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讲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规律。2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规律。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5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及相关资料分析影响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2综合思维:结合人口分布示意图、区域图及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3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探究人口合理容量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一、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2)人口分布规律分布区原因纬度分布主要集中在北
2、半球中低纬度地带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海陆位置分布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沿海地带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地带地形相对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城乡分布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形成了一些人口稠密区和稠密带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影响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气候主要通过气温、降水等影响人口分布地形不同地形条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进而影响着人口分布水资源稳定的淡水水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基本的物质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大土壤不同土壤由于自然肥力、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进而影响到人口分布矿产资源矿产
3、资源的开发会促使城市崛起,进而影响到人口分布(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地方习俗、战争和历史因素等。3案例: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1)人口分布状况以此线为界,全国约96%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部地区。约4%的人口分布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64%的西北部地区。(2)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揭示了我国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二、人口合理容量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1)概念: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2)警示意义: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
4、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2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承载)的适度的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作用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因素在一个对外开放的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可大大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反之,在一个封闭的地区,由于某些重要资源匮乏,人口合理容量大大降低(3)特征相对确定性: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技术水
5、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化不大,人口合理容量相对稳定。不确定性:人口合理容量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动态变化。(4)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全面两孩政策效应。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3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1)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提高研究的准确性。(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实现对区域内可利用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等的评价。点拨世界五大人口稠密区人口稠密区包括地区人口稠密原因东亚我国东
6、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是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气候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位于航运要塞,人类聚居历史悠久西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繁荣的重要工业地带北美东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之一拓展北半球温带地区由于降水量的差别,从沿海到内陆相继出现了森林植被带、草原植被带和荒漠植被带,不同植被带的农业布局不同,人口分布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疏,降水多的地方人口密集。提醒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原和山地
7、,而不是平原。这是因为热带高原和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此外,这一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提醒(1)政府的政策以及战争等因素,有时也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2)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今社会,自然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方法对比分析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辨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即人口容量,是个警戒值。(2)人口合理容量: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的人口规模,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
8、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拓展木桶的“短板效应”下图所示的木桶是由许多木板箍成的,当这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木桶的“短板效应”。若图中木桶的各块木板代表某地区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那么该地区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将由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耕地资源所决定,也就是说该地区耕地能养活多少人,资源环境承载力就是多少。点拨不同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意义不同自然资源意义淡水资源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现在却被越来越多的地区看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土地资源其生产力决定着供给食物的多少,是决定一个地区资源环境承
9、载力的重要因素矿产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提醒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都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但自然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都通过影响自然资源的供应能力来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分布【命题情景】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南北多山,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以渭河平原为依托,贯穿其中的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 因此陕西省又被称为“三秦大地”。下图为陕西省地理简图及2011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
10、图。【问题探究】探究1简述陕西省人口的分布特征。区域认知探究2分析关中平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原因。综合思维提示1.人口分布不均;南北少,中部多;集中分布在渭河平原(关中平原)地区。2自然因素:降水量较多,气候条件优越;有渭河流经,水源充足;地形平坦。社会经济因素:交通网络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水平较高。1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案例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高山和高原地区土层贫瘠,交通
11、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气候气温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降水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的地区人口密集;降水少的地区人口稀疏水资源干旱地区的人们往往逐水而居,人口集聚区多依水源地呈点状、线状或片状分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较充足的绿洲地区土壤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我国东北地区分布着肥沃的黑土,人口稠密矿产资源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
12、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2.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影响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多且稠密城镇地区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人口稠密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少而分散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乡村地区,即使农业发达,人口较多,人口分布也相对分散交通运输条件交通便捷的地区,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利于人流、货流的集散。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政治、文化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战争、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地方习俗和历史因素等可能导致人口大规模迁移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下题。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河流降水
13、地形ABC D【解题流程】【尝试解答】D(2021德州高三模拟)读某大洲沿30纬线绘制的人口密度图,回答12题。1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工业发展较早 B经济高度发达C自然条件优越 D矿产资源丰富2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为()A针叶林广布的地区 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C干旱的沙漠地区 D地势高峻的高原区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地区位于印度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因此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C正确。第2题,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峻,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故选D。答案:1.C2.D人口合理容量【命题情景】中国新闻网报道,预计203
14、3年前后,中国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问题探究】探究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探究2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综合思维探究3我国目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人地协调观提示1.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2资源
15、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生活消费水平等。3我国目前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人与环境矛盾较突出,因此应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项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实质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警戒值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是合理值不同点角度主要是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意义生存发展数量大小相同点历史时期不同,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使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
16、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一定历史时期,影响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算,即具有相对确定性2.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因素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资源越丰富,人口合理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人口合理容量越小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人口合理容量越小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经济越发达,人口合理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人口合理容量越小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人口合理容量越小生活消费水平
17、负相关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人口合理容量越大(2020浙江7月选考)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下题。1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经济规模小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解题流程】【尝试解答】C2(高考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
18、4.3283.41 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A.甲省 B乙省C丙省 D丁省【解题流程】【尝试解答】C(2021济南联考)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和 B和C和 D和2下列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即可判断答案。第2题,图示美国本
19、土人口潜力指数以东北部最大且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较大;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地区因气候条件优越和科技水平高而人口潜力较大。答案:1.C2.C(2021株洲质检)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34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km2)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4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有()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B CD解析:第3题,从数据可以看出,各地的可承载人口数量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而生物属于自然资源。第4题,青藏地区高寒,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以增大环境人口容量。答案:3.B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