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935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新素养同步练习: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时检测夯基提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扬州高一期末)有学者撰文称:这场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这场改革的领导者是()A列宁 B斯大林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解析:选C。列宁时期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斯大林时期建立了苏联模式,农业实行的是农业集体化,与题意相反,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其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时期,其改革对所有制和经济体制进行了突破,失误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2(2019潍坊高一期

2、中)1953196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5%,是美国的2倍。这得益于赫鲁晓夫改革()A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B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解析:选B。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有利于农业而非工业发展,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了企业职工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工业的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是勃列日涅夫而非赫鲁晓夫,故C项错误;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是戈尔巴乔夫而非赫鲁晓夫,故D项错误。3(2019大同高一期末)下图是苏联经济阶段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该图说明苏联()A经济发展与

3、政策调整密切相关B三次经济改革使苏联经济不断下滑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实现D斯大林模式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解析:选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50年代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受到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以及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故A项正确。4(2019黔东南高一期末)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我们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应全盘否定,主要原因是()A其改革中农业成就显著B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C其改革指导思想正确D其改革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解析:选B。赫鲁晓夫改革尝试对农业和工业进行改革,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故选B

4、。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但是由于赫鲁晓夫急躁冒进,不顾客观实际,倡导“种植玉米运动”,导致粮食减产,因此农业成就显著的说法错误,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只是在原有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C项错误;由于赫鲁晓夫个人反复无常,造成混乱,阻碍了改革的进行,D项错误。5(2019赣州高一期末)下表为苏联在“七五”(19611965年)计划和“十一五”(19811985年)计划期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出现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196119658.56.68.62.36.4198119853.33

5、.23.71.13.1A.苏联模式弊端日益严重B勃列日涅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C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D美苏“冷战”对峙消耗了苏联国力解析:选A。材料说明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发展出现停滞。出现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模式弊端日益严重,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仍然用计划调节方式管理经济,故C项错误;美苏争霸消耗了苏联国力,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6(2019齐齐哈尔高一期末)1975年,苏联的电力、原油、钢等产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3%上升到1975年的53%,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主要是因为(

6、)A美国经济陷于“滞胀”危机 B苏联革除了苏联模式弊端C苏联改革重点在重工业发展 D美国已经转型到知识经济时代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1975年苏联的电力、原油、钢等产量均大幅度超过美国,并且国民生产总值大规模上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勃列日涅夫于19641982年当政,其当政期间苏联改革的重点在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因此当时苏联的重工业取得了很大发展,C项正确。7(2019唐山高一期末)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据此,戈尔巴乔夫()A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

7、“加速发展战略”C加强执政党地位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从经济上进行改革,制定“加速发展战略”,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8(2019百色高一期末)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之初提出:国家将加大对机器制造业投资,达到“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五年内赶上美国”。他的改革()A针对苏联经济停滞对症下药B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C未认清苏联经济问题的实质D借鉴中国的“大跃进”运动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题干提到,戈尔巴乔夫要对制造业加大投资。苏联经济的实质问题在于经济发展体制有问题,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

8、苏联经济的发展,而戈尔巴乔夫没有涉及体制问题,即没有认清苏联经济问题的实质,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对比及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上台:1953年上台:1964年下台:1964年下台:1982年材料二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苏联文学报评论材料三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做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

9、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1)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2)结合史实说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评价?(3)材料三中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时”,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解析:(1)应注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上台和下台的时间,再结合材料一图示指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作用。(2)据材料“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1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指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但又没有突破苏联模式。(3)应围绕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分析。据材料“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2)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改革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而“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3)如何解决: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结果: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政治体制改革使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