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氢构成了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所以D选项
32、正确。21. 下列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B. 环状肽中可能不含S元素,但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 某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m条肽链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氮原子个数是nD.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方式不同,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产物也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区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
33、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根本原因是DNA分子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详解】A、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A错误;B、环状肽可能不含S元素,也可能不含游离氨基和游离羧基,B错误;C、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R基)。所以某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m条肽链组成,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氮原子个数是n,C正确;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方式相同,但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的产物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C。
34、22.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可能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 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可能是一种二肽C. 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O5N2,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7O3ND. n个氨基酸共有m个羧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两条多肽链中羧基数为m-n+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酪氨酸和精氨酸的R基不同,导致其溶解性不同,A正确;B、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
35、个碳原子,甜味肽属于肽类,其分子(C13H16O5N2)中含有两个氮原子,可能是一种二肽,B正确;C、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1,C3H7O2N氨基酸XC8H14O5N2H2O,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O4N,C错误;D、n个氨基酸共有m个羧基,则R基上的羧基数为m-n,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两条多肽链中羧基数R基上的羧基数肽链数m-n+2,D正确。故选C。23. 在人体心肌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 )A. 5种B. 6种C. 7种D. 8种【答案】B【解析】【分析】人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腺嘌呤脱氧核
36、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详解】人体细胞中,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有两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两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T的核苷酸只有一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含有碱基U的核苷酸只有一种(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共6种,B正确。故选B。24.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
37、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碳原子,3的种类约20种B.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碳原子,2表示肽键,3不能表示H原子C. 若该图为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D. 若该图为DNA单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详解】A、若该图为肽链,则1表示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键,3表示R基,大约20种,A错误;B、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碳原子,2表示肽键,3表示R基,可能是H原子,B错误;C、若该图为RNA的结构模式
38、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表示含氮碱基,有4种(A、U、C、G),C正确;D、若该图为DNA单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为脱氧核糖,2为磷酸,3为碱基,有4种(A、T、C、G),D错误。故选C。【点睛】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组成RNA的碱基有4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25. 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为脱氧核苷酸链,真核细胞中只分布在细胞核内B. 6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 5中含有的元素有C、H、O、N、PD. 除了图中的碱基外,该长链还有A和U两种碱基【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核苷酸链中含有碱基T,因此为脱氧核苷酸链,其中1为磷酸
39、,2为脱氧核糖,3为碱基胞嘧啶,4为磷酸,5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6包括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详解】A、5为脱氧核苷酸链,真核细胞中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A错误;B、6包括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但不能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错误;C、5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含有的元素有C、H、O、N、P,C正确;D、DNA的碱基无U,除了图中的碱基外,该长链还有A一种碱基,D错误。故选C。26. 由 1 分子 磷酸、1 分子碱基和 1 分子化合物 a 构成了化合物 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 m 为腺嘌呤,则 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B. 在禽流感病毒和幽门
40、螺杆菌体内 b均为 4种C. 若 m为尿嘧啶,则 DNA 中肯定不含有 b 这种化合物D. 若 a为脱氧核糖,则由 b 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 8 种【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可知,a为五碳糖,m为碱基,b为核苷酸;m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5种,其中DNA和RNA共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DNA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a包括核糖和脱氧核糖两种,DNA的为脱氧核糖,RNA是核糖。【详解】A、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误;B、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体内b核苷酸为8种,B错误;
41、C、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C正确;D、若a是脱氧核糖,则b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由b构成的D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是四种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共6种化合物,D错误。故选C。27.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使DNA呈红色,RNA呈绿色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可选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作为实验材料C.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09%Nacl溶液的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可选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1、观察
42、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吡罗红可使RNA呈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本实验所选实验材料要是无色或接近白色的,避免颜色干扰。【详解】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用吡罗红可使RNA呈红色,A错误;B、叶肉细胞是绿色的,有颜色干扰,因此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不宜选用叶肉细胞作为实验材料,B错误;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0.9%Nacl溶液的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正
43、确;D、叶肉细胞是绿色的,有颜色干扰,因此在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不宜选用叶肉细胞作为实验材料,D错误。故选C。28.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C. 如果细胞膜上没有受体,则细胞间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D. 能被台盼蓝染色的细胞已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脂质,还有少量的糖类。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膜功
44、能的复杂程度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正确;B、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B正确;C、细胞间可通过通道进行信息交流,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不需要受体,C错误;D、能被台盼蓝染色的细胞是死细胞,已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D正确。故选C。29. 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 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 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 是中心体,与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45、【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为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为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内质网。【详解】上含有核糖体,为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是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是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是中心体,而水稻根尖细胞不含中心体,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准确判断图中四种细胞器的名称,进而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0. 下图1中abcd表示细胞器,3H-亮氨酸参与图1过
46、程合成了物质3H -X;图2表示3H -x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各种生物膜的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中含有C、H、O、N、P元素的细胞器是a、b、c、dB. 图2中曲线X、Z代表的分别是图1中b、d的膜面积变化C. 图示3H -X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D. 物质3H -X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囊泡的膜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1,a表示核糖体,b表示内质网,c表示线粒体,d表示高尔基体。分析图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
47、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X是内质网,Y是细胞膜,Z是高尔基体。【详解】A、a表示核糖体,b表示内质网,c表示线粒体,d表示高尔基体,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含有C、H、O、N、P,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都是具膜细胞器,都含有磷脂,含有C、H、O、N、P,A正确;B、根据分析,X是内质网,Z是高尔基体,b表示内质网,d表示高尔基体,图2中曲线X、Z代表的分别是图1中b、d的膜面积变化,B正确;C、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能发生图示3H -X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C错误;D、根据分析,物质3H -X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囊泡的膜
48、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以及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各细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能准确图中各字母所指代,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1.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及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单体聚合而成B. 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包括核酸、糖类等C.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D.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能量转换等密切相关【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
49、子层。3、DNA分子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为基本骨架。4、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解】A、生物大分子物质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是由许多单体聚合而成,A正确;B、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聚合成的多聚体,包括核酸、多糖等,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物质,B错误;C、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C正确;D、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分化、能量的转换、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生命
50、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B。32. 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B. 具有DNA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C.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具有叶绿体D. 生物的遗传信息不一定贮存在DNA分子中【答案】D【解析】【分析】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也可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线粒体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详解】A、具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有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B、具有DNA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也有可能是原核细胞,B错误;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如蓝细
51、菌,C错误;D、生物的遗传信息不一定贮存在DNA分子中,如RNA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D正确。故选D。33.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一定含有蛋白质但不定含有磷脂B. 具有色素的细胞器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并能进行光合作用C. 肺炎双球菌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D. 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2、叶绿体和液泡都含有色素,但是色素的种类不同,叶绿体中的色素是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液泡中的色素是花青素。3、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孔结构。【详解】A、线粒
52、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含有核酸,三种细胞器都有蛋白质,核糖体无膜结构,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不含有磷脂,A正确;B、叶绿体和液泡都含有色素,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并能进行光合作用,液泡是单层膜结构,色素为花青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孔结构,C错误;D、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核糖体和内质网,D错误。故选A。34. 如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的错误之处共有( )A. 2处B. 3处C. 4处D. 5处【答案】D【解析】【分析】亚显微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细胞结构。【详解】图中标注的“内
53、质网”应是“高尔基体”;标注的“高尔基体”应是“内质网”;标注的“中心体”还应包括指示线下方的中心粒;标注的“染色质”指示线位置有误;该图示意动物细胞,不应有叶绿体,所以图中的错误之处共有5处。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35. 下列关于溶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溶酶体合成的B. 溶酶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C. 溶酶体能将病菌分解后的产物都排出细胞外D. 溶酶体膜能被吞噬进入细胞内的硅尘破坏【答案】D【解析】【分析】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
54、”“消化系统”。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详解】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B.溶酶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错误;C.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被细胞重新利用或者排出细胞外,C错误;D.溶酶体膜能被吞噬进入细胞内的硅尘破坏,硅肺是由硅尘破坏溶酶体膜释放出水解酶,使细胞死亡,导致肺功能受损引起,D正确。故选D。36.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B. 要想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C. 模型的形式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D. 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需要对实验材
55、料进行染色【答案】D【解析】【分析】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高倍镜因为距离玻片较近,物像不清晰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详解】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A正确;B、要想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B正确;C、模型的形式有物理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等,C正确;D、叶绿体是绿色的,因此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不需要对叶绿体染色,D错误。故选D。37. 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健那绿染液是一
56、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B.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C. 健那绿染液可将细胞质染成蓝绿色D. 藓类叶片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答案】C【解析】【分析】(1)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无色,成短棒状、圆球状、线形或哑铃形等。【详解】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可以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A正确;B、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叶绿体不需要经过染色处理,B正确;C、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57、,细胞质无色,C错误;D、藓类常由单层细胞构成,小叶可直接制成装片用于观察叶绿体,D正确。故选C。38.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核仁大小差别不大B.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分化过程中逐步排核和丧失细胞器,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运输氧气的量达到最大化,这体现了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D. 植物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与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
58、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详解】A、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核仁大小不同,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核仁通常越大,A错误;B、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而不是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B错误;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成熟的过程中会丢失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运输氧气的量达到最大化,体现了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C正确;D、植物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质
59、基质等结构中含有核酸,但是液泡不含核酸。D错误。故选C。39. 下列细胞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A. 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B. 青蛙成熟的红细胞C.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D. 蠑螈的受精卵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绝大多数都具有细胞核。【详解】A、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A正确;B、青蛙成熟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B错误;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细胞核,C错误;D、蝾螈的受精卵细胞具有细胞核,D错误。故选A。【点睛】40. 对4种不同的活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0、 )核膜叶绿体中心体细胞壁甲乙丙丁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B. 乙是低等植物细胞,丙是动物细胞C. 丁由于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 酵母菌的结构与丁最相似【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表格:甲有核膜、叶绿体、细胞壁,无中心体,故为高等植物细胞;乙有核膜、叶绿体、中心体、细胞壁,故为低等植物细胞;丙有核膜、中心体、无细胞壁和叶绿体,故为动物细胞;丁只有细胞壁,无核膜,可能是原核细胞。【详解】A、根据试题分析甲是高等植物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乙是低等植物细胞,不是动物细胞,A错误;B、乙是低等植物细胞,丙是动物细胞,B正确;C、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是由于没有叶绿体,如果没有叶绿体,但
61、有光合色素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C错误;D、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细胞核,而丁无核膜,无细胞核,二者结构不同,D错误。故选B。41.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 水分子跨膜运输总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C. 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D. 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答案】D【解析】【分析】1、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
62、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详解】A、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即水分子的多的一侧运输到水分子少的一侧,A正确;B、水分子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总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即水分子的多的一侧运输到水分子少的一侧,B正确;C、无机盐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可以是主动运输,可以在载体的协助下,消耗能量,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所以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C正确;D、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能通过,细胞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不需要
63、的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D错误。故选D。【点睛】42. 为研究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现象,设计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将一个成熟植物细胞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开始时b中液体的浓度大于a中液体的浓度B. 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C. 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D. 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水渗透的方向是从低浓度溶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一侧。溶液失水越多,说明其浓度越大,吸水
64、能力越强;溶液吸水越多,说明其浓度越小,吸水能力越弱。图丙状态的细胞正在发生什么过程,是不确定的。【详解】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开始b中液体的浓度大于a中液体的浓度,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A正确;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液面上升的速率(单位时间上升的高度)在减慢,直至不再上升,说明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B正确;C、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半透膜结构的是原生质层,由组成,即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构成,C正确;D、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或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D。43.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
65、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详解】第一次观察不能观察到较大的细胞质基质,可观察到紫色大液泡;第二次观察时发生质壁分离
66、,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吸水纸的目的是使蔗糖溶液或清水通过洋葱鳞片叶,使其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第一次显微镜观察是为了对照。故选B。4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答案】B【解析】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A 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
67、象的观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 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 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质壁分离,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5.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根部幼嫩细胞B. 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
68、增大C. CE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D. 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可得到类似蔗糖溶液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某种植物细胞处于乙二醇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随后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某种植物细胞处于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又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较大,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所以BD段细胞已死亡。【详解】A、植物幼嫩根部细胞没有大液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B、AB段曲线表明原生质体体积变小,说
69、明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加,B正确;C、CE段原生质层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的复原,C错误;D、由于K+和NO3-可以被细胞主动吸收,所以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得到结果类似乙二醇,D错误。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计45分)46. 回答问题:(1)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藻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填标号),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中。 蓝藻细胞和小麦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后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2)生活在湖水中的蓝藻,当水质富营养化
70、时会形成_现象。(3)如下图为C细胞中观察到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则:若图像太暗,则应调节使用大光圈和_。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_;细胞质环流方向为_。【答案】 (1). B、E (2). 拟核 (3). 叶绿体 (4). 水华 (5). 凹面镜 (6). 左方 (7). 顺时针【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A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适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B是蓝藻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是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D是血细胞;E是细菌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71、。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总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对象水平旋转180。【详解】(1)图中B、E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蓝藻和小麦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生活在湖水中的蓝藻,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形成水华现象。(3)若观察视野较暗,可通过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野更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
72、的像,由图示可知,视野中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而视野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与实际细胞质环流方向相同,均为顺时针。【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和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成像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47.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回答问题: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A苹果匀浆斐林试剂、水浴加热颜色反应B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淸水、苏丹染液、50%的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甲
73、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细胞中着色情况D豆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颜色反应E人的口腔上皮细胞X染液线粒体F菠菜叶清水叶绿体(1)上述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是_(填实验组别字母)。(2)C组实验的方法步骤:制片_冲洗_观察。(3)E组实验不选用黑藻细胞的原因是_。(4)图中AF六组中要求观察对象处于“生活”状态的是_。【答案】 (1). BCEF (2). 水解 (3). 染色 (4). 黑藻细胞富含叶绿体,会干扰对线粒体的观察 (5). EF【解析】【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
74、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2、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溶液)、乙液(0.05g/ml CuSO4溶液)鉴定还原性糖。双缩脲试剂A液(0.1g/ml NaOH溶液)、B液(0.01g/ml CuSO4溶液)鉴定蛋白质。3、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4、细胞中线粒体、叶绿体的分布:健那绿染液使线粒体呈蓝绿色;叶绿体由于本身呈现绿色,所以可直接观察。【详解】
75、(1)脂肪鉴定实验中脂肪颗粒的观察、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2)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的方法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3)E组实验是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在显微镜下经染色的线粒体呈蓝绿色,由于黑藻细胞富含叶绿体,会干扰对线粒体的观察,所以不选用黑藻细胞进行实验。(4)上述六组实验,要求观察对象一直处于“生活”状态的是E观察线粒体和F观察叶绿体。因为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的形态和在细胞中的分布。【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
76、的鉴定,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8. 如图1为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元素,已知A、B、C、D和E为生物大分子。图2为图1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 中的x、y代表的元素分别是_,图2是图1中_(填“A”、“B”、“C”、“D”、“E”)的部分结构,它是由_种氨基酸连接而成。(2)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从a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3)D在化学组成上与E的不同是_。(4)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五肽,3个六肽和4个
77、七肽,则这些短肽所含氨基总数至少为_,氧原子数与原来的肽链相比增加了_个氧原子。【答案】 (1). N、P (顺序不可颠倒) (2). A (3). 5 (4).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5). 五碳糖(DN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含氮碱基(DNA中有胸腺嘧啶、RNA中有尿嘧啶) (6). 8 (7). 比原来增加了7个氧原子【解析】【分析】1、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糖类是由C、H、O构成。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
78、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3、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4、分析题图1:题图为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元素,已知A、B、C、D和E为生物大分子,D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DNA,E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RNA,
79、所以C是核酸,小分子c是核苷酸,核苷酸由C、H、O、N、P组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所以x是N,y是P,A是蛋白质,小分子a是氨基酸,糖类是由C、H、O组成,所以B是多糖,小分子b是葡萄糖。分析题图2是一种六肽,由5种氨基酸连接而成。【详解】(1)由上分析可知,图1 中x是N,y是P,图2是一种六肽,是图1中A蛋白质的部分结构,该六肽共有5种R基,故它是由5种氨基酸连接而成。(2)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差万别有关。(3)D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DNA,E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RNA。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不同是五碳糖(DN
80、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和含氮碱基(DNA中有胸腺嘧啶、RNA中有尿嘧啶)。(4)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五肽,3个六肽和4个七肽,则这些短肽一共含有1+3+4=8条链,故所含氨基总数至少为8个,水解过程增加了7个水,故氧原子数与原来的肽链相比,比原来增加了7个氧原子。【点睛】本题结合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元素的概念图,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和作用,明确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DNA和RNA两种核酸在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49. 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19表示结构
81、,af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_。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两种细胞器是_(填数字)。(2)自由基是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很可能损伤甲细胞中的细胞器是_(填数字)。(3)细胞器9 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是_。(4)若定位在5 中的某些蛋白质错误掺入1 ,则通过_(填字母)过程可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答案】 (1).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 (2). 2、7 (3). 1、2、5、6、7 (4).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5). f【解析】【分析】分
82、析甲图: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1是高尔基体,2是叶绿体,3是细胞膜,4是细胞核,5是内质网,6是液泡,7是线粒体。分析乙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3是细胞膜;5是内质网;8为核糖体;9是溶酶体;a表示细胞吞噬形成的吞噬泡;b表示溶酶体与吞噬泡结合;c表示溶酶体中的酶消化吞噬泡中的物质;d、e和f表示囊泡。【详解】(1)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而甲细胞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2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7(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2)当自由基攻
83、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受到损伤的细胞器是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1高尔基体、2叶绿体、5内质网、6液泡、7线粒体。(3)9溶酶体,图中所示的过程为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同时还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4)由图可知,若定位在5中的某些蛋白质错误掺入1,可通过f过程可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50. 某同学利用无色透明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了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图甲
84、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清水中的状态。将清水换成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后,得到图乙所示细胞状态。再将外界溶液换成清水后,得到图丙所示细胞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过程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是指_。在该实验过程中,判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依据是_出现红色区域。(2)在宏观上,乙丙的实验过程中,水分子运动方向从溶液浓度角度分析是_。(3)正常情况下,乙图中细胞的细胞液_(填“能”或“不能”)变色,原因是_(4)图示甲、乙、丙三种状态的细胞,吸水能力最强的是_。(5)取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
85、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_(填高或低)。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 (1).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2). 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 (3). 溶液浓度低到溶液浓度高 (4). 不能 (5).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外界溶液中的伊红不能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 (6). 乙 (7). 低 (8). 降低【解析】【分析】1、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
86、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由题意可知,图甲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清水中的状态,将清水换成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后,由于伊红不能进入细胞,所以被染色的部分是细胞膜外侧,随着质壁分离程度的增加,伊红进入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空隙的体积增
87、加。然后再将外界溶液换成清水,由于发生了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细胞膜逐渐贴紧细胞壁,所以图丙所示细胞状态中红色区域消失。【详解】(1)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由于伊红不能透过细胞膜,当发生质壁分离时,在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中会出现红色,所以可根据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出现红色区域来判断发生了质壁分离。(2)质壁分离后细胞液的浓度增大,当将质壁分离后的细胞置于清水中时,细胞会发生吸水现象,出现质壁分离后的复原,所以在乙丙的实验过程中,从宏观上看,水分子运动方向的总趋势是从溶液浓度低处流向溶液浓度高处。(3)由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外界溶液中的伊红不能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所以
88、正常情况下,乙图中细胞的细胞液不能变色。(4)图示甲、乙、丙三种状态的细胞,乙中细胞液的浓度最大,吸水能力最强。(5)由图可知,甲蔗糖溶液中红心萝卜A质量没有变化(萝卜条A细胞液浓度等于蔗糖溶液浓度),而B萝卜条失水(萝卜条B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所以红心萝卜B比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低。甲蔗糖溶液中红心萝卜A质量没有变化,萝卜条A细胞液浓度等于蔗糖溶液浓度,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蔗糖溶液浓度降低,导致萝卜条A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A吸水,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以及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 4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