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复习板块一专题二(2021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第23届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1月24日4时30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岛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飞行2 200多秒后,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打响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我国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将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完成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回”。此次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在地外天体无人采样,并以无人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的方式带样返回,完成探月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作为我国探月三期工程釆样返回任务的核心,“嫦娥五号”探测
2、器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最为复杂的航天器系统,由航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4个器以及15个分系统组成。在此次任务中,“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开展月球样品地面分析研究等任务目标。发射成功后,“嫦娥五号”将经过着陆器落月、月表采样,月球起飞,轨道对接,样品转移,返回器返回等11个阶段,20余天的在轨飞行过程,采集约2千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摘编自“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将带回中国釆集的第一杯月壤,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月24日)材料二:在着陆月球两天后,中国的“嫦城五号”月球探测器重新启程进入太空,开始了返回地球之旅。它将带回大量土壤和岩石,供科学家们研究。中国囯家航天局说,
3、“嫦娥五号”上升器于北京时间12月3日23时10分起飞。中国国家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上升器在飞往月球轨道的过程中发出闪光,整个升空过程用时约6分钟。这是自1976年以来首次有航天器从月球表面发射,也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探测器从月球起飞是把收集到的月壤带回地球的复杂过程的第一步。在上周末进入月球航道后,“嫦娥五号”分为两部分。当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向月球表面进发时,另一半则留在轨道上。上升器将与留在轨道上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月壤将被转移到返回器中,然后返回地球。预计返回器将在本月晚些时候降落在内蒙古。(摘编自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20年12月3日)材料三
4、:“嫦娥五号”的着陆点位于月球上一个尚未被人类探测的区域,名为风暴洋。美国佛罗里达中部大学的地质学家克里汉纳说:“在这个区域存在年轻的火山地貌,阿波罗计划和苏联的任务都没有釆集此类样本,因此,这些样本确实能够带来一些新的科学成果。”一旦样本被带回地球,人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些火山岩的年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其他星球上,我们能够判断一处区域表面年龄的唯一方法就是分析这些环形山没有直接的办法来确认年龄。通过将从样本直接测得的年龄与从月球环形山推断的年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分析方法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对火星或水星等其他存在环形山的星球同样有用。满载样本的“嫦娥五号”返回器预计将于12月中旬在
5、内蒙古着陆。如果一切顺利,分析新的月球岩石样本的工作将立即启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月球与行星实验室的杰西卡巴恩斯说:“这些样本不仅将增加我们对火山特征年代的了解,还有助于我们了解月球的起源,月球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以及月球上的水可能来自哪里。巴恩斯说:“中国的探月计划一直在加强从轨道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接着是从表面采集样本,再把样本带回地球这是符合逻辑的进展。下一步是将人送上月球。”(摘编自专家期待带来科学成果,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20年12月3日)1下列对“嫦娥五号”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打响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B“嫦
6、娥五号”探测器结构非常复杂,是我国探月三期工程采样返回任务的核心。C“嫦娥五号”上升器从月球表面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D“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岩石样本,将在轨飞行20多天后,着陆于内蒙古。【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轨飞行20多天”时间表述错误,据材料二“嫦娥五号上升器于北京时间12月3日23时10分起飞”和材料三“满载样本的嫦娥五号返回器预计将于12月中旬在内蒙古着陆”可知,“返回器”在轨飞行时间不到20天。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中国探月工程确立“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一步步实现目标,这种稳健的
7、方式得到科学人士的肯定。B“嫦娥五号”要在地外天体无人采样,交会对接时是无人对接,这对我国的远程测量和控制技术有很高的要求。C“嫦娥五号”在月球的风暴洋区域采集样本,而美国和前苏联都没有采集过月球样本,这是一项新的科学成果。D目前我们无法直接确认其他星球的年龄,通过分析“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样本将有助于我们对月球的了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的能力。错误一,“而美国和前苏联都没有采集过月球样本”。材料三原文,克里汉纳说:“在这个区域存在年轻的火山地貌,阿波罗计划和苏联的任务都没有釆集此类样本”,美国和苏联只是没有在月球的风暴洋区域采集样本;错误二,“嫦娥五号在月球的风暴洋区
8、域采集样本这是一项新的科学成果”指代有误,克里汉纳原话:“因此,这些样本确实能够带来一些新的科学成果。”3三则新闻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材料一侧重报道“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及其意义、“嫦娥五号”构造及任务、过程。材料二侧重报道“嫦娥五号”的返回之旅及其意义。材料三侧重报道“嫦娥五号”月球采样的科学价值。【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并比较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关注三个方面:新闻材料的来源或节选报道的题目;新闻材料各段中心内容。材料一,摘编自“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将带回中国釆集的第一杯月壤,文章题目已经包含了材料一的新闻事件“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及其意义,正文末段补充报道了“嫦娥五号”的构造及任务、过程。材料二,摘编自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文章题目强调了重大意义“地外天体起飞”为首次实现,而材料二各段正好是对“地外天体起飞”进行具体说明,说明“嫦娥五号”上升器如何再次从月球起飞,并和预留在月球轨道中的返回器实现月壤交接的过程。材料三,摘编自专家期待带来科学成果,文章题目强调科学成果,材料三正文主要报道了“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得到两位美国科学家的肯定,从侧面揭示其重大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