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自主学习(教材 P99P100)1我国的基本国情(1)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2)人口众多,人口素质低。(3)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自然资源利用率较低。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1)庞大的人口压力。(2)严重的资源短缺。(3)深刻的环境危机。3行动纲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合作探讨 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是:2010 年全国大陆人口控制在 14 亿以内,基本上完成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转变。
2、材料二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切实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材料三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近期目标是,从现在起到 2010 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要初见成效。(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国政府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上正在积极实施什么战略?(2)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形势、环境形势?(3)面对这些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继续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案:(1)可持续发展战略。(2)人
3、口: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素质偏低;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率不高;环境:土地生态恶化,水资源的污染,大气污染加剧,森林草场的减少。(3)一方面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推广优生优育,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协调。另一方面,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充分、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好有限的资源,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良性循环。同步辅导1要点归纳2难点解惑(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分布同步检测 1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
4、全警戒线,K2 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1)(2)题。(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D)AK2 线 BAC 曲线CAD 曲线DAB 曲线(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C)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自主学习(教材 P101P104)1循环经济(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2)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3)核心:提高生态效益。(4)资源利用三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物利用资源化。(5)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工业可持续
5、发展模式清洁生产(1)清洁生产:是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2)效益:从环境效益看,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从经济效益看,有利于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1)原理:生态系统观点。(2)方式: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各层关系。(3)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探讨 2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
6、、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 19952007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注:1995 年全国为 100.0)。据此探讨下列问题。(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答案:(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 年较快上升,2004 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步辅导1要点归纳2难点解惑(1)人类经济发展史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2)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步检测 2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B)A河套平原 B成都平原C辽东丘陵D黄土高原(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A)A提高经济效益 B加快城镇发展C实现污染零排放 D促进民居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