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32KB ,
资源ID:55672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567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1、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不定项)下列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可以决定性状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C基因控制性状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控制性状CD蛋白质是生物体性状的直接体现者,但蛋白质是通过基因控制合成的,因此基因才是性状的控制者。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影响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不定项)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导致淀粉分支酶出现异常

2、,活性大大降低,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C一个基因不一定对应相应的蛋白质D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蛋白质结构异常AC皱粒豌豆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导致淀粉分支酶出现异常,活性大大降低,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A项正确;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项错误;基因不一定对应相应的蛋白质,如rRNA和tRNA对应的基因,C项正确;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蛋白质结构异常,D项错误。3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

3、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D一种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A苯丙酮酸、多巴胺和黑色素的异常与酶的合成有密切的关系,而酶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若基因1发生变化,则多巴胺和黑色素的合成都受影响;多巴胺和黑色素的合成也都受多个基因的控制。4如图所示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只能决定一种性状B基因1和基因2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或都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但发生在不同的细胞中D过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

4、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A错误;据图无法判断基因1和基因2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因此无法判断它们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或都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但发生在不同的细胞中,C正确;过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5根据以下材料:藏报春甲(aa)在20 时开白花;藏报春乙(AA)在20 时开红花;藏报春丙(AA)在30 时开白花。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型相互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材料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B由材料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C由材料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D由材料可知

5、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和、和实验中,都只有一个变量,可以得出结论。而和温度和基因型都不同,所以不能判断性状表现是由温度还是基因型决定的,或是由它们共同决定的。6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由等位基因R、r控制的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外来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a过程被称为_,需要用到的酶为_,与DNA复制相比,a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2)b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所需要的原料是_,它是通过_转运到核糖体中。若淀粉分支酶含有350个氨基酸,则过程b最多会有_种tRNA参与。(3)已知蔗糖甜度比淀粉高,所以新鲜

6、豌豆选择_(填“圆粒”或“皱粒”)的口味更佳。图示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解析(1)a过程是由基因R形成单链RNA的过程,所以表示的是转录,用到的是RNA聚合酶。与DNA复制相比,此过程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2)b过程是由mRNA形成淀粉分支酶即蛋白质的过程,即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如果淀粉分支酶含有350个氨基酸,则过程b最多会有61种tRNA参与,因为tRNA最多有61种。(3)由图可知圆粒是因为淀粉吸水而涨大的,已知蔗糖甜度比淀粉高,所以新鲜豌豆选择皱粒的会更甜。图示过程体现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

7、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答案(1)转录RNA聚合酶 AU(2)核糖体氨基酸tRNA61(3)皱粒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题组二基因选择性表达和表观遗传7(不定项)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B细胞中的基因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行了表达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体细胞中,核DNA多,mRNA也多D细胞出现生理功能上稳定的差异,根本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差异A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A项正确;细胞中的基因不一定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行表达,如转录形成tRNA和rRNA的基因,B项错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体细胞中,核DNA不变,mR

8、NA量增多,C项错误;成熟细胞中的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出现生理功能上稳定差异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D项正确。8(不定项)细胞通过精准的调控,实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B柳穿鱼花的不同形态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CDNA的甲基化修饰能遗传给后代D基因能否表达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唯一方式AC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A正确;柳穿鱼花的不同形态是表观遗传现象,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B错误;DNA的甲基化修饰能遗传给后代,C正确;基因表达调控包括基因能否表达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D错误。9如

9、图表示同一个体的5种细胞中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此图能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B基因b可能控制RNA聚合酶的合成C细胞中mRNA差异最大的是细胞2和4D一般来说,这5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相同C题图显示,同一个体的5种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情况有差异,说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体现了细胞分化的本质,A项正确;5种细胞中都有相关基因表达,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中有RNA聚合酶参与,说明5种细胞中都有RNA聚合酶,基因b在5种细胞中都表达了,故其可能是控制RNA聚合酶合成的基因,B项正确;细胞2和4中的mRNA有2种不同,而3和4中的mRNA有4种不同,C项错误;5种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

10、,故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通常是相同的,D项正确。10如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多个性状B多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一个性状C所有基因都能控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D图中的产物可以是酶、激素或者抗体等C由题图可知,性状a、b、c、d受同一个基因产物影响,说明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多个性状,A正确;性状e受三个基因产物影响,表明多种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一个性状,B正确;生物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并非所有基因都能控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C错误;多数酶、有些激素和抗体是蛋白质,可以是基因表达的产物,D正确。11(不定项)囊性纤维病患者汗液中氯离

11、子浓度高,常造成肺部感染危及生命。由于编码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缺少一个苯丙氨酸,影响CFTR蛋白的结构,使氯离子的转运异常。该致病基因携带者表现正常。对该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囊性纤维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B苯丙氨酸能够转运氯离子,方式为主动运输C控制囊性纤维病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均能表达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AC根据“该致病基因携带者表现正常”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A项正确;苯丙氨酸并不能够转运氯离子,而是CFTR蛋白作为载体蛋白能够运输氯离子,B项错误;控制囊性纤维病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均能表达,C项正确;囊性纤维病患者体

12、内CFTR结构异常,转运氯离子功能异常,导致患者肺功能受损,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项错误。12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基因是DNA上任意一个片段B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C图中所示的各个基因是同时并由同一个细胞完成表达的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表达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D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任意片段,A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B错误;个

13、体的基因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C错误;基因的表达受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共同影响,D正确。13下图1中、表示哺乳动物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a、b为基因的间隔序列;图2为基因进行的某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1图2A、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可能不同B图2中甲为RNA聚合酶,丙中所含的五碳糖是核糖C若丙中(AU)占36%,则丙对应的乙片段中G占32%D基因指导合成的终产物不一定都是蛋白质C不同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可能不同,A正确;图2表示转录过程,甲为RNA聚合酶,丙为转录的产物m

14、RNA,mRNA中所含的五碳糖是核糖,B正确;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若丙所示的mRNA中(AU)占36%,则丙所对应的乙(模板链)片段中(TA)占36%,但不能确定G占32%,C错误;基因指导合成的终产物不一定都是蛋白质,也可能是RNA或肽链等,D正确。14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遗传学家在不同温度下培养长翅果蝇幼虫,得到不同的结果,如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实验材料实验处理结果长翅果蝇幼虫A25 条件培养长翅果蝇长翅果蝇幼虫B3537 处理624 h培养残翅果蝇(1)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并进行解释。_。(2)这个实验说明

15、基因与性状是怎样的关系?_。(3)果蝇B的残翅性状能否遗传?_。原因是_。(4)人们将果蝇B的残翅性状称为表型模拟,若现有一残翅果蝇,如何判断它是否为表型模拟?请设计鉴定方案。方法步骤:_。结果分析:a.若后代均为残翅果蝇,_。b若后代有长翅果蝇出现,_。解析(1)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如酶的活性要受温度的影响,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翅的发育需要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2)这个实验说明表型基因型环境。(3)残翅的形成是由环境改变而引起的,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4)可让该个体与常温下发育的异性残翅果蝇(vv)交配,并让其后代在常温下发育,若后代均为

16、残翅,说明该果蝇为纯合子(vv),若后代有长翅出现,则该果蝇为表型模拟。答案(1)翅的发育过程需要酶的催化,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条件的影响(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3)不能遗传这种残翅性状是单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基因型)并没有发生改变(4)a.让这只残翅果蝇与多只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成的异性残翅果蝇(基因型为vv)交配;b.使其后代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发育a.则该果蝇为纯合子(vv),它不是表型模拟b则该果蝇为表型模拟不理解基因选择性表达15根据表中基因1和基因2的表达产物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基因转录产物翻译产物基因1RNA1血红蛋白基因2RNA2呼吸酶A人体体细胞中,RNA1和RNA2不可能同时存在B人体体细胞中,RNA1和RNA2一定同时存在C基因1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基因1和基因2表达过程所需的能量只能由线粒体提供C一般一个个体内的细胞中核基因都相同,但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血红蛋白基因只能在红细胞中表达,呼吸酶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可以在任何细胞中表达,所以,人体体细胞中,RNA1和RNA2可能同时存在。基因1和基因2表达过程所需的能量可以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