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酶的特性理解巩固落实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且受温度和pH的影响。()(2)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而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一现象体现了酶的专一性。()(3)由于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没有改变,所以酶具有高效性。()(4)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5)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适合酶的保存。()答案:(1)(2)(3)(4)(5)2加酶洗衣粉的使用说明中一般都有“使用温水洗涤效果更佳”的提示。该项提示的理论依据为()A酶的活性受pH影响B酶具有高效性C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D酶具有专一性解析:选C酶的活性易受
2、温度影响,不同酶的最适宜温度不同,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不同,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加酶洗衣粉使用温水洗涤效果更佳,主要是因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故选C。3研究表明,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 min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氧气和水,相当于Fe3催化效率的109倍,但是对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个事实说明酶具有()A多样性、稳定性 B高效性、多样性C高效性、专一性 D高效性、稳定性解析:选C一分子过氧化氢酶相当于Fe3催化效率的109倍,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对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说明酶具有专一性。故选C。4(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
3、量一般是酶的种类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只能是温度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解析:选B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般是酶的种类,A正确;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所以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不是酶的浓度,B错误;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为遵循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只能是温度,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C正确;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pH是自变量,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D正确。5下列有关酶的实
4、验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宜选用淀粉酶B若用淀粉和蔗糖来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来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C若用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D验证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时,可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作为对照组解析:选D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的材料为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由于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宜选用淀粉酶,A错误;因为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分解,而不能检测蔗糖是否分解,所以不宜用碘液检测淀粉和蔗糖是否分解,B错误;若用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条件,不能用斐林
5、试剂来检测,因为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改变实验温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C错误;酶具有催化作用,无机催化剂也具有催化作用,酶的催化效率高,验证酶的高效性时应与无机催化剂比较,D正确。6如图为酶与底物结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形状在催化过程中会发生改变B底物与酶特定部位的结合具有专一性C此图可表示1分子蔗糖经酶催化后产生2分子葡萄糖的过程D图示过程能够保证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解析:选C1分子蔗糖经酶催化后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C错误。7下面三个图中的曲线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过氧化氢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2、3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
6、、_、_。(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图2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4)根据你的理解,图3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_。解析:(1)题图1的两条曲线中一组加入过氧化氢酶,另一组加入Fe3,所以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题图2、3中只有一条曲线,则横坐标即为自变量。(2)题图1中两条曲线对比,加过氧化氢酶的一组反应速率较快,而并未改变平衡点,说明酶具有高效性。(3)题图2中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变化,而过氧化氢是过量的,因此酶数量(浓度)是限制因素。(4)题图3中横坐标为温度,而曲线表示的含义与酶活性的曲线刚好相反,所以应表示反应物剩余量的多少。答案:(1)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浓度温
7、度(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3)反应受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限制(4)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剩余量8下面的表格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步骤分组甲乙丙淀粉酶溶液1 mL1 mL1 mL可溶性淀粉溶液5 mL5 mL5 mL控制温度0 60 90 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1)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在实验中应该控制_(写出两个)等无关变量保持相同。(2)实验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3)实验的第步最好选用_(填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填“反应量”或“剩余量”)。(4)
8、如将实验中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为什么?_。解析:(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在实验中应该控制pH、酶的浓度、淀粉溶液的浓度、保温时间等无关变量保持相同。(2)酶具有高效性,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该先设置好酶和淀粉的温度,然后再将相应温度的淀粉和酶混合进行反应,否则不能看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所以实验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在相应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3)淀粉与碘液作用变蓝,因此实验的第步最好选用碘液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淀粉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活性越
9、低。(4)温度会直接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故不能用新鲜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溶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1)温度 pH、酶的浓度、淀粉溶液的浓度、保温时间(写出两个即可)(2)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在相应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3)碘液剩余量(4)不科学 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迁移应用发展9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浓度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C若降低温度,b点可能会上移Db点时改变pH,反应速率不变解析:选C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A错误;bc段反应速率不再随着底
10、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底物浓度,可能是酶浓度,B错误;从曲线图中不能看出酶的最适温度是高于37 ,还是低于37 ,若降低温度,酶活性有可能升高,b点会上移,C正确; b点时改变pH,酶活性改变,反应速率也改变,D错误。10(多选)温度对甲、乙两种酶活性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酶保持活性的温度范围大于乙酶B在乙酶最适温度时,甲酶已失活C如果甲是蛋白酶,那么乙酶可能是它的底物D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酶的热变性速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解析:选AD由题图可知,甲酶保持活性的温度范围为050 ,乙酶保持活性的温度范围为1070 ,甲酶保持活性的温度范围小
11、于乙酶,A错误;由题图可知,乙酶在60 左右活性最高,此时甲酶已失活,B正确;乙酶的成分可能是蛋白质,蛋白质是蛋白酶的底物,C正确;由图及酶的特性可知,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酶的热变性速率一直在增大,D错误。11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考虑酸碱对淀粉水解的影响),某同学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唾液1 mL。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淀粉液2 mL。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 mL。使各试管中的pH依次稳定在5.60、6.20、6.80、7.40、8.00。将15号试管均放入37 温水中恒温水浴。反应过程中,每隔1 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
12、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如表所示:项目12345pH5.606.206.807.408.00颜色橙黄色注:“”表示蓝色程度。(1)实验设计中,因变量是_。实验过程中选择37 恒温的理由是_。(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_。(3)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应当对唾液进行怎样的处理?_。(4)该同学的操作中有一处错误,请改正。_。(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根据表中信息,该实验的因变量是颜色变化。温度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实验过程选择37 恒温是为了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且37 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2)由于淀粉遇碘液变蓝,而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淀粉已被完全分解。(3)反应速率过快时,可对唾液加水稀释,从而减慢反应速率。(4)为保证实验是在预设条件下发生的,该同学的操作应将步骤移到之前。(5)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结论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6.80,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活性都会降低。答案:(1)颜色变化保证温度恒定,排除温度对实验过程的干扰;37 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催化温度(2)淀粉已经完全分解(3)适当稀释唾液(4)将步骤移到之前(5)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pH约为6.80,高于或低于此值,酶的活性都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