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1课时 自然资源 学案(鲁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并能够加以区分。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性特征,并从人类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培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_获得,并用于_的物质与能量。2分类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分为_、_、_、_和_。从性质或生产情况看,可分为_(如各种矿产资源)和_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3共性特征(1)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存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2)资源间的联系性自
2、然界是一个统一的_,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3)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_和_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4)利用的发展性随着_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_和利用_将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_。我的疑惑1_2_3_探究点一认识自然资源【探究材料】材料一教材P79图411。材料二教材P80表411自然资源基本情况。1图411的五幅图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是什么?2根据表411,说明自然资源可分为哪几类?是怎样划分的?【规律总结】1如何判断某些物质或能量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凡是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即天然)和经济属
3、性(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即有用),二者缺一不可。例如,石油是自然资源,但由石油加工获得的汽油、柴油、煤油等就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再如,雷电等尽管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具有自然属性,但由于目前仍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也不属于自然资源。2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可再生资源既是有条件的,应以合理利用、不被破坏或污染为条件。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是相对的。如土地可循环利用,但若利用不当,导致表土流失、肥力丧失,也就不可再生了,这种不可再生是从人类历史尺度来看的,水土流失后地表若经过成土过程恢复了表土,又是可以再生的;基因资源本身是可再生的,若物种灭绝,就永远不可再生了。【考例探究1】下列物质属
4、于图中B所示的是()A铜矿、焦炭 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探究点二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探究材料】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近几年来,我国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导致生态恶化,风沙灾害频发,一些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自然资源具有哪些共性特征?2根据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分析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规律总结】1图示法分析我国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2图示法分析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及不平
5、衡性3荒漠地区资源间的联系性举例【考例探究2】目前出现的自然资源短缺甚至某些资源濒临枯竭的原因有()人类对地球上有些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已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速度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成环境的破坏,使其自然生产力下降自然资源均不能更新和循环再现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自然资源使用的数量增加A BC D【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分是重点,矿产、土地、生物、水、气候等资源是基本知识点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及利用的发展性等基本特征及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原则都是试题切入点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自然界生产和生
6、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整体地区时间科技范围途径提高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岩石属于自然资源,棉花、汽油和闪电不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有两个本质属性:一是自然属性(由自然界获得);二是经济属性(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能量)。2.考例探究1D该题实际是判定四个选项中的物质哪些是自然资源。A项中焦炭不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而是由煤炭加工而成的;B项中雷电不具有经济属性;C项中的化肥、大米均不具有自然属性。探究点二1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2分布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合理调配;资源间的联系性要求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数量的有限性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利用的发展性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考例探究2A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就可以不断更新和循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