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历史特级教师、云南师大附中 历史高级教师、历史教研组长 杨远贵老师 一、明确复习重点,把握试卷特点 二、整合历史知识,提升历史认识 三、强化题型训练,提高得分能力 一、明确复习重点,把握试卷特点 1 2016年历史高考知识点分布统计 题号 2016(乙卷)2016(甲卷)2016(丙卷)24 文化史:汉字演变与书法艺术 文化史:儒家思想来源 文化史:商周青铜文化与社会变迁 25 政治史:古代选官制度及科举制的评价 经济史:汉代的田庄 政治史:西汉政治制度 26 经济史:宋代的土地政策 文化史:宋代的文化现象 文化史:中国书法 27 文化史:清代福建与台湾民俗 政治史:明初政治 经济史:明
2、末江南经济结构的变化 28 经济史:近代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 经济史:近代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 文化史:近代“詩界革命”与社会变革 29 经济史(政治史):革命根据地的土改 政治史: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 文化史:近代晚清教育改革 30 经济史:南京国民政府抗战胜利后的经济政策 政治史: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政策调整 经济史: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民族工业 31 经济史: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经济史:新中国60年代的对外贸易 经济史: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2 政治史: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 政治史:罗马法的评价 文化史:古希腊文化与人性之启蒙 33 经济史:近代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政治史:近代英国代议制
3、度的演变 经济史:近代美国的经济(铁路建设)34 经济史:苏联工业化与西方经济危机 经济史: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文化史:近代欧美文学艺术(美术流派)35 政治史:二战后的美苏争霸 政治史:马歇尔计划 政治史:近现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40 经济史:近现代移民与经济发展(中国,全球人口迁移问题)经济史:中国清代和近代人口问题 经济史:中国古代与近代英国救济制度之比较 41 文化史: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自己提炼观点,依据要求论证)政治史:主题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形成(自己提炼观点,依据要求论证)经济史(政治史):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自己提炼观点,依据要求论证)2 高三历史复习重点和方向 中国古代
4、史:商周青铜文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古代秦汉到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演变(中央机构与地方行政区 划,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特点 唐宋经济、明清经济经济发展的状况及特点;儒家思想的演变及时 代特征;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近代史:西方列强入侵、不平等条约和影响;清政府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近代 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从全新视角认识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新文 化运动、五四运动、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抗日 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成
5、就;一五计划及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 公社化运动;“文革”大事及教训;新中国外交;对内改革对外开 放,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民主政治特点及评价;罗马法律体系的特点金评价;古希腊罗马时代人性(人文精神)的启蒙及重要的思想家 世界近代史:新航路的开辟及影响,欧美主要国家民主制度确立、发展及 其特点;资本主义的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影响;第一、二 次工业革命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文艺复 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一 战后的国际关系;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世界现代史:苏联社会
6、主义的探索及失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 策、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二战后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及特点;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 成演变;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和区 域集团化的主要表现、特点及评价;20世纪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3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新特点(1)命题考查的内容(或者知识点),仍然集中考 查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要概念、重大历史事件和 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考查的知识 点逐步转向回归教材,考查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对 高中历史教学有正导向作用。(2)从命题指导思想来看,以问题为导向(或某一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立意选材
7、,以点带面深入探讨 历史问题,全面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辨析、比较、判断、说明、阐释、论证等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整 体理解把握和整合历史知识,总结历史阶段特征和历 史基本规律的方面的综合能力,体现选拔考试的性质。(3)命题的问题设计和材料选择,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尽量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热点问题及学生认知实际,突出历史学科的人文特点,减少假、大、空的主题和艰涩、难懂 的原始材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其真实水平,提高试题测试 的可信度。(4)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通过高考试卷中灵活多样的 材料选择、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从不同
8、角度对学生的历史学习 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全面考查,全面检验高中阶段历史教 学的成果、水平和高度。这个角度,尚未引起老师们的重视。(5)考查对历史知识的重复再现的记忆型试题减少,考查学生阅 读、理解能力的试题成为高考历史试题考查测试的重点。“理解”包括解释、说明、分类、概括、比较、阐述等技能;在此基础上,考查更高层次的归纳、分析、评价、论证、创造等高级技能,并 运用这些技能对试题设计的问题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和判断。(6)考查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在拓展,突 出国家的核心价值和历史研究新成果、新热点成 为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关注的新特点。如重视中国 古代传统文化的复兴,试题中出现了青铜文化、汉字演
9、变和书法艺术、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碰 撞、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科技发展等内容;重新 强调运用唯物史观主导历史研究和历史解释的话 语权;重视全球视野下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及 中外历史发展进程的比较;城市发展史与城市化;生态文明史、公共卫生史、社会保障体制史等。1整合知识结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可按照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时序,依次整合成为古代中国史、古代希腊罗马史、近代世界史、近代中国史,现代世界史、现代中国史(或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把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及选修教材的重点内容整合成通史体例,使目前的教材内容变得具有时序性、系统性、完整性,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整体
10、把握。但不必补充内容,增加难度,重在知识结构的整合,历史认识的升华。孤立的知识点,不能解决高考试题。2重视历史知识体系的综合与比较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考查历史知识的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已十分明显,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整体上、宏观上、长时段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尽量做到通史基础上总结专题,专题基础上延伸通史,专题史和通史交叉综合,中外历史交叉比较,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交叉综合;会总结一个历史发展时段内历史发展的主体线索和阶段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提升历史认识和历史价值观。例:历史模块整合提升 一、古代中外历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3、古代中国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
11、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1)古代中国政治与雅典民主政治之比较(2)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代希腊罗马人文精神之比较(3)1718世纪中西历史发展趋势之比较二、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兴起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1、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1618世纪中)(1)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开拓(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3)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诞生(4)英、美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的建立 2、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1)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的发展和扩展(2)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3)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4)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调整 3、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近代化的
12、起步 (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1)西方列强侵华与人民抗争(2)洋务运动及民族工业的兴起(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4)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4、中国近代化的整体推进(18941919)(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3)近代中国的四大社会进步思潮(改良、共和、民主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5、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91949)(1)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及民族工业的困境(3)近代后期的思想成果和社会生活 三、20世纪的世界与中国的崛起 1、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2、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3、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4、现代中国的外交和统一大业 5、现代世界科技、文学艺术 3 运用史学观点,提升历史认识 学习理解、总结整合、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是为了更好地 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发现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学会从多角度理解思考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和价值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意 识”“历史观点”或者历史学科素养。第二阶段的复习,必须把 高考的能力要求落实到位。例如如何全面理解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 是基本概念,二是形成原因,三是基本内容,四是基本特征(皇 权至高无上、终身制和世袭制;官员由皇帝
14、直接任命,权力的独 断性和随意性;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 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借助神化皇权和思想控制来维护专制权 威,强化中央集权等)五是发展演变,六是评价。4 深度思考关注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联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人 类的命运,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其核心的价值。历年来高 考都会关注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或显现或隐现地在每年的高考试 题中反映出来。这里的热点指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现实热点,如 2016年以来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一路一带”战略,十八届四中 全会提出建立民主法制国家,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如何建立 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15、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经济全球化及加强全球合作、区域合作,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与人口问题等;二是历史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如重新强调运用唯物史观主导历史研究和历史解释的话语权;全球视野下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及中外历史发展进程的比较;城市发展史与城市化;生态文明史、公共卫生史、社会保障体制 史等。三、强化题型训练,提高得分能力 1精选练习,精练精讲,提升能力 以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强化训练的蓝本,认真思考揣摩高考历 史试题命题特点(指导思想、命题形式、设问方式、答题要 求等),分块与综合结合,有针对性训练客观题、主观题、选做题,并对答题思路、答题方法技巧进行指导,以提高做 题正确率和得分率。2 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尽量做到审题准确,观点明确,书写整洁,语言规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按分 值设计答案要点,不重复啰嗦;答案段落化、要点 化、序号化。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