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4 ,大小:4.25MB ,
资源ID:555439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5543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 全国版-通史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 通史整合七 中华文明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 全国版-通史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 通史整合七 中华文明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 .ppt

1、通史整合 中华文明的觉醒与探索 民国后期 01020403目 录05史况是什么 串点成线 史况怎么样 织线成面 高考考什么 教材拓展 高考怎么考 考向聚集 课时跟踪检测 返回01 史况是什么串点成线 返回返回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思想文化 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遭到摧残。物质生活、交通通讯和影视业在近代后期得到发展 经济 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政治 返回

2、02 史况怎么样织线成面 返回(1)国共对峙新道路的开辟: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扶植伪满洲国政权,继而向华北进犯,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2)抗日战争日本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同时存在,经过防御、相持、最后反攻并取得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3、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3)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1945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1946年,参加政协会议。1946年夏,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始反攻。19481949年,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政治 返回(1)五四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婚姻观念、婚俗等发生变化,彰显了自由、平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2)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

4、重要的作用;中国电影事业迅速发展。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外的进步影片 社会生活(1)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毛泽东发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主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景。(3)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总任务,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化(1)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基本统一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抗日战争胜

5、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2)民族资本的萎缩: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毁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和官僚资本的压榨,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3)民族工业接近崩溃: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因受到美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而接近崩溃 经济 返回03 高考考什么教材拓展 返回(一)民国后期的政治两个政权的十年对峙;彪炳史册的抗日战争;顺应民心的解放战争;开创伟业的中国共产党 素养热词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南京大屠杀、敌后战场、重庆谈判、双十协定、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隐性时空 返回牛刀小试 1(2019卓越名校联盟一模)据中

6、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地的一次调查显示:“一般妇女讲话非常漂亮,如找对象参加生产无产阶级土豪劣绅资本家不接受等名词在谈话中时常流露。”这表明当时()A国民革命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B抗战动员提高了民众的觉悟C抨击封建礼教成为时代主流 D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不断扩大解析:国民革命是在 19241927 年,而题干中“农村根据地”一词表明此时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 A 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方针是团结地主等一切抗日力量,故 B 项错误;抨击封建礼教成为时代主流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 C 项错误;题干中的“土豪劣绅”等名词在谈话中时常流露,表明共产党的工农割据思想的影响力增大,故 D 项正确。答案:D 返回2

7、(2019安徽马鞍山三模)1937 年 9 月初,大同失陷,经蒙古、大同至内地的中苏交通运输线也即将被截断。14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集中兵力在上海决战乎?”10 月起,他抽调骁勇善战的桂军及滇军加入上海战场。蒋介石此举意在()A争取国际援助 B配合敌后战场抗日C掌握战略主动D借机削弱地方军阀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淞沪会战过程中,在中苏交通线即将被截断的背景下,蒋介石决定加强上海战场,吸引日军主力,掌握战略主动,配合外交斗争,争取对即将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有较好的影响,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此时是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故 B 项错误;借机削弱地方军阀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故 D 项

8、错误。答案:C 返回3(2019湖北武汉调研)1948 年,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口号”,将初稿第 24 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修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种修改是为了()A促成战略决战B扩大统一战线C转移工作重心D实现民族平等解析:“修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更有利于团结国人,缓和矛盾,故 B 项正确,A、D 两项材料未体现;“1948 年,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处在大决战之前的关键时期,工作重心不可能发生变化,故 C 项错误。答案:B 返回深化认知 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政策的特点1政治上,实行国民党一党专制。2经济

9、上,一方面大力发展官僚资本,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发展民族资本。3对外上,一方面积极争取废除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长期投靠依赖美国。国民政府的统治不能全盘否定,但也不能掩饰美化。针对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争取外交自主、促进经济发展及抗战时期的抗击日寇,值得肯定;但是国民政府的独裁、一党专政及压迫中国人民的民主运动等应予以否定。返回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探索与自身建设1革命道路探索(1)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但在革命道路上照搬了苏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模式。(2)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经受住土地革命

10、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考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返回2党的自身建设(1)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国民革命运动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2)1935 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3)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做指导。返回三、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1)工业化进程: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前的十年里,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推动下,中国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2

11、)民主化进程: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战时体制使国民党加紧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排斥其他民主力量,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返回2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1)政治民主化层面: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严重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尽管国民政府开放的民主十分有限,但却是前所未有的。以共产党为代表的进步力量逐步发展壮大,在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表明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返回(2)国家统一层面:各民族、各阶

12、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3)经济层面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在工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阶级构成的比例也由此发生变化,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返回(4)民族精神层面:唤醒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5)国家主权层面: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了台湾的领土主权。1942 年,中国参与了联

13、合国的创建,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943 年,中国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1943 年,开罗宣言明确了中国对东北、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领土的主权,中国政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收回了这些领土的主权。返回(二)民国后期的经济国民党:不断调整的经济体制,曲折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逐渐壮大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素养热词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法币政策、统制经济、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减租减息”“交租交息”隐性时空 返回牛刀小试 1如图是我国某一时期产业资本状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

14、一时期应是()A洋务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返回解析:洋务运动时期占据首位的是外国资本,故 A 项错误;由示意图可知民族资本比例位居第一位,应该是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年)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故 B 项正确;全面抗战时期,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挤压民族资本,故 C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处境艰难,故 D 项错误。答案:B 返回2(2019福建厦门二模)19421943 年,河南发生大饥荒。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采用教育民众互助友爱、组织开展纺织运动、协助灾民发展生产等方式,安置了 25 万涌入边区的灾民。这主要反映出()

15、A恶劣的战时环境导致灾情扩大B抗日根据地适时调整了工作重心C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正式确立D中共充分认识到战争胜利的根源返回解析:题干没有提及灾情扩大,故 A 项错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重心依然是抗日,故 B 项错误;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的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 C 项错误;当大饥荒发生之后,中国共产党“安置了 25 万涌入边区的灾民”,主要是因为中共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根源,故 D 项正确。答案:D 返回31946 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

16、同。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旨在()A实现经济上的互惠互利B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C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D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析:结合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的背景可知国民政府力图获得美国的支持,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体系,故 B 项错误;中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始国之一,故 D 项错误。答案:C 返回深化认知 一、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1政策措施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

17、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币制 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控制金融 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整顿税务 返回2.评价(1)积极方面:“法币政策”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造,防止白银外流;“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复苏发展,特别是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业有相当的发展,重工业也有所发展。关税自主政策使列强承认了中国在关税上的对等权利,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2)消极方面:国民政府依赖帝国主义,便利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列强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

18、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官僚资本的形成,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民族工商业受到压制。返回3特点(1)民族工业有显著发展。(2)官僚资本迅速膨胀。(3)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特点,仍然呈现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二、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国民政府为扭转不利的形势,争取主动,在战争初期进行抗日战争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原有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返回国民政府基于长期抗战的设想,运用国家资本,在大后方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于民营工矿业,国民政府采取鼓励海内外投资和奖助等政策。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制定计划

19、,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大后方的交通建设 制定开发大后方的建设方针,将战时经济纳入长期抗战的轨道 加强了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充裕了国家财政,对抗日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法规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争紧迫的情况下,加强了中央尤其是军事委员会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和经济行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对促进战时社会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确立战时经济体制 返回综观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的经济政策,在总体上顺应了全国抗日战争的潮流,是符合人民利益的。由于战时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渐改变了抗日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也促进了大后方

20、经济的发展,初步扭转了西南、西北地区的落后面貌。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并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路线的确立,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支持革命、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返回1土地革命时期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使中国共产党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作用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 原因 打土豪、分田地

21、、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制定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政策 返回2.抗日战争时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了地主共同抗战,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作用 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 原因 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政策 返回3.解放战争时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农民群众的支援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农民对于

22、土地的需求。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 原因 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者,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政策 返回(三)民国后期的文化走向成熟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空前高涨的民族主义意识,奏响时代最强音 素养热词“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 隐性时空 返回牛刀小试 1(2019四川成都一模)20 世纪 30 年代,在国民党主办或控制的报刊上,唯物辩证法、社会形态的演进及社会主义

23、的趋势等常常被自觉不自觉地提起或运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这些本来属于共产党人的理论主张时隐时现。这反映了()A国民党思想控制的松弛B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C马克思学说传播的深入D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返回解析:共产党人的理论在国民党的报刊上是“自觉不自觉地提起或运用”“时隐时现”,并不是经常性的正常出现,这反映了国民党的思想控制并不松弛,故 A 项错误;19 世纪 30 年代国共两党也发生过大规模战争,故 B 项错误;共产党人的理论在国民党报刊出现说明马克思学说传播广泛,影响深入,故 C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任何内容,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 D 项错误。答

24、案:C 返回2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A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C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D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返回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A、B、C 三项材料未体现;毛泽东认为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胜利之后,应该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故 D 项正确。答案:D 返回3(20

25、19湖南郴州一模)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材料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解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与民主革命两步走无关,故 A 项错误;论持久战指出抗战胜利的道路,与民主革命两步走无关,故 B 项错误;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革命胜利后的一种过渡形式的国家制度,符合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设想,故 C 项正确;论联合政府指明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26、与民主革命两步走无关,排除 D 项。答案:C 返回深化认知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1含义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主权利;发展经济,改变国家极度贫穷的状况;发展科学文化,促进思想解放、社会文明的进步。2特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紧密相连,本质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返回3兴起原因(1)西方的殖民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重,这是民族主义不断高涨的重要原因。(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是促进民族主义兴起的文化基础。(3)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入。返回4发展历程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伴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意识也达

27、到了空前的觉醒 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 孙中山深化了民族主义概念,将民族主义扩展到民权、民生,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国民革命时期又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反帝主张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使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梁启超、严复高举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民族危亡唤醒民众,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甲午中日战争民族的危机意识逐渐强化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人们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苏醒 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 返回04 高考怎么考考向聚集 返回

28、返回素养(一)突出史料实证,拓展教材的宽度 1(2019全国卷)1940 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名师点评视角新颖 不仅结合中国的社会性质,而且注重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逻辑严密 通过比较中俄两国革命的差异,从而认识近代中国的革命性质 情感丰富 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立足实际国情、努力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贡献 返回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40

29、 年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毛泽东强调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民主革命需要联合资产阶级,而俄国十月革命是“反对资产阶级”,其分析意在阐明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答案:C 返回2(2019全国卷)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返回名师点评情景变化 改变了过去对20世

30、纪20年代前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考查的材料的探究 强化思维 近代中国的经济问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文化自信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的认识 返回解析: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属于马克思主义内容之一,再结合材料“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可知,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故 D 项正确;根据材料“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可知,材料涉及的人群并非知识界,只是民众中的一部分,此外,知识界“认识相同”“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是不可能的,故 A、C 两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对中国社会

31、经济性质的认识,与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没有必然联系,故 B 项错误。答案:D 返回3(2018全国卷)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返回名师点评回归历史现场 以美国记者的记述为命题载体,使人身临其境 强化教材主干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建设:政治上民主化,经

32、济上减租减息,保障农民利益 弘扬家国情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人民群众为抗战的胜利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人民群众是抗战的英雄 解析:根据材料叙述可知,抗日根据地一个备受欺凌的农民,在得到了尊严、权利之后,就会“具有奋斗目标”,这说明其抗日热情因自身处境的改变而得到激发,故 A 项正确;材料中的“减租减息”说明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存在;国民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当时尚未完成;材料所述情况出现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所以不能排除国民党的影响,故 B、C、D 三项错误。答案:A 返回4(2017全国卷)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

33、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返回名师点评隐性时空观念 材料中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指明了时间范围是抗日战争时期 命题角度转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团结一切有抗日要求的阶级、阶层 解析:由材料“共同利害”“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等可知,中国共产党此举旨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 B 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措施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不是进行“革命”,故A 项错误;此时期为抗日

34、战争时期,而非国民革命时期,排除C 项;材料与“反抗国民政府”无关,排除 D 项。答案:B 返回素养(二)强调历史解释,转换思维的角度 5(2019全国卷)1948 年 10 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返回名师点评命题材料新颖 以人才培养而不是以战争来体现解放战争的进程 回归教材重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注重知识

35、关联 将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战争进程紧密联系起来 解析:1948 年 10 月,国共内战处于决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着手为全国解放后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故 B 项正确。答案:B 返回素养(三)注重时空观念,延展知识的长度 6(2017全国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名师点评试题情景陌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

36、群众组织的概况在教材中没有涉及 能力立意凸显 知识迁移是关键。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面临国民党的“围剿”,与国民党实力对比悬殊 强化育人功能 认识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返回解析:由材料信息“群众组织”“404 万人”“27%”“村村有党员”等,并联系抗日战争前后的史实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较抗日战争之前有显著提升,故 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排除 A 项;B 项与材料信息“抗日战争胜利后”时间不符,排除;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统一战线的范围缩小,故 C 项错误。答案:D 返回7(2016全国卷)如图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

37、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返回名师点评命题材料新颖 以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为切入点,直观鲜明 注重史实联系 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密切联系 呼应社会热点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2017年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 返回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时代背景解读图文信息。该火柴图案的主题是“抗敌”,主图是一顶大斗笠,上书“十九路军”,斗笠左右两旁分别有“振我中华”和“挽回利权”字样,这种设计是为纪念抗日的先锋十九路军。前方将士

38、奋勇杀敌殊死抵抗,后方民众全力支持积极声援,体现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D 项符合题意;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19 世纪末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所以排除 A、B、C 三项。答案:D 返回素养(四)感悟家国情怀,提升知识的高度 8(2017全国卷)1949 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

39、的确立返回名师点评知识纵引横联 晚清以来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的特权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联,体现命题之巧 暗合社会热点 与当前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自身利益有直接关联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擅自闯入”“要求英、美、法迅速撤离”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故 B项正确;A、D 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故 C 项错误。答案:B 返回素养(五)运用唯物史观,挖掘认知的深度 9(2017全国卷)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40、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名师点评高频考点依旧 考查内容仍是近年高考的常考点:社会生活的变迁 回归历史现场 命题材料场景化,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命题角度新颖 以20世纪30年代的集体婚礼为切入点,考查中西习俗的融合 返回解析:由材料可知,婚礼仪式上既有传统的“喜字纱灯”,又有“钢琴曲”“白纱”,这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婚礼仪式,并未涉及婚姻自主和新郎新娘的出身信息,排除 A、C 两项

41、;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并非政府主导,故 D 项错误。答案:B 返回返回典例(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

42、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钱穆国史大纲(1940)返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第一步:精析材料,提取观点,寻找适合的论证角度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例如根据“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其次,依据主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论证主题,例如可以结合材料的出处中的时间(1940 年),联系

43、全民族抗战的有关史实,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返回第二步:依据材料,联系所学,得出合理的历史结论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国民史学素养的提高,是国家再发展的希望 正确的民族、国家历史观,能增强国民意识 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 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 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 结论 观点 返回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三段式”作答示例一 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论证:国民读史可知:

44、中国为人类物质文明作出贡献,如中国最早培植了粟、水稻,创造了丝绸、瓷器文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国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贡献,如创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中国为人类精神文明作出贡献,如孔子创立儒家,逐步形成儒家文化圈的格局,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丰富了国人精神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1940 年,钱穆强调“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是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结论:总之,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返回示例二 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此观点正确。论证: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必然使国

45、民附随一种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如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织、冶铁技术传入中亚、欧洲,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唐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生活,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格局;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华侨下南洋,带去了中华先进文化,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1940 年,钱穆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意志精神。结论:总之,对中华文明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必将促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进而弘扬民族精神。返回示例三 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此观点正确。论证: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到明清形成了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对外闭关自守,结果加速了中国的落后。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主动学习西方,洋务运动学习器物,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学习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步深入,但又出现了“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心态。国民只有对本国历史深入了解,在存有温情和敬意同时,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结论: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才能增强国民意识,才有可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返回 “课时跟踪检测”见“课时跟踪检测(七)”(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谢 观 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