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76KB ,
资源ID:5486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86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宣威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宣威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绝密启用前云南省宣威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5月份考试命题教师: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与春秋时期的变法运动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A客观上瓦解了井田制B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C瓦解了西周所形成的分封制D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2.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BCD3

2、.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B促进了德意志语言的发展C16世纪末取得合法地位D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4.6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原因是()A北魏推行均田制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C三长制得以实施D适宜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5.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鲜卑B匈奴C羯D羌6.雅典公民推举梭伦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B巩固贵族的既得利益C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D征服其他城邦的需要7.秦国商鞅变法有其历史局限,下列不是其局限的是( )A轻罪

3、重罚B户赋、劳役沉重C国情依旧如故D旧制度、风俗文化仍在8.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该制度产生的危害有( )严重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地方官吏对农民的掠夺各地宗主构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激化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之间的矛盾ABCD9.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10.英国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相同

4、点是()A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B建立民主色彩的教会C简化复杂的宗教仪式D清除教会的封建势力11.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武器的落后B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C运输工具的落后D军需品的不足12.关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统一黄河流域后建立B曾吞并其他政权C曾多次迁都D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13.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文章中,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特别受到诸侯的欣赏( )A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B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C减少教堂和修道院D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1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

5、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15.商鞅在变法时规定:民众“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C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D禁止商业的发展16.“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A大化改新B商鞅变法C忽必烈改革D孝文帝改革17.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下列对其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支持农民战争,要求人民服从政府路德教派取得了合

6、法地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ABCD18.“二一九法令”指出:“有些人只想到自己而忘却了义务使用土地而不给地主尽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这说明废除农奴制后()A农民和地主取得了对等的地位B农民以继续履行义务为条件获得自由C地主的经济利益遭到很大损失D农民在取得土地前须继续履行义务19.之所以说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的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原因有()“解负令”的颁布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四百人会议”的创立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ABCD20.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在于统治者实行()A养兵政策B守内虚外政策C更戍

7、法D一职多官21.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2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颁布“解负令”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BCD23.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当时北魏()A阶级矛盾尖锐B民族矛盾尖锐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D汉族内部矛

8、盾激化24.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追根溯源,所有变革发生的根源都在于()A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D变法改革浪潮的推动25.下列对希腊城邦的认识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A指希腊的一种民族意识B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C指希腊的一种国家组织D小国寡民是其突出特征26.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B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C汉族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D“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27.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它们(

9、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28.下图是拿破仑入侵埃及的图片。1798年法国远征埃及的目的有()打击反法联盟的组织者英国建立殖民地威胁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印度 帮助埃及发展资本主义ABCD29.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1883年,又说:“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B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C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30.商鞅变法遭到了秦国贵族们的坚决抵制,他们千

10、方百计破坏新法。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他们之口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C“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D“政必改革,礼岂因循”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一位文职官员表达了如下这一观点:“这就像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 材料二 日本人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

11、,创造了以欧洲最新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明治领导人预见到,这些新军队需要现代化经济为它们提供军需品。因此,他们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料或成立政府公司来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政府领导人不仅注意支持轻工业如纺织工业,而且注意支持重工业如采矿业、钢铁工业和造船业,因为后者是提供军需品所必不可少的。这些企业建成后,政府通常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出售给各种享有特权的私人行业。少数富贵人家,即通常所称的财阀,正是以这种方式扼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以上材料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分析明治维新后新领导人热衷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实现经

12、济近代化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其后果。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面对教皇和皇帝组织的围剿,路德慷慨陈词,他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 材料二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恩格斯请回答:(1)通过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慷慨陈词的核心主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如何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3)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90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敕语。从它颁布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了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教育敕语说:“尔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

13、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和、朋友信、恭俭律己。时守国法,一旦危机,则义勇奉公,以辅翼天壤之皇运。”福泽谕吉第十卷日本岩波书店出版(1)据材料指出,教育敕语所说的“教育之渊源”指什么?并概括其主要目的。(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敕语对日本社会的影响。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各民族间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为巩固统治,北魏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实行按人口分配土地,推行鼓励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重

14、用崔浩等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和欠缺,使得北魏政权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如宗主督护制的存在加重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材料二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于其他被统治民族也是如此。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写道:“吾今昕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拓跋贵

15、族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不断爆发起义。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北魏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什么?(2)不改革会造成什么后果?(3)你若生活在那一时代,处在孝文帝的位置,怎样做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B不正确,因为这两种表现出现于春秋时期;C只是吴起变法的内容,D是最主要的内容和影响。故选D。2.【答案】D【解析】北宋“三冗”问题是指“冗官”“冗兵”和“冗费”。结合所学知识及所给的选项可知,出现这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官僚机构臃肿和军事体系的庞大、战争费用高。地主兼并土地虽是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出现统治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与“三冗”无关。所以答案

16、为D。3.【答案】C【解析】1555年,德意志的新、旧教诸侯签定和约,规定“教随国定”的原则,标志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使许多荒地得以开垦;B、D两项的实行会提高粮食产量;C项是一种基层行政组织;故选A。5.【答案】A【解析】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汉化的过程、民族融合的过程,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的历史进步,尤其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通过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6.【答案】C【解析】明确题干“公民”应包括贵族、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即梭伦是被雅典社会各阶层推选上台的,因此可判断出A、B、D三项

17、错误。7.【答案】C【解析】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大为增强,所以不能说国情依旧如故。另外,它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等。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宗主督护制下,出任宗主的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这些豪强地主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地主,它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汉族大地主的需要,因此不正确,都对,选A。9.【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中的“北境自染逆虏”不难看出是鲜卑族入主中原;“征调赋敛,靡有止已”,可见鲜卑族对汉族实施了残酷的剥削,由此看出汉族与鲜卑

18、族矛盾十分尖锐。所以答案选B。10.【答案】A【解析】英国亨利八世的改革仅仅是摆脱天主教会对英国的控制,但没有对宗教仪式等进行实质性的变革。11.【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从本质上看,战争失败是由俄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导致的。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北魏的有关史实。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改魏,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所以说建立北魏政权后,才统一黄河流域。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19、,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B项不仅是受到诸侯欣赏,而且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成功提供了条件。A、C、D三项是针对宗教内部的改革,对世俗封建主、诸侯影响不大,不会太多地引起他们的关注。所以选B。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佛像的变化产生在迁都洛阳后,说明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15.【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信息可知,商鞅变法确立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故理解准确的是C,重农抑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对材料理解片面,故排除A、B、D。16.【答案】D【解析】“游牧文化”演变为“农耕文化”,四个备选项中只有孝文帝改革的史实符合,17

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有深远影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思想,推动了下层民众反封建的斗争,并使得路德教等新教取得合法地位,所以都正确。马丁路德虽反对天主教,得到人民的支持,但是他明确反对农民战争,要求人民服从政府。所以不对18.【答案】D【解析】改革法令规定农民获得份地由地主决定,地主得到了农民缴纳的远远高于当时地价的赎金,据此,排除A、C;1861年的改革法令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一是宣布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自由,二是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得到一块份地,题目中的材料是针对后者而言的。19.【答案】C【解析】“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

21、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恢复公民大会和创立“四百人会议”,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20.【答案】C【解析】为了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北宋统治者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轮流驻守京城,频繁调动,结果形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21.【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型单选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对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细加分析,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衰落。所以D项说法错误,选D。22.【答案】A【解析】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

22、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不符合题意。2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意思是拓跋贵族有战争时,让汉人为肉墙,说明采用民族压迫、歧视的政策,从而导致民族矛盾尖锐。24.【答案】A【解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革新。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2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城邦概念的理解。“城邦”意味着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共同体,这种特征导致了它的狭隘性,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种民族意识。2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

23、民族融合的表现。A项体现各族的汉化,B项体现鲜卑贵族的汉化,C项体现汉族接受鲜卑族的先进因素,D项表现出汉族人接受少数民族骑马逐射的现象,体现了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D项不符合史实。27.【答案】D【解析】属因果型单选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其改良思想深深地打上这一阶级的烙印,反映出这一阶级的弱点:软弱、妥协。同时,其对封建势力妥协,也反映出时代特点:封建势力强大。28.【答案】C【解析】拿破仑入侵埃及,其目的是一切为了法国的利益,绝不是帮助埃及发展资本主义。故含有的选项是错误的。29.【答案】B【解析】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

24、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器胜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从“器胜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可以看出19世纪60年代王韬主张中体西用,从“英国、君民之分亲”等信息看出王韬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30.【答案】B【解析】在题目的四个选项中,A项是商鞅变法决心的反映,C、D两项是对商鞅变法的赞颂。B项流露出对商鞅变法的反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31.【答案】(1)提高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为对外侵略扩张作准备。(2)明治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在政府帮助下迅速形成了大垄断财阀。在近代化过程中,日本垄断财阀与政权相结合,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解析】本题考查

25、综合分析能力。(1)问考查日本领导人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2)问考查明治维新的经济、军事措施。32.【答案】(1)因信称义(或信仰上帝即可得救)。(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建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3)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33.【答案】(1)“教育之渊源”:传统的“忠”“孝”思想。主要目的:维护日本天皇制。(2)提升了日本国民的素质,为日本在东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向日本人民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将日本教育纳入军国主义政策的轨道;为日本培养了一支

26、具有武士道精神的“皇军”,为日本对外扩张提供了民众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分析思想教育的核心是忠孝观念;第(2)题这种思想给国民进行灌输,形成了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34.【答案】(1)北魏崛起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社会基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由于各种制度的欠缺和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并使北魏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改革迫在眉睫。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这对孝文帝改革起直接的推动作用。(2)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愈加动荡,统治危机加剧。(3)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北魏统治危机的出现入手,多方面分析,说明改革的必然性。第(2)题可联想当时社会矛盾的存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第(3)题要以“孝文帝”的身份,结合当时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