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共商建国大计”,可知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
2、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故A项正确。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务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的颁布,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规范社会组织活动,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从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故选A项;该办法与取缔非法社团组织无关,排除B项;该办法的政治动机并不是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排除C项;该办法并不
3、能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排除D项。3.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人民政权的巩固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故B项符合题意。4.20世纪50年代,中印双方总理的联合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
4、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由此可知该外交原则的提出()A.引申和发展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C.推动中苏两国建立同盟关系D.是对美苏争霸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20世纪50年代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才提出的,排除A项;中苏同盟在这之前已经建立,排除C项;对美苏争霸主题的积极响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5.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
5、成功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政治解决。与此同时,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A.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B.有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是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尝试D.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些措施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故A项正确;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提出,排除B项;这些做法是中国政府的主动作为,不是与其他大国协商的结果,排除C项;1971年10月,联合国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排除D项。6.“要克服很多
6、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更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D.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目的,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不能克服分散经营,故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无关,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没有克服分散经营,故D项错误。7.下图是一幅反映劳资协商
7、、克服困难的漫画,其描绘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近代民族企业中B.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公私合营企业中C.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国家经营企业中D.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外合资企业中答案:B解析:劳资协商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私营企业资本家和工人协商的事情,这一事件可能发生在1953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故B项正确。8.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据图表信息可知当时我国()(单位:%)年份全国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前三项合计私营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21.36.971.81956年32.253.47.39
8、2.90.17.0A.私营经济已不存在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经过三大改造后,全国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据所有制结构比例上升到92.9%,而私营经济占比几乎为零,这说明此时我国私有制经济逐渐转变为公有制经济,故D项正确;题干表格显示私营经济占0.1%,并不是不存在,故A项错误;题干表格反映的不是工业化建设,而是三大改造,故B项错误;题干表格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9.有学者说,1954年宪法“既不是一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那样的新民主主义类型宪法,也不是一部完全
9、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这是因为该宪法()A.修正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本原则B.缺乏政治体制上的创新C.坚持了对私营工商业经济的保护D.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答案:D10.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相对于1953年及1952年,1954年俄文书刊借阅总数大幅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处于第一个五年计
10、划期间,俄文书刊借阅量大幅增加与当时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有关,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借阅俄文书刊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反思苏联建设的问题,故C项错误。11.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由此可见中共八大()A.对我国国情有正确认识B.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C.找到共产主义建设道路D.注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11、“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可知中共八大坚持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是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正确认识,而不是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找到共产主义建设道路的信息,而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排除C项;题干材料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没有涉及注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信息,排除D项。12.1957年,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主题确立的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阶级矛盾已经彻底解决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
12、立答案:D13.某作者在回忆拍摄欢跃在早稻“卫星”上照片时写道:“在群众的启发下,让四个孩子站在稻穗上跳动,以显示稻穗的厚和密并富有沙发似的弹力。”作者的回忆表明()A.人民公社化推动了农业大发展B.照片因为造假而毫无史料价值C.“大跃进”时期存在浮夸风D.照片反映了当时真实的农业发展水平答案:C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照片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并不是毫无史料价值的,故B项错误;材料“欢跃在早稻卫星上”“稻穗的厚和密并富有沙发似的弹力”,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左”的错误严重,存在浮夸风,故C项正确;照片的内容并非反映当时真实农业发展水平,故D项错误。14.
13、出现下图中1961年工业国民收入变化趋势的政策因素是()1956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示意图A.苏联撕毁与我国的合作协议B.中共中央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C.合理调整工商业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针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比1960年相比大幅度下降,这是由于中共中央实施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故选B项。15.1959年4月,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毛泽东此信件()A.认识到经济
14、建设中存在的问题B.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反思C.提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论D.具体总结了“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数据和“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可知当时毛泽东已经认识到经济建设中的问题,A项正确。16.某电视连续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帅子偷阅司汤达的红与黑并到处演讲,被公社认为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而抓了典型,由新来的革命委员会主任牛鲜花负责批评教育。这个情节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C17.19641978年,国家在西南、西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沿
15、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旨在()A.加强备战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B.发展内地经济以推动均衡发展C.改变工业布局不够合理的状况D.拉动内需以促进国民经济恢复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等领域,据此并联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形势,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加紧三线建设为的是国防安全的需要,A项正确;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三线建设主要是出于战略需要,而非发展内地经济,排除B项;C项是三线建设的作用而非目的,排除;国民经济的恢复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18.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刊
16、发的一幅大庆油田钻井平台的新闻图片。该新闻图片意在()A.勾画工业“大跃进”的热烈场面B.彰显中国钻井技术领先世界C.表明中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自足D.号召人们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答案:D解析:大庆油田钻井平台的新闻照片将工人置于图片中心,集中展现了工人的建设热情,意在号召人们积极投身国家建设,D项正确;“大跃进”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结束,排除A项;题干材料并未对中国钻井技术和他国进行比较,排除B项;图片无法反映出石油供给量,排除C项。19.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的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等。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调整”的重点是国民经
17、济比例关系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到否定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63年”“人民日报”“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反映的是政府大力调整国民经济,重点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纠正之前的“左”的错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故A项正确。20.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材料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亚非会议圆满成功B.第三世界国家加入
18、联合国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颁布为标志,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具有中
19、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材料一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6分)(2)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1)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制:资产阶级共和制。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宪法: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
20、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据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增长,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
21、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据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2)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6分)(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1)特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2)判断:没有。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扩大;农业生产并没有得到实际重视;自然灾害严重;中
22、苏关系恶化。(3)认识:应坚持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应片面发展某一领域等。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愿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对中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通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向各国留在北京的领事馆发送了包括上述内容的毛泽东的声明和他本人的信函,请他们转交给各自政府。10月5日,英国留驻北京的总领事格雷厄姆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信件,作为对10月1日周恩来信函的回答:“英国政府正在认真研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的局势。中英之间友好、互利的商业和政治关系已经存在了许多年代,希望今后继
23、续如此。有鉴于此,英国政府建议,在对中国局势研究结束之前,英国领事官员与中央人民政府管辖领土内的合适权力机关之间应建立非正式的关系,以使两国政府更便于接触,并推动两国间的贸易。”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摘编自金光耀19491950年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6分)(2)根据材料,从英国回信的角度分析中国政府没有答复其信件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1)外交政策: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新的外交关系;实行“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2)原因:英国没有正确认识近代的中英关系,并幻想保留在华侵略权益。英国没有明确对中国的承认,没有申明尊重中国领土主权等原则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