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5跟踪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见跟踪测评P17)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 解析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它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2当所处环境恶化时,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失去其鲜艳的色彩,生物多样性也随之锐减。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是()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B整体性原理
2、C系统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C 解析 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失去鲜艳的色彩,生物多样性也将锐减,从而造成系统的崩溃,这一过程体现的是系统整体性原理。3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建设思路的是()A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多种经营B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C以输入高能量获得农业的高产量D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C 解析 以输入高能量获得农业的高产量是“石油农业”的做法,生态农业的设计要求是投入少、产出多。4“生物圈2号”(模拟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工程实验历经4年多,终告失败。与地球相比,下列选项不属于主要差别的是()A能量来源不同B空间和资源有限C物质循环的深度和广度
3、不同D自我调节能力不同A 解析 “生物圈2号”和地球生物圈的能量来源都是太阳能。5下列有关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传统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开发、损毁、低效利用且造成巨大环境污染为代价的B污染物的资源化是很难实现的,故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说法不正确C生态工程是实现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D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增长B 解析 生态经济的优点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不但减少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所以“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说法是正确的。6如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描述正
4、确的是()A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奶牛牛粪B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生态学原理C图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D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有氧呼吸,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B 解析 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即甘薯奶牛。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物质循环利用,主要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图中具有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甘薯、花木等属于生产者,沼气池中的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都属于分解者,奶牛属于消费者,沼渣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甘薯藤青贮就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无氧呼吸),将甘薯藤中不容易被奶牛消化吸收的有机物分
5、解为较易吸收的有机物,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7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害虫的大发生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以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D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B 解析 以作物秸秆作为燃料发电,只能利用秸秆中极少量的能量,能量浪费严重,不能体现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
6、多级利用。8下列叙述不符合西方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特点的是()A强调经济效益,应用范围较广泛B集中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C采取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D集中对已破坏了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A 解析 生态工程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重视。目前,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除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之外,主要是通过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生态恢复。但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的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也不那么强调经济效益。9下列结构示意图能体现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是()D 解析 在D项所示的结构中,一般
7、局部出现故障,不至于造成整个网络瘫痪,很多生态系统也存在类似现象,如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模式,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即把很多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10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作为我国农村生态工程的样板在全国推广,这是由于该生态工程()A以实施沼气工程为中心B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C创造了较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D最早推出“无公害蔬菜”B 解析 实施沼气工程是整个生态工程的中心工程,使多个生产和生活环节产生的废物被充分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效益好又无污染。因此,实施沼气工程是手段,实现物质多级循环利用是目标,
8、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必然结果。作为样板推广,这个生态工程有科学的操作原理是根本。11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指一切以水作为主要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如江、海、湖泊等B地球上80%的湿地生态遭到破坏,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等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最关键的是人类干预,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快速有效演替C 解析 湿地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态,而不是水域生态系统;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灾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人类
9、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12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中,正确的是()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是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A BC DA 解析 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除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外,主要是通过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我国的生态工程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
10、益相结合。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的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也不那么强调经济效益。不过,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定量化模型指导,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等。1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D 解析 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目的不单纯是保护环境,而是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14我国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是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实例,除煤矿外
11、,金矿、铁矿等也存在很多的废弃地需要进行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这些生态恢复工程中最重要的内容都是()A矿区布局规划B停止矿物开采C改良土壤,恢复植被D隔离重建,综合利用C 解析 煤矿、金矿、铁矿等矿区的生态恢复工程中最重要的是改良表土,恢复植被,但要因地制宜。15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的理论基础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解析 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16“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
12、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D该模式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工程原理C 解析 蔬菜通过光合作用为食用菌提供氧气,而食用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又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A项正确;食用菌属于分解者,B项正确;太阳能为蔬菜提供了能量,C项错误;通过菌渣等废物的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D项正确。17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就会破坏生态工程的哪项原理()A整体性原理 B系统整体性原理C协调
13、与平衡原理 D工程学原理C 解析 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18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与平衡原理B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恢复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依据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 解析 超载放牧时,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会导致草地退化,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A项正确;矿藏开采后往往会造成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14、,矿区极端恶劣的土地条件又会阻碍植被的生长,因此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恢复,B项正确;对湿地的恢复不是简单地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达到目的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湿地上、中游的水土保护情况,以及如何解决迁出农民的生计问题,C项错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项正确。19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图,该图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C 解析 由图可知,该图突出了“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区域小循环,做到了物质的分层分级利用,因此主要体
15、现了生态工程中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0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D 解析 在此生态农业模式中,杂草和水稻都属于生产者,两者存在竞争的关系;鸭以害虫为食,即两者存在着捕食关系。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其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由此可知,水稻、鸭、害虫和杂草仅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四者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16、。21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C 解析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有关能源物质时,能量转化率不高,且种植高淀粉作物会与粮食作物抢占耕地等;长期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会污染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开垦湿地种植粮食不利于环境保护。22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P表示磷,N表示氮,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据图分析,可
17、得出的结论是()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N、P的去除效果P好于N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是同步的D从12月份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A 解析 由题图可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要好于磷。在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的氮含量在9月至11月是持续下降的,但磷含量呈波动趋势,所以不是同步的。从整体上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图中没有信息能反映出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23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的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其目标是()A建立节
18、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建立原始和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D建立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 解析 小流域治理模式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等,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其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24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
19、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B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B 解析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除了植物和蚯蚓之外,还包括泥、沙、小石、大石中的微生物,除水平结构外,还存在垂直结构,A、C项错误;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系统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之外,还应包括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D项错误。25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
20、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不能正常运转C 解析 食物链“加环”是指以人工生物种群代替自然生物种群,达到废弃物的多级综合利用,减少物质和能量损失的生物工艺过程。当然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人工生态工程就不能正常运转。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达到废弃物的多级综合利用,但能量是不能循环的。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8分)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保定市频受沙尘暴之苦,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是当前的紧要任务。(1)据研究,保定市沙尘暴的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21、和内蒙古高原,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变首先要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2)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要注意树种、草种不要过于单一。这种做法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近年来,大力推广的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其特点是保持和完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其设计原则是能量的_和物质的_,以求得最大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民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使其转变为有机肥料,保持土壤肥力的做法称为_农业。 解析 (1)土壤沙漠化是由于缺水造成的,要想改变西部生态环境,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2)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食物网也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22、(3)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完成的,可通过合理设计食物链使废物资源化,以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 (1)水(2)物种多样性原理(3)多级利用循环再生无废弃物27(10分)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模式一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鲢鱼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 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模式二“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
23、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模式一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_。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的现象。(2)如图表示的是某池塘中鲢鱼平均尾重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生物体的生长呈_型曲线,根据图示结果,最佳捕捞时间是在投放后的_个月左右。(3)模式二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_,沼气池中产甲烷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成分)。(4)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 解析 (1)当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某一生态系统
24、的环境容纳量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竞争加剧,甚至导致死亡,从而引起种群数量下降,因此投放鱼的数量不应超过环境容纳量;不同的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中的生物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2)由图可知,该生物体的生长呈现“S”型曲线,当投放8个月左右时,鲢鱼的平均尾重达到最大值并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是最佳捕捞时间。(3)模式二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光能进入模式二的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完成的。(4)该生态工程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 (1)环境容纳量分层(2)S8(3)生态系
25、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分解者(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8(10分)如图是我国南方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与蛋肉类。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该系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进行了合理的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2)该系统将多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整合在一起,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_原理。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原因是_。(3
26、)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4)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原因:_。 解析 (1)图示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建立沼气池,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其遵循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图中生态农业施用的都是有机肥,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因此生产的大米无公害。(3)发酵装置中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4)蘑菇为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CO2等无机物,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答案 (1)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2)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
27、少了对水稻的污染(3)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的细胞核)(4)蘑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29(12分)如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至少写两项)。(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和人工输入
28、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_(至少写两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该生态农业园涵盖了种植业、采摘园、鸡鸭养殖场、奶牛场、垂钓园等,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而且有产品的输出,据此可推知,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2)该养殖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3)性引诱剂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
29、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在维持该生态农业园中的种植业、采摘园、鸡鸭养殖场、奶牛场、垂钓园等的正常运转时,还需要人工输入的能量有种子、幼苗、鸡苗、鸭苗、牛犊、电力、石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在于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至少写两项)(2)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3)化学信息(4)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幼苗、鸡苗、鸭苗、牛犊、电力、石油等(至少写两项)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30(10分)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
30、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大力推广“养殖业沼气种植业”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户利用家禽、家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沼渣可作为肥料。请回答:(1)建立这一农业生产模式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2)请用箭头和文字完善该农业生产模式的能量利用示意图。(3)人和家禽是_关系,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4)农户原来的食物配比为农作物家禽家畜111,现将该配比调整为321,则农作物的供给量是原来的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解析 (1)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2)中要求画能量利用示意图,只要涉及能量的变化都要画出,若只有物质的变化不用画。(4)人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获得能量,由于调整了食物比例关系,可设定人需要的能量是100个单位,则食物配比调整前,所需农作物的能量为1003101003101027 000,食物配比调整后,所需农作物的能量为50105010105 500,则农作物的供给量是原来的5 500/7 0000.79倍。 答案 (1)能量的多级利用与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2)补充箭头见下图(3)捕食和竞争分解者(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