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卡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第一
2、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说明商朝()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 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2史记载: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
3、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这说明李斯认为()A古代天下分裂是由于各种学说并存 B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3汉代,政府选官时的选举或考试,都实行分区定额。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些举措()A目的在于维系王朝统治 B使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向平衡C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矛盾 D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4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
4、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5北宋时期,江浙和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相当大。据此可知,宋代()A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 B丝织、瓷器等产品大量出口C“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 D手工业生产始终由政府主导明人薛论道以十二首题钱诗讥讽当时世风:“人为你生烦惹恼,人为你梦扰魂劳,人为你易大节,人为你伤名教。细思量多少英豪,铜臭明知是祸由,一个个因它丧了。”这反映了()A现实主义文风为士人
5、所推崇 B逐利思想取代了传统义利观C社会风气败坏导致社会动荡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7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的四批留美学生回国后备受批评;20世纪初,社会则希望留学生“拯救此将亡未亡之中国”。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A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逐渐加深 B留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C清政府着力培养近代知识分子 D民主共和思想冲击社会传统观念8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期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A纠正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B有效抵御了日本的经济侵略C巩固了抗日
6、民族统一战线 D削弱国民党在国统区的势力9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立法工作因各种原因五次搁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A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D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10十二铜表法规定: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A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适当照顾弱势群体利益C侧重维护平民合法权益 D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11法国史学家阿尔德伯
7、特等人认为,16世纪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与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有利于在17世纪成为经济中心”,然而它错过了机会,西班牙的黄金被投到欧洲其他地方,促进了英国、法国、荷兰工业的发展,西北欧成为经济中心。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较为合理的是()A商业革命延缓了西班牙的发展历程 B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C封建制度阻滞了西班牙的社会进步 D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12下图是17501851年英国专利授予量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英国()A工业革命推动专利制度的产生 B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C技术创新引领经济的迅速发展 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支柱地位13下表是欧美四国生铁、钢、
8、煤的产量的统计数据。其中,丁国是()生铁产量(单位:千吨)钢产量(单位:千吨)煤产量(单位:百万吨)1871年1891年1871年1891年1871年1891年甲8601897807401325926025乙166592036942772951409丙156446415212352370942丁660074996003200127186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141900 年左右,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于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一个国家举行的博览会,可以有世界“万国”参加。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或代议制可以对
9、东方国家的变法运动或改革发生影响。这反映出当时()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欧美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科技革命造成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A B C D15马克思在给卢格的信中写道:“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的原理。”在共产党宣言中又提到:“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A推动国际工人运动逐渐走向联合 B借鉴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C基于从事实出发的科学研究立场 D指导了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161945年9月的美国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
10、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了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二战胜利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B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C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 D苏联率先对美国实施了冷战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2分)本部分分必做题和选做题。第17-19题为必做题;第20-22题为选做题,考生按要求作答。二、必做题,共3题,共40分,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17.历史与历史解释(14分)材料一 美国学者柯文曾写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一书,英文名称:HistoryinThreeKeys:TheBoxersAsEvent,Expe
11、rience,andMyth材料二卡尔波普尔说:“不可能有事实如此这样的历史,只能有历史的各种解释。”托波尔斯基认为历史解释分为:一是“描述性解释”,通过叙述历史事实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发生性解释”,指出给定现象的起源,回答“是怎样发生的”;三是“结构性解释”,说明某一现象在给定结构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义和作用;四是“定义性解释”,给现象提供定义,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五是“因果性解释”,说明现象的原因。摘自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记忆(1)指出材料一作者从哪些方面关注了对义和团运动的评述,并说明其意图。(7分)(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种“历史解释”,解释19世纪40至70
12、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7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众多研究发现气候冲击引发的经济冲击是造成暴力犯罪、冲突和内战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宗教活动,从更广义的范围观察,它通过经济冲击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学者考察了2000年来干旱与洪涝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影响,发现降雨量越少,游牧民族的入侵的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
13、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根据梁若冰、美布雷特辛斯基的文章整理材料二 早在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执导的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指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直接关系无独有偶,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服务器被一名黑客入侵,上千封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遭到窃取,并被公诸于众。在一封被公布的电子邮件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人菲儿琼斯写道,在编辑新的数据时,他将实际气温数据添加到过去20年里的系列中的
14、工作,同时还有对1961年以来气温下降趋势的隐瞒。而菲儿琼斯正是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全球气象数据整理的关键人物。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工业化,自身发展高端服务业之时,突然竖起环保大旗把主要依靠资源出口和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摆上全球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受到国际社会的怀疑和非议也无可厚非。沈立全球变暖背后的博弈(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背景,分析国际社会质疑谈判的原因。(8分)19. (12分)作为邮资凭证的邮票虽小,但能折射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总体发展状况,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学者从新中国1949
15、2016年间发行的1720套邮票中,抽取国际政治、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社会、科技八大类共计261套邮票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如下表格。时间主题革命的中国19491978探索的中国19791992现代化的中国19932008负责任的大国20092016面对挑战88832团结一致1001032开放合作03722调整改革03421参与国际事务02423深化经济改革03473引领国际事务001420发展民生经济00722杨柳、董天策“方寸之间”的中国:19492016年邮票上的国家形象变迁该表能够反映我国发展中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写变化趋势具体
16、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三、选做题:共3题,选择其中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共12分。20.【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材料闭关时代的中国,不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及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逐步侵入,迫使中国开放大批的通商口岸,清政府才不得不审时度势,设置了分掌南、北通商和交涉事务的南、北洋大臣,南洋大臣的前身是五口通商大臣,五口通商大臣变为南洋大臣的过程中,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江苏巡抚几曾兼任,又历经兼职专职兼职的两度更改。历经演变,最终为两江总督例兼的定制。北洋大臣的前身是三口通商大臣,北洋大臣的演变不像南洋大臣那样复杂。
17、三口通商大臣变为北洋大臣的演变过程,则只有一度的更动便由临时差遣的专职成为直隶总督的兼职了。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相比,设立更早,所管口岸更多,按照一般道理职权也应该更大,但是实际上,北洋大臣的职权是高于其它总督包括南洋大臣在内的。总理各国事务街门是全国通商外交的最高机构,按说南北洋大臣是其下属,该爱其指挥,但是依照清王朝绝对集权制的定例,南北洋大臣是由皇帝直派的,原则上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和总理街门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理衙门对于南、北洋大臣,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两事而已。摘编自张徐乐浅析南、北洋大臣的演变及其职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政府增设的南、北洋大臣在其演变及职掌方面的
18、异同。(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北洋大臣的设置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21.【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材料1951年9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52个国家参加的对日媾和会议,中国没有收到邀请,印度、缅甸没有参加。9月8日举行了签字仪式,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没有出席,仪式上签署了日美安保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因不具有有效的自卫能力而承认美军驻守日本;为维护远东的和平与安全,应日本政府要求镇压内乱骚动及日本受到外部武力攻击时美国可以为日本安全作出贡献,日本可以使用美军的武力。依据该会议构筑起的国际政治体制被称作旧金山体制。1952年8月,日本加入了世界
19、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55年9月,日本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摘编自王仲涛、汤重南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金山体制构建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体制的非法性及对日本的影响。(8分)2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材料何心隐(15171579),江西吉州永丰人,“家世饶财者也”。30岁中举后却放弃功名,师从颜钧,从事讲学活动,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反对王守仁“去人欲,存天理”的禁欲主义思想,主张“与百姓同欲”,肯定人类物质欲望的合理性,认为广大劳动人民同样有要求满足生活需要的权利,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横征暴敛。他主张摈弃君臣、父子
20、、兄弟、夫妇四伦,把朋友和师弟关系置于其他一切关系之上,并用一种组织形式联系起来。最后因为坚决维护讲学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遭受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迫害,被封建统治阶级诬为“妖逆”,于万历七年(1579)九月在武昌被杖杀。他是正统思想的叛逆者。他呼吁内心情感无限制的表达,蕴藏着非世俗的、充满活力的解放思想的信息。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何心隐的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何心隐的思想产生的历史意义。(4分)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1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二、 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1、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ACADADA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BBDCABCB二、必做题:17(14分)【答案】(1)评述:从历史学家的记录、亲历者的经历、所处时代背景等方面。(3分)意图:说明对历史事件的评述受到作者立场与特定时代的影响。(4分)(2)历史解释:答案示例1:选择描述性解释。(1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新的经济形式在中国出现。具体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及大量农产品商品化;19世纪40年代,
22、外商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企业采用机器生产,中国近代企业诞生;19世纪60、70年代,在洋务运动诱导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在东南沿海地区投资民族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总之,19世纪40到70年代,中国除封建自然经济外,出现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等多种经济成分,经济结构变动。(6分)答案示例2:选择因果性解释。(第二、四种解释)(1分)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西方国家经济侵略,也因为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
23、构开始发生变动(1分)。具体表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五口通商,列强为便利对中国经济侵略,外商企业在中国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为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随着西方先进技术传入,19世纪6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洋务企业);19世纪60、70年代,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引进技术的诱导,也由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国内市场的扩大,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的投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总之,19世纪40至70年代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6分)答案示例3:结构性解释。(1分)
24、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领域的变化。具体表现:19世纪40年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条件;外商企业创办,中国无产阶级出现,外商企业丰厚的利润刺激了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定程度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出现,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总之,19世纪40至7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一定程度说明面对西方侵略,中国人为寻求国家富强
25、,进行的近代化探索。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形成了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早期维新思想,从而影响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及思想变革,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使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变。经济结构的变动,具有历史进步性。(6分)18.(14分)【答案】(1)(6分)农业方面:粮食总量下降,容易造成粮荒(2分);社会方面:引发各种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动荡不安(2分);人口方面:人口下降迅速,出现波动(2分);民族方面:游牧民族南侵,给中原地区带来战争(2分);国家政权:中原王朝或南迁,或灭亡,造成朝代更替(2分)。(3点6分。)(2)(8分)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分);全球气候危机不断出现
26、(2分);气候变化的复杂性(2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分)。(每点2分,答满3点6分。)原因:国际社会质疑发达国家此举是以保护环境为由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机会的遏制。(2分)19(12分)【答案】答案示例:(一)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共八大在准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一系列错误发动的政治运动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27、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起点。(二)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深化经济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面临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与封锁,仿行苏联模式以改变落后农业国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增强企业活力。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9
28、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到21世纪初,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三)趋势: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正从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说明: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显示了新中国在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会议休会期间,我国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29、1955年,在万隆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各方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APCE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本则答案示例来源于部编新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在复课中应有一定程度的重视)20.(12分)【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1)(8分)异:(4分)北洋大臣较南洋大臣职权更大;管辖范
30、围更广;南洋大臣演变过程较北洋大臣更复杂;南洋大臣比北洋大臣设立更早,所管口岸更多。同:(4分)办公机构都不在中央,都由地方官员兼任;都主管区域性的通商及外交事宜;都与其他部门有职能管辖上的交叉;都和总理衙门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2)影响:(4分)便利了中外交流;有利于中国外交事务的近代化;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行政体系地方化;使清朝封建政权日益打上了殖民地性质的烙印;其外交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21.【考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答案】(1)(4分)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朝鲜战争爆发。(2)(8分)非法性: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没有被邀请参会;苏联等反法西斯盟国没有签字。(4分)影响:基本上回归了国际社会;融入到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刺激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成为世界经济大国造了条件;没有获得国家的真正独立;成为美国反苏反华的合法军事基地;造成了日本与中苏的长期敌对,损害了日本自身的国家利益。(4分)22.(12分)【答案】(1)(8分)背景:君主专制日益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的活跃;程朱理学的僵化;古代民本思想和阳明心学的影响。(2)(4分)具有反封建民主色彩;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对后世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