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考点梯度练: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5868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考点梯度练: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考点梯度练: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考点梯度练: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考点梯度练: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考点梯度练: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练出高分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 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其思想是顺其自然,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进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应是道家思想。2 儒家学说提倡“为仁由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强调的是()人人都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知识、美、善的修养都要靠“己”由个体到群体去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A BC D答案D解析“为仁由己”是说“为仁”靠的是自己的追求,并不是说人人都可

2、以达到“仁”的境界。3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答案B解析孟子:“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大意是:眼中没有父母、君上的人(违反儒家礼仪道德的人),犹如畜生豺狼。司马迁:“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大意是:如果天下都按这些思想来做,那么就没有尊卑差异了。他们都是在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4 韩非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

3、束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可以看出,强调加强中央的权力。再结合人物“韩非”,可以得出D项正确。5 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材料反映的荀子的思想主张是()A主张“以德服人” B主张“性恶论”C主张“施仁政于民” D主张“性善论”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以德兼人者王”看出,荀子强调君主治理好国家的上策是“以德服人”,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人性问题,B项错误;C、D两

4、项都是孟子的思想主张。6 学了“百家争鸣”的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其中说法不恰当的是()A小张:数学老师学期初就制定规章,并严格执行,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B小王:语文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者风范C小李:外语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涉,无为而治,深得老子真传D小代:物理老师很会摆架子,特别注意师道尊严,招人讨厌,这是庄子的做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主张的掌握。道家追求自然和精神自由,所以D项不是庄子的做法。7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

5、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答案A解析这三位思想家的主张都是希望稳定秩序,让人民安心生产,这是与当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分不开的。故选A。8 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题干中认为皇帝治理国家需要与天意相符,如果与天意不同那么天下就会大乱,所以作为统治者,必须与天意相符,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对皇帝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6、。其余三项均与题干意思不符。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理解。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得知这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它三项是错误的,所以选A。10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

7、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仁义心”、“治国以仁”、“为天牧民,当以仁道”、“孝顺父母”、 “至孝之行”等信息,可以了解到康僧会提倡仁、礼等思想,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11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对这

8、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D君主的地位是可动摇的答案D解析材料指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将“谴告之或警惧之“,这典型地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这一唯心主义思想,故A项正确;董仲舒借“天人感应”学说,劝“天子”施行仁政,这一点是对先秦儒学“仁”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故B、C两项正确;董仲舒的思想本质上是为维护君主统治服务的,故D项错误,当选D项。12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

9、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荀子提出“人之性恶”答案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由材料中“地方”“诸侯”等关键词可知儒家思想的精神实质侧重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防止地方权力过大。“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排除A项。“民贵君轻”强调的是君臣关系,排除B项。“人之性恶”强调的是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排除D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大一统”,与防止地方势力膨胀的精神实质一致,故选C项。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

10、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结合所学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原因。答案(1)孔子:“以德治民”;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孔子的主张在

11、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的主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14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到了秦朝,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从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

12、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1)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1)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建议实行“焚书”,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政策。(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3)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