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生活第七课高考专练一、单项选择题1(2015年高考山东卷政治)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关键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这属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适合题意,排除B;A中的优化消费结构不适合题意
2、;这样做并不是增加货币供应量,D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名师点睛】本题借助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的提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正确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为三部分: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基金、员工劳动报酬;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收入分配的过程。财政政策常用税率和税收、利润、国债、收费和财政支出方向等实现,而货币政策常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纸币的发行量等实现。2(2015年高考广东文综政治)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
3、异程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481、0.477、0.474、0.473和0.469.对比图5,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高于图中发达国家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图示表明法国在收入再分配政
4、策后的基尼系数数值明显低于英国,说明其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同时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表明,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根据题干提供的数值,中国的基尼系数逐年降低,说明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小,但仍高于发达国家,题中图示表明发达国家通过市场的分配差距仍然很大,在经过国家的再分配之后,差距明显缩小,说明发达国家也并不是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故排除。【考点定位】社会公平的实现【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所给数值和图表信息显示,很明显法国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明显,同时由于中国
5、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差距,应该运用相关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排除法,对于一些不符合材料信息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根据数值显示,中国的贫富差距并没有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题中图示现实发达国家社会公平的实现也要依靠再分配,而不是依赖市场为主导。3C12014海南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3A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收入的分配。
6、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既扩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又能够增加收入,A项符合题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扩大财产权,B项不符合题意。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没有扩大财产权,C项不符合题意。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不会改变土地所有权,更不会增加农民收入,D项不符合题意。4C1D22014广东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禁止非法垄断及非
7、法竞争行为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A BC D4C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等知识点。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表述错误。采取表述的措施有利于解决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较大的问题往往是由非法垄断和竞争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取表述的措施。我国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表述错误。5C12012江苏卷 如下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A B C D5B解析 本题考查的
8、知识点是我国的分配政策。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实际上就是要减少低收入人数,增加中等收入人数,因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增加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应选。错在“各阶层收入”上。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题意无关,不选。6C12012课标全国卷 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A BC D6B解析 本题考查促进社会公平及统筹城乡发展的知识。该市采
9、取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使外来人员可以和本市市民享受到同等的权利,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符合题意。这一举措不会消除收入再分配差距,也不会减少城市管理支出,说法错误。17C12012天津卷 下图是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A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17C解析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点。材料中扶贫标准不断提高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不断增加,体
10、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有利于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故选答案C。18C12012江苏卷 如下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A B C D18B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分配政策。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实际上就是要减少低收入人数,增加中等收入人数,因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增加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有利于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应选。错在“各阶层收入”上。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题意无关,不选。19C12012天津卷 下图是我国对农村人口
11、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A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19C解析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点。材料中扶贫标准不断提高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不断增加,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有利于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故选答案C。20.课标文综10.C12011江苏卷 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
12、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 B C D20课标文综10.C12011江苏卷 D【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从题干中图所示,可以看出,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正方向变化,故表述不符合题意;适度的收入差距能提高效率,但是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效率会降低,故表述符合意,表述不符合题意。21.课标文综17.C12011山东卷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
13、”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 B C D21.课标文综17.C12011山东卷 A【解析】 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正确;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正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时,国家为稳定社会秩序,对某种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政策,但国家调控是宏
14、观的,不可能对所有的农产品都这样做,说法错误,排除;货币发行量是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随意发行,排除。二、非选择题222013重庆卷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C1(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上图,概括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22(1)答案 示例一: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示例二:1996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007年
15、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解析 本题属于经济信息试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图表和注的内容进行分析。(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_(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2)答案 大于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居民收入与国民收入关系的认识,需要正确理解二者关系。C1(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3)答案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
16、试题,主要从解决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角度,指出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或方法。 (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4)答案 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亦可从社会发展规律或主要矛盾角度回答)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需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亦可从群众观点角度回答)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
17、的立场上作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解析 本题是原因类试题,注意限定的知识范围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就需要解决社会中的基本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3.2013江苏卷 材料一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下图所示。图(a)材料二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18、,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下图所示。图(b)注: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绝对公平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公平曲线OPQ之间的面积为B,基尼系数。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C1(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利用图(a)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23.答案 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21倍、33倍。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
19、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2008年的5.6倍。解析 本题以城镇居民收入为视角,以基尼系数为研究对象,主要考查收入分配、财政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要结合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抽样调查结果,主要从收入增长速度、不平衡性以及收入差距三个角度概括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的特征。C1、C2(2)根据材料二,从图(b)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下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对新兴产业提供
20、资金支持出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答案 作图(见下)选项:。理由: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选项:。理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基尼系数公式并结合材料二中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的基尼系数要比2008年的低,说明收入分配有所改善,故作图时应该选择O、Q点以及A面积内部的一个点进行连线。然后根据基尼系数下降、收入分配进一步改善的结果,寻找相应的政策原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符合题意。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是国家通
21、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符合题意。属于货币政策、属于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无关。242012安徽卷 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C1、 (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24.答案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通过再分配更好实现社会公平。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考生若答出“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等举措,可酌情给分)解析 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正确分析材料中流动人口的期盼是什么,从材料可知是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的合理解决。其次要明确设问中的行为主体是政府,然后结合实现社会公平的理论知识,逐步分析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