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5734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49页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2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合成血浆蛋白B抗体与抗原抗原结合C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淀粉分解为葡萄糖3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则()A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直接进入甲4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其根本原因是(

2、)A只有感受器下才能感受刺激B只有效应器能够接受神经冲动C冲动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D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6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膝跳反射的反射中枢是突触B伸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C膝跳反射发生时,兴奋只能沿着反射弧单向传导D膝跳反射发生时,突触的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7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渗透压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位

3、于下丘脑B婴儿容易尿床是因为大脑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全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受损患者不能说话D维持躯体运动平衡的中枢位于脑干8某地遭遇严重连续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暴增,许多人出现高热症状,医生必须给病人降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是指人体的口腔温度B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C病人体温升高是由于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降温有利于维持病人机体内酶的正常活性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D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10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

4、动的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B若A为浆细胞,B为抗体,则C为病毒入侵的细胞C若A为神经细胞轴突,B为神经递质,则C只能是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D若A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B为抗利尿激素,则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11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ABCD12塑化剂不是激素,但进入人体后,持久存在,并可以和人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和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塑化剂通过神经

5、调节影响人的生殖B类雌激素与雄性激素生理作用相互拮抗C与雌激素一样,塑化剂与受体结合后就被降解D塑化剂干扰雌激素分泌,女孩的发育有性早熟倾向13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14乙肝疫苗进入人体后将会()A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B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C侵入宿主细胞并大量增殖D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15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只有经过吞噬细胞处理,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机体自身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D抗原能与相应抗体结合,发生特异性免

6、疫反应16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如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A胚芽鞘不生长B胚芽鞘直立生长C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D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17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产生的部位和作用的部位相同C生长素是由色氨酸作为原料合成的一种蛋白质D生长素促进茎生长的效果与生长素浓度成正相关18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小麦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A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B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C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19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

7、官的影响效应相同的一组是()A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背重力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重力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重力性和扦插枝条生根20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c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21下列生产活动与植物激素都有关的一组是()大棚种植,夜间降温 生产无子番茄 棉花摘心 培育多倍体 选带芽枝条扦插容易生根ABCD22种群密度直接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大小,有关种群密度

8、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基本没有影响B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的晴雨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越大D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适用于各种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23如图表示同种动物的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组成的个体所占的比例,若初始种群密度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四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减少程度最大的是()AABBCCDD24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25关于“探究培养

9、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先向计数室滴加培养液,然后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B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时应从培养瓶的底部进行取样C为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D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26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27下列有关物种入侵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B可能改变本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C可能导致生

10、物多样性受到威胁D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28农田弃耕后自然演替过程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足够长时间后,弃耕农田最终可能会演替成为森林B随着自然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的丰富度会逐渐增大C弃耕农田的自然演替方向为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D若演替到灌木阶段,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29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海洋对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45级C生产者通过同化有机物获得能量D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由直线状向网

11、状演化31在食物链“ABC”中,能量流动逐级减少其原因不包括()A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C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D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32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和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c+dBab+c+dCab+c+dD无法确定33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12、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3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B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碳元素在生态系统内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和碳水化合物D生物圈在物质和能量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3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碳循环就是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D营养级越多,呼吸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传递效率越低36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下列

13、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的生物都是绿色植物B乙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乙1在图示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D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发挥作用37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是人们对信息传递的应用38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的原因不包括()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B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C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最高营养级D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同一营养级的生物替代39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

14、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理解错误的是()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4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及生系统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森林调节径流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41如图示意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中“”表示由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其末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有个突触兴奋在神经

15、元间传递的过程中,递质由释放,作用于,从而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2)用图中数字按顺序写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3)用一定强度刺激图中b点,其膜电位情况为,图中a至e五点中发生兴奋的点有;若刺激图中d点,则发生兴奋的点有42如图甲、乙别分表示人体内局部组织结构及其相关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2)设甲图中胰岛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为a,组织液中的浓度为b,血浆中的浓度为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3)乙图中的抗体是由细胞产生的,其化学本质是(4)人在感染某些细菌的初期,甲图血液中的细胞会在一定程度上杀灭细菌,这种免疫属于(5)激素一般都有相应的靶

16、细胞,甲图中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后作用的靶细胞是肝细胞,是因为该细胞表面的能与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43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寨卡病毒列为国际紧急卫生事故寨卡热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如图是人体感染该病毒后的信息传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寨卡病毒入侵机体后,首先识别的细胞是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能分泌了 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若该病毒侵入到细胞内部,免疫系统将细胞内的病毒释放到内环境的途径是(2)感染寨卡病毒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液中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原因是(3)分析如图

17、,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至少答2种)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4)病人感染病毒后恢复正常的过程中,通过人体的调节网络,最终实现稳态人体的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填“强”或“弱”所致44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 (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根部生长情况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表回答下列问题:测定指标处理方式外源生长素(mg/L)NPA(mol/L)00.0010.010.13 弯曲角度(度)3740312216生长速率(mm/天)151713118(1)根据实验结果推

18、测:外源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与有关, 起促进作用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背光一侧(2)植物内源生长素是在细胞内由(填物质名称)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其化学本质为(3)实验测得某植物细胞内“DNA:RNA:蛋白质=1:3.1:11”,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后测得的结果是“DNA:RNA:蛋白质=1:5.4:21.7”,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细胞生长的分子水平上的直接原因是45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

19、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2)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3)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还有少数能量被利用(4)从生态系统的功能来看,可以调节该湖泊内部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5)若生活污水大量排入,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因是污染超过了该生态系统的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高二

20、(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2、静脉注射是指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浆中,而肌肉注射是指药物直接注射到组织液中【解答】解:静脉注射时,针头进入静脉血管中,因此药物直接进入血浆中故选:A2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合成血浆蛋白B抗体与抗原抗原结合C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

21、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不是内环境【解答】解:A、血浆蛋白的合成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不是在内环境,A错误;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组织液,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在血浆、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B正确;C、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在内环境,C错误;D、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不是在内环境,D错误故选:B3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则()A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22、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直接进入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以进入淋巴,然后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因此可以确定图中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解答】解:A、根据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可以确定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组织液中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少量分布;神经递质会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就是组织液;血浆中的氨基酸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A正确;B、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B错误;C、三种成分中,血浆

23、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错误;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直接进入乙组织液中,D错误故选:A4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其根本原因是()A只有感受器下才能感受刺激B只有效应器能够接受神经冲动C冲动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D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

24、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解答】解: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方向的故选:C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

25、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解答】解:A、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B、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类型,所以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B错误;C、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电位(内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C错误;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这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D正确故选:D6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膝跳反射的反射中枢是突触B伸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C膝跳反射发生时,兴奋只能沿着反射弧

26、单向传导D膝跳反射发生时,突触的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其中处均为突触结构【解答】解:A、膝跳反射发生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因此膝跳反射的反射中枢是突触,A正确;B、由图可知,伸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B正确;C、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而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因此膝跳反射发生时,兴奋只能沿着反射弧单向传导,C正确;D、膝跳反射发生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因此突触的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D错误故选:D7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渗透压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B婴儿容易尿床是因为大脑

27、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全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受损患者不能说话D维持躯体运动平衡的中枢位于脑干【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大脑皮层有许多高级中枢,控制着脊髓等内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还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和人类的语言有关,受损后会出现相应的病症,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解答】解:A、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表面等,A错误;B、婴儿容易尿床是因为大脑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全,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对脊髓的低级中枢控制能力较弱引起的,B正确;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错误;D、维持躯体运动平衡的中枢位于

28、小脑,D错误故选:B8某地遭遇严重连续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暴增,许多人出现高热症状,医生必须给病人降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是指人体的口腔温度B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C病人体温升高是由于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降温有利于维持病人机体内酶的正常活性【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来表示,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体温2、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 散热;(3)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

29、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体温通常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A错误;B、产热的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B正确;C、当产热大于散热时,体温会升高,因此病人体温升高是由于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正确;D、酶活性易受温度影响,对于出现高热症状的患者,降温有利于维持病人机体内酶的正常活性,D正确故选:A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

30、素分泌过多引起的D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此两种激素的作用为拮抗作用2、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解答】解:A、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会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A正确;B、由于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糖尿的出现,但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B错误;C、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C

31、错误;D、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D错误故选:A10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B若A为浆细胞,B为抗体,则C为病毒入侵的细胞C若A为神经细胞轴突,B为神经递质,则C只能是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D若A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B为抗利尿激素,则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

32、】解:A、若B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A错误;B、若A为浆细胞,B为抗体,则C不能为病毒入侵的细胞,作用于病毒入侵的细胞为效应T细胞,B错误;C、若A为神经细胞轴突,B为神经递质,则C可以是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也可以是肌肉或腺体,C错误;D、若A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B为抗利尿激素,则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吸收,D正确故选:D11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AB

33、CD【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解答】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所以TRH的分泌应增加故选:B12塑化剂不是激素,但进入人体后,持久存在,并可以和人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和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塑化剂通过神经调节影响人的生殖B类雌激素与雄性激素生理作用相互拮抗C与雌

34、激素一样,塑化剂与受体结合后就被降解D塑化剂干扰雌激素分泌,女孩的发育有性早熟倾向【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塑化剂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塑料内,在体内长时间存留它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解答】解:A、据题干可知,塑化剂不通过神经调节,A错误;B、类雌激素与雄性激素生理作用并非相反,故不属于拮抗作用,B错误C、塑化剂进入人体后,持久存在,不能被降解,C错误;D、塑化剂可以和人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和雌激素类似的作用,故会干扰雌激素分泌,使女孩的发育有性早熟倾向,D正

35、确;故选:D13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缺失也就意味着体内缺乏成熟的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

36、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所以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也就失去了细胞免疫【解答】解:该患儿由于没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丧失细胞免疫,A错误;B、体液免疫中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也需要B淋巴细胞的参与,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是骨髓,所以还有成熟的B淋巴细胞,还有部分体液免疫,B正确;C、B淋巴细胞

37、成熟的场所是骨髓,所以不影响B淋巴细胞的数量,C错误;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不会增加,D错误故选:B14乙肝疫苗进入人体后将会()A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B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C侵入宿主细胞并大量增殖D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不适合用于紧急治疗【解答】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错误;B、疫苗是已经灭火的抗原,故进入人体后会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形

38、成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起重要作用,B正确;C、疫苗是已经灭火的抗原,一般不能进入宿主细胞,C错误;D、抗体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D错误故选:B15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只有经过吞噬细胞处理,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机体自身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D抗原能与相应抗体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性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解

39、答】解:A、大多数抗原需要吞噬细胞处理,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但少数抗原不需要吞噬细胞处理,就会引起特异性免疫,A错误;B、抗原能与抗体结合,发生免疫反应,但不能与浆细胞结合,B错误;C、机体自身的组织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如癌细胞,C错误;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正确故选:D16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如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A胚芽鞘不生长B胚芽鞘直立生长C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D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分析】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极性运输的方式向下运输,作用部位为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伸长区【解答】解:A、由于有尖端,有

40、生长素,所以会生长,A错误;B、生长素在尖端以下分布不均匀,左侧多,会向右弯曲生长,B错误;C、左侧放置了胚芽鞘片段,生长素极性向下运输,左侧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C正确;D、左侧放置了胚芽鞘片段,生长素极性向下运输,左侧生长快,应为向右弯曲生长,D错误故选:C17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产生的部位和作用的部位相同C生长素是由色氨酸作为原料合成的一种蛋白质D生长素促进茎生长的效果与生长素浓度成正相关【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的一种,它与酶、动物激素一样都属于微量

41、高效物质,主要对细胞代谢其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要与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要区分开,生长素属于吲哚乙酸,而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解答】解: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和非极性运输(如在成熟组织中是非极性运输,是通过韧皮部运输的),A正确;B、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如茎尖产生生长素能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B错误;C、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C错误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范围内促进茎的生长,较高浓度时会抑制茎的生长,D错误故选:A18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小麦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A

42、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B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C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可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施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草,即作为“除草剂”【解答】解:A、双子叶杂草比小麦对2,4D更敏感,A正确;B、2,4D对小麦的生长有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促进生长,B错误;C、双子叶杂草比小

43、麦对2,4D更敏感,C正确;D、双子叶杂草比小麦对2,4D更敏感,因此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D正确故选:B19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效应相同的一组是()A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背重力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重力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重力性和扦插枝条生根【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植物生长素的分布受重力、单侧光的影响会发生横向运输;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最

44、敏感,其次是芽,再次是茎【解答】解:A、根的向重力性是由于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而茎的背重力性是由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明显,A错误;B、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作用,而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明显,B错误;C、茎的背重力性和植物的向光性都是由于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明显,C正确;D、根的向重力性是由于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而扦插枝条生根是生长素促进生根的作用,没有体现两重性,D错误故选:C20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45、()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c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涉及的具体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图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则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NAA的浓度,因变量是银杏插条生根的情况,A正确;B、因为银杏插条上侧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银杏插条上侧芽的

46、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C、由于图中NAA浓度大于c时插条平均生根数目不清楚,所以不能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C错误;D、本实验可通过插条的生根数目或生根的平均长度来判断,无关变量有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NAA处理插条的时间等,所以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D正确故选C21下列生产活动与植物激素都有关的一组是()大棚种植,夜间降温 生产无子番茄 棉花摘心 培育多倍体 选带芽枝条扦插容易生根ABCD【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本题是对植物激素的作用和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考查,回忆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选项涉及的生产活动的实验原理,然后进行判断【解答】解:大棚

47、种植,夜间降温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关,错误;生产无子番茄的原理是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正确;棉花摘心是解除顶端优势,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正确;胚芽单倍体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错误;选带芽枝条扦插容易生根的原因是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正确故选:A22种群密度直接反映了种群数量的大小,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基本没有影响B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的晴雨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越大D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适用于各种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考点】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

48、方法【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解答】解:A、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A错误;B、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B正确;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反映种群密度的晴雨表,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越高,种群密度越大,C错误;D、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

49、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样方法,D错误故选:B23如图表示同种动物的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组成的个体所占的比例,若初始种群密度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四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减少程度最大的是()AABBCCDD【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由图示可知,A属于衰退型,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B为增长型,C为增长型,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大;D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可能变化不大【解答】解:A、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A正确;B、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

50、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错误;C、种群中幼年、中年个体数相对较多,老年个体数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大,C错误;D、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D错误故选:A24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

51、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解答】解:A、“J”型曲线使得种群无限增长,则种群没有K值,A错误;B、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B错误;C、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则绝大多数种群呈“S”型增长,C错误;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量持续增长,D正确故选:D25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先向计数室滴加培养液,然后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B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时应从培养瓶的底部进行取样C为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D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

52、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解答】解:A、使用血球计数板时,应先放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A错误;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B错误;C、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

53、镜下计数,C正确;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的菌体,D错误故选:C26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种群的特征【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层的数目依群落类型不同有很大变动,森林的层次比草原的层次多,表现也最清楚,如森林群落中,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

54、层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表明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解答】解:A、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这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而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则体现了群落中的水平结构,A正确;B、植物之间只有竞争关系,B错误;C、本题中没有体现出群落中有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错误;D、题干中未涉及物种组成及比例,D错误故选:A27下列有关物种入侵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B可能改变本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C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D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考点】生物

55、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1、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2、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解答】解:A、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B、物种入侵可能改变本地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B正确;C、入侵的物种若能适应环境且短时间内无天敌,则该入侵的物种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C正确;D、入侵的物种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这会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D28农田弃耕后自然演替

56、过程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足够长时间后,弃耕农田最终可能会演替成为森林B随着自然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的丰富度会逐渐增大C弃耕农田的自然演替方向为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D若演替到灌木阶段,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基质与环境条件无有机质和生命胚种有大量有机质和生命胚种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森林阶段杂草阶段灌木阶段阶段森林阶段时间经历的时

57、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弃耕农田上和火灾后的草原上发生的演替【解答】解:A、在适宜条件下,足够长时间后,弃耕农田可能最终演替成为森林,A正确;B、随着自然演替的进行,物种数目逐级增多,即该生态系统的丰富度会逐渐增大,B正确;C、弃耕农田的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C错误;D、若演替到灌木阶段,动物所需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主要由植物提供,因此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D正确故选:C29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考点】生

58、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2、营养结构:(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解答】解: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A错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B错误;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D错误故选:C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59、海洋对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45级C生产者通过同化有机物获得能量D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由直线状向网状演化【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组成成分,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成分有非生物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解答】解:A、海洋中含有大量生物,进行光合作和呼吸作用,对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

60、量起重要作用,A正确;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四到五级,B正确;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获得能量,消费者通过同化有机物获得能量,C错误;D、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由直线状向网状演化,使营养结构复杂化,增强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故选:C31在食物链“ABC”中,能量流动逐级减少其原因不包括()A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C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D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

61、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每个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有四个去向: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流向下一营养级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解答】解:A、能量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总有一部分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这部分能量就没有流入下一个营养级,A正确;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随粪便被排出,被分解者利用,并没有被该营养级所同化,B正确;C、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该部分能量没有流入下一

62、个营养级,C正确;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包括不被固定的太阳能,D错误故选:D32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和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c+dBab+c+dCab+c+dD无法确定【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还有部分能量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以及未被利用【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

63、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是单向不可逆转的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且每个营养级都有呼吸消耗的能量,所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之和小于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a)故选:B33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中消

64、费者的摄入能=同化能+粪便能,粪便能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解答】解:A、羊同化的能量为:n36%n=64%n,A正确;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n36%n48%n=16%n,B错误;C、根据题意,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其同化能的一部分,小于16%n,C错误;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其同化能的1020%,D错误故选:A3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B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碳元素在生态系统内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和碳水化合物D生物圈在物质和能量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物质循环指的是C、H、O

65、、N、P、S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解答】解:A、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A错误;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B错误;C、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中,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的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C正确;D、生物圈在物质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但是由于能量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必须不断的从外界补充,D错误故选:C3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C碳循

66、环就是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D营养级越多,呼吸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能量传递效率越低【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解答】解: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A正确;B、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B错误;C、碳循环就是C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C错误;D、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所以

67、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但是能量传递效率不变,一般在10%到20%,D错误故选:A36图示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的生物都是绿色植物B乙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乙1在图示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D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发挥作用【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答】解:A、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A错误;B、乙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的存在捕食关系,有的存在竞争关系,有的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C、乙1在图示食物链中是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C

68、错误;D、丙是分解者,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D37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是人们对信息传递的应用【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69、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集群或远离农田;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有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解答】解:A、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物理信息),A正确;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B错误;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C正确;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用于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人工合成的性

70、引诱剂诱捕害虫,D正确故选:B38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的原因不包括()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B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C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最高营养级D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同一营养级的生物替代【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一般的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食物链和食物网就越复杂;假如其中的某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A正确;B、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是生

71、态系统结构,故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无关,B错误;C、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说明其生态系统具有多条食物链,营养结构较复杂,C正确;D、假如其中的某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D正确故选:B39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理解错误的是()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分析曲线图

72、: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但最终到达平衡状态,且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和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且能超过环境容量,但最终还会下降到环境容量之下【解答】解:A、由图可知,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A正确;B、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不会不断加大,B错误;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否则会破坏环境,使环境容纳量下降,C正确;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D正确故选:B4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及生

73、系统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森林调节径流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3、多样性的保

74、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4、注意事项:(1)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3)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B、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导致生态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B错误;C、森林调节径流的作用属于生态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

75、;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41如图示意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中“”表示由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其末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有3个突触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中,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产生兴奋或抑制(2)用图中数字按顺序写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3)用一定强度刺激图中b点,其膜电位情况为外正内负,图中a至e五点中发生兴奋的点有a、b、c、d、e;若刺激图中d点,则发生兴奋的点有c、d【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

76、传导【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是感受器,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中的突触结构有3个【解答】解:(1)由题图知,图中的突触结构共有3个;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3)静息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后膜电位是外负内正;由于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刺激图中b点a、b、c、d、e都能兴奋,如果刺激图中d点,只有c、d两点兴奋故答案为:(1

77、)3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产生兴奋或抑制(2)(3)外正内负 a、b、c、d、e c、d42如图甲、乙别分表示人体内局部组织结构及其相关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2)设甲图中胰岛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为a,组织液中的浓度为b,血浆中的浓度为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bc(3)乙图中的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4)人在感染某些细菌的初期,甲图血液中的吞噬细胞会在一定程度上杀灭细菌,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5)激素一般都有相应的靶细胞,甲图中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后作用的靶细胞是肝细胞,是因为该细胞表面的受

78、体(或糖蛋白)能与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据图可知,甲图为激素调节的过程,乙图为免疫调节的过程,激素调节中激素能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从而调节细胞代谢,这与靶细胞表面有与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有关,吞噬细胞对各种病原体均具有消灭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本质是蛋白质,参与体液免疫【解答】解:(1)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2)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组织细胞吸收O2产生CO2后,使组织细胞处 O2浓度最低,而CO2浓度最高,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经过组织液运回血浆,故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bc(

79、3)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本质是蛋白质(4)吞噬细胞对各种病原体均具有消灭作用,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5)激素调节中激素能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从而调节细胞代谢,这与靶细胞表面有与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有关故答案为:(1)血浆和组织液(2)abc(3)浆;球蛋白(4)吞噬;非特异性免疫(5)受体(或糖蛋白)43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寨卡病毒列为国际紧急卫生事故寨卡热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如图是人体感染该病毒后的信息传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寨卡病毒入侵机体后,首先识别的细胞是吞噬细胞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能分泌了淋巴因子 促进B细胞的

80、增殖、分化若该病毒侵入到细胞内部,免疫系统将细胞内的病毒释放到内环境的途径是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2)感染寨卡病毒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液中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原因是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无氧呼吸,乳酸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3)分析如图,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激素、抗体(至少答2种)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4)病人感染病毒后恢复正常的过程中,通过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最终实现稳

81、态人体的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填“强”或“弱”所致【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

82、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1)寨卡病毒入侵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若该病毒侵入到细胞内部,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2)“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最后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无氧呼吸,乳酸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3)由图可知,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4)病人感染病毒后恢复正常的过程中,通过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最

83、终实现稳态人体的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故答案为:(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2)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无氧呼吸,乳酸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3)神经递质、激素、抗体(4)神经体液免疫 强44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 (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根部生长情况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表回答下列问题:测定指标处理方式外源生长素(mg/L)NPA(mol/L)00.0010.

84、010.13 弯曲角度(度)3740312216生长速率(mm/天)151713118(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外源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 起促进作用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背光一侧(2)植物内源生长素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填物质名称)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3)实验测得某植物细胞内“DNA:RNA:蛋白质=1:3.1:11”,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后测得的结果是“DNA:RNA:蛋白质=1:5.4:21.7”,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细胞生长的分子水平上的直接原因是促进了细胞内的转录过程【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

85、性【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从根的弯曲角度判断,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从表格数据分析,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有关,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低浓度生长素更有利于根的生长【解答】解:(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外源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由于根背光生长,因此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2)植物内源生长素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3)处理后与处理前相比,细胞中的R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增多,说明此药物能通过促进转录过程来促进基因的表达故答案为

86、:(1)浓度 低浓度 大于(2)色氨酸 吲哚乙酸 (3)促进了细胞内的转录过程45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111,这部分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13.5%,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20%(2)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60%(3)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

87、的全部能量,原因有: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个营养级利用;还有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从生态系统的功能来看,信息传递可以调节该湖泊内部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5)若生活污水大量排入,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因是污染超过了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还有部分能量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以及未被利用【解答】解:(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15.0+

88、41.5+51.5+3.0=111百万千焦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100%=13.5%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100%=20%(2)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100%=60%(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个营养级利用;还有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从生态系统的功能来看,信息传递可以调节该湖泊内部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5)若生活污水大量排入,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因是污染超过了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故答案为:(1)111 生产者 13.5% 20%(2)60%(3)呼吸作用消耗 未被下个营养级利用 分解者(4)信息传递(5)自我调节能力2017年3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