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937KB ,
资源ID:54901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901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十二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化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42分)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下列垃圾分类错误的是ABCD垃圾分类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碎玻璃是可回收物,分类正确,故A正确;B铅酸电池是有害垃圾,分类错误,故B错误;C杀虫剂是有害垃圾,分类正确,故C正确;D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分类正确,故D正确;故答案为B。2. “纳米材料”(1 nm109m )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对于所得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光束通过此分散系时会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B. 此分散系

2、中“纳米材料”的粒子在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C.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纳米材料”的粒子可能向电极做定向运动D. 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答案】D【解析】【详解】A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中胶粒在光照时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称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纳米材料”(1nm=10-9 m)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所得分散系为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布朗运动不是胶体的特有性质,对于液体中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所以,在此分散系中“纳米材料”的粒子在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故B正确;C将“纳米材料”

3、分散到某液体中,所得分散系为胶体,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是由于它们具有很大的总表面积,有吸附力,吸附离子,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在分散剂里向阳极或阴极作定向移动,所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纳米材料”的粒子可能向电极做定向运动,故C正确;D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滤纸上的小孔直径小于100nm,胶体和溶液都能通过,只有浊液的微粒不能通过,分离提纯胶体应用半透膜,用滤纸过滤的方法不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故D错误;故选:D。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钠B. 氯化镁C. 二氧化碳

4、D. 稀盐酸【答案】B【解析】【详解】A钠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A;B氯化镁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氯化镁是电解质,故选B;C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不选C;D稀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D;选B。4. 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A. 碱和盐的反应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 盐与盐的反应D. 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碱和盐能生成新盐和新碱,所以X和Y可能是碱和盐,故不选A;B碱性氧化物和水能生成碱,X和Y不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和水,故选B;C两种盐能

5、反应生成两种新盐,X和Y可能是盐与盐,故不选C;D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反应生成盐和水,X和Y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故不选D;选B。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O2体积是22.4LB. Mg的摩尔质量是24gC. 常温常压下,1.7gNH3中含有的氨分子数约为6.021022D. 0.5molL-1NaCl溶液中含有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答案】C【解析】【详解】A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确定气体的体积,故A错误;BMg的摩尔质量为24g/mol,故B错误;C1.7gNH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氨分子数约为0.1NA,即6.021022,故C正确;D溶液体积未知,无法

6、确定溶液中的微粒数目,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C。6. 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小的是( )A. 200mL0.4mol/L的MgCl2溶液B. 500mL1mol/L的CaCl2溶液C. 500mL0.6mol/L的KCl溶液D. 1000mL5mol/L的NaCl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 200mL0.4mol/L的MgCl2溶液中c(Cl-)=0.4mol/L2=0.8mol/L;B. 500mL1mol/L的CaCl2溶液中c(Cl-)=1mol/L2=2mol/L;C. 500mL0.6mol/L的KCl溶液中c(Cl-)=0.6mol/L1=0.6mol/L ;D. 1000

7、mL5mol/L的NaCl溶液中c(Cl-)=5mol/L1=5mol/L;故选C。7. 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纯碱硫酸小苏打过氧化钠干冰B苛性钠盐酸食盐氧化钠一氧化碳C纯碱冰醋酸胆矾氧化镁二氧化硫D苛性钠硝酸碳酸钙氧化铁二氧化碳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A错误;B一氧化碳既不能和酸反应,又不能和碱反应,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C错误;D苛性钠为NaOH属于碱,硝酸为酸,碳酸钙属于盐,氧化铁可以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

8、物,二氧化碳可以和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8.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剧烈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产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钠密度小于水,钠浮在水面,故错误;钠与水剧烈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故正确;硫酸铜溶液并没有酚酞,所以溶液不会变红,故错误;钠熔点低,反应放热,钠熔成闪亮小球,有气体产生,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故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N

9、aOH,NaOH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故答案为C。9.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钠与水反应生成1molH2B. 7.8gNa2O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4NAC. 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 16gO3和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答案】D【解析】【详解】A1mol钠与水反应生成0.5molH2,故A错误;BNa2O2含有Na+、,7.8gNa2O2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离子数为0.3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标准状况下,11.2LH2O的物质的量不是

10、0.5mol,故C错误;DO3和O2的混合物中只含氧原子,16gO3和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故D正确;选D。10.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烟生成H2和Cl2反应生成HClB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放在石棉网上的熔融的钠球上方,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白烟生成Na和Cl2反应生成NaClC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氯水中含有Cl2D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氯水中有H+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瓶口有白

11、雾生成,是因为生成的HCl遇到空气中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不会有白烟生成,故A不相符;B. 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放在石棉网上熔融的钠球上方,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白烟生成,白烟是生成的NaCl分散在空气中导致的,故B相符;C.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其可溶于水,因此,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Cl2,故C相符;D.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 是因为其遇到了H+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D相符;本题答案为A11. 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B. 无色溶液中:C. 酸性溶液中:D. 碱性溶液中:【答案】D【解析】【详解】A含有的

12、溶液呈蓝色,无色溶液中不含,故不选A;B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B;C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不选C;D碱性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D;选D。12. 下列目的能达到的是( )A. 将58.5gNaCl溶于1L水中可得1 molL1的NaCl溶液B. 将标准状况下22.4L HCl溶于1L水中可得1 molL1盐酸C. 将25.0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后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 molL1D. 将78gNa2O2溶于水,配成1L溶液可得到浓度为1 molL1的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将58.5gNaCl即1mo

13、l氯化钠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因此不能配制1molL1的NaCl溶液,A错误;B.将标准状况下22.4L HCl即1mol氯化氢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L,因此不能配制1 molL1盐酸,B错误;C.将25.0g胆矾(CuSO45H2O)即0.1mol胆矾溶于水后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0.1mol0.1L1molL1,C正确;D.将78gNa2O2即1mol过氧化钠溶于水,得到2mol氢氧化钠,配成1L溶液可得到浓度为2 molL1溶液,D错误;答案选C。13. 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g,一个12C的原子质量是b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molB. 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C.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 由已知信息可得NA=【答案】D【解析】【详解】A. 摩尔质量为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ol1,一个原子的质量是ag,则1mol的质量即NA个原子的质量为aNAg,所以该原子的摩尔质量应为aNAgmol1,故A正确;B. 根据A项分析知,该原子摩尔质量为aNAgmol1,则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故B正确;C.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

15、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C正确;D. 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把12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定义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应为NA=,故D错误;故选D。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Ca2+2OH-+CO2=CaCO3+H2OB.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H2O+CO2C.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2H+=H2O+CO2D. 石灰石与醋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答案】B【解析】【详解】A.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发生的反应为 ,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NaHCO3

16、 与HCl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其离子方程式+ H+ = H2O +CO2,故B正确;C.碳酸镁微溶于水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 2H+=Mg2+ H2O+CO2,故C错误;D. 石灰石中的成分碳酸钙难溶于水,醋酸是弱电解质,这两种物质在写离子方程式是都不拆的,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 +2CH3COO- +CO2+H2O,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 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装置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B. 装置的作用是干燥O2C. 收

17、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D. 装置、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答案】C【解析】【分析】CO2和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中盛放的是过氧化钠,中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中是浓硫酸,是收集氧气的装置,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据此分析。【详解】A中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则装置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故A正确;B中是浓硫酸,用于干燥氧气,故B正确;C是收集氧气的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应该选择装置b,故C错误;D装置、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故D正确;故答案为C。16. 将11.5g钠、12g镁、28g铁分别投入200m

18、L1mol/L的盐酸中,相同条件下产生气体的体积( )A. 钠最多B. 镁最多C. 铁最多D. 一样多【答案】A【解析】【详解】钠性质活泼,钠和盐酸、水都能反应放出氢气,0.5mol钠最多生成0.25mol氢气;镁只能和盐酸反应,12g镁投入200mL1mol/L的盐酸中,盐酸不足,生成0.1mol氢气;铁只能和盐酸反应,28g铁投入200mL1mol/L的盐酸中,盐酸不足,生成0.1mol氢气;所以相同条件下钠产生气体的体积最大;故选A。17. 将1 L 1.00 mol/L 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 L 1.25 mol/L的盐酸中;再做相反操作:将1 L 1.25 mol/L的盐酸

19、逐滴加入1 L 1.00 mol/L 的Na2CO3溶液中,两次操作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同温同压下)A. 25B. 52C. 11D. 21【答案】B【解析】【详解】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发生反应:Na2CO3+ HCl=NaCl+NaHCO3,然后发生:NaHCO3+HCl=NaCl+ CO2 + H2O;当把1 L 1.00 mol/L 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1 L 1.25 mol/L的盐酸中时,由于开始盐酸过量,开始发生的总反应为:Na2CO3+2HCl=2NaCl+ CO2 + H2O,n(HCl)= 1L1.25mol/L=1.25 mol,n(Na

20、2CO3)=1L1.00mol/L=1mol,根据方程式可知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是1.25 mol2=0.625 mol;当将1 L 1.25 mol/L的盐酸逐滴加入1 L 1.00 mol/L 的Na2CO3溶液中,先发生Na2CO3+ HCl=NaCl+NaHCO3,由于n(Na2CO3)= 1.00 mol,反应消耗盐酸1.00mol,生成NaHCO31.00mol,盐酸过量0.25 mol,接着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 CO2 + H2O,由于NaHCO3过量,产生的CO2按照盐酸来计算,n(HCl)= 0.25 mol,所以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是0.25 mol

21、;对于气体来说,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等于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所以两次操作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0.625 mol:0.25 mol=52,故答案选B。18. 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反应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 反应说明NaHCO3的稳定性强于Na2CO3C. 反应说明Na2O2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D. 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等【答案】B【解析】【详解】A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反应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A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22、,则反应说明Na2CO3的稳定性强于NaHCO3,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日常生活中用过氧化钠为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故C正确;D是分解反应、是化合反应、是置换反应,则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B。19. 为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B. 实验中MnO2做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C. 综合实验和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D. 综合实验表明,实验酚酞褪色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变弱【答案】D【解析】【详解

23、】A. 据流程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A正确;B. 据流程知,实验中有氢氧化钠和双氧水生成、实验中MnO2做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正确;C. 由流程知,综合实验和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C正确;D. 综合实验表明,实验酚酞褪色的原因是双氧水的漂白性,D不正确;答案选D。20. 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B. 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C.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D. 等质量的甲和乙

24、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11【答案】D【解析】【分析】同温同压下,ag甲气体和2a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由n= V/Vm,可知甲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详解】A项、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m/V知,其密度相同,故A正确;B项、根据m=nM=VM/Vm知,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故B正确;C项、根据PV=nRT=m/MRT知,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因为二者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压强相同,故C正确;D项、等质量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分子的构成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原子个数是否相同

25、,故D错误。故选D。21. 将8g铁片放入100mLCuSO4溶液中,Cu2+全部被置换后,取出附有铜的铁片洗涤、干燥、称重,其质量变为8.2g,则原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0.125 molL-1B. 0.25 molL-1C. 0.175 molL-1D. 0.5 molL-1【答案】B【解析】设原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Fe+CuSO4FeSO4+Cum 1mol 64g-56g=8g xmol8.2g-8g=0.2g1mol:xmol=8g0.2g解得x=0.025,则原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0.025mol0.1L=0.25mol/L,故选B。二

26、、非选择题(22题6分,23题12分,24题10分,25题13分,26题17分,共58分)22. 有五种等浓度溶液Na2SO3、BaCl2、AgNO3、NaOH、X五种溶液(X为某未知溶液),将部分溶液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查阅资料:Na2SO3类似Na2CO3,具有某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序号操作现象离子方程式i+白色沉淀aii+bciii+无色气体d(1)将表格补充完整。a_;b_ ;(2)预测与不能发生反应,依据是_。(3)猜测是H2SO4,因此在实验iii的基础上增加实验iv,证明了猜测。实验iv的操作及现象是:(所需试剂任选)。_ 【答案】 (1). Ba2+SO=BaSO3 (2).

27、 白色沉淀 (3). 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 (4). 将与(或者Ba(OH)2/Ba(NO3)2)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结合实验iii,即可证明是H2SO4,【解析】【详解】(1)Na2SO3和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和NaCl,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3;BaCl2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Ba(NO3)2,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2)BaCl2和NaOH若彼此交换成分后,产物中没有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二者不能反应;(3)由于Na2SO3和能反应生成气体,且Na2SO3类似Na2CO3,具有某些相似的化

28、学性质,可知为酸,即阳离子是氢离子,若猜测其为硫酸,则需要验证其阴离子为SO,所以可将与(或者Ba(OH)2/Ba(NO3)2)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结合实验iii,即可证明是H2SO4。23. 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要想得到精盐,需要除去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硫酸盐、氯化钙和氯化镁。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和操作b的名称依次是_、_;(2)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试剂的作用是_;(3)实验室打算配置480mL1mol/LNaCl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_g。在配置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实验结束后,发现所配制的溶液浓度较小,可能的

29、原因是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B容量瓶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D把溶液从烧杯中转移至容量瓶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从配置好的NaCl溶液中取出5mL,将其稀释至200mL,稀释后NaCl溶液的浓度变为_ mol/L。【答案】 (1). 过滤 (2). 蒸发 (3). 除去Ca2+ CO+Ca2+=CaCO3和Ba2+ CO+ Ba2+=BaCO3 (4). 29.3 (5).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6). CD (7). 0.025【解析】【分析】由实验流程可知,粗盐溶解后加试剂BaCl2,操作a为过滤,得到沉淀A为BaSO

30、4,溶液A含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钡,再与NaOH反应时,镁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得到沉淀B为Mg(OH)2,溶液B含氯化钙、氯化钡、NaOH,试剂为碳酸钠,可除去钙离子、钡离子,过滤分离出沉淀C为BaCO3、CaCO3溶液C含NaCl、NaOH、碳酸钠,再加盐酸反应后,蒸发结晶得到固体产品。【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操作a为过滤,操作b为蒸发,故答案为:过滤,蒸发;(2) 溶液B含氯化钙、氯化钡,试剂为碳酸钠,所以加入试剂的目的是为了除去Ca2+,CO+Ca2+=CaCO3和Ba2+ ,CO+ Ba2+=BaCO3,故答案为:除去Ca2+ CO+Ca2+=CaCO3和Ba2+ CO+ Ba2

31、+=BaCO3;(3)实验室中没有480mL的容量瓶,故选用500mL容量瓶,则m=nM=cvM=150010-358.8g=29.25g,由于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则称取29.3g,故答案为:29.3g配置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定容时俯视,加水过少,浓度偏大,故A错误;B因为配置溶液还需要加水,所以容量瓶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无影响,故B错误;C再次加水会使加入的水偏多,由于得浓度偏小,故C正确;D转移时未洗涤烧杯,玻璃棒会有溶质沾在上面,故浓度偏小,故D正确;故选CD。(4) 从配置好的NaCl溶液中取出5mL

32、,将其稀释至200mL,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不变,设稀释后NaCl溶液的浓度为c 1mol/L50010-3L=c20010-3L 解得c=0.025 mol/L,故答案为:0.025 mol/L;24.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气体X的性质,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Cl2,其中含有少量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描述B、C装置中的现象_;结合化学方程式及物质性质说明B、C装置中现象不同的原因_。(2)Cl2是有毒气体,为了防止多余Cl2污染空气,可以在D处用如图装置进行尾气处理,请画出装置示意图并标明所加试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_。【答案】 (1). 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褪色,湿润的有色

33、布条褪色 (2). 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溶于水生成了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3). Cl2+ 2OH- = Cl- + ClO - + H2O【解析】【详解】(1) 由题可知通入B中的气体是干燥的氯气,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干燥的布条没有褪色,而C中的布条是潮湿的,氯气遇到水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而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C中布条褪色了。(2)氯气能和碱反应,故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剩余的氯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2OH- = Cl- + ClO - + H2O25. 电解质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电导率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变化。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

34、大,电导率就越大。如图是向20mL0.01mol/LBa(OH)2溶液中滴入了2滴酚酞溶液,然后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0.2mol/LH2SO4溶液,获得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1)0-80s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截至b点,加入0.2molL-1H2SO4溶液的体积为_mL。(2)写出该实验中离子方程式_。(3)证明水是电解质实验证据是_。(4)某同学向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bd段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填a、b、c、d,下同);_点对应的溶液中Ba2+沉

35、淀完全。【答案】 (1).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褪去,电导率减小 (2). 1 (3). 2H+ SO-+Ba2+2OH-=BaSO4+2H2O (4). 水的导电性实验 (5). H+OH-= H2O (6). ad (7). ab【解析】【分析】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Ba(OH)2是强电解质,开始滴定时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大,溶液的电导率大,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变成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当Ba(OH)2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主要是水和极少量的硫酸钡,水是弱电解质,此时导电性很小,再继续加入硫酸,硫酸是强电解质,离子

36、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又增强。以此分析解答本题。【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080s是Ba(OH)2和H2SO4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的过程,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碱性逐渐减弱,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80s时溶液中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变成水,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主要是水和极少量的硫酸钡,所以080s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褪去,电导率减小。由图可知b点时Ba(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加入0.2molL-1H2SO4溶液的体积为V=1mL;故答案: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褪去,电导率减小;1。(2)该实验是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其离子方程

37、式2H+SO+Ba2+2OH-=BaSO4+2H2O,故答案:2H+ SO+Ba2+2OH-=BaSO4+2H2O。(3)证明水是电解质的实验证据是应用导电性实验,连接完整的的电路,把电极插入水中,观察电流表有读数,说明水能导电,是电解质。故答案:水的导电性实验。(4)由图可知溶液中钡离子与SO 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与H+生成水,曲线中a点溶液的导电能力接近0,所以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变化曲线。所以a点时离子方程式为:2H+SO+Ba2+ 2OH-= BaSO4+2H2O,此时Ba2+沉淀完全;b点时离子方程式为:H+SO+Ba2+ +OH-= B

38、aSO4+H2O,此时Ba2+沉淀完全,氢氧根离子有剩余,继续滴加硫氢化钠,酸碱发生中和反应,bd点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 H2O,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d点对应的溶液呈中性,ab点对应的溶液中钡离子沉淀完全,故答案: H+OH-= H2O;ad;ab。26. 制作馒头时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小明对泡打粉的发面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某种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I提出问题:泡打粉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II猜想:猜想1: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猜想2:酒石酸氢钾受热分

39、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猜想3: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III实验探究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热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_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猜想1正确实验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酒石酸氢钾,加热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_实验在装置2的c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_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3正确IV实验反思再查阅资料得知:纯碱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小明对探究问题又提出了第4个猜想,并

40、用以上装置完成实验验证,其实验方案为:V某失效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和Na2CO3。为测定混合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实验1:使用下图装置通过干燥管的增重测量CO2的质量。试剂X为_。某同学认为装置中干燥管的增重并不能准确表示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其理由是_。实验2:取ag混合物样品加热、冷却、称重,重复以上操作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测得固体质量变为bg。写出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为(用a、b表示)_。【答案】 (1). 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3). 猜想2不正确 (4). 水 (5). 碱

41、石灰 (6).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能进入干燥管,被碱石灰吸收 (7). (8). 【解析】【分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气体;酒石酸氢钾加热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钠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干燥后,通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二氧化碳,根据干燥管的增重测量CO2的质量,从而计算Na2CO3质量分数;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水、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

42、氢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详解】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气体,所以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方程式是 ;加热酒石酸氢钾,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酒石酸氢钾加热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证明猜想2不正确;碳酸氢钠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中加水,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和酒石酸氢钾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证明猜想3正确;V实验1: 试剂X吸收二氧化碳气体,X为碱石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能进入干燥管,被碱石灰吸收,所以干燥管的增重并不能准确表示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实验2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程式是;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g x=g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为 。【点睛】本题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性质为载体,探究复合膨松剂的性质,明确实验原理是解题关键,把握碳酸氢钠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