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集与并集(1)一课题:交集与并集(1)二教学目标:1。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2。会求两个已知集合交集、并集。3。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三教学重、难点:1交集与并集概念、数形结合运用;2理解交集与并集概念、符号之间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 子集、补集(二)新课讲解:我们观察下面五个图:说明:图15(1)给出了两个集合A、B;图(2)阴影部分是A与B公共部分;图(3)阴影部分是由A、B组成;图(4)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图(5)集合B是集合A的真子集;指出:图(2)阴影部分叫集合A与B的交集;图(3)阴影部分叫集合A与B的并集。1交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
2、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记作(读作“A交B”),即:且。仿此由学生给并集下定义:2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A与B的并集,A与B的并集,记作(读作“A并B”),即或。(学生归纳以后教师给予纠正)由此图(4)说明:;图(5)说明:。3例题解析:例1:设,,求。分析:涉及不等式有关问题,利用数形结合即运用数轴是最佳方案。解:在数轴上作出A、B对应部分如图。例2:设是等腰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分析:此题运用文氏图,其公共部分即为AB。解:是等腰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例3:设A=4,5,6,8,B=3,5,7,8,求AB。 分析:运用文恩解
3、答该题。解:A=4,5,6,8,B=3,5,7,8。则AB=4,5,6,83,5,7,8=3,4,5,6,7,8。例4:设是锐角三角形,是钝角三角,求。解:是锐角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是斜三角形。例5:设,,求。分析:利用数轴,将A、B分别表示出来,则阴影部分即为所求。 解:。五课堂练习:课本P12,练习15。 补充练习:已知,设,求AB,AB。解:AB=(1,1),AB=(1,1),(1,2),(2,1)。六小结:在求解问题过程中,充分利用数轴、文恩图。七课后作业课本P13,习题1.3 16(书面表达1、3、5)。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