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628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全球第三长河,国家战略水源地,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在维护我国生态和水安全方面的地位无可替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改革开放后的很长

2、时间内,长江沿线省市曾过度追求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忽视了长江流域生态容量的有限性和环境承载力的脆弱性。经济发展目标与生态发展目标长期不平衡,导致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严重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生态“账户”透支严重。长江流域已遭到破坏的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效恢复。更严峻的是,在长江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重新实现平衡之前,长江生态“赤字”仍会持续增长。因此,“大开发”带来的后果必须通过“大保护”来弥补,而且刻不容缓。“不搞大开发”,要求长江流域各省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加强自律。自律意味着取舍,背后是对生态价值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一些地方之所以面临转型困难,本质上是因为还在传统的发展路

3、径上一意孤行。对这些地方而言,当务之急是严格以生态红线为标尺,明确什么不能做。减掉一项破坏生态环境的政策,就是增加一项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这种“减法”正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开端。“共抓大保护”,要求长江流域各省市加强沟通合作,形成保护长江生态的合力。长江经济带涉及11个省市,是全世界人口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因长江而构成了统一的生态整体。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省市都无法在长江生态环境破坏中独善其身,也无力独自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因此,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行政区划为壁垒。各省市在加强自律的同时,必须同其他省市精诚合作。(取材于周亚敏等的相关

4、文章)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东到上海江苏浙江,西到云南四川贵州,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经济带,跨越11个省市,面积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经济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的累积效应和缺乏科学的空间开发管控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严重威胁长江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支撑带的地位。受生产和运输“亲水”特性的影响,长江干流和一些主要支流沿岸高风险企业聚集。目前,沿江有62个工业园区,其中,全国40%的造纸、43%的合成氨、81%的磷铵、72%的印染布、40%的烧碱产能聚集在该区域,尤其是重化工企业密集分布,生产和运输

5、的危化品多达250余种,由此导致环境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所在地及下游地区的供水与生态安全。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共发生环境突发事件2574起,约占全国总数的53.6%;其中,上海、江苏和浙江的环境突发事件占整个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总数的80%以上。(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8年)材料三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需要进一步解开思想认识上的结。不搞大开发,并非不发展。长江是资金、人口、资源等多要素流动的大动脉,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这三大坐拥黄金水道的动力引擎在城市发展群上进行了探索。据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商务部上海基地)统计,近十年间,该中心直接支持上海179个项目,

6、投资1360亿元的产业转移,去向绝大部分是武汉、合肥、重庆、成都等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产业转移初期以制造业为主,近年来电子信息类项目越来越多。在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同在长三角的湖州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大力发展以物流、金融、科技、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绿色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家庭服务等绿色消费性服务业。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咸宁市,纺织服装、冶金建材、森工造纸等占比较高的传统产业逐渐“变脸”,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千亿产业集群正在这座拥有128公里长江岸线的城市崛起。从产业合作到川电入渝,从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到海关通

7、关一体化改革,从成都东进到重庆西进,随着川渝两地能源、信息、开放通道等方面一体化不断提升,成渝城市群从概念逐渐走向现实。(取材于李亚彪、徐海波等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含文意一项是( )A. 长江作为战略水源地,在维护我国生态和水安全方面的地位无可替代。B. 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反映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问题。C. “不搞大开发”,意味着取舍,取是良好生态环境,舍的是经济发展。D. “共抓大保护”,要求沿线省市共同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2.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账户: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另B. 赤字:生态需求远小于生态供

8、给C. 红线: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D. 壁垒:行政管理清晰分明的界限3. 下列对材料二中图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与全国大体一致。B. 2009-2013年,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呈持续上升趋势。C. 2010年,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占全国总数的70%左右。D. 从2015年开始,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数量显著下降。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搞高强度开发,长江经济带生态需求与供给重新实现平衡则指日可待。B. 空间开发管控的非科学性是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形势严峻的最主要原因。C.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恶化与

9、沿江人口稠密、产业规模大有一定关系。D. 为保障长江经济带沿线饮用水安全,沿江省市必须彻底关停高风险企业。5. 请你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话题,以编辑的身份写一段导语,帮助读者整体把握上面三则材料的内容及其关系。【答案】1. C 2. B 3. D 4. C 5.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材料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国家战略水源地和生态支撑带安全。材料三:沿江省市探索城市群发展,融合、绿色、联动、创新等形成重要推动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意的能力。C“取的是良好生态环境,舍的是经济发展”错,原文说“减掉一项

10、破坏生态环境的政策,就是增加一项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可见,取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舍的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政策。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的词语意思的能力。B结合语境“更严峻的是,在长江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重新实现平衡之前,长江生态赤字仍会持续增长”分析,“赤字”是指生态需求远大于生态供给。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图表的能力。D“从2015年开始,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数量显著下降”错。从草料二的图表分析,从2015年开始到2018年,2015年至2016年呈上升趋势,2017年至2018年并不是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只是略有下降。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11、生理解和推断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A说法绝对,错。根据材料一“在长江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重新实现平衡之前,长江生态赤字仍会持续增长。因此,大开发带来的后果必须通过大保护来弥补,而且刻不容缓”分析推断,不搞高强度开发,如果不注意加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那么其生态需求与供给重新实现平衡也不能指日可待。B根据材料二“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的累积效应和缺乏科学的空间开发管控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严重威胁长江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支撑带的地位”分析推断,原文是说长期高强度开发的累积效应和缺乏科学的空间开发管控严重威胁长江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支撑带的地位,并没有说空间开发管控的非科学

12、性是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形势严峻的最主要原因。D“沿江省市必须彻底关停高风险企业”错。材料二说“由此导致环境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所在地及下游地区的供水与生态安全”,可见,原文只是环境突发事件严重威胁所在地及下游地区的供水与生态安全,说并没有说要必须彻底关停高风险企业才能为保障沿江省市饮用水安全。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因此,大开发带来的后果必须通过大保护来弥补,而且刻不容缓”“不搞大开发,要求长江流域各省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加强自律”“共抓

13、大保护,要求长江流域各省市加强沟通合作,形成保护长江生态的合力”,由此概括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材料二,“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的累积效应和缺乏科学的空间开发管控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严重威胁长江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支撑带的地位”,由此概括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国家战略水源地和生态支撑带安全。材料三,“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这三大坐拥黄金水道的动力引擎在城市发展群上进行了探索” “该中心直接支持上海179个项目,投资1360亿元的产业转移,去向绝大部分是武汉、

14、合肥、重庆、成都等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产业转移初期以制造业为主,近年来电子信息类项目越来越多”“同在长三角的湖州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大力发展以物流、金融、科技、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绿色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家庭服务等绿色消费性服务业”“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咸宁市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千亿产业集群正在这座拥有128公里长江岸线的城市崛起”,由此概括为:沿江省市探索城市群发展,融合、绿色、联动、创新等形成重要推动力。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一)(共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

15、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之在滁也,自号醉翁,作亭琅那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自为传,刻石,亦名其文曰居士集。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后以诸子赠太师,追封兖国公。公之于文,天材有余,丰约中度,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短章大论,施无不可。有欲效之,不诡则俗,不淫则陋,终不可及。是以独步当世,求之古人,亦不可多得。公于六经,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尝奉诏撰唐本纪表志,撰五代史。二书本纪,法严而词约,多取春秋遗

16、意,其表、传、志、考,与迁、固【注】相上下。公笃于朋友,不以贵贱生死易意。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既没,皆经理其家,或言之朝廷,官其子弟。尤奖进文士,一有所长,必极口称道,惟恐人不知也。公前后历七郡守,其政察而不苛,宽而不弛,吏民安之,滁、扬之人,至为立生祠。昔孔子生于衰周而识文武之道,其称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虽一时诸侯不能用,功业不见于天下,而其文卒不可掩。孔子既没,诸弟子如子贡、子夏,皆以文名于世,数传之后,子思、孟子、孙卿,并为诸侯师。秦人虽以涂炭遇之,不能废也。及汉祖以干戈定乱,纷纭未已,而叔孙通、陆贾之徒,以诗书礼乐弥缝其阙矣。其后贾谊、董仲舒相继而起,则西汉之文后世

17、莫能仿佛。盖孔氏之遗烈,其所及者如此。自汉以来,更魏晋历南北,文弊极矣。虽唐正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燕许之流,倔强其间,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阏其颓波,东注之海,遂复西汉之旧。自退之以来,五代相承,天下不知所以为文。祖宗之治,礼文法度,追迹汉唐,而文章之士,杨、刘而已。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於乎!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取材于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注】固:班固,东汉史学家。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所发明 发明:独到阐发B. 文不兹乎 兹:同“滋”,生长C. 秦人虽以涂炭遇之 遇:对待D. 倔强其间

18、倔强:努力振作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公之在滁也 或言之朝廷B. 吾老于其间 公笃于朋友C. 皆出涕相吊 与迁、固相上下D. 昔孔子生于衰周而识文武之道 而文气衰弱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诡则俗,不淫则陋不是怪异就是俗气,不是杂乱就是浅陋B. 以诗书礼乐弥缝其阙矣用诗书礼乐补救政教的缺失C. 阏其颓波,东注之海阻挡那每况愈下的颓势,使它像水入大海一样回归正途D. 天下不知所以为文天下人不知道写文章的原因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修因喜欢颍州而居住在那里,去世后凭借儿子的显贵被追封为兖国公。B.

19、欧阳修行事从容不迫,喜怒不形于色,所写文章繁简得当,当时无人能及。C. 欧阳修在经学、史学方面均有建树,五代史的成就可与史记等媲美。D. 欧阳修先后做过七郡太守,为官严明又不失宽厚,在世时百姓就为其立祠。10.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不以贵贱生死易意。11. 文章最后一段说“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请根据最后两段,说明“文章废而复兴”的几次变化。【答案】6. B 7. D 8. D 9. B 10. 不因地位贵贱或生死而改变态度。 11. 孔子时代至西汉,文章注重表现文武之道。汉代以后,文风凋敝,至南北朝达到极点。至唐,韩愈变革,使文风复古。五代,未能继承韩愈的文风。至宋,等到

20、欧阳修的文章流行天下,才又无愧于古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兹”应解释为:这里,指孔子自己。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和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指这件事; B.介词,在 介词,对;C.代词,偏指一方,他 副词,互相 ;D. 均为连词,表转折,但是。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所以”翻译为“的原因”错误,应翻译为“用来的”,这句话应理解为:天下人不知道怎么写文章。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欧阳修行

21、事从容不迫,喜怒不形于色”错误,原文说“不大声色”,是指他的文章,不是他的为人。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注意重点词:以,因为;易意,改变态度。【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分析题干可知,“文章废而复兴”的几次变化要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故答题时要注意“文章废而复兴”的变化要对应时代。根据“昔孔子生于衰周而识文武之道”可知,孔子时代至西汉,文章注重表现文武之道。“自汉以来,更魏晋历南北,文弊极矣”可知,汉代以后,文风凋敝,至南北朝达到极点。“惟韩退之一变复古,阏其颓波,东注之海,遂复西汉之旧”可知,至唐,韩愈变革,使文风复古。“自退之以来,五代

22、相承,天下不知所以为文”可知,五代,未能继承韩愈的文风。“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可知,至宋,等到欧阳修的文章流行天下,才又无愧于古人。参考译文:欧公过去做颍州太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于是想在那里筑屋定居。等到退休归颍,住室还未修好。(他)住在这里怡然自乐,不以为意。欧公在滁州,自号“醉翁”,在琅琊山建亭,就用“醉翁”命名。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他说:“我有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我老在这些之中,所以自号六一”。自作了一篇六一居士传,刻在石上,又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居士集。在颍州住了一年后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天下学者闻此噩耗

23、,没有不流泪哀悼他的。后因诸子而赠太师,追封兖国公。欧公在文学上,天才有余,繁简得当,从容不迫,文字蕴藉,以义理胜,无论长短,无所不能。有想效法的,不是怪异就是俗气,不是杂乱就是浅陋,总是赶不上他,所以独步当时。就是到古人中去寻找可相比的,也是不可多得。欧公在“六经”中,擅长易经诗经春秋,他的见解,多古人所未发。曾奉旨撰写唐书中的本纪、表、志,自撰五代史。所写本纪,法严辞简,常用春秋笔法,他的“表、传、志、考”和司马迁、班固的不相上下。欧公对朋友诚笃,不因地位贵贱或生死而改变态度。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死后,欧公都照管他们的家庭,或向朝廷上言,让他们的子弟作官。尤其奖励文士,一有长处,

24、必定极口称赞,生怕别人不知道。欧公前后做过七郡太守,他为官严明而不失宽厚,宽简而不废弛,吏民安定,滁州、扬州的百姓甚至为欧公生前立庙。过去孔子生于衰败的东周却懂文武之道,他说:“文王死后,文化就没有了吗?”虽说一时诸侯不用孔子,他的功业未能在天下显现,但他的文章终不可被掩盖。孔子去世后,众弟子如子贡、子夏,都因文学而闻名于世。传下几代后,子思、孟子、荀子都成了诸侯之师。秦人虽使儒者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儒家也不能被废。等到汉高祖以武力平定天下,动乱未停,叔孙通、陆贾等人,用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来补救政教的缺失了。这以后贾谊、董仲舒相继起来,西汉的文章,后世不能比。大概孔子的遗风,影响到了这种程度。从

25、汉朝以来,经过魏晋南北朝,文章写作的弊病达到极点。虽有唐代贞观、开元的盛世,但文气(仍然)衰弱,张说、苏颋之流,力振衰风,终不能振起。只有韩愈变革文风,使之复古,阻挡每况愈下的颓势,使东流大海,于是恢复了西汉旧观。从韩愈以来,五代相承,天下人不知道怎么写文章。宋开国皇帝治国,在礼文法度方面,直追汉唐,但所谓文章之士不过杨亿、刘筠而已。等到欧公的文章流行天下,才又无愧古人。呜呼!从孔子至今,千百年间,文章废而又兴,只出了韩愈、欧阳修啊。这难道是偶然吗?(二)(共6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12. 画线部分

26、表现了怎样的儒者形象?13. 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翻译“何有于我哉”,并回答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特点。【链接材料】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答案】12. 形象:尽忠 行孝 守礼 自律 13. 这些对于我来说有什么难呢?特点:自信。【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所谓“出则事公卿”,即在外为政就得恪尽职守,做个称职的官员,这是“忠”的体现。“入则事父兄”,说是在家就得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

27、妹,这是“孝”的体现。“丧事不敢不勉”,即参加丧葬之事要尽心竭力,尽量做得周到细致,这是“敬”的体现。“不为酒困”,即不沉湎于酒精,这是“慎”的表现。表现了一个尽忠、行孝、守礼、自律的儒者形象。【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语句含义和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参考“链接材料”可见,孔子只是对三个人的优点给予评价,子路果断、端木赐通达、冉求多才多艺,至于能不能“从政”,没有正面回答。结合这一内容,可知,孔子言“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此数事对于我无难,故可将“何有于我哉”解释为: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由此可见孔子的自信。参考译文:孔子说:“出外便侍公卿,入门

28、便侍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勉力去办,不被酒所困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论语子罕)季康子问:“子路可以让他参与政事吗?”孔子说:“子路果断,对于参与政事有什么呢?”又问:“端木赐可以让他参与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对于参与政事有什么呢?”又问:“冉求可以让他参与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参与政事有什么呢?” (论语雍也)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一)(共1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高斋视事谢朓【1】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2】。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注释

29、:【1】谢脁,南朝齐文学家。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高斋”。视事,处理政务。【2】纷诡,指官场混乱。非一,不能一致、难以治理。14.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写寒雾消散,白日显露出来,“映”字写出了远处尚未消尽的白雪与青山相互映衬的景象。B. 三四句,写江边村落与树木隐约可见,其中“暧暖”与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中的“暧暖”意思相同。C. 五六句,写起身披衣,洗漱之后坐在窗前开始写字作画,体现出志趣高雅、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D. 七八句,说丰盛佳肴只吃一菜足矣,排场显赫所居不过一屋,由此可见作者不以优渥的物质生活为乐。1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

30、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高斋周围的景色,以动衬静,虚实相生。B. 五句至八句叙事,多角度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C. 最后四句抒发情怀,“空”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D. 诗歌融景、事、情于一体,景中含情,事中寓志。16. 诗歌尾句“锁吾愁与疾”中的“锁”字,有另一版本作“销”,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全诗说明理由。【答案】14. C 15. A 16. “锁”字更好。远离官场、隐居山林,虽能带给作者精神愉悦,但官场纷乱,忧愁只能被暂时锁住、封存,无法彻底消除。“锁”字化抽象为形象,生动表现出诗人为国忧虑的深重,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以及出世入仕的矛盾心理。“销”字更好。诗歌最后两句写

31、以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选择来消除心中的忧愁和身体的疾痛,这与开篇的雪映青山、江村美景形成呼应,体现出山水自然对诗人的巨大吸引力和精神抚慰作用。与“安得”一起,强化了对归隐的渴望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写字作画,体现出志趣高雅、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错误,“秉笔”,执笔,此指批阅公文。这两句是写诗人起身披衣盥水,到窗下捉笔办公,不是写字作画,自然也不能体现志趣高雅、悠然自得。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虚实相生”错误,前四句实写野外的景色,没有虚写。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

32、力。两种观点皆可以,要结合全诗分析理由,即分析此字的表达效果。诗歌前四句写野外的远景,让读者感到:这画中景物于残冬岁尽,已破寒待出,正萌发着春日的生机。接下来四句,诗人把笔转向自我,写身边琐事。这四句,一句写一个生活片断,从诗人起身披衣盥水,到窗下捉笔办公,到用膳,最后又回到自己的居室。自然景物萌发生机,而他却精神委靡;给他居“连驾”大屋,他却说:我居小屋一间就满足了;给他吃“列俎”佳肴,他说:我只须吃其中一只菜就足够了。总之,他不以有这优裕的生活环境为幸、为乐、为荣,却反以之为累、为苦、为怨。后四句由叙写生活转为抒发情怀。“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这二句大意是说:我徒然为多难的国家担忧,因

33、为这官场既混乱,又充满欺诈,料想是无法把它治好的。原来,他对这优美的环境和优裕的生活之所以厌烦,乃因为,这官场看是生活优裕,而实为险恶危途。到此,如认为“锁”字更好,那么“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的意思是远离官场、隐居山林,虽能带来精神愉悦,但官场纷乱,忧愁只能被暂时锁住、封存,无法彻底消除。“锁”字化抽象为具体,生动表现出诗人为国忧虑的深重,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以及出世入仕的矛盾心理。如认为“锁”字更好,那么“安得扫蓬径,销吾愁与疾”的意思是要想“销吾”这“愁与疾”,只有放弃这荣华富贵的官,而去归隐山林了。这与开篇的美景形成呼应,体现出山水自然对诗人的精神抚慰作用,强化了作者对归隐的渴望之情。

34、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同样是写雨,李清照的“_,到黄昏、点点滴滴”和苏轼的“_,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凄婉,一旷达。(2)侈靡误国,节俭兴邦。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名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言犹在耳。(3)人生当奋发有为,全力以赴。若尽全力仍不能如愿以偿,也无愧于己,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说“_,_”。(4)2020年是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我们可以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诗句“_,_”,形容深圳的变化历程虽遭遇困难和挑战,但依然一路向前,蓬勃发展。【答案】 (1). 梧桐更兼细雨 (2). 莫听穿林打叶声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35、也 (5).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6). 可以无悔矣 (7). 青山遮不住 (8). 毕竟东流去【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哀、鉴、至、毕。(二)(共6分)18. 在红楼梦第57回中,紫鹃曾以“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感叹宝玉、黛玉心意相通的可贵。请从原著中举出两例,谈谈你对宝黛二人“知心”的理解。【答案】答题示例一:知心,是指宝黛二人不仅心意相通、彼此理解,而且在为人处世上志趣相投、思想一致。例如,宝玉一见桃花行便知是黛玉所作,不觉落下泪来。可见宝玉素日深知黛玉曾经离丧,对其内心的孤独哀怨感同身受。又如,黛玉从不像宝钗、湘云那

36、样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宝黛二人因为共有不愿与世俗同流的人生追求,关系更加亲密。答题示例二:知心,是指宝黛二人能相互理解、领会彼此的心意,因此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例如宝玉挨打后,黛玉肿着眼睛来劝宝玉,宝玉立刻明白她是为自己受伤而难过、担忧,便立刻说“你放心”;而黛玉在收到宝玉送来的两块旧帕子后,也立刻明白了宝玉的一片体贴之意。可见他们的交流无需借助太多语言。若无心有灵犀的契合,便难达到神交的境界。【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知心”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知心”的体现。依据题干可知,“知心”可以指心意相通,也就是彼此理解

37、,精神默契。如宝玉挨打后,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来看宝玉,宝玉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挨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宝玉明白黛玉是为自己受伤而难过、担忧,所以才说“不觉疼痛”“装出来哄他们”“你放心”。再如宝玉送旧帕子给黛玉,晴雯说:“他要这半新不旧的两条手帕子?他又要恼了,说你打趣他。”宝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晴雯去往黛玉处,黛玉看到晴雯来了,问做什么。晴雯道二爷送帕子来给姑娘。黛玉道:这帕子是谁送他的,想必是上好的,叫他自己留着用

38、罢,我这里用不着。晴雯连忙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黛玉一愣听了心里闷得慌,细心一琢磨,方悟过来,连忙对晴雯说放下吧。晴雯才掩门出来,依旧摸不着头脑。之后黛玉紧紧的握着帕子,心中万般情绪。看得出,宝玉和黛玉是懂彼此的,甚至不需要过多言语,他们是知己,最美的东西反而不需要解释了,他们有心有灵犀的契合。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敦煌艳阳下临近开学,突然看见一个吐蕃展,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但是,只在敦煌展出。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跟朋友提了一句,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飞机的舷窗下,祁

39、连山触目可及,雪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延伸,无穷无尽。地面一片苍黄,都是戈壁。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许多年前,看见井上靖的小说敦煌,意识到东瀛对大唐对西域的那种迷恋,持续了上千年。敦煌,本质上来说,已经是礼失求诸野,但这是文明的交汇点。对于爱好历史的人而言,再多的书籍研究,都不及文明的现场感。不是第一次来,车过戈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陆续续出现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还是屏息沉默了。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洞窟

40、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莫高窟前的沙河一如既往,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流,还在枯水期。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姚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上次来敦煌,就听说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观看。果然,这次数字观看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环。即使如此,还能够实地再看10个窟。这种机缘真是来一次少一次的福分,应该敛容珍惜。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按照要求分列两边,会有自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这个小细节让我有点出神。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

41、心中刹那升腾的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惊叹。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漫天漫地的经变故事,都化身为超然美妙的恢弘画卷。经历千年岁月风沙,壁画雕塑早已斑驳褪色,然而光照处依然摄人心魂,令人心醉,不知身在何处。不知自己的来处,何以明了自己的现在与存在?人类文明的庄严璀璨向我们打开的应该就是这种神游古今、与古人劈面相逢的快感。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故居和办公室,就在莫高窟最负盛名的九层楼对面。这位上世纪40年代从法国来到敦煌的画家,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敦煌。他的办公室和故居都是意想不到的清寒。床和书架都是土坯的,几张木质桌椅,一个灶台,一直到1982年他离开敦煌,都是这样。许多代学人和艺术家就是在这里

42、默默无闻度过大半生。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也是如此,60年代北大毕业后即来到敦煌,先生远在万里之外的武大工作,孩子也是在武汉长大。分居数十年,最终还是先生追随她,在敦煌会合。她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是敦煌成就了她。吐蕃展就位于敦煌研究院内,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建筑。一到展馆,视线与内心一下子沉入历史的情境。古格、象雄、吐蕃,藏文化真是太深邃迷人了。展不大,却集中了许多国内外大牌博物馆的名品以及私人收藏。一个6-8世纪吐蕃贵族小孩的丝质外套和软靴,样式像唐装,而织物图案又是带着中亚波斯风格的连珠立鸟纹。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别的混合的气息。这也是这个展一定要在敦煌的原因。季羡林说过,中国、

43、希腊、波斯和印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的确,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了。在展览的最后,我看到了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玛格和汤姆普里兹克夫妇充满深情的回顾资料,他们回忆自己因为对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文化的强烈兴趣而结缘,甚至他们的儿子也继承了这种激情,获得了藏文文献与喜马拉雅研究的博士学位。也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们拜访中国国家文物局,促成了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总共有20余家国内外的考古文博机构将其收藏的吐蕃瑰宝借展。如此,像我一样的爱好者,才有机缘目睹来自全球的吐蕃艺术精品。在敦煌,时时觉得,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为什么来到敦煌?当然是为了它迷人的历史与文化光影。它的阳光与星辰,曾照

44、耀无数杰出的艺术家与虔诚信众的心灵,给予了他们坚定的力量。在敦煌看见的一草一木,都令人浮想联翩。这里既是陈寅恪所谓“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地,也是千年来伟大平凡兼具的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生命构建的时间之流。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不朽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11)我更觉得,来到敦煌,是为了与自己相遇。短短几天,敦煌的艳阳,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光影都犹如神迹。夜晚在极致的安静中入睡,清晨又在极致的安静中醒来。这样的旅程,仿佛出世了一趟。(12)人类文明的宝贵遗迹,此生此世,也许只有这一次机遇相见。除了珍惜,还是珍惜。(取材于朱丽丽的同名散文)19. 下列对文中字词的

45、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舷窗:“舷”读作xunB. 屏息:“屏”读作bngC. 微末:平凡渺小D. 敛容:庄重严肃2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所说的“文明的现场感”,既指参观者身处文明现场,也指实地观看带来的直接、深切和独特的体验。B. 第段由光线打在菩萨脸上的细节,联想到千百年来造访者的感受,进而突出了庄严璀璨的文明的震撼力。C. 第段通过对展品的细致描写,表现出吐蕃文化的深邃迷人,而这也正是吐蕃展一定要在敦煌举办的原因。D. 开篇写诸事繁忙但仍来敦煌参观,结尾部分说特别珍惜与文明遗迹相见的机会,文章首尾照应,圆融自然。21. 作者在第段说“激情真是

46、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从全文看,“激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2. 文章题目“敦煌艳阳下”含义丰富,综观全文,简要回答其含义和文章以此为题的效果。【答案】19. A 20. C 21. 创造者以微末生命,在偏远之地创造出伟大的人类文明。守护者甘于清寒,默默奉献,穷尽一生来守护敦煌文化。策展者出于强烈的兴趣而结缘、研究,积极筹划文化展览。“我”毅然抛开繁杂的工作,到敦煌感受璀璨文化的魅力。 22. 含义: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阳光及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在敦煌璀璨的文明遗产的照拂下,人们获得了坚定的力量。效果:富有意韵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虚实结合,凸显主题。【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

47、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A.舷窗:“舷”读作xin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而这也正是吐蕃展一定要在敦煌举办的原因”错误,文中说“这也是这个展一定要在敦煌的原因”是指“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别的混合的气息”。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这句话在文章第九节,题干要求从全文理解“激情”一词,即概括文中“激情”的体现。根据第一节“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跟朋友提了一句,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可见,“我”毅然抛开繁杂的工作到敦煌去是一种

48、激情的体现。第四段“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姚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人类以微末生命,在偏远之地创造出伟大的人类文明,这是一种激情的体现。第六节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上世纪40年代从法国来到敦煌,“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敦煌”“许多代学人和艺术家就是在这里默默无闻度过大半生。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也是如此”,守护者甘于清寒,默默奉献,穷尽一生来守护敦煌文化,这是一种激情的体现。第八节中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玛格和汤姆普里兹克夫妇“因为对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文化的强烈兴趣而结缘,甚至他们

49、的儿子也继承了这种激情,获得了藏文文献与喜马拉雅研究的博士学位。也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们拜访中国国家文物局,促成了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总共有20余家国内外的考古文博机构将其收藏的吐蕃瑰宝借展”,可见,策展者出于强烈的兴趣而结缘、研究,积极筹划文化展览。【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义等角度作答。“敦煌艳阳下”从表层景物的角度理解,“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可知,指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阳光及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它的阳光与星辰

50、,曾照耀无数杰出的艺术家与虔诚信众的心灵,给予了他们坚定的力量”,“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不朽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可知,指在敦煌璀璨的文明遗产的照拂下,人们获得了坚定的力量。效果可以从表达效果、读者角度、表现手法、主旨等角度。“敦煌艳阳下”,写出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特点,具有意境美;这一标题让人想象这篇小说写敦煌艳阳下的什么故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标题实写敦煌的自然环境,却隐含赞美人们像艳阳一样对敦煌文化的激情,虚实结合,突出文章主旨。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语言基础运用(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日前,有网友上传了一段不文明旅游视频,视

51、频显示,在四川某风景名胜区内,有十多名游客翻越护栏、踩踏五彩池钙华滩。22日,相关部门对此声明,经核实,18日下午,确有部分游客在不顾景区关于文明与安全出行的提示情况下,擅自翻越护栏进入钙华保护地带拍照。景区巡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制止和劝导他们离开钙华保护地带。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处“日前”可用“目前”替换。B. 处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C. 处将“声明”改成“回应”更贴切。D. 处删去“在”“情况下”,句意更简明。24. 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并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纸上。要求:不改变原意。【答案】23. A 24. 景区巡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制止,并劝导他们离开钙华保护地带【

52、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语言表达之病句、标点的能力。A日前是表示时间,往日,几天前的意思;目前意思是现在、此刻,即到现在为止。题中“网友上传不文明旅游视频”的事件不是现在,而是几天前已发生的,故不能用“目前”替换“日前”。故选A。【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的语病是搭配不当,“制止和劝导”后接的宾语是“他们离开钙华保护地带”,“制止”与后接宾语连在一起意思就与实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了,要明确景区巡护人员发现这种拍照现象后要立即制止,然后再劝导他们离开钙华保护地带。因此句子可改为:景区巡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制止,并劝导他们离开钙华保护地带。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

53、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5. 阅读名著能使我们获得写作方面的启示。班级拟组织“跟着名著学写作”交流活动,请结合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的一部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介绍你从中学到的一种写作方法。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150字左右。【答案】我从边城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合理设置悬念,切勿毫无依据。我在平时写作的时候悬念设置会比较随意,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才知道悬念的设置要合理。边城中“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一充满悬念的结局,其实小说在交代翠翠父母故事时,便埋下伏笔。翠翠父母的离世,使得老船夫性格“多虑”,翠翠“羞于”表达内心,以及顺顺家大儿子的离世都预示着,翠翠与傩送老二的结

54、局。所以文章中的“悬疑”,要顺着文章的脉络走向,像缝纽扣似的,一个一个慢慢落下,使其相隔不远又彼此相连。【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观点明确,交代从哪一部名著中,学到的什么方法。例如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平凡的世界中鲜明的人物个性,边城中构建场景等。然后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写作实践,分析自己对这一手法的阅读体验。26. 为丰富同学们的劳动体验,提高实践能力,学校新开辟了一块园地,准备种植瓜果蔬菜。现校学生会面向全体同学征集园名。请你为该园地拟写一个名字,并阐释以此命名的理由。要求:园名有特色,有意蕴;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案】绿之源。“绿之源”

55、意为绿的源泉。同学们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是绿色无公害、健康生态的,这体现了以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师生生态环保意识、呼唤更广大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为目的。同时,绿本身就给人一种生机,有活力的感觉,象征着同学们的青春活力。源,有源头的意思,指水果蔬菜源自天然,给人美好的遐想。同时,“源”和“园”谐音,“绿之源”也可理解为绿色的园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理清题目的基本意思。题干是要求为园地取名,注意园地“种植瓜果蔬菜”的用途,所以取名要和这一点有关联,不可随意,要有意蕴。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拟定一个名字;介绍名字的由来,尤其是需要与园地特色相结

56、合;命名力求新颖,不落俗套,有一定的文化内涵。27.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请根据漫画内容,以画中“被关心者”的身份,给亲人或朋友或老师写一段文字,表达心声。要求:以抒情为主,可写诗歌;感情真挚,语言得体。150字以内。【答案】爸妈,请听我说你们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的烦恼又有谁会知道你们的爱让我承受不了爸妈听我说我不想,每天醒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不想,你们抛弃一切只围着我来转我希望,读书时候不被打扰,自己的事情自己来搞我希望,给你们做做家务,聊聊家常,缓解读书的疲劳我希望,爸爸有空出去玩,妈妈有空出去耍我希望,一家三口快乐生活像朋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57、详解】首先要看清楚漫画,理解画面内容。此漫画中间是一个满头大汗、正在紧张读书的人;左边的人一手拿着扇子帮他扇风,一边说“不要紧张”;右边的人双手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饭,一边说“不要害怕”。 画面中孩子“满头大汗”的情况来看,“被关心者”对父母的这种关心似乎压力很大。这幅漫画反映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心。因为家长过度的关注,让孩子觉得很紧张。虽然站在父母的角度,觉得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这种父母所认为的爱孩子行为,反而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压力下,会使孩子变得非常自卑。压力过大,反而更容易出错,如果事情总是没有做好,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产生更大的压力,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58、。题干要求以画中“被关心者”的身份,给亲人或朋友或老师写一段文字,表达心声。因此,可以根据这种过度关心带给孩子的压力,用委婉的语气给父母提出建议,给亲人或老师表达自己心理上的真实感受,吐槽一下,让“关心者”懂得自己行为给“被关心者”带来的伤害和压力,让他们意识到,关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换一种让双方更愉快的方式。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8. 根据材料,完成作文。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也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以上关于“兼听”的看法,引发了你怎样

59、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答案】例文:善则听之,恶则弃之我们生活在千万个个体聚集的密集丛林,倾听他人的建议便好像为我这株小草拨开一片迷雾,让我感受遥远的阳光,但这丛林的声音太密集,我必然要仔细分辨哪个声音在真正地帮助我。我认为,对于多方不同的“声音”,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有许多孤介自守的人,自以为才智过人,对别人的“声音”一概不听。比如自比太阳的尼采,抛却周围一切星辰,最终自取灭亡;又比如晚年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固执己见,最终再无发明。那么,全盘接受别人意见的“声音”就是正确的选择吗?这样只会将自己退缩成提线木偶

60、。只有筛选出那些积极的、有建设性意义的“声音”,舍弃又有些是否不分、横加干涉的“声音”,才能化别人之力为己用,创造更完美的生活。 人生伊始, 父母的耳提面命,恩师的遵遵教会,朋友的低声劝慰,仇人的恶语相向,旁观者的无知之论,有如此多的“声音”,酸甜苦辣,可谓应有尽有,若不加以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一生岂不成了他人信笔涂鸦之书?因此,要像孙悟空那样炼就“火眼金睛”,从一堆妖魔鬼怪中找寻那真正的盟友。古时,诗人贾岛酷爱推敲诗句,对各种“声音”来者不拒却也细细辨别,方铸诗名。所以,对那些有善意也有恶意的声音,不要畏拒,打开心门去接受它们,用心眼去区分它们,让他们化作养分供自己成长。 所谓“偏听则信

61、,兼听则明”,指得是孤介自守有害于己,而兼听他人之言有益于己。言论是最自由的小鸟。口一张,成飞向四方。而那些抓捕小鸟的人却需要区别那些小鸟,抓住害鸟、坏鸟,留下益鸟。对于别人的“声音”也应当如此。领导者的智囊团是社会运行的螺丝刀,矫正每一处偏差;产品的用户反馈是企业家的指南针,完善每一次决策;狂傲的青年人的父母是海岛上的灯塔,为迷途之人指引方向。这些有益的“声音”我们需要“兼听”。那些流言中伤、冷嘲热讽,抑或是尖酸刻薄地对你的生活评头论足的言论,这些大可以置之不理,因为这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留下有益于己的,舍弃不益于己的。孔子有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若那些“声

62、音”真正直击自己的痛点,就去加强、改正,使自己的盔甲更加坚固,若没有,也于己无害。 作为新世纪的新青年,面对形形色色充满无边诱惑的世界,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以对各种“声音”。 世界美好,心眼断之,肉眼视之,手足践之。【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要点】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要明确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旨,根据相关信息因果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中心。本题主要抓住关键词句“兼听则明”“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这是两种相对的观点,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种观点阐述,也可以综合二者来写。【审题】材料列出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侧重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63、,因为“兼听”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第二种观点侧重于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外物左右。考生既可认同“兼听”说,也可反对“兼听”,但这两者均只涉及一面,思辨的角度太窄,最佳立意应是综合两者的看法,辩证思考,立意深远,格局阔大,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此题紧扣时代主题,又贴近考生实际,引导考生对自我与他人两者关系进行理解与思考,让考生在切身的思考中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与责任、使命与担当,思考和联想的空间都很大。考生可在具体的写作中,深入探究生活的本质:个人如何去创造生活,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如何面对他人或历史的“声音”等,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积淀。【立意】1.倾听时代呼声,积极投身改革实

64、践。2.冷静倾听不同意见,审视前行方向。3.坚持梦想,砥砺前行。4.心有笃守,与时俱进,争做有为青年。5.学会倾听与坚守自我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7.有选择地倾听【素材】1.唐太宗能有明君之称,得益于他兼听则明,正视问题。想唐太宗为天之骄子,普天之下皆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境况,溢美之言早已听惯。普通人若有此待遇,哪里还容得别人说出自己的不是?可唐太宗却不一样,不同于其他皇帝“恶忠言”的态度,他有着闻过则喜的雅量。并把魏征作为一面镜子来比照自己的行为。从魏征口中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政策的失误,并且正是这些问题,积极改正缺点,调整政策。创造了“贞

65、观之治”的繁荣局面。2.按照老子中所言,闭目塞听,也是一种修习方式。通过闭目塞听,我们可以避免外界纷繁物欲世界的干扰。闭目塞听的一个好处是,其可以帮助你收敛精神,专注内心的一个目标,定力行进。许多时候,我们被生活绊倒,并不是因为知道得太少,而是因为知道得太多,瞻前顾后、顾虑得太多。徘徊中,不仅贻误了战机,更耗散了精神。人的精力有限,而外界的信息无限。以有限随无限,殆也。3. 兼听才能避免局限于小圈子狭隘的视野。天井四方方,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生长在池塘洼地的泥鳅,一定想象不到大海的壮阔。生态如此,一个人接触的信息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知识生态圈?倘若只是局限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某种

66、程度上就像池塘里的泥鳅,会变得狭隘和短视。要想突破这种狭隘,泥鳅必须去拥抱海洋。29. 根据材料,完成作文。“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生活中,“忽见”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以“忽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叙事合理;有故事,有细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答案】例文忽见 所谓人生,无非就是因命而见,因缘而遇;因爱而陪,因情而伴。终有一天,只因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的一瞥或一个回眸,忽然触动了心灵。江河被春雨所感动,所以流水潺潺。花朵被骄阳所感动,所以倾吐芬芳。枫叶被秋风所感动,所以尽染群山。妈妈,

67、你的爱把我感动,我却无以回报。你总是把爱缝成密密的针脚,把爱溶进冬日的暖茶,把爱变成临行的叮嘱。而我却视而不见,更不要提什么感动了。为了求学,我离开家乡,开始了住宿生活。军训的日子很苦,所以我习惯了在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后,守候在收音机旁听“音乐直播间”节目,它不是随便放几首歌就了事了,每期都会有一个讨论的话题。所以在放松自己的同时,也能学会许多道理。今天的主题是“母爱”,我心想:无非就是深夜送孩子去医院,晚上盖被子,夏夜扇扇子之类的,一个字“俗”。但因为我是小马哥哥的粉丝,我依旧受听着,听着一首首歌颂母爱的歌和听友们发去的祝福话语,似乎心中有什么东西开始融化了,并且有种想哭的感觉。确切地说,当我

68、发现时,枕巾早已湿润了。这颗早已麻木的冰冷的心顷刻被一股暖流融化。忽地发现,我们这颗会因一片落叶、一个微笑而感动的心,却从未有一个位置给母亲,从未有一刻为母亲而流泪。更无耻地认为,这一切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我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感动,用手机发了一个短信:妈妈,我爱你!周末放假,我回到家中,爸爸就忙着问我是否给我妈发过短信,我说:“发了,咋了?”爸爸说,妈妈看了短信哭了一夜那一刻,我真的感动了。吃晚饭时,我看着我的妈妈,我忽然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很多,乌黑的头发不知从何时起夹杂了银丝,皱纹也不知何时爬到了她的脸上。我发觉真的好久没有这样看我的母亲了。为了我,为了家,她忙碌于天地与家庭,过着两点一线的生

69、活。而我却总是以青春期叛逆为借口,一次又一次伤害了这个最爱我的人感动的心,人皆有之,只不过总是太容易被我们遗忘。母亲为我们付出的太多,而索要的却很少。只是希望我们听话,懂事,爱学习,就这些。这几点,我没有什么理由说做不到。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就是在你不经意间为你准备好了一切,而有可能就在一瞬间你才突然感受到她对你的爱。既然你曾被妈妈感动,那你就应该用行动表示出来。妈妈,我爱你,永远!【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审题】高中生必须先把记叙文搞定,因为记叙是写作的基础。简单地说:记叙文就是使人有所感,说明文就是使人有所知,议论文就是使人有所信。所谓“表达真情实感”不一定

70、要写“生活之真”,“艺术的真”当然也是真!事因人生,人以事显。本则作文材料由三组诗句构成,都有“忽见”一词,第一组,表明思念之深和悬望之切。第二组阐述了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涵着希望和光明的哲理。第三组,“忽见”的“忽”与“方知”的“方”,两相对照,细致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心灵的触动。而新年将至,希望萌生。审题时要读懂诗句的内涵,还要注意提示语:生活中,“忽见”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考。“忽见”一词在此处涵盖比较广,写作时只要写触动我们的心灵的人或事件即可,如写在人生的转折点有所触动,也可写在路遇困难时看到了人生的希望等。但要注意:思想健康,叙事合理;有故事,有细节。【立意】1.触动心灵的

71、瞬间2.人生不允许退缩,要坚强勇敢面对风浪3.忽然感受到亲情的可贵【素材】1.战败后的我,像落汤鸡一样,漫无目的地骑着自行车。骑到一个山坡前,我骑了几次都未冲上去,刚想下车,却听见身后传来了一声:“加油啊,年轻人!“我循声望去,感激地望着那个人。他正微笑地望着我,眼中充满了鼓励我朝他点点头,然后用尽全力向上冲去,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鼓励,老人的鼓励直至伴我成功。我回头向老人望去,他正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笑容依旧回荡在他脸上,那满头的白发仿佛雪山上盛开的雪莲,那样的纯洁与美丽那声声“加油啊!”依旧回荡在我的耳边,是那一声声的鼓励带给了我美的瞬间。2.品味友情美,碧绿的草坪中传来孩子门阵阵的笑声,夏

72、天在他们的欢乐中充满了喜悦。不远处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摔倒了,血慢慢的渗了出来。他紧缩着双眉,咬着嘴唇始终不肯叫喊一声,一个小女孩看见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一块洁白的手帕,为小男孩轻轻的包扎着,她低着头,手慢慢的包着,仿佛害怕弄痛男孩一样,手帕上映出了一朵鲜红的花朵,仿佛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望着这充满了友情与关爱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20年后他们依旧是朋友的画面。美在这一瞬间又静静的绽放了,是他们的友情,是他们的爱,是那一个微小的动作,是那3.青草,现在却被风吹得直不起腰,摇摇欲坠,但依旧还在大风中坚持不倒下。我心中似乎多了些莫名的感动,突然有种想看看它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它们在风中摇晃,似乎再加一点

73、力,它们就会倒下,但它们并没有屈服。它们用那青绿却有些枯黄的身躯努力地抵挡着呼啸的狂风,但也许是风太大了,它们垂下了头,它们不甘心、不畏惧,坚毅地挺了头,随后再次垂下,再次挺起就这样一直循环,它们仿佛有无穷的力量和旺盛的生命力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挫折,它们化坚强为勇气,化坚韧为力量,与狂风搏斗。它们就像是一只只小帆船在与狂暴的大海搏斗,在大风面前,它们十分的渺小平凡,但它们以自己小小的生命,在告诉风,告诉我,告诉所有人:它们不惧任何的困难挫折,它们能勇敢的面对,它们能顽强地战胜。它们那不惧挫折,勇于抗争和顽强的生命力,令我感动。我转过头,心中满是对青草地敬佩与歉意。闭上眼,我似乎能想到它们昨天与风雨搏斗的壮观场景。它们虽然平凡渺小,但它们却有着无惧风雨的坚定的心,而我为什么却没有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