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150.50KB ,
资源ID:558138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581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历史试题第一部分 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 )A. 周朝吸取商亡教训B. 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C. 周王善于管理国家D. 西周人民安居乐业【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而分封制的确也起到了巩固周朝统治的作用,而宗法制则能使宗族团结,也能起到巩固周朝的统治,使周朝统治长治久安的作用,故本题答案选B

2、项;AC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社会提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文明行为,追根溯源应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由材料“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可知,这强调的是尊卑、血缘,而与之有关的的是宗法制。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3.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

3、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长城D. 统一文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诸侯分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秦始皇解决诸侯割据纷争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而其他三项都是他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但与他解决诸侯问题无关。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4.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A. 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B. 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C. 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D.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解析】“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

4、,令为诏”,体现了皇帝独尊,“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也是为了强化皇帝的尊贵地位,故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皇帝制度。皇帝制度内容有: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体现皇帝独尊,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全,体现皇权至上。5.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

5、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6.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 分

6、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使之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位,组成皇帝的秘书机构,是为中朝;它虽非决策机构,但参与皇帝的决策,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排除A、B、C三项。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7. 结合下图,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

7、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唐朝设置三省六部制,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及六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职责分别为决策、审议、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由此可知B的所示符合史实,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8. 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此事说明:A. 兵部隶属门下省B. 君权受相权制约C. 唐太宗大权旁落D.

8、 门下省独掌大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兵部属于六部之一,六部是设在尚书省之下的,故A错误;在唐代,门下省是负责封驳审议,此处的独掌大权是错误的表述,故D错误;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皇帝一人独揽大权,故唐太宗大权旁落说法错误,C项不正确;唐太宗的敕令被魏征拒绝,这说明了门下省驳回了皇帝的敕令,门下省代表的是相权,因此材料反映了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故B项正确。点睛:本题以唐太宗时期的一则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对唐朝“三省六部”制以及对“门下省”职能的掌握;但材料中的观点是君权受相权制约,与课本中的观点相反,解答时一定要注意。9. 分化削弱宰相

9、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 决策权B. 行政权C. 军政权D. 财政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宋代的中书门下是最高的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10.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A. 地方的封疆大吏B. 中央朝廷的重臣C. 皇帝的内侍人员D. 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说明“刺史”应该是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的官员,故本题选择D项。考点:古代中

10、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汉代“刺史”。1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A. 监察官员素质低下B. 政治腐败C. 监察机构自身腐败D.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了强化皇权,而不是代表公民意志,不是保护和伸张公民权利,更不是制约和监督君权的制度机制。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不能一概而论;B、C都是效能有限的原因,但非根本原因。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点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中国古代的封建国家为监督政府官员,为国家利益和皇帝利益而服务,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专门的“准司法”性质的国家

11、监督制度。12.下图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A. 中央集权的完善B. 中央机构的精简C. 行政效率提高D. 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图片“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不断加强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A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由材料反映不出来,排除;C由材料反映不出来,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3.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12、。”材料反映了A. 世官制的沿革B. 科举制兴起的背景C. 察举制的弊端D. 门第成为选才标准【答案】C【解析】据材料“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察举制举荐的人才名不副实,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以品德为选官依据,不是世官制的沿革,故A项错误;察举制不等于科举制,科举制兴起的背景是九品中正制,故B项错误;察举制以品德为选官依据,不是门第,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学生再结合察举制的相关知识,即可分析出察举制的弊端,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4. 孙中山曾

13、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B. 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C. 唐宋至明清科举考试“不合时用”D.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答案】D【解析】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可知对于科举制孙中山认为它打破了世家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所以本题答案

14、选D项。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在隋朝正式建立,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排除ABC。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古代的选官制科举制【名师点睛】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实行时间最长,最为完善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

15、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郡国并行制D. 行省制【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中“如是则地方绝无权”可以否定AC项,行省是“行中书省”属于中央中书省在地方机构,行省官员没有实权,一律听从中央,故D符合题意。【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6.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行政机构是A. 中书省B. 枢密院C. 宣政院D. 理藩院【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宣政院是元朝统治者设立的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政教事务的机构,故C项正确。A项,中书省是主管行政的中央机构,排除;B项,枢密院主管军事,排除。D项,理藩院是清朝设立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

16、构,排除。17.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B. 明代地方设三司 ,高度集权于中央C. 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 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信息:洪武十七年,可知当时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再根据“.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说明了皇帝事无巨细的弊端,结合明朝的史实,主要是由于废除了宰相制度。D正确。考

17、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8.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A. 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B. 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C. 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D. 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代内阁不是国家法定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讨但并无实际决策权力,故A项错误;它的出现是皇权强化的

18、象征,所以B项说法错误,明代内阁在宰相废除之后设置,内阁大臣权力虽大但地位不高,C项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答案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内阁制19. “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职能主要是A.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B.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C. 与皇帝“共治国事”D.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清朝军处机。从题干中“画成依样棹葫芦”,结合所学知识,军机大臣是不参与决策的,而是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跪受笔录”。故选D。AC项说法错误,军机处无实权;B

19、项说的应该是唐代的门下省。考点:军机处点评: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除了要掌握清代的军机除外,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也是考试的重点。2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B.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 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答案】C【解析】明成祖时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后来,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但没有决策权。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

20、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故选C项;A、B、D项的叙述与所学史实不符,故排除。21.“密折”始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密折权。雍正即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A. 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B. 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 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答案】B【解析】“密折”是一种

21、特权,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奏折权,体现政策的封闭性,故 A 不正 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标志是军机处,故C 不正确;上密折的人数不断扩大,尤其是地方官员上密折的人数不断扩大,这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故选B;D 不是材料主要意思。22.某中学开展“古代中国政治”为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 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 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C. 三省六部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 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明太祖废丞相,从此相权消失,并且清朝从未设置丞相一职,故选D项。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了中

22、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故A排除。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错误。汉武帝通过设置内朝,牵制外朝,加强了皇权,故B错误。23.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A. 中央集权的强化B. 西南军务的强化C. 文化交流的强化D. 民族融合的强化【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西南地区由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到流官统治,这反应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24.“它标

23、示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抗日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中国的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国的“它”指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故选A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都在鸦片战争以后,推动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C项;抗日战争是在1931年至1945年,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25. 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回英国后,英国外相巴

24、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A. 保护鸦片贸易B. 进行军事上的报复C. 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 维护同中国的贸易往来【答案】C【解析】材料“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体现出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商品市场,而发动鸦片战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26.中英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清朝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又于“平行之礼

25、”一条无不详为备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B.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外交的变化。依据所学,照会的意思是一国政府把自己对于彼此相关的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具有平等基础上进行的官方交往,最早出现在鸦片战前的英国对华文书中。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大员与中国的大臣往来用照会且“必当平行之礼”,这说明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列强与中国之间的交往存在着对中国的不平等,故B错误;C材料没有体现;D夸大其词,与史实不符。故应选A。考点:近代中国反侵

26、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27.“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A. 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B. 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C. 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D. 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宰相有权能割地,回首河山意黯然”说明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造成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情绪,故选A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28.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

27、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内容“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 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可知这次战争的赔款是中国的财力所无法承受的,导致的结果是对满清政府失望转而革命,由此判断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28、29.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指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C. 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 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军事上与外交上的条款则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辛

29、丑条约30.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A. 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 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 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D. 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失败原因的认识。中国近代受侵略的原因是制度落后,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总之,是社会制度的落后使中国难以战胜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列强。选D。【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3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 三元里人民

30、抗英斗争B.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 义和团运动D. 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中国近代史中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抵抗外来侵略的战役是伴随着外来殖民者侵入而产生的。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第一次侵略战役是鸦片战争,因此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战争便是最早的,所以本题选择A项。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发生的;C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D项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早”。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侵略与反抗并存,所以最早的反抗一定是最早的侵略,于是我们就转移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被侵略的战役上来。32.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

31、;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A. 曾国藩B. 左宗棠C. 李鸿章D. 张之洞【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新疆”、“晚清名臣”、“指挥定中外,塞云边月,万里寒鸦相国寺”可知是指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故B项正确;ACD项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与“新疆”无关,排除。3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是A. 辽东战役B. 平壤战役C. 黄海大战D. 威海卫战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邓世昌是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中英勇抵抗日军侵略,最后不幸冲撞日本军舰牺牲的爱国将领,所以答案选

32、C,AB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相符合。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民族危机与列强入侵黄海海战34.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 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B.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C. 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 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可知,义和团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迎合民众“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的心理;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33、;C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名师点睛】义和团爆发原因:1、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2、义和团爆发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

34、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3、导火索:1899年10月上旬,山东省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欺压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至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35.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的时代背景是A. 国共矛盾的激化B. 红军长征的胜利C. 民族危机的加剧D. 国共关系的缓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3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及已学知识可知中共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是因为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为了适应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C项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36.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据统计,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右,一度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这反映了当时A. 国民政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B.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C. 国民党的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力量D. 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战成为中流砥柱【答案】

36、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抗战相持阶段沦陷区国民党军队担负起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有效牵制日军军事力量,故C项正确。A项,国民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国共合作,排除。D项,共产党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成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排除。37.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如下:“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国共两党拜祭黄帝陵发生在A. 九一八事变前B. 一二八事变前C. 华北事变前D. 七七事变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这一题考

37、查历史纪年方法,题目中的“中华民国二十六年”采用的是中华民国纪年,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据此推算,这一历史时间是指1936年,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国共关系。38.“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 国民革命的兴起B. 土地革命的开展C. 抗日战争的胜利D. 战略反攻的开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心理统一”和“认同感”加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团结,共同致力于抗日战争,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C。材料说的是抗日战争

38、,AB项错误。战略反攻发生在解放战争的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考点:抗日战争点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沿海的内迁,也加强了各个地区阶层的相互的了解,促进了抗战的胜利。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还有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39.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

39、持阶段A. B. C. D. 【答案】A【解析】淞沪会战消灭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材料论述的是淞沪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武汉会战结束后,故错误,本题选择A项正确。40.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A. 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B.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C. 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D. 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在亚洲战场抗击日军,是亚洲战场的

40、主战场。罗斯福总统的话说明了中国战场的抗战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压力,强调的是反法西斯战场之间的关系,因此选D。材料没有关于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同情、观望等态度的信息,只是客观陈述了中国战场的作用,排除ABC。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考点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伟大的抗日战争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意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试卷包括2道题,第41题20分,42题20分。41.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

41、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材料四:机务

42、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3)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2) 不同: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

43、高中央的行政效率,避免君主独断,造成决策失误而亡国;而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唐太宗:宰相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明太祖:废除丞相。(3) 职能:军机处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传达皇命)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解析】(1)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由材料一中的“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可知这里说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其变动的部分,这一题需要有结论而且有相关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我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

44、公九卿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唐朝发展和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中央官制的发展,确立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发展了科举制。(2)题目要求“据材料二、三分析”。由材料二中的“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等信息可知,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可避免君主的决策失误。由材料三中的“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做法:由材料二中的“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可知唐太宗的做法是宰相先议政筹划,皇帝最后决断。由

45、材料三中的“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可知明太祖的做法是废丞相,权归六部。(3)时代特征:需要“依据材料四”回答。由材料四中的“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没有任何权力,这意味着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趋势:题目需要“综合材料”回答,上述四则材料都是围绕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展开的,而且根据题中材料所提到的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废除丞相和设立军机处等举措可以得出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期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纪念抗战胜利十周年人民日报刊登了 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

46、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人民日报在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人民日报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2)

47、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更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3)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又增加了什么新视角?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请你较为全面、客观的表述抗日战争的性质。(4)上述材料说明,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案】(1)变化:十周年时强调苏联的作用;二十周年时忽略苏联的作用。(4分)原因: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4分)(2)突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或突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承认。(4分)原因: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文革结束,停

48、止了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史观;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有利于两岸统一。(6分。言之有理即可,总分不超过6分。)(3)新视角:把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视角评价。(2分)性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受到苏联、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援助、全民族的抗战。(3分,其他表述亦可,但需具备3个基本要点,每点1分)(4)影响的因素:时代背景、阶级关系、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思想观念等。(3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可知,十

49、周年时强调苏联的作用;二十周年时忽略苏联的作用。第二小问考查的是二战后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即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在抗日战争上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观念的变化。即突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或突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承认。原因: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文革结束,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史观;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有利于两岸统一。(3)第一小问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可知,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增加的视角是把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

50、争的视角评价。第二小问实际上考查的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因素,即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受到苏联、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援助、全民族的抗战。(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会受到时代背景、阶级关系、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第一小题,由于中国与苏联关系的好坏影响了评价;又如第二小题,由于观念的变化,对抗战的评价又有新的变化。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苏关系;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对两党关系的影响【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