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邺区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学科分析报告一、试题特点1. 根据最新的考试说明全面仿真模拟命题,紧扣2011年江苏高考的题型与难度,覆盖考试要求;2. 针对一轮复习基本结束,强调了考试的诊断功能,突出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有助于二轮复习的查漏补缺,提供参考方向,具有一定的导向性;3. 背景、素材体现化学知识的真实应用,做到五基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二、数据统计全区参加化学考试人数为 233 ;均分为 49.28 。各分数段的情况如下:分数1101051009590858075706560504040人数00001188141525444275三、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分析题号得分率典型
2、错误及原因分析1541.7%(1) 取样、现象叙述不准确;(2) 直接向溶液中加试剂1650.4%(1) 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2) 氢氧化铁的沉淀符号没有(3) 锌粉加入时机的原因中考虑到次氯酸钠的几乎没有(4) 氯化锌电解的产物判断不准确1750.0%(1) 单位未写;“+”写成“”号;数据算错。(2) 平衡状态的判断错误(3) 电极反应式错误或是配平错误1833.5%(1) 产物中有硫酸亚铁、硫、二氧化硫或硫化氢等(2) 高温促进铜离子的水解或高温减小硫酸铜的溶解(3) 不会看图,无法从图中得出相关的定量关系1946.6%(1) 甲醛判断有误、简式书定错误(2) 流程图做的情况特差、只有
3、一位同学全对(3) E转化F的方程式书写时漏水、不(4) 不会写2020.0%(1)计算无过程(2)表达不确切(3)漏单位21A45.0%(1) 等电子体书写失误极多(2) 离子个数比不会算21B做的同学较少且做的较差。归纳起来,暴露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审题不严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欠缺。如如何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如何从流程中分析有用的信息、如何从有机合成路线中提炼有用信息以及如何从题中所给的信息中抽取有效信息等等。2 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可能是因为课时及选修采用等级区分的原因,学生及老师普遍重视不够。3 学生的规范程度不高。如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描述、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计算过程的表达等等。4 计算能力有待提高。四、复习教学建议1扎扎实实、有效的进行二轮复习。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学生的学科知识加以系统化、规律化,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2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落实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如我区有近1/3学生分数低于40分,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又集中在某个学校或某个班级,那么,要落实好这些人的目标要求。3分析临界生和匹配生,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4用好市教研室分配的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