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检测(四)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下表反映了某时期中国与各国贸易的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年份苏联美国其他国家第一年302149第二年41.30.458.3第三年51.7590.00348.238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中美关系的改善解析:选C。“苏联从30%迅速上升到51.759%”,加上“美国从21%锐减至0.003%”,可知是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故选C项。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不是单独针对美国,与“美国贸易额从21%锐减至0.
2、003%”不符,A项错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可能仅仅是美国贸易额锐减,B项错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美国从21%锐减至0.003%”不符,D项错误。2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 B“一大片”C独立自主D“另起炉灶”解析:选C。从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但坚持独立自主,不是毫无原则地倒向苏联,故选C项。3 “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我国外交政策能体现该理念的是()A“一边倒”的政
3、策 B“另起炉灶”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联美遏苏”的方针解析:选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故选C项。4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选A。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为法治年,1954年我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所以1954年也可称为外
4、交年,故选A项。5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国密切接触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解析:选C。“一边倒”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均早于材料中“万隆时代”,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与材料中“万隆时代”不符,故B项错误;1949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加上“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
5、关系”,与材料中外交“脚踏两只船”的成就相符,故C项正确;五大国会议是指日内瓦会议,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与材料中“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不符,故D项错误。6下表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情况表(部分)年份支持中国的票数追随美国的票数弃权票数1965474720196646561719674558161968445723表中支持中国的票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解体B美国操纵联大,拒不接纳中国C中国国内政策变动对中国形象的影响D不结盟运动尚未兴起,中国缺乏第三世界支持解析:选C。表中支持中国的票数下降的时期正是“文革”时期,政局动荡
6、和极“左”的内外政策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C项符合题意。7在习李新一届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国积极开展与非洲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就关系密切。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A BCD解析:选D。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没有发起不结盟运动;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没有非洲国家,故选D项。8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
7、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A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政策彻底失败C促使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解析:选A。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中国对外经济的蓬勃发展,故选A项。9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解析:选C。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使外交领域实
8、现新突破,故选C项。10 “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内容()A客观上有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B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C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亚太地区的缓和D解决了中日间历史遗留问题解析:选C。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促使更多国家与中国建交,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使长期对立的中日关系得以缓和,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日邦交的正常化,而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完成了经济的恢
9、复,A项错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仍然受到美国的政治控制,B项错误;中日间的历史遗留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D项错误。11在第四十一届(1986年)至第四十三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多次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并获顺利通过。在第四十四届联大期间,中国首次作为共同提案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亚非拉和平与裁军中心”的提案等,并获得通过。材料体现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A以反对霸权主义为内容之一B以实现裁军为首要目标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借助联合国开展多边外交解析:选D。材料中的两个史实都是关于以联合国为中心而开展的,故选D项。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但材料没有体现出反
10、对美国的霸权主义,A项错误;新时期我国外交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8分,共56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0、60年代,中国的国力有限,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越来越多地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外交活动旁观多于实际参与。80年代以后,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积极调整对外战略,中国的外交才真正进入活跃时期。摘编自郑启荣、孙洁琬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多边外
11、交材料二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密集对外出访,以下是主席的外交行程单:4月,首访巴基斯坦,赴印尼出席亚非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峰会。5月,赴俄罗斯出席阅兵式,出访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7月,赴俄罗斯乌法出席金砖峰会和上合峰会。9月,访美,到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出访越南和新加坡,赴土耳其出席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赴菲律宾出席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赴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出访非洲。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习近平今年的外交路线,在几个层面上比较清晰。一是“发展中国家”
12、,习主席的首访选择巴基斯坦,收尾则选择非洲,这一头一尾都很有特点;二是“周边外交”,习主席访问越南、新加坡,这些共同构成了周边外交;三是“大国外交”,习主席出访美国、英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在增进;四是“多边外交”,今年的外交在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大国、包括多边外交等方面,都在“齐头并进”。摘编自新华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1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12分)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国的国力有限”可得出受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根据“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可得出国际局势影响中国外交;根据“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可得出受意识
13、形态的影响;根据“改革开放,积极调整对外战略”可得出受国内政治变动的影响;结合所学,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的决定因素,还受到国家性质等因素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一是发展中国家”可得出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根据“二是周边外交” 可得出重视周边外交;根据“三是大国外交”可得出积极开展大国外交;根据“四是多边外交”可得出注重发展多边外交。答案 (1)因素:国家利益(决定因素)、国际形势、国内政治变动、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国家综合国力等。(2)特点:密切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重视周边外交;积极开展大国外交;注重发展多边外交。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为二战时期的美国宣传海报材料二尼克松
14、的两段讲话: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材料三习近平在美国访问西雅图、华盛顿、纽约联合国总部时与美国各方面的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西雅图,美国西海岸的太平洋门户。这座城市是微软、波音、星巴克和亚马逊等美国跨国企业总部所在地)(1)材料一中的美国宣传海报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6分)(2)据材料二,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3)据材料三,你认为习近平为什么选择这三地进行访问?(6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解析 (1)从海报的时间和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二战期间中美关系, 结合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史实,总结海报反映的历史背景。(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和“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可知变化是由敌对到关系缓和;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内
16、和国际形势论述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3)分析三座城市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结合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及中国发展经济的需要,归纳习主席访问三地的原因。(4)从材料一、二可知,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是国家利益;从材料二美国敌视中国可知影响因素是意识形态;从材料二、三中美关系友好可知影响因素是国际形势。答案 (1)背景:二战时中美两国结为盟国,相互合作,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2)变化: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或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或美国经济出现“滞胀”)。(3)原因:加强中美经贸交流访问,构建中美两国新型国际关系,密切国际合作,推动世界和平;这样的行程设置意味着将会全方位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美经贸、中美合作、维护和平)。(言之成理即可)(4)因素: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国际形势。(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