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课 堂导 学 一、怎样理解“中体西用”的思想“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这一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这一思想中的“中学”与“西学”、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未消除,影响了其对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
2、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它与传统观念相抗衡的力量,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果。课 堂导 学 二、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异同点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两个主要内容。两者尽管在政体、实现资本主义的方式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但本质上是一致的。1相同点。(1)从来源上看,都来源于西方,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2)从目的上看,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3)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4)从根源上看,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2不同点。(1)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通过改良实
3、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其思想代表了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2)革命派主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温馨提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由改良到革命,由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由保留清政府到推翻清政府的过程。其演变动力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根本动力。课 堂导 学 三、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观点的异同典 题剖 析考查角度一中体西用的含义例1 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西体中用 B中体西用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解析:19世纪60年代
4、冯桂芬提出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已经揭示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文化纲领的实质,而90年代风行一时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则是这一纲领的完整表达。答案:B典 题剖 析考查角度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例2(2014河北唐山一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日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坛场时代也。是三大
5、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治化焉。其他施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末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孙中山选集上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孙中山是怎样论说三民主义的。(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孙中山的理论思考。解析:本题围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历史评价的一般方法。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即可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结合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解释,深入地分析其理论来源的特点,客观地评价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答案:(1)认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欧美有一个历时长久的演变过程,顺次先后,递嬗变易。认定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认为中国的现实情况与欧美有别,三大主义要同时举行,特别强调“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2)孙中山建立三民主义理论伊始,就有着比较开阔的视野,注意把中国置于和西方的比较之下来考虑问题,学习西方又不盲目因袭,主张结合中国实际。当然,他的有些看法未必能够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