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8 ,大小:2.16MB ,
资源ID:54699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699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项符合题意)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呼吸酶和氨基酸 进入胃中的牛奶 口服抗菌药物 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

2、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的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解】血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血液中的血浆属于人体内环境,错误;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错误;喝入胃中的牛奶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错误;口服的抗菌药物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错误;肌肉注射青霉素直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正确;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发生在输卵管,输卵管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错误。故选A。2. 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 组织细胞B. 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 各级动脉和静脉D.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详解】水泡

4、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选D。3.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 )A. 神经体液调节B. 体液免疫调节C. 神经免疫调节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故选D。【点睛】4.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浆、组织液渗透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B.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C.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糖类D. 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存在

5、,会使血浆的pH值相对保持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当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渗透压时,血浆中的水会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B正确;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蛋白

6、质和无机盐,C错误;D、血浆的pH值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D正确。故选C。5.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系统是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B.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C. 脑和脊髓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D. 脑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详解

7、】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错误;B、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正确;C、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C错误;D、脑神经主要分布在脑里,D错误。故选B。6. 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B.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 神经元生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轴突D.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可以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其中,表示细胞体,表示树突,表示髓鞘,表示轴突,表示神经末梢。【详解】A、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

8、成,突起可分为轴突和树突,A正确;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C、神经元生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树突,数量少而长的叫轴突,C错误;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可以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D正确。故选C。7. 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是由于 ( )A.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B.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C. 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D. 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答案】A【解析】【分析】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

9、,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紧张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交感神经能使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增加等,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所以人在情绪激动

10、的情况下,心跳加速、汗腺分泌增加,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综上分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 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 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D. 下丘脑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大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

11、基本活动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详解】A、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若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B正确;C、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正确;D、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D错误。故选D。9. 海洋馆中的海豚表演是最吸引游客的节目,海豚表演节目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列与反射和反射弧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 反射弧不完整也可以完成整个反射活动C. 只要反射弧完整就会出现反射活动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答案】A【

12、解析】【分析】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给以予一定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详解】A、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A正确;B、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活动不属于反射,B错误;C、反射活动的完成除了要有完整的反射弧,还要有一定强度的刺激,C错误;D、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故选A。10.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 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 在神经纤维

13、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详解】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兴奋可以双向传导,A正确;B、兴奋可以从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膜内电流流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正确;C、神经纤维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C错误;D、神经纤维膜外,电流流向与兴奋传到方向相反,膜内电流流向与兴奋传到方向一致,D正确。故选C。11. 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 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 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 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答案】B【解析】【详解】K

14、+主要位于细胞内液,Na+主要位于细胞外液,所以B项表述错误,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低。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主要原因是K+外流,使神经元膜外电势增高;动作电位则是膜外Na+内流,使膜内电势升高,变为外负内正,所以A、C项正确;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D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无机盐离子的有关功能,属基础题。12. 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

15、变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答案】D【解析】【详解】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B.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所以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相应的离子通道打开,C正确;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若兴奋则Na+内流,若抑制,则Cl-内流,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考点:兴奋在突触的传递13. 下列关于吸烟、酗酒、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酗酒会使人的中枢

16、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B. 长期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C. 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D. 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喝酒,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答案】B【解析】【分析】1、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2、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

17、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出现幻觉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发生“酒精依赖综合症”,使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常。3、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损害。【详解】A、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

18、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A正确;B、由分析可知,长期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减弱,B错误;C、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C正确;D、由分析可知香烟、酒精和毒品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故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喝酒,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D正确。故选B。14.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的呼吸调控有关C. 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可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D.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答案】D【解析

19、】【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机制,低级中枢的活动会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脑干中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等;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20、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A正确;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在脑干,B正确;C、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节控,C正确;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各种脑的功能,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正确答题,所以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15. 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 学习、语言、记忆、思维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 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

21、海马的脑区有关D. V区受损会使人看不见文字【答案】C【解析】【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详解】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错误;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错误;短期记忆可能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正确;V区受损会使人能听、

22、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各语言中枢,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6. 鸢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运动时血液中鸢尾素含量会上升,它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鸢尾素主要影响的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B. 鸢尾素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C. 施加了鸢尾素阻断剂的小鼠记忆能力提高D. 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记忆衰退【答案】C【解析】【分析】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 如: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

23、310-51410-5mg/mL,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2、鸢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故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它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故其有利于兴奋的传递和记忆力的提高。【详解】、

24、鸢尾素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突触主要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所以推测鸢尾素主要影响的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A正确;B、鸢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其本质是蛋白质,故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C、鸢尾素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细胞的生长,故施加了鸢尾素阻断剂的小鼠记忆能力会降低,C错误;D、运动时血液中鸢尾素含量会上升,结合鸢尾素的作用可知,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记忆衰退,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激素的调节特点、人脑的功能,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17. 对下列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A.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

25、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B.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C.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D. 某同学正在跑步,下丘脑和脑干未参与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1)神经中枢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脑干、小脑等)和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低级神经中枢活动。(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有感知功能(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3)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说

26、,H区听,W区写,V区看)。(4)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A、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话,说明V区与H区功能正常,不能讲话,说明S区受损,A正确;B、盲人“阅读”盲文时首先移动手指,这与躯体运动中枢有关,然后用手指触摸“文字”,这与躯体感觉中枢有关,最后将盲文的形状翻译出一定的意义,这与语言中枢有关,B错误;C、当专心作答试题时,首先要用到视觉中枢和大脑皮层V区阅读题目,作答时又要用到大脑皮层W区书写,C错误;D、跑步过程中需要位于小脑平衡中枢

27、、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血糖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的参与,D错误。故选A。18. 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均通过改变靶细胞的生理过程发挥调节作用B. 人体内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均属于激素C. 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恒定不变的D. 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1、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详解】A、激素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对生命活动

28、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A正确;B、人体内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除激素外还有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B错误;C、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变化的,C错误;D、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D错误。故选A。19.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 眼球被撞击,产生眼冒金星的感觉属于非条件反射C. 促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促进下丘脑的分泌D. 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受促胰液素的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

29、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详解】A、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人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A错误;B、眼球被撞击,产生眼冒金星的感觉没有构成一个完成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C、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而非促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促进下丘脑分泌,C错误;D、小肠黏膜会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故选D。20.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 胰岛细胞只能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而分泌激素B. 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C. 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

30、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升血糖的激素D. 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答案】B【解析】【分析】 血糖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血糖的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但同时血糖的升高也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分泌的增多: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糖类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促进糖类转化为脂肪、非必需氨基酸。血糖降低,刺激下丘脑和胰岛A细胞,而下丘脑也会通过神经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升高。【详解】A、胰岛细胞除了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而发挥调

31、节作用外,还可以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A错误;B、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C、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血糖的激素,C错误;D、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除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D错误。故选B。21. 下列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依靠神经调节,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B. 依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C. 只依靠体液调节,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D. 依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答案】B【解析】【分析】当食物过咸、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方面下丘脑把

32、有关信息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体产生渴觉,通过主动饮水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另一方面下丘脑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详解】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调节的过程是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A错误;B、人体内水和无机盐调节的过程是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水分的重吸收作用,B正确;C、人体内水和无机盐调节的过程是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D、人体内水和无机盐调节的过程是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D错

33、误。故选B。22.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微量和高效B. 通过体液运输C.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 通过导管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C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身体各个部位,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不通过导管运输,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23. 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部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壁B. 下丘脑合成促激素释放激素(多肽)的场所是核糖体C. 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D.

34、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直接支配甲状腺的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的功能;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可以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肾上腺,使之分泌肾上腺素;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之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从而使产热量增多。【详解】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A正确;B、下丘脑合成促激素释放激素属于多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C、甲

35、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的功能,C正确;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不可直接支配甲状腺的活动,但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D错误。故选D。24. 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图中激素、分别是A. 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 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解,可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可以反过来

36、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B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5.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下列激素的变化是A. 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B. 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C. 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D. 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则该激素对甲状腺的促进作用减弱,所以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也减少,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点睛】26. 下列关于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的叙

37、述正确的是A. 皮肤血管舒张B. 汗液的分泌增加C. 甲状腺素分泌量增加D. 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A错误;B、处于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B错误;C、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以增加产热,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C正确;D、天气变化,与生长激素分泌无关,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的相

38、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体温调节的原理及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7. 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 )A. 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 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 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D. 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详解】精神紧张时人体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多,汗腺通过分泌汗液维持内环境体温相对稳定,A错误;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人体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代谢增强,B错误;

39、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控制汗腺的分泌活动,C正确;出汗增加人体散热,D错误。故选C。28.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验证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时,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葡萄糖B. 验证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作用时,先饥饿处理再注射胰高血糖素C. 验证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可用垂体提取液处理的饲料饲喂实验动物D. 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发育作用可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饲喂幼龄动物【答案】C【解析】【分析】验证某种激素的作用可先让该激素“缺席”,观察动物的反应,再加入该激素,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详解】A、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胰岛素作用的

40、结果,再注射葡萄糖溶液,观察症状是否消除,A正确;B、验证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作用时,应先饥饿处理观察动物的症状,再注射胰高血糖素看症状是否消失,B正确;C、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类(激素类),口服会失去作用,C错误;D、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发育作用可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饲喂幼龄动物,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化学本质。29. 下列物质对人体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作用,其调节方式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 )A. CO2B. 胰岛素C. 组织胺D. 神经递质【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

41、二氧化碳、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详解】结合分析可知,CO2、胰岛素、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均是由体液运输,对相应靶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而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在兴奋的传递过程中,由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属于神经调节,D错误。故选D。30. 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B. 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广C. 体液调节的速度

42、较慢D. 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二者的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详解】A、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A正确;B、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局限,B错误;C、体液调节的速度较慢,C正确;D、

43、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D正确故选:B。31. 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CB. 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A的pH仍将保持稳定C. C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减少D.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结构2是淋巴,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B和组织液C,A正确;B、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将与之反应,A的pH仍将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时,机体缺水,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增多,C错误;D、长期蛋

44、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血浆A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C。【点睛】32.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尿液浓度相对稳定均属于内环境的稳态B.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 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化学物质含量没有增加或减少D. 饮水少,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可以看做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详解】A、尿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其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A错误;B、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其组成

45、成分和理化性质不能维持平衡,则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C、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化学物质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非绝对不变,C错误;D、饮水少,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属于水盐平衡的调节,是内环境稳态实现的调节机制,D错误。故选B。【点睛】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33.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为感受器,刺激A能产生兴奋,兴奋传到E处现

46、应答B. 图中B为传入神经,刺激处,兴奋经过完整反射弧最终引起E产生反应C. 若在处施加一较强的电刺激,其他几处能检测到兴奋的有D. 兴奋沿着反射弧从处传导到处【答案】B【解析】【分析】1、析图: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是传入神经,是突触,是传出神经,一个反射弧由A、B、C、D、E组成。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在生物体内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沿着反射弧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详解】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刺激A产生的兴奋能够传到E出现应答,A正确;B、图中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刺激传入神经上

47、的处,兴奋通过BCDE,最终引起E产生反应的过程,因没有感受器参与,所以没有完整反射弧参与,B错误;C、若在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则产生的兴奋可传到和,因此在处能检测到兴奋,C正确;D、ABCDE是完整的反射弧,兴奋沿着反射弧从处传导到处 ,D正确。故选B。34.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如图表示的是检测时的三种连接方法与刺激前的电位状态,图中的刺激点与两电极的距离相等。在刺激点给予刺激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的微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B. 图中的微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C. 图中的微电

48、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D. 图与图中的微电流计指针两次偏转的方向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内负外正,而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据此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未刺激前的微电流计的左电极所处的神经纤维膜内为负电位,右电极所在的神经纤维膜外为正电位,当在刺激点给予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至微电流计的左、右电极时,左、右电极处的膜电位分别变为正电位、负电位,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离开左、右电极时,左、右电极

49、处的膜电位分别恢复为负电位、正电位,指针向左偏转,A正确;图中的微电流计的两电极均置于膜内,且静息状态时的两电极处的膜内均为负电位,在刺激点给予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同时传至微电流计的左、右电极,此时两电极处的膜内均变为正电位,二者之间无电位差,微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错误;同理可推知:图中的微电流计的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在刺激点给予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先后传至左、右电极处,指针将向左偏转后,再向右偏转,即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C正确。综上分析,图与图中的微电流计指针两次偏转的方向不同,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内负外正,而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

50、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微电流计两电极间存在电位差,指针才发生偏转,且是从正电位向负电位方向偏转。在此基础上,以题意信息和图示中呈现的“微电流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位置”为切入点,围绕“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的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35.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使神经纤维

51、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详解】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A错误;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而刺激强度较小时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

52、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6. 表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分析下列不合理的是( )甲患者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正常值T34.1ng/dL10200ng/dLT42.8ug/dL5.512ug/dLTSH22.7ulu/mL0.27.0ulu/mL乙患者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正常值T3345.1ng/dL10200ng/dLT415.8ug/dL5.512ug/dLTSH0.1ulu/mL0.27.0ulu/mLA. 甲患者T3、T4水平偏低而TSH水平高,可能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B. 乙患者T3、T4水平偏高而TSH水平低,可能是甲

53、亢患者C. 基于甲乙两位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分析,乙患者可能更畏寒D.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垂体调节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患者体中T3和T4低于正常值,TSH高于正常值,即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乙患者体中T3和T4高于正常值,TSH低于正常值,即甲状腺激素水平高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详解】A、甲患者T3、T4水平偏低而TSH水平高,TSH可促进甲状腺肿大,A正确;B、甲亢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乙患者体中T3和T4高于正常值,TSH低于正常值,可能是甲亢患者,B正确;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乙患者体中T3和T4高于正常值

54、,不可能畏寒,C错误;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垂体调节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D正确。故选C。37.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构成了突触B. 神经递质通过载体运输释放到处C. 处的液体属于内环境,的膜上有特异性受体D. a的信息传递到b,一定使b神经元兴奋【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表示突触小泡,表示突触间隙,表示突触后膜,而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A错误;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C正确;a的信息传递到b,使得b兴奋或

55、者抑制,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以及突触结构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突触的结构;明确图中各标号所指名称;识记在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38. 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低血糖状态时,通过使血糖恢复正常,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B. 高血糖状态时,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细胞,合成肝糖原和脂肪等C.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二者的作用相同D. 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答案】A【解析】【分析】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可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

56、,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使血糖降低。【详解】A、低血糖状态时,通过过程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通过过程作用于肝脏,使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B、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高血糖状态时,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细胞,合成肝糖原和脂肪等,B错误;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作用相反,属于拮抗作用,C错误;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

57、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错误。故选A。39. 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制,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 抗利尿激素、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B. 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C. 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D. 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

58、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会导致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因此图中A为抗利尿激素,B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感觉中枢是大脑皮层,因此C为大脑皮层,C正确。故选C。40. 如图表示在某些刺激作用下皮质醇分泌的调节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 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 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 整个过程中动物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答案】B【解析】【分析】某些刺激

59、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M(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作用于细胞。【详解】A、刺激引起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过程属于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B、图中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M,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C、由图可知,刺激导致皮质醇增多,皮质醇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C正确;D、某些刺激首先导致皮质醇含量增多,皮质醇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细胞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减少,皮质醇含量逐渐恢复,D正确。故选B。第卷二、非选择题41. 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

60、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泡内的液体是_,一般是由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2)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含量不同。(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填标号)组成的。(4)若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答案】 (1). 组织液 (2). 血浆 (3). 蛋白质 (4). (5). 高于【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

61、生存的环境;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为细胞内液。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1)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般是由血浆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2)一般情况下,血浆与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由图中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4)由于组织细胞消耗的氧气来自血浆,而产生的CO2由血浆运走,所以若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2. 研究

62、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_。(2)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还可在图中_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3)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_内流减少,导致_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_。(4)如果需要去除习惯化,采取的措施是:给予海兔头部一个强刺激,最

63、终使得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向海兔尾部施加一个强电击,再轻触它的虹吸管,将诱发一个更强烈的缩腮反射,且在刺激后几分钟之内,只要轻触它的虹吸管,都会引发更强烈的缩腮反射,即产生了“短时记忆”;如果向海兔的尾部多次重复施加强电击,引发强缩腮反射的反应可以持续一周,即产生了“长时记忆”。图3为两种记忆形成机制,请分析回答。由图可知,两种记忆的形成都是由于电击海兔尾部会激活中间神经元释放_,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环腺苷酸,进而激活_,从而促进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大量释放,使缩腮反射增强。与短时记忆形成不同的是,在重复刺激下,蛋白激酶A促进C

64、REB-1基因的表达,导致_,从而形成了长时记忆。(6)连续给海兔40个刺激会诱发习惯化,但只能持续一天。如果每天10个刺激,连续4天,习惯化效应能持续一周。训练中间穿插一些休息能促进长时记忆的建立。人类的记忆形成与上述机理相似,若要产生长时记忆,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答案】 (1). 传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鳃 (2). 负电位正电位 (3). d (4). 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 Ca2+ (6). 神经递质 (7). 降低 (8). 增加 (9). 5-TH (10). 蛋白激酶A (11). 新突触的形成 (12). 多次

65、重复,中间穿插休息【解析】【分析】由图1可知,此反射弧包含了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三种神经元,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既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鳃;由图2可知,习惯化后Ca2+进入神经细胞减少,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详解】(1)由图和分析可知,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鳃,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Na+内流,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2)若给予b有效刺激,刺激可从中间神经元传到运动神经元,所以d点可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习惯化后,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结合图分析可知,Ca2+内流

66、减少,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4)如果需要去除习惯化,采取的措施是:给予海兔头部一个强刺激,最终使得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增加。(5)由图可知,两种记忆的形成都是由于电击海兔尾部会激活中间神经元释放5-TH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根据图分析,产生的环腺苷酸激活了蛋白激酶A,从而促进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大量释放,使缩鳃反射增强,在重复刺激下,蛋白激酶A促进CREB-1基因的表达,新突触的形成,从而形成了长时记忆。(6)要产生长时记忆,必须形成新突触,而多次重复,中间穿插休息有利于新突触的建立。【点睛】本题以海兔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和敏感化为背景,

67、考查了识图、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43. 生长抑素是一种由下丘脑合成并释放的多肽,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请回答问题。(1)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抑素,经过_的运输到达靶器官,发挥其生理作用。(2)研究发现,急性高血糖可促进生长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研究人员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图1(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一般情况下,人体血糖的来源包括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_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的转化。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体内胰岛细胞分泌的_将减少。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_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_激素分泌增

68、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由于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SH的增加量较_,说明生长抑素对TSH的分泌具有_作用。(3)持续的高血糖是判断糖尿病的依据之一。某些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无法进入组织细胞。研究发现,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如图2。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他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结合图2分析,会引发糖尿病的原因还可能有_。a体内产

69、生能与蛋白M结合的物质 b体内产生能与胰岛素结合的物质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 d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答案】 (1). 体液 (2). 肝糖原 (3). 胰高血糖素 (4). 垂体 (5). 甲状腺激素 (6). 少 (7). 抑制 (8). 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 (9). 含C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 (10). abc【解析】【分析】1、分析题意和题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急性高血糖可促进生长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因此自变量是是否添加葡萄糖,因变量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量的变化,看图可知,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加葡萄糖处理后,受试者体内TSH增加量

70、减少,因此可以得出:高血糖可促进生长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当胰岛素和其受体结合后,促进一方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形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详解】(1)下丘脑合成释放的SS是一种激素,经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2)血糖的来源包括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用TR

71、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处理后,受试者体内垂体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少,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3)GLUT13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图3中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细胞。若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或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都会影响胰岛素与蛋白M的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引发糖尿病。信号转导

72、蛋白缺失会影响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也会引发糖尿病。若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不能升高血糖,所以不会引发糖尿病。综上所述,a、b、c符合题意,故选abc。【点睛】本题以高血糖为背景考查血糖调节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血糖调节的过程,识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以及血糖的来源,把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理解糖尿病发生的机理,能够根据题意中的实验目的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图示结果的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血糖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解决问题。44. 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长期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机体内环

73、境稳态紊乱。 (1)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_。当情绪压力刺激下丘脑时,支配肾上腺的神经兴奋,兴奋以_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并释放_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产生短期压力效应。(2)情绪压力下,机体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进行调节。此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会促进垂体分泌_(激素b),从而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和释放的糖皮质激素量增加。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体内的_调节机制保证了激素分泌的稳态。若下丘脑或垂体的_数量和功能下降,将造成上述作用减弱,HPA 轴功能亢进,

74、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而引发长期且持久的心境低落等长期压力效应。(3)人的情绪是由激发情绪的刺激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后而产生。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影响到5-羟色胺的信号传递(见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_通道打开,使该离子内流,从而引起突触囊泡的_与突触前膜上的膜蛋白分子簇结合,随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5-羟色胺以_的方式释放。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可与 _结合,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4)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递质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科学家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如下表组别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中5-羟色胺的量神经细

75、胞内突触囊泡蛋白分子mRNA含量正常大鼠正常正常长期情绪低落大鼠正常低服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大鼠正常正常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并结合(1)(2)(3)的分析,补充和完善下图字母后面横线中的内容,展示你对持续“情绪压力”引起长期心境低落的机理的理解_。【答案】 (1). 效应器 (2). 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3). 神经递质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 负反馈 (6). 糖皮质激素受体 (7). 钙离子 (8). 囊泡蛋白分子簇 (9). 胞吐 (10). 5-羟色胺受体 (11). a内分泌 b糖皮质(激素) c神经 d不能正常释放(释放减少)【解析】【分析】本题以长期压力下产生

76、压力效应为题境,综合图示考查对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因此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或局部的流的形式传导,神经纤维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2)下丘脑对肾上腺进行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即a,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即b。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合成分泌活动,使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这是负反馈调节。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下丘脑或垂体的

77、特异性受体数量和功能下降,将造成上述作用减弱,HPA 轴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而引发长期且持久的心境低落等长期压力效应。(3)据图可知,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囊泡的囊泡蛋白簇与突触前膜上的膜蛋白分子簇结合,随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5-羟色胺排出细胞,这种方式是胞吐。5-羟色胺是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5-羟色胺受体结合,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4)由图1可知,情绪压力通过下丘脑作用于内分泌系统,使得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糖皮质激素使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蛋白分子mRNA含量降低,引起突触囊泡的

78、囊泡蛋白簇减少,导致5-羟色胺不能正常释放,因而激发情绪的刺激不能正常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产生心境低落。【点睛】重点: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难点:实验结果的分析,压力大没有改变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中5-羟色胺的量,而是影响其释放。45. 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表示饭后半小时的血糖浓度,可以通过图中的_和_(用数字表示)两个途径进行调节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2)寒冷刺激下,下丘脑分泌的_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_,使得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同时下丘脑还可通过途径使皮肤毛细血管_,以减少散热。(3)若A表示吃的食物过咸,此时_感受器兴奋,通过下丘脑

79、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过程,使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增加,该激素的靶细胞是_,作用结果是使尿量。【答案】 (1). (2). (3).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 垂体 (5). 收缩 (6). 下丘脑渗透压 (7). (8). 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减少【解析】【分析】水盐平衡的调节和体温调节。【详解】(1)若A表示饭后半小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由于食物的消耗吸收,血糖浓度上升,会刺激胰岛B细胞(图中),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也可以刺激下丘脑的血糖平衡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使得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下降,即图中的和两个途径进行调节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2)寒冷刺激下,引起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得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同时下丘脑还可通过途径神经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3)若A表示吃的食物过咸,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之兴奋,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会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即通过下丘脑过程,使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得尿量减少,即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点睛】熟知血糖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辨别图中的各种调节环节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