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标要求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六王毕、四海一”1过程(1)建秦朝: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秦朝。(2)定北方: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3)平岭南:修筑灵渠,平定岭南,设置岭南郡。(4)收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任命官吏。2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历史认识秦结束了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现象,也是秦始皇主要的历史功绩,为以后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海内为郡县1实行:秦始皇
2、把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郡县制推广到全国。2结构:“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3特征: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影响: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重点精讲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不同?关键点拨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分封制下官位世袭,独立性强,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任命,听命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深化探究探究点郡县制的实施材料(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
3、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思考(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各自利弊的认识。答案(1)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而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
4、新占领的地区,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2)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3)分封制的益处:对于距离统治中心比较远的地区,分封子弟镇守便于控制。但其弊端是:分封诸侯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疏远,诸侯混战,失去了原来巩固统治的作用,诸侯容易起异心,造成天下大乱。郡县制的益处:实行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地方官吏从朝廷领取丰厚的俸禄,便于中央控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但其弊端是:地方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便于最高统治者的专制,为秦朝的暴政创造了条件。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
5、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三公:即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丞相、主管军事的太尉和负责监察系统的御史大夫。(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3议政制度: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备皇帝裁决,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4“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为“汉承秦制”。概念辨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二者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历史评价秦朝的历史地位怎样?秦朝虽然统治短暂
6、,但有着开基创业的地位:(1)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祖国统一初步奠定,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2)开创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重点精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影响:积极方面:政治上,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消极方面:秦朝地主阶级借助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使人民的处境日趋恶劣。深化探究材料一材料二阳陵虎符右图是秦朝皇帝发给驻防阳陵将领的铜铸虎符。虎符中分为
7、二,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调发军队,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思考(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2)材料二的图文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反映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2)“右才皇帝,左才阳陵”说明太尉一职是虚设的,职位没有真正的执掌人,调动军队的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实质上反映了秦朝皇帝统治权力的加强。课堂小结秦朝统一以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的特点。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
8、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秦朝政治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1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A是大一统的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C人民生活的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答案A解析“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大意是:四海之内都臣服了,粮食丰收,路上没有逃荒要饭的百姓。从中可知秦朝为大一统的王朝。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
9、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设立刺史制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中央政府任命”“向中央政府负责”等关键词可知是秦朝郡县制下地方管理的情形。3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神化皇权,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水能克火,故秦代周;同时还搞“封禅”(封是到泰山顶上祭天,禅是到山下祭地)。这说明秦始皇()为专制皇权寻找理论根据宣扬天命论,为其统治服务主张以柔克刚,传世百代传播封建迷信,愚弄老百姓A B C D答案B解析“采用五德终始说神化皇权”说明正确;“封禅”说明正确。秦朝实行法家思想
10、,故“以柔克刚”说法不正确,排除,故选B项。4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A丞相 B御史大夫C九卿 D郡守答案D解析参加朝议的是中央政府的大臣,包括丞相、御史大夫、诸卿等三公九卿,郡守是地方大臣,无权参加朝议。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秦朝在政治上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基础达标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于()A公元前2世
11、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答案D解析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即公元前3世纪的晚期,故选D项。2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答案B解析本题以皇帝称谓的由来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题干反映秦始皇认为皇、帝都不能彰显自己,故将两者合二为一,皇帝只能是君主的专用称谓,其主观目的应是树立专制权威,B项正确;A项易误选,从表现上有炫耀文治武功,但不符合题意;C、
12、D两项说法错误。3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赵佗任南海郡郡尉,任嚣任龙川县县令。赵佗、任嚣()A定期朝觐秦始皇 B负责将地方财政运送中央C按受秦始皇任命 D协助秦始皇处理中央政务答案C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4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长城 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 D禅让制答案C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治,防止诸侯混战的局面再出现。5公元前206年,赵
13、佗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赵佗曾任秦朝南海郡龙川县县令。关于他任职龙川县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B其职位可以世袭C其县令职位由南海郡郡守任命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答案A解析秦朝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不可以世袭,不拥有封地。6在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陛”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B皇帝安危国之大事C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D皇帝显示自己威风答案A解析注意关键词“本质上”。从材料来看,“陛下”
14、实质上是皇权至上的体现。7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三公九卿制的评价,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运用已有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以论证历史结论的能力。秦朝时期军国大事先由大臣朝议再由皇帝裁决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这一做法与君权的弱化无关,而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8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15、”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理解能力。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能力提升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
16、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力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10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答案A
17、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个人亲信为基础、不考虑世袭”,可见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1社会转型期政治制度变化剧烈。从先秦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有()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A B C D答案D解析先秦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秦朝中央集权,皇权至上,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血缘政治仍有影响。项正确,项与史实不符,项说法太绝对,故选D项。12明末清初有思想
18、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明末清初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弊端在于官员流动大,分封制的弊端(封建之弊)在于官员的世袭。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利于地方发展,两者各有利弊,故A、C两项说法错误,郡县制容易造成皇权专制,分封制兴起和盛行时期,皇权还没有出现,故D项错误。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故B项正确。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人的经典在于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
19、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封建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资源其结果是,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请回答:(1)造成材料一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阐释。(2)归纳材料二的基本观点。(3)材料三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你如何评价?(4)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什么?答案(1)材料中现象是由中国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造成的:分封制强调国王与
20、臣属之间的关系;宗法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宗法分封制趋于崩溃。(3)秦完成统一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4)从宗法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演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1)问,主要结合材料中强调的两种观点来分析归纳;(2)问,主要结合时代背景来进行归纳;(3)问,结合图片中信息判断制度,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价;(4)问,要把握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来归纳概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
21、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材料二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等大臣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
22、的名号。材料三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1)根据材料一、二,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2)材料二中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4)根据所学知识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答案(1)支持(拥护、欢迎)态度;秦的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提,符合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2)强调功绩,神化皇权。(3)管理方式: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积极: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消极: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解析第(1)问,要结合战国时期战乱对人民的影响分析。第(2)问,要从秦始皇的功绩、迷信方面分析。第(3)问,注意设问中的限定是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第(4)问,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