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624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东省汕头澄海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澄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历史科试题第卷(满分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3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2、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从中得出的信息最确切的是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C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时间限制 D江南经济的繁荣4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最早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A汉朝 B隋唐时期 C秦朝 D明朝后期5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高达98%的贵金属,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B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C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D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6100多年来中国崛起的

3、三次尝试:19世纪中后期的同光中兴;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工业化建设。同光中兴时期中国崛起的“尝试”主要是指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7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 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

4、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东西文化碰撞8右图反映了“东西文化碰撞”,这幅照片可能拍摄于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D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时期9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B西装必将风行全国C社会变革引起服饰变化 D中西服饰各有特点10.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

5、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11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12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国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131978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624.1 亿元。

6、2003 年已达到 11.67 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14右边是“小脚老太跳起了迪斯科”图,其反映了 A迪斯科最适合小脚老太活动B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C人们社交礼仪的变化D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15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

7、传播天主教16“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这里的“新天地”主要是指A开辟了通向美洲、非洲的航路 B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D资产阶级开始了殖民扩张17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到大企业的演变。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工业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世界市场扩大 D. 殖民扩张18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

8、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19.下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 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对苏联变化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 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权的自主性 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20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错误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C强行推

9、广面积种植玉米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21下列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包括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B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C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22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凋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23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

10、想是A“混合经济” 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 D建设“福利国家”24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乐;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25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有学者说:“煤和钢是每个国家自己掌控的工业部门,也算是战略部门,代表这个国家的军事潜力。煤钢联营,就是为了欧洲国家不再 打仗。”这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目标之一是A实现和平 B抗衡美苏 C共同繁荣 D恢复国际地位26对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

11、集团化发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B打断了经济全球化进程C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D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27观察漫画,在各选项中为该画选择一个主题A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B德国东西分裂加剧C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28.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 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上述

12、材料认为, 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 最基本的原因是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29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来源:ks5u30“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31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

13、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邦济世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3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第卷(满分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3题16分,34题16分,35题20分,共52分。33(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

14、枵,两者相资为生久已。 摘自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材料三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藏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有关部门)防其出入。 摘自明朝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四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摘自台湾外纪卷十二请回答:来源:K(1)概括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2分

15、)(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策?(2分)这种政策产生于何时?(2分)(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6分)(4)根据材料,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四之间的关系。(2分)34(16分)曾经,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而今,早已是一个整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 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

16、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指出图中的、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2分)依据材料一的文字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材料二 美国波音飞机零部件生产国示意图(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材料三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3)结合上述两种观点,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4分)35(20分

17、)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中的话,即 “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

18、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四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请回答:(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6分)(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观点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8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这种思想

19、主张在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澄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历史科试题答卷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3题16分,34题16分,35题20分,共52分。33(16分)(1)(4分) (2)(4分) (3)(6分) (4)(2分) 34(16分)(1)(6分) (2)(6分) (3)(4分) 35(20分)(1)(6分) (2)(8分) (3)(6分) 澄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15 BDCDC 610 BDDAC 1115 CCDDD 1620 CACDC2125 AACCA 2630

20、BDACB 3132 CA33(16分)(1)现象: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劳动关系(答其他内容不得分)(2分)实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2)政策: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2分) 产生:战国时期(2分)(3)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或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2分) 防范外夷侵犯(2分)防范东南沿海地区抗清斗争(2分)(4)关系: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35.(20分)(1)材料一:实行君主专制 材料二:宣扬君权神授材料三: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或反对君主专制)(6分)(2)差异:材料一中韩非子认为君主专制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和安定;材料三中黄宗羲则认为在君主专制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君主专制是天下的大害。(4分)原因: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韩非子处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时期,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黄宗羲处于专制社会的衰落期,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4分)(3)主张:经世致用。(2分)表现: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