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
2、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第13课寒号鸟1课时教学设计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
3、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课题 寒号鸟单元第四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学习来源:ZXXK来源:目标来源:学.科.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学会认读17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来源:2.过程与方法:(1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资料了解寓言所要表达的道理。能力目标1.熟悉课文脉络及描写的主要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目标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词及正确读法。重点1.识字、写字。2.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难点1.读懂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与生活实际结合,总结寓言所表达的哲理。学法问题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同学们,人们看到什么样的鸟儿会觉得有喜事将会来到呢?喜鹊的叫声你们听到过吗? 有一种鸟,到了冬天的夜里会哭泣,你们想不想认识这种鸟?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种鸟寒
5、号鸟。喜鹊。不同的回答。想。读课题寒号鸟。以学生喜欢的话题切入主题。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一、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纷”的偏旁是“纟” “却”的偏旁是“卩” “枯”的偏旁是“木”“阵”的偏旁是“阝”(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朗”、“将”为例指导。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石崖 邻居 晴朗 寒号鸟哆嗦 懒惰 崖缝 呼唤二、精读领悟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事情?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在山脚下的石崖缝里住着一只
6、(寒号鸟),和石崖对面树上的(喜鹊)成为了(邻居)。秋天到了,(喜鹊)开始找东西(做窝),而(寒号鸟)却天天玩和睡觉。到了冬天,(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被冻死了。2. 这篇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说的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3.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喜鹊和寒号鸟的故事!首先我
7、们来认识一下寒号鸟:多音字: ho(问号)(句号) 号 ho(号哭)(哀号)这里注意:“寒号鸟”的“号”的读音“ho”。寒号鸟:身体长约50厘米,比松鼠略大一些,有灰褐色的毛,尾巴长而粗,眼睛圆大,白天住在岩缝中,晚上出来找食物。(1)寒号鸟在哪住呢?它把这道缝当作什么了呢?(2)那么喜鹊住在哪呢?多音字:dn(当时)(每当) 当 dn(当作)(上当)(3)同学们,你们知道寒号鸟和喜鹊是怎样住着的吗?(4)寒号鸟和喜鹊又是什么关系呢?(5)这时候,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文所要讲的是哪两个动物的故事吗?4.同学们,读2-4段,学习第二部分。(1)从哪里可以看出冬天快要到了?(2)同学们,在冬天快到了的
8、时候,你们是什么感觉呢?(3)这时候喜鹊和寒号鸟在干什么呢?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喜鹊为什么这样做呢?“一早飞出去”说明了什么呢?寒号鸟: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4)这时候,喜鹊是怎样劝寒号鸟的呢?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5)寒号鸟听了喜鹊的劝告了吗?从哪可以看出来?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这说明了什么呢? 5.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冬天就来了,请同学们读5-7自然段,学习第三部分。(1)同学们,在冬天你们是什么感觉?(2)课文哪里说了冬天的冷?(3)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 在一个呼呼刮着寒
9、风的夜晚,在外边会是什么样的感觉?(4)这时候,喜鹊和寒号鸟怎么样了呢?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5)同学们,这时候你们想对寒号鸟说些什么呢?(6)寒号鸟是怎样说的呢?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7)第二天,天气怎么样了呢?(8)同学们,你们觉得是春天又到了吗?为什么这样说?(9)这时候喜鹊是怎样做的呢?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告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懒惰: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你能找出“懒惰”的反义词吗?(10)寒号鸟听了喜鹊的劝告了吗?它是怎样做的?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10、:过一天算一天,不做长远打算。(11)在喜鹊两次劝寒号鸟做窝时,寒号鸟都说喜鹊“傻”,你们觉得呢?为什么?喜鹊不傻,寒号鸟傻。因为在寒冷的冬天,没有窝会被冻死。(12)那寒号鸟感到了寒冷,为什么还是没有做窝呢?6.请同学们读7、8自然段,学习第四部分。(1)转眼到了什么时候了?(2)这里是怎样说冬天的寒冷的?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北风”比作了“狮子的狂吼”,把“崖缝的冷”比作了“冰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3)寒号鸟这时候是怎样说的呢?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4)它做成窝了吗?为什么呢?从哪可以看出来?天亮了
11、,太阳出来乐,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5)同学们,你们说,如果寒号鸟没有被冻死,到了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它会怎样做呢?继续在崖缝里睡觉,得过且过。(6)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不能等到明天;要勤奋,不能像寒号鸟那样懒惰。(7)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喜鹊可以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被冻死了?因为喜鹊勤奋,有长远的打算(提前为过冬做准备,做窝);寒号鸟懒惰、得过且过,不为将来做准备。三、归纳总结寒号鸟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活着不能目光短浅,要做长远打算,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不做长远打
12、算。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努力才能得到。四、课堂练习1.我会扩词。夜(夜晚)(黑夜)做(做法)(做工)枯(枯黄)(干枯)2. 我会写。五、作业布置1.带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课后习题。山脚下一道石岩的缝里。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河对岸的大杨树上。它们面对面地住着。邻居。寒号鸟和喜鹊。几阵秋风,树叶落尽。树上的叶子都落了,晚上会感到有些冷。准备过冬。喜鹊很勤劳。没有。寒号鸟很懒惰。在外边很冷,在屋子里很暖和。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号鸟,天晴了,赶快做窝吧。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不是。因为太阳出来了,天气很暖和。勤奋。没有。因为寒号鸟懒惰。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比喻。具体形
13、象地突出了冬天寒冷的程度。没有。它被冻死了。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识记生字。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学会划分章节。多音字导读。注意读音。认识寒号鸟。多音字导读。理清关系。感受冬天将至,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感受冬天的寒冷,寒号鸟和喜鹊在冬天时的不同感受。发挥想象。感受冬天的寒冷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发散思维。展开讨论。展开讨论。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课文内容及其所含的道理。课堂小结寒号鸟这篇小短文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的描写,告诉我们不能懒惰、得过且过,要像喜鹊那样勤劳,多做长远的打算,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板书设计寒号鸟寒号鸟 懒惰 得过且过 被冻死喜鹊 勤劳 长远打算 在温暖的窝里教学反思寒号鸟这篇短文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是需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才能得到的。及时反思,总结收获,发现不足。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