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69.50KB ,
资源ID:54781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781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高一地理学案 4.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高一地理学案 4.doc

1、4.3 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影响 学案(湘教版必修1)一、预习目标1、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2、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同特征;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二、预习内容一、认识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_从 _获得,并用于_和_的_和_。2、自然资源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_、土地资源、_、_和气候资源;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或生产情况看,可分为_资源和_资源。3、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包括 和 。4、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 、 、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时期标志人类活动人地关系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阶段【课堂练习】1.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

2、是( )A.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B.土地平原耕地C.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D.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林地2.下图中A、B、C、D四图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巩固练习】3. 下列资源中,具用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铁矿资源 4.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 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课内探究学案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属性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凡是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即

3、天然)和经济属性(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即有用),二者缺一不可。例如,石油是自然资源,但由石油加工获得的汽油、柴油、煤油等就不能称为自然资源;再如雷电等尽管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具有自然属性,但由于目前仍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不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二、自然资源的分类1.自然资源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2.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或生产情况,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并不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如矿产资源只是由于它的更新时间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可再生资源也并不

4、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就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如果它们的资源环境遭破坏,或者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3.土地、水、生物等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其分布有地带性规律。而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还受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制约,有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可再生资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具有地质分布规律,如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则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4.按照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可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多年来就大规模利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新能源是指近若干年才开

5、始使用的能源,或过去利用过,后来被取代了,现在又有了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新能源与常规能源是相对而言的。一种能源在它没有被大规模利用以前都属于新能源,但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化和其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新能源就变成常规能源了。三、自然资源的特征表现举例分布的不平衡性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我国北方多煤矿、南方多磷矿,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山地多、热带多、水分多,西北光照强、风力大,西南光照少、生物种类多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

6、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热量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数量的有限性矿产资源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利用的发展性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以能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正推广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四、土地资源与人类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土地资源,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

7、段、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1.采猎文明阶段:人类主要是通过适应自然环境来求得生存,总体上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2.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3.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从数量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则可以不断发展和提高。拓展延伸 1.土地资源和耕地土地资源是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能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物质和能量的土地,是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所以它是一种自然综合体。耕地是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

8、已开垦为农田,并在其上种植作物的土地。2.水资源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水资源。水是地球上人类及一切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采集果实为主,水资源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影响着人类的分布,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农业文明时期,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水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的地方,农业发达,人口聚集,生产力发展较快,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大都分布在大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故人们称之为“大河文明”。工业文明阶段,城市人口增多,工

9、业规模扩大,水资源成为影响城市分布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由于用水规模的扩大和水体污染的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五、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问题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因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2.适度开发,利益兼顾,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强调的是适度开发,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其次,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再次,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外,

10、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拓展延伸 我国的荒漠化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荒漠化问题已十分严峻。而造成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风蚀、水蚀及工矿和交通基本建设不当。结合我国各地的水分条件差异不难得出,我国的北方地区以风蚀为主,南方以水蚀最为严重。北方地区因草原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而造成的植被破坏,又是造成荒漠化的直接原因。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途径。课后练习与提高1据下列概念的相互关系,确定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部分依次代表的是()A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C自然资源、能源、石油D淡水、河水、自来水2当

11、今世界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是()A随着经济的发展扩大海洋资源开发B控制对资源的开发C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D扩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3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也不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农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C后工业化阶段气候资源D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读下表,完成45题。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5.56%8.76%16.97%46.44%19.55%14.44%33.72%38.04%25.40%6.14%26.01%31.19%8.14%

12、7.64%12%4.序号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5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ABCD6.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以下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开展大规模人工降雨退耕还牧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改良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公布空气质量日报ABCD目前,中国队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超过50%,而降低依存度的出路就是开发生物能源和石油代替产品。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

13、工成乙醇(燃烧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等,直接作为动力。据此完成2-3题。7生物能源与石油()A本质来源相同B均属清洁能源C均属可再生能源D分布地区一致8我国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的前景广阔,这主要取决于()A交通四通八达B人口增长速度过快C原料来源丰富D试点企业遍及全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0题。材料一:2007年我国石油进口1.969亿吨,逼近2亿吨。从开始进口到进口1亿吨,中国用了11年时间;从进口1亿顿到逼近2亿吨,却只用了3年时间。中国目前已成为石油消费绝对水平上的二号大国,增量水平上的头号大国。材料二: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称,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回落,故决定自2009年

14、1月15日起对气、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9我国石油供需矛盾状况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缓和B保持当前状态,长期存在C趋于尖锐D无法预测10面对当前石油供需形势,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快国内新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严格控制石油进口数量,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抑制石油消费的数量寻求国际合作,发展海外石油生产基地A BC D1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三江平原是我国有名的黑土地,土壤中腐殖质丰富,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但由于长时间掠夺式利用,原本肥沃的土地,肥力已经下降,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有所下降。材料二:历史上,黄

15、土高原不少地方林深草密,生态良好,后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每年损失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相当于上千万吨化肥的含量,造成了土壤退化或沙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以上两例现象,都是_的结果,其中材料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材料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 _。(2)为保持土壤肥力,人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_。参考答案二、 土地资源与人类时期标志人类活动人地关系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以狩猎动物、采集果实为生人类常常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迁移土地数量对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农业文明时期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单位面

16、积的食物增加,人口数量增长快,土地肥沃地区成为世界的发源地,土的贫瘠区,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工业文明阶段蒸汽机的使用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大规模的机器及其新技术的应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土壤污染、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三、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思考】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1. 可持续发展:【拓展】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有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样的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2)内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

17、社会持续发展三方面。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 a、公平性原则 (3)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拓展思考1】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拓展思考2】持续性原则 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适度开发,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人类要将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

18、:人为原因:三过一不合理一不当(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和交通建设不当)自然原因:自然风力条件下沙丘的迁移入侵。如何实现:退耕还牧、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解决当地居民的能源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建设及时恢复地表等【课堂练习】1.C 2.C【巩固练习】3.B 4.A课后练习与提高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1.D2.C3.D4.B5.B6.A7.A8.C9C10.D11题答案:(1)人类不合理活动(或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长时间掠夺式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过度开垦、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水土流失或土地沙化(2)在利用土壤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育,做到养用结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