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和平区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一模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A.力图确立自身的正统地位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2据史书记载:“玄宗之末,版
2、籍浸坏,多非事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进而开始实行两税法。材料所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史实是A.均田制开始推行B.租庸调制的实施C.安史之乱D.商品经济的发展3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都一心一意向往着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在皇帝面前也侃侃而谈,俨然以政治主体自居,充分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对照之下,王守仁除了正德元年乞宥言官去权妊一疏,因而被放逐龙场之外,其余奏疏多关具体事务,极少涉及朝政。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B.致良知以达圣贤之道C.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D.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4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
3、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婚。随着东征,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B.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希腊文化渗透到各个阶层5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画像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C.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的影响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6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
4、动而兴起的,从“洋务教育”到“戊戌教育”,清政府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但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被时人戏谑为“失业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发展缓慢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C.缺乏相应社会环境D.学习西方层次过浅7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8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
5、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材料反映了当时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9五四运动前后,“改造中国”成为非常流行的政治口号。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题为“改造中国之第一步”的演讲,梁启超等创办了名为解放与改造(后改称改造)的刊物,新民学会的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于A.辛亥革命的推动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社会变革的需要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0“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首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反映了陕甘宁边区实行A.记名投票B.民主
6、选举C.土地改革D.农业垦党11.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D.批判神学思想12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劳资关系C.缓和社会矛盾D.重塑政府形象13.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
7、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A.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14.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项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它代表了中国在五千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良渚古城遗址属A.文化遗产B.自然遗产C.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C.非物质文化遗产15.2016年6月,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同年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调“美国优先”的原则,并在随
8、后几年中陆续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巴黎协定等组织或协定,提高关税进行贸易战。这从深层次反映了A.美英两国的政治保守化倾向B.英美关系决定国际关系的走向C.全球化进程的曲折发展D.当今世界格局的悄然变化第II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55分。16(20分)材料一 夏商周的统治基础是内外贵族的联合,重要的辅助大臣都由宗亲贵族担任。官员世袭作为古老的选官方式,并未随社会进步销声匿迹,汉代“任子”、唐宋“恩荫”、清代“荫典”均为其遗存。汉代以察举、征辟选官,荐举选拔标准有三,“一日德不当其位,二日功不当其禄,三日能不当其官”。然而,举荐者
9、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凭意志取人成为定式,举荐者与被举荐者之间往往体现为官宦之亲、门生故吏等特殊关系。隋唐五代的科举选官,受选地域由城市趋向广大乡村,受选者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受选对象数量日渐增多。同时,限制条件也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如唐代的任用标准增加了身、言、书、判等条件。隋唐以后,科举考试选官逐渐成为主流的官员选拔方式。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近代西方国家参考和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制定了近代文官考试选拔制度。西方文官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文官政治中立,不参与党派活动,文官自身更不能组织党派或政治组织,使政府工作在政党轮流执政时可以稳定运行。文官考试重视公平公正、人人平等原则,重视业务素质与能力
10、,还制定不同职务的具体选拔标准。晚清选官制度,虽模仿西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这一切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皇权统治需要,而不是整个社会需要。在官员选拔中,满族贵族始终保持特权地位。中国自古就是儒家思想与教育体系和选官制度合而为一,晚清时期儒家经典依然是选官考试的主要内容。摘编自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与近代西方在文官选拔上的差异并归纳官员选拔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10分)17(20分)材料一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
11、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
12、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影响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8分)18(15分)阅读史料,完成任务材料近代中国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社会转型,但是在整个晚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足够的领导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转型的能力,致使社会各个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互相协调和配套发展的,政治体制转型的滞后成为制约社会
13、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清朝统治者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局面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突破了社会转型中最坚固的环节:政治制度改革,促使政治结构迅速完成了转换过程。自此,中国进入政府主导下的主动现代化时期,从而使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新结构得到发展与壮大,社会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摘编自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DCACCCBBCBACAA15:A1
14、分;B.0分;C.1分; D.3分卷共3题,共55分。16.(20分)(1)特点:多种选官制度并存;由重视家族血缘到重视德才兼备;选官标准逐渐完善;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上逐渐以考试为主,减少官员个人意志的影响。(5分)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有利于政治稳定,统治巩固;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西方国家文官选拔制度的形成提供了范本。(5分)(2)差异:西方:文官政治中立;重视公正和平等;重视实际能力。(3分)晚清:为君主专制服务;存在身份的不平等;重视儒家经典考查,脱离实际。(3分)基本原则:公平公正、德才兼备、根据时代发展适时调整。(4 分)17(20分)(1)对中
15、国的影响: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缓解了通货膨胀;推动赋役制度的改革;推动中国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4分)(2)变化:金本位制取代银本位制;英镑成为中心货币(英国在国际面关系中占统治地位)。(4分)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殖民霸权的确立使英国拥有了大量的黄金储备;世界市场形成;清朝后期经济实力下降。(4分)(3)变化: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分)影响:一定程度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但是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4分)趋势: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仍旧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欧元、日元、人民币的影响也在上升。(2分)18(15分)示例1:示
16、例一论题:晚清时期,政治体制转型滞后制约了中国近代化进程。阐述:1840年以后,皇权专制遭到西方正面挑战,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晚清统治者为应对危机,先后主持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等一系列改革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但这些改革运动都不能实现或完成政治体制的转型,又制约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反映了晚清统治者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中,政治结构的转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政治体制转型滞后制约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充分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两者辩证关系)示例二论题:辛亥革命后,政治制度改革加快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宪政制度,促使中国社会转型在政治结构的转换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时代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时代的来临。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和新式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中,政治结构的转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辛亥革命后加快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