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30 ,大小:1,023.50KB ,
资源ID:547976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79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7单元专题七.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7单元专题七.ppt

1、【知识网络宏观掌控】周边国家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联合国 中日 地区性国际组织答案:A.B C D E F【专题突破热点探究】专题 1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变化及成因从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1)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当时的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维持自身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中国本着和

2、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原因是中美仍然处于敌对紧张的状态,中苏关系恶化。(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响。(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的经济建设也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例 1“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解析:据关键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对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C变式训练 11 一位外交官曾说,这次会议之所以能自始至终贯穿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让世界相信撇开中国就谈不上亚洲和平和世界繁荣,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周总理的卓越的外交战略和政

4、治才干。材料中的“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日本东京 B印度尼西亚万隆C瑞士日内瓦 D美国旧金山解析:1955 年 4 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并明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印度尼西亚万隆。故选 B 项。答案:B变式训练 12(2015石家庄期末)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A中苏建交;20 世纪 70 年代

5、,中国综合国力增强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 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与中美关系的发展直接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因此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无知”“危险”等;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美国人认为中国人“勤劳”“智慧”等。本题选 D 项。C 项“1979 年”与题干“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不符。答案:D专题 2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

6、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间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也反对别国把它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国及其他国家。3.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

7、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4.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5.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6.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例 2“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A坚持独立自主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D推行不结盟政策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在于对“新特

8、点”理解不准确。独立自主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外交政策,不属于新特点,A 项不符合题意;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B、C两项。答案:D变式训练 21(2015厦门期末)读图,其中“?”处应填()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结盟政策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新型区域合作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贯彻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边倒、中美关系正常化、不结盟都是这一政策在各个时期的表现。答案:C变式训练 22(2015扬州期末)结合 19722010 年中美关系趋势图,指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19722010 年中美关系趋势图A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改革开放后,中

9、美关系充满曲折C70 年代以来,中美合作是主流D世纪之交,中美曾断绝外交关系解析:据趋势图显示,世纪之交中美关系一度恶化,1999 年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和 2001 年中美撞机事件,但并未断交,故选 D项。答案:D【同步真题高考链接】1(2014广东文综,18,4 分)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解析:二战后初期新中国和亚非拉地区新兴民族国家均面临反帝、反殖和反霸的任务,此时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

10、于发展同邻近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从而加强团结共同反帝、反殖和反霸。故 B 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与西方列强建立的外交关系,而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新兴的民族国家不属于西方国家,A 项错误。“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 项材料依据不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D 项错误。答案:B2(2014江苏单科,9,3 分)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

11、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解析:题干材料“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等信息说明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万隆会议。由所学知识可知,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与会国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从而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本题选择 C 项。A 项属于中印之间的会谈,不符合材料中“亚非国家”的信息;B 项是有西方大国参与的会议;D 项也是有西方国家参与的会议。答案:C3(2014四川文综,8,4 分)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

12、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解析:“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的表述过于绝对,A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不结盟,C 项错误;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从对抗开始走向缓和,D 项错误;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故 B 项正确。答案:B4(2014福建文综,17,4 分)下图为 19721978 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19721978 年中美进出口总

13、额(单位:万美元)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解析:从示意图中的时间上分析可知,1972 年以后,中美进出口总额总体处于增长态势,但由于“文革”期间的“左”倾错误,中美关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中美进出口总额出现波动。B 项错在“始终”;C 项错误,“文革”结束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 项“消除持续波动”的说法明显错误。答案:A5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

14、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中间地带都反对美国的控制,东欧各国则反对苏联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苏联都推行霸权主义,因此,如果团结中间地带和东欧各国,则可以构建反霸统一战线,故选 B 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B6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15、”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1972 年 2 月,此时,中美关系已经缓和,但是,两国依然存在分歧,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1979年,而且两国没有结成“同盟”,因此,C 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答案:C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

16、之梦基本一致 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 BC D解析: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是称霸世界的殖民扩张道路,“中国梦”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不会称霸,也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故正确。冷战时期苏联也曾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干涉别国内政外交,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C 项。答案:C8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问题时提出来的,联系 20 世纪

17、50 年代初的外交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仇视封锁新中国,A 项应为其主要目的。B、D 两项出现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不符;C 项与提出背景不符。答案:A9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答案:D10“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解析:扣住中心信息“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对亚非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C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