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66.76KB ,
资源ID:54614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614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苏苑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苏苑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

1、江苏省苏苑高级中学2020至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在史前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2、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 B、河姆渡聚落的遗址C、司母戊青铜方鼎 D、司马迁的史记3、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

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的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4、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评论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时说,“封建制度不废,兵争终无由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A、封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B、异姓封国权力的扩张 C、先代贵族不断的叛乱 D、同姓封国关系的疏远5、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

3、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6、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7、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认同D、推动了战国变法8、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奖励耕织 D

4、、严明法度9、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以下言论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11、以下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远交近攻”的战略

5、部署打击匈奴势力,形成稳固的后方ABCD12、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3、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派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十三州部”C颁布“推恩令” D反击匈奴14、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

6、师众至千余人。”这反映了( ) A儒学研究的功利化推动了儒学的发展B儒学的发展不利于当时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C儒学研究有利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 D儒学与察举制的结合推动儒学的发展15、从元鼎四年(前113年)起,汉武帝多次大规模“巡狩”,视察地方,结果发现郡国存在不少严重问题,如“新秦中(关中以北新开发地区)或千里无亭徼(防御工事)”,但是中央政府并未得到监郡御史的举报。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汉武帝 AA、设置十三州部刺史 B、为王国置“相”C、发兵平定地方叛乱 D、确立察举制度16、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

7、,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 BA制约丞相权力B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集权D监察三公九卿17、公元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兄弟辅助下,优待江南士族,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政治由王导主持,军事由王敦控制,晋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谓。该历史现象()A、说明晋元帝注重分权制衡以稳定政权 B、反映出门阀政治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C、沿袭前代“君弱臣强”的畸形政治统治结构 D、是东晋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必然产物18、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

8、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19、下表中的内容是对唐代某一事件的描述。该事件() 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破坏国家统一的叛乱使中央集权势力大为削弱A使李世民成为最高统治者 B沉重地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C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D使世家大族退出了历史舞台20、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

9、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21、唐太宗告诫巡视州县的官员:“就田陇间劝励,不得令有送迎,多废农时”,还规定:“诸非(非法)兴造及杂(额外)徭役”,超过一定的数量,“坐赃论”。这说明唐太宗()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推行均田,鼓励垦荒C、保证农时,减轻负担 D、不兴土木,休养生息22、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时间阶段数量(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44年间)8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

10、天子巡边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唐哀帝(34年间)67强藩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23、隋文帝时期,社会事务繁多,尚书省和各部门向皇帝的报告大量增加,甚至连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也要向他报告,皇帝只好早起晚睡。这反映出()。A、隋文帝对大臣不够信任 B、政务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C、君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D、政府部门无任何决策权24、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

11、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这种变化表明()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25、北魏统治者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桑。这实际上就是 () A俸禄制的雏形 B租调制的雏形 C均田制的雏形D迁都洛阳的先声26、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导致了唐代藩镇

12、割据局面的形成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27、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28、南朝著名的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表明他强调书法创作应该 () A效法道家 B有意无法 C形神兼备 D超越古人29、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 () A海外贸易税收

13、占主导 B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C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 D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30、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C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二、材料题(共三题,共40分)31、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

14、的繁荣局面。(1) 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4分)(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哪一新兴阶级的出现?(4分)(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在公元前6世纪至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

15、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二 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5分)(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16、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9分)33、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戴胄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意旨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尚书省填写“奉行”后,具体交给哪些部门去执行?(3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分)(3)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这些特点对国家的政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6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