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 班第 小组 姓名 评价(组内) (教师)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重难点】重点:古代科技的具体成就。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引导一、四大发明 成就发明过程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前期中国已有纸;105年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出“纸”。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出现,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活字印刷术:世纪中叶北宋发明。大大推进了和,促进了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古代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使依靠冷兵器的封建阶层日益衰落,为资产
2、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指南针 战国时期发明; 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迎来了大发现的时代,打开了。评价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与实践精神,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促进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由 社会向 社会的变革。西汉前期有纸张,东汉蔡伦又改良。隋唐雕版印刷术,宋代活字威名扬。一不小心炼火药,唐末军事试锋芒,北宋抵御辽夏金,此物派上朋用场。指南仪器初司南,宋代指针助远航。四大发明传欧洲,封建主义被埋葬。二、古代数学成就1九章算术 (1)约成书于_。(2)内容:采用_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3)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著作
3、,标志着中国古代以_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算筹(1)中国古代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_,后来演变成为_。(2)明清时期,随着 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_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3)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_、_、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地区。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天文成就显著原因(1) _生产活动的需要。 (2)封建王朝的重视,设置专门的天文观测机构。(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2成就:(1)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_、月食、太阳黑子及_的记录。(2)战国时期天文学家_,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_的位置。后人根据唐代天文学著作的
4、内容辑成_,成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数据。(3)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_、_等。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1历法:(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_,商朝改进为“_”。(2)元朝郭守敬编订了_,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_年。2四大农书(1)西汉氾胜之的_、北魏贾思勰的_、元朝王祯的_及明朝徐光启的_。(2)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内容:记录了东汉以后500多年间_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地位:是我国现存_、_、_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黄帝内经:_问世、_编定,是_的奠基之作。2伤寒杂病论:东汉未年,_ 创造性地提出_的方法
5、,奠定了后世_的理论基础,被誉为“_”。3本草纲目(1)内容:记录各种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绘制了一千多幅_图。(2)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_的系统总结,被誉为“”。1、比较中西方科技发展特征,分析古代中国科技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技,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思维拓展】一、本课小结:1、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2、五个领域:数学、天文学、历法、农学、医药学3、两个认识: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贡献重大。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4、三个原因: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的原因。 16C以后中国科技滞后的原因。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的原
6、因1、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保证;2、经济: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根本原因)3、文化: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先进;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4、对外:明朝中期前,长期实行对外开放,交流频繁。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滞后的原因(近代科技没有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李约瑟难题)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1、政治: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阻碍科技进步2、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固守农耕与自然经济形态,使社会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3、文化思想专制严重禁锢思想,扼杀民族创造力,不利于科学发展。儒学重人伦,轻技艺。4、科技缺陷: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
7、调实用性,未能向近代理论科学转变。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1、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促进,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2、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解放人们思想。3、政治: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建立民主代议制,提供政治保障。二、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1、领先性: 成就突出,长期领先于世界;2、实用性:重视与农业手工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传统科技领域;3、经验性:重视人文研究和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4、封闭性:没有普遍转化为生产力。5、广泛性:在造纸、印刷、天文、数学、农学、医学建筑 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三、科技发展规律小结1、科技发展共性
8、条件:政治制度创新;社会稳定;资金保障;教育与人才条件;2、影响: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生活和改变人们生活方式;【限时自测】1. 有学者认为:“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 ),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此段话中( )处应填写的朝代是 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2. 中华文明史略表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科举制度的实行 城市商业的繁荣 印刷技术的应用 中外交流的扩大 A. B. C. D
9、. 3.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解决统治官员所面临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 重理论B. 重实用C. 重民众D. 重实验4. 某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5.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
10、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6.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扩大了原料来源 A. B. C. D.
11、7.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 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 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 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 农业技术的重要性8. 世界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
12、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计时器在中外的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 技术水平的高低B. 是否出自社会需要C. 是否有政府支持D. 科学家的创新能力9.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 求善而不在求真B. 缺乏理性精神C.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 落后于西方国家11.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
13、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的意思是( ) A. 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B. 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 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D. 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合作探究】1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一摘编自吴国
14、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一一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
15、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5分) (2) 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7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6分) 【我的知识树】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导学案答案一、客观题1.C2.B3.B4.C5.C6.C7.A8.B9.B10.B11.D1.依据所学知识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繁荣的时期,火药广泛运用与军事、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等,所以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
16、宋朝,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宋代科技 2.依据所学科举制的推行,推动了民间向学风气的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学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知识的普及,中外交流的扩大对文化的下移没有影响,所以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世俗文学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结合九章算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应用而忽视理论研究。故答案为B。 4.本题主要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A中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A错误;据考古发现,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错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
17、字印刷术,C说元朝发明活字印刷术是错误的;而唐朝首先将火药应用于军事,故选C。 【考点定位】必修三 古代中国科技四大发明 5.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宋处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时期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比较普遍,故本题选择C项。项错在发明雕版印刷术的人、B错在活字印刷;D项错在局限于官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雕版印刷术)。 6.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说明还魂纸是将废纸作为原料重新利用,扩大了原料来源,“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降低了生产成本,正确。“全省从前煮浸
18、之力”,说明工序更为简单,错误;“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还魂纸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错误。答案为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造纸术 7.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降命后稷,食为政首”的信息表明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信息体现了儒学的农本思想,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的特点齐民要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
19、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中外时钟的发展情况,可以得出出现两者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是否出自社会需要,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中外科技发展的状况 9.试题分析:科学是与理性相联系的,理性是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而材料中所述“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则是理性的对立面,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 10.试题分析:从材料很容易可以看出,人的出汗是和自然环境
20、有很大的关系,天气的寒暑决定人的内分泌的相关情况。关系B。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人体之间的相互联系;C项错误,材料也我说出中医的诊疗疗法;D项材料未涉及。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的科技 11.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说明中国科技发明已经出现,但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有形成近代科技。其余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特点。 13. (1)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技成为引领经济、深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