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传统文化短视频,顾名思义即是记录传统文化的网络短视频。截至2019年5月初,“抖音”平台上关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数量超过65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64亿次,传统文化话题成了“抖音”上最热的话题之一。目前,短视频客户端用户集中在24岁左右,而短视频传统文化传播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在年轻人群体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受众心理。人类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催促着人们主动进入新环境、新领域,获得新知识。而“复古风”从生活服
2、饰刮到了传统文化领域,从前与受众保持一定距离的“高冷”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下,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受众的面前。受众对于生动丰富、充满趣味的小众传统文化是新奇的,基于好奇与求新的心理,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相对于“抖音”其他类型的信息,传统文化等知识的传播是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传递严肃的传统文化信息,受众在观看其他类型比如搞笑类短视频时可能会有浪费时间的隐忧,但是观看知识类短视频能够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而在此基础上,出于短视频的知识传播作用,短视频客户端不再只有休闲娱乐的作用,也是一款轻松学习、获得知
3、识的工具。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位。当今时代,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都在提高,审美观念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不仅仅要求简单的好看、眼球刺激,还要有个性、流行等因素。“美而不同”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新境界。传统文化一直作为高雅文化存在,在注入短视频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后开始接地气,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的呆板与生硬,有个性的传统文化传播符合大众审美,更容易在受众中间扩散传播。在传播活动中, 从众是指个体 (或群体)受到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或行为,使之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在短视频领域,传统文化短视频在受众点赞、转发的二次传播中,
4、引起了其他用户的跟随观看。而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抖音”客户端无限推送的信息流模式,很多用户会选择点赞量多的视频进行观看。而平台功能的便利性使得人们在从众心理的指导下,由好奇的观看转化为参与视频拍摄。如共青团中央的“抖音”号与京剧演员珮瑜合作,共同发起了抖音话题“我要笑出国剧范”,并为话题提供示范视频,引发了众多受众的模仿,截至目前此话题阅读量超过26亿人次。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优秀的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了爆炸式的传播。新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知识传播的渠道与载体,短视频突破了以图文传播为主的“两微”传播,丰富了现代人接收信息的方式。虽然存在短视频“短小微”局限、所传达的内容不够深入、视频制作者水平不
5、高导致视频质量不够精致等问题,但目前,短视频依旧处于风口位置,传统文化传播者在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发挥受众主导地位、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产出的同时,也要寻求更为深入的传播方式。摘编自郝玉佩短视频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受众心理分析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观看短视频能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B. 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都想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味。C. 当今时代,“美而不同”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D. 从众心理推动受众点赞、转发、观看、参与拍摄,使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传播。
6、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证,主要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探讨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倍受热捧的原因。B. 文章用共青团中央与京剧演员合作发起抖音话题并提供示范视频实例证明从众心理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C. 文章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D.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论及短视频作为新媒体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存在问题,给文化传播者指出方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唤醒青年用户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7、。B. 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主观因素。C. 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传统文化也为抖音视频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注入了新活力。D. 在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需要寻求不同领域的合作来实现传播效果的优质与传播方式的深入。【答案】1. D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项,“观看短视频能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中“观看
8、短视频”遗漏信息,原文有限定语,“观看知识类短视频”。B项,“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都想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味”中“都想”说法绝对,原文是“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位”。C项,“当今时代,美而不同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说法因果倒置,据原文“当今时代,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都在提高,审美观念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不仅仅要求简单的好看、眼球刺激,还要有个性、流行等因素。美而不同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新境界”可知,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的提高改变了以往的审美观念,并追求“美而不同”的新境界。故选D。【2题详
9、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述有误,文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项,“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主观因素”说法有误,据原文“从前与受众
10、保持一定距离的高冷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下,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受众的面前”可知,“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引发关注的现实存在,是客观因素,而非主观因素。故选B。【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它具有如
11、下一些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性指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把握;对事件起因、规模、事态变化等,也不能事先确定。二是复杂性,主要指造成原因复杂。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战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三是传播的广泛性,某些传染病可能毫无国界地广泛传播。(摘编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材料二作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当时的中国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应急设施。对于非典一类的新发传染病,彼时并无任何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依
12、据。而且,许多医院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交叉感染严重。这些都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SARS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政策方面,2003年国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后又出台了一家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此外,中央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这一系列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摘编自非典十六年之后,中国的防疫体系都有哪些进展?)材料三2
13、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
14、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
15、4. 下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这有利于把握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事态发展等信息,做好防控。B.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食物中毒、战争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某些传染病毒可能会无国界扩散,这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作抗击埃博拉疫情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突然发生,人们事先难以准确把握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成因等情况,因此无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5. 下列对材料相
16、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2009年我国成功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成功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B. 应对非典时,我国存在着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这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C. 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D. 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为什么
17、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答案】4. D 5. D 6. (1)党政领导组织方面:党中央高度重视,总揽全局,各级政府严格组织落实,确保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2)应急体系建设方面:非典后,我国在应急政策、医疗救治体系、信息通报、疫苗研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防控提供了政策、设施等方面的保障。(3)民众协作方面: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相互支援,积极应对,保证了各项措施能快速有效地开展落实。【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含义以及筛选整合信息能力。D项,“无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错误的。由原文“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
18、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可知,我国在非典之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成功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错误,由原文“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可知,“成功研制生产出疫苗”不是主要原因,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主要原因带来的结果;B项,“我国存在着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错误,由原文“一方面,部分地方
19、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应急设施”可知,范围上,原文是“部分地方政府”;程度上,原文是“比较缺乏”;C项,“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错误,由原文“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可知,“世卫组织的肯定”在原文是作为国际社会对我们的普遍赞赏中单拎出来的一例呈现的,是由集合到元素的关系。选项中以偏概全,成了元素代表集合。而且将原文中的“普遍”二字去掉了。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
20、文中信息,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做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可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政领导组织方面:党中央高度重视,总揽全局,各级政府严格组织落实,确保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由原文“SARS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政策方面,2003年国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
21、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此外,中央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可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体系建设方面:非典后,我国在应急政策、医疗救治体系、信息通报、疫苗研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防控提供了政策、设施等方面的保障。由原文“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可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民众协作方面: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相互支援,积极应对,保证了各项措施能快速有效地开展落实。【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
22、,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
23、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
24、,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珊阿姨严歌苓小珊阿姨一个人过。一个人去买几两肉,几十根菜,一疙瘩姜,大小如足趾。远远瞧小珊阿姨走过来,林荫下歇凉的人嘀咕:
25、“瞧她这身条,岁数怎么不往人家身上显啊?”“你没凑近,近了她也不经瞅啦。天天去什么芭蕾舞训练班蹬踏,身条敢不好吗?”“再蹬也不中用啦。小珊怕是有二十年没上过戏了吧?跟六七十的人聊,时不时他们还会聊到程小珊当年的红劲儿。那些年她一年要上四五个片子,脸蛋子都上了花露水标签儿。”这时小珊阿姨已逼近,人便来不及似地鼓动小推车里的孩子:“叫哇叫小珊奶奶!”孩子们立刻一片呀呀声:“奶奶好!”小珊阿姨俏皮地扬扬眉。其实她很不肯做他们的“奶奶”。就像曾经我们这辈人认真拍了她好些年马屁,她才对“小珊阿姨”的称呼认了账;那时小珊阿姨刚离婚,搬到我家对过,和我们做对门邻居。一个长相很好的男人敲着小珊阿姨的门边,从一
26、楼伸出一个女人头,对那个人说:“多敲会儿,小珊在家。刚才还听她的高跟鞋在我头顶上跺。”男人羞答答起来,反而跑开了。过几日,换了另一个长相不错的男人来敲小珊阿姨的门。小珊阿姨从未把这些“是非”们放进屋。她不傻,才不会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名声白搭到这些没用的漂亮老少小白脸上。她曾经教诲我妈,那时我妈刚出高中开始在电影界忙着跑龙套。她说:“要想做女演员,首先得削发为尼。我这人只对演戏认真,其他的,我保持着自己六根清净。”她的清净终于惹得她丈夫不顾体面地嚷得满世界都听见:“你他妈的程小珊你那百十张笑脸有一张是给我的吗?你不洗衣不做饭不生孩子”有回一个年轻导演来和我爸喝酒。这个家伙莫名其妙在电影界就走起
27、运来,栽培我爸似地让我爸做他最近一部电影的艺术顾问。听见有敲门声,他喝住我妈:“别理她!”“别理谁?”我妈想:这人狂得还着边际吗?上我们家布置这个调遣那个来了。“肯定是程小珊!刚才她在楼梯上见我进了你家门。那个老太太,我的戏让她演?我这不成心毁自己吗?”见我妈毫不理会地径自去开门,他急得直叫“慢着”。他拉开壁橱门。我笑起来:每回他喝了酒想进厕所就去拉壁橱门。“又错了,厕所在那边!”我提醒着。他人已缩进去,说:“这回要的就是壁橱。快打发老太太走路,不然我在里头憋死了你们得偿命!”门廊里我妈已将小珊阿姨放进来了。“黄骏走啦?”她朝饭桌直瞪着眼,导演杯子里的酒明明还在泛泡。没人答话,反正沉默与谎言间
28、不可画等号。妈摆了双新筷子和一只小碟,央她坐下。她坐下,完全心不在焉。见妈端了盘新炒的菜进来,小珊阿姨说妈像是又胖了不少。妈哈哈地笑,真笑出了那种胖妇人特有的回肠荡气的感觉,说自己反正是早断了上银幕的念头。“这可不行。”小珊阿姨扔下筷子,严峻打量着如此甘于堕落的妈。“有种很好的健美操,你可以试试!”说着她便端起架势,开始踢腿抡胳膊。妈一边紧眨眼皮往后躲,一边发出“喔!”“老天爷!”“哇!”不知是喝彩还是求救。“这样!要这样踢!”小珊阿姨卖力地做着示范,弄得浑身关节都响,气也是多喘一下少喘一下。她做着许多滑稽而痛苦的动作,脸都累黄了。最后我妈答应改天一定向她讨教,她才饶了我们大家首先饶了壁橱里的
29、黄导演,歇住了。她刚一走,黄导演窜出来对我们喊:“你们怎么敢给她捧场?她要亮给我这一手,我非喊救命不可!”妈摘下他头发上一缕蜘蛛网,叫他厚道些。自从我家搬到新楼,我有好多年没见小珊阿姨。前年我从学校回家,在前门乘公共汽车。听见谁在大声讲话,嗓子很滋润并字正腔圆。回头一看,是小珊阿姨和另一个中年女演员。小珊阿姨仍是高高蓬着卷发,穿一件深红有小花点缀的裙子。“人怎么这样多?早知这样该叫辆出租汽车的。”小珊阿姨说。“哎呀!”这是小珊阿姨的惊叫。我回过头,看见了一张由两只棕色大眼镜和一张鲜红嘴唇组合成的小珊阿姨的脸。“你怎么把太阳眼镜摘下来了?不是存心给你自个儿找麻烦吗?”她对那中年女演员轻声喝道。“
30、我可从来不敢光着脸上街,不然马上就会被人认出来!”小珊阿姨鲜红嘴唇里启出细瓷般的牙,看去很乱真的。车停西单商场,小珊阿姨和她那女伴儿开始往车门口挤。“挤什么呀,老太太!”售票员嚷起来:“大伙都在西单下!”见小珊阿姨没反应他接着嚷:“说你呐那戴蛤蟆镜的老太太!着急救火去呀,你那么挤!”小珊阿姨对他的刻薄话似乎浑然不觉。小珊阿姨哪里会类属“老太太”?车停下她头一个着陆。这时她摘下太阳镜四下瞅,似乎在辨识方向。最近见到小珊阿姨,突然觉出她缩了不少尺寸似的。她走在我前头,动作已开始摸摸索索。我不知她是否还戴着太阳镜,头发在额前蓬得老大。我挨着步,不太情愿凑近她。一只塑胶兜里装着一丁点东西,大概仍是几两
31、肉,几十根韭菜,一块足趾大小的姜。小珊阿姨还是一个人过。(选自小珊阿姨,有删减)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部分通过人们的对话交待了小珊阿姨的身世背景和现今的生存状况,表现了周围人对小珊阿姨的看法,也为下文做了铺垫。B. 小说运用了正侧结合的描写手法塑造小珊阿姨的形象,通过小珊阿姨丈夫的言谈直接表现了小珊阿姨作为演员的职业修养。C. “真笑出了那种胖妇人特有的回肠荡气的感觉”,这句话表现了妈妈对身材发福毫不在乎的态度,文中妈妈的形象和小珊阿姨的形象形成反衬。D. 小说首段交待了小珊阿姨独自一人的处境,文末又强调了这一点,首尾呼应,突出了小珊阿
32、姨悲凉、孤独的境遇,更唤起读者对小珊阿姨的同情。8. 黄骏导演到“我”家做客是本文最精彩的部分,请简要分析这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9. 有人认为“我这人只对演戏认真,其他的,我保持着自己六根清净”是把握小珊阿姨这个人物的钥匙。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这句话对人物的一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答案】7. B 8. 通过小珊阿姨卖力而痛苦的示范,表现了她对演戏的渴望。她将黄骏导演逼得狼狈不堪,暗示她一直在努力争取演出机会,侧面说明了她对表演的执着。她在我家滑稽的失态表现与前后文中她努力保持自己年轻优雅的仪态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人物身上的悲剧意味。通过黄骏导演和我们家人对小珊阿姨的态度,表现了周围人对小珊阿
33、姨的嘲笑和鄙夷。(答出三点即可) 9. 这句话表现了小珊阿姨一生的追求。她对艺术认真执著,对自己严格自律,使小珊阿姨成为一个看似可笑但又可敬的演员形象。这句话也带来了小珊阿姨一生的悲剧。小珊阿姨与丈夫离婚;过分地注意自己的仪表;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明明已经过气还坚持认为自己年轻而有名,并渴望再次演戏;使小珊阿姨成为一个看似高冷实则可怜的悲剧形象。这句话支撑着小珊阿姨一生的尊严。在周围冷漠而尖酸的氛围里,她就是靠着这句话抵挡旁人对自己的嘲笑和鄙夷,始终保持着高贵、自尊和不妥协。(答出两点即可)【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
34、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B项,“直接表现了小珊阿姨作为演员的职业修养”错误,应该是,通过小珊阿姨丈夫的言谈间接表现了小珊阿姨作为演员的职业修养。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结构的作用。作答时,先明确情节内容,再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阐述理由,既要说明情节表达的意思,又要依据情节所处的位置,阐明其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营造环境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小说的主人公是小珊阿姨,黄骏导
35、演到“我”家做客这一情节最终还是为了表现小珊阿姨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黄骏导演的表现:“这个家伙莫名其妙在电影界就走起运来,栽培我爸似地让我爸做他最近一部电影的艺术顾问。听见有敲门声,他喝住我妈:别理她!”“这回要的就是壁橱。快打发老太太走路,不然我在里头憋死了你们得偿命!”“肯定是程小珊!刚才她在楼梯上见我进了你家门。那个老太太,我的戏让她演?我这不成心毁自己吗?”通过黄骏导演的表现,暗示小珊阿姨一直在努力争取演出机会,侧面说明了她对表演的执着,同时,黄骏导演的态度也表现了周围人对小珊阿姨的嘲笑和鄙夷;二是小珊阿姨的表现:“说着她便端起架势,开始踢腿抡胳膊。妈一边紧眨眼皮往后躲,
36、一边发出喔!老天爷!哇!不知是喝彩还是求救”“小珊阿姨卖力地做着示范,弄得浑身关节都响,气也是多喘一下少喘一下。她做着许多滑稽而痛苦的动作,脸都累黄了”直接描写小珊阿姨的滑稽、失态又卖力的表演,一方面表现了她对演戏的渴望,另一方面,与前文的优雅形象以及年轻当红时“那些年她一年要上四五个片子,脸蛋子都上了花露水标签儿”的形象形成对比和反差,使小珊阿姨的形象带着悲剧的色彩。【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作品,整体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然后重点分析情节,注意语言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我这人只对演戏认真,其他的,我保持着自己六根清净”这句话是小珊阿姨所说
37、,“只对演戏认真”,话中有小珊阿姨一生的追求:“天天去什么芭蕾舞训练班蹬踏”“肯定是程小珊!刚才她在楼梯上见我进了你家门。那个老太太,我的戏让她演”“小珊阿姨俏皮地扬扬眉。其实她很不肯做他们的奶奶”“小珊阿姨扔下筷子,严峻打量着如此甘于堕落的妈。有种很好的健美操,你可以试试!说着她便端起架势,开始踢腿抡胳膊”从中可以看出小珊阿姨从年轻一直到老始终保持对艺术的痴迷与热爱。“一个长相很好的男人敲着小珊阿姨的门边”“换了另一个长相不错的男人来敲小珊阿姨的门。小珊阿姨从未把这些是非们放进屋”“要想做女演员,首先得削发为尼”从在可以看出对小珊阿姨自己严格又自律。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又有强烈艺术追求的人,一生
38、保持自己的高贵与尊严,是可敬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句话也带给小珊阿姨一生命运的悲苦:“她的清净终于惹得她丈夫不顾体面地嚷得满世界都听见:你他妈的程小珊你那百十张笑脸有一张是给我的吗?你不洗衣不做饭不生孩子”“小珊阿姨一个人过。一个人去买几两肉,几十根菜,一疙瘩姜,大小如足趾”早年就与丈夫离婚,生活孤寂,境遇悲凉、孤独;“再蹬也不中用啦。小珊怕是有二十年没上过戏了吧”周围的人的鄙夷与不屑;“我回过头,看见了一张由两只棕色大眼镜和一张鲜红嘴唇组合成的小珊阿姨的脸”“我可从来不敢光着脸上街,不然马上就会被人认出来!小珊阿姨鲜红嘴唇里启出细瓷般的牙,看去很乱真的”她一直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高冷而又可怜
39、。这句话也是她悲剧性的集中体现。【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
40、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
41、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
42、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B.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
43、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C.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D.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B. 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C. 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
44、户赋税为食禄。D. 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B. 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C. 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狗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D. 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
45、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诸事总要奏请汉王,获准了就执行;倘若来不及奏请,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汉王来了再报告。(2)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管文书案卷(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打仗,反倒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这是什么道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还
46、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必要时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这段话的大意是:沛公被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汉王”是人称代词,在句中做主语,“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是谓语,此句的意思是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而去”是指项羽离开,与前文连在一起,意思是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故排除AC;“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是四个并列的部分,做“知”的宾语,排除B。故选
47、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A项,亭长在秦汉是负责治安警卫的,监管停留旅客和民事,所以亭长是地方行政管理者;亭不单单指驿亭,也指地方行政单位。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C项,并不是“心悦诚服”,原文说“群臣皆莫敢言”。故选C。【13题详
48、解】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辄,总是;从事,执行做事;即,倘若;便宜,根据情况酌情处理;闻,使闻,报告。译为:诸事总要奏请汉王,获准了就执行;倘若来不及奏请,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汉王来了再报告。第二句得分点:徒,只,只不过;持,把持,管理;顾,表转折,却。 译为: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管文书案卷(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打仗,反倒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这是什么道理)?【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
49、,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译文: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
50、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沛公被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
51、。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萧何)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前202年(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
52、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前196年(高祖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的消息后,就派
53、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当时许多人都向萧何道贺,只有召平表示忧虑。召平对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补充:皇上在外作战风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皇上却要给您加封食邑、设置卫队,这是因为淮阴侯刚刚在关中谋反,皇上对您也起了疑心。设置卫队来保护您,这不是宠信您的表示。)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计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感春(分司东都作)韩愈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清晨辉
54、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注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韩愈因受谗言诽谤,自请分司东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所任之职多为闲职。辛夷:又名望春花,其花色泽鲜艳。花房:花冠、花瓣总称。环回:盘桓。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写辛夷花瓣忽然全部展开,语含惊喜;下句由“正盛”联想到“将衰”,略带伤感。B. 颔联写辛夷一日之变:随着时间推移,花由清晨时的鲜艳明丽变成薄暮时的黯淡无光。C. 颈联由描写转为抒情,抒发因辛夷花而生发的感叹;“况乃”一词加深了诗人的感叹。D. 诗歌用对
55、比手法刻画辛夷花:衰与盛、辉辉与耿耿、明与暗、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4. D 15. 含意:迎来繁花送走落花,我心中别有意绪;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辛夷花绽放的喜悦与沉醉,对辛夷花凋谢的惆怅与不舍;同时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的抑郁与怨愤。【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
56、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诗歌用对比手法刻画辛夷花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错误,所谓“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而“满地”与“摧颓”都是形容辛夷花的衰退之态,“满地”是说花落满地,“摧颓”是说辛夷花摧折衰败,二者所呈现的情形是一致的,所以“满地与摧颓”不是对比。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是两个
57、问题,一是尾联的含意,二是诗人的情感,然后浏览诗歌,理解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全篇体会情感。首先理解尾联的意思,“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繁”指繁花,“谢”指落花,“别有意”指别有意绪,“留恋”的对象是前面所说的“辛夷花”,“少”指时间短,片刻,“环回”指盘桓,逗留,明确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再连缀成句即可。然后体会诗人的情感。结合全篇可知,这首诗歌描绘的对象是辛夷花,诗人从辛夷花的开放写到凋谢,尾联中“迎繁”呼应首联“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结合诗人“迎”这一动作以及辛夷花“忽”的绽放可以看出诗人面对辛夷花的盛开是惊喜沉醉的;尾联中“送谢”呼应前面“衰”“暗”“满地成摧颓”展现
58、出辛夷花凋谢的情形,而诗人使用“送”这一动作,可以看出作者面对辛夷花凋谢的不舍和惆怅;“谁肯留恋少环回”意思是“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看似展现辛夷花无人问津的情形,看似是在替辛夷花鸣不平,但结合注释“韩愈因受谗言诽谤,自请分司东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所任之职多为闲职”可以看出韩愈的处境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这与辛夷花无人“留恋少环回”的处境是一致的,所以诗人其实是在借物抒情,表达对自己被闲置无人赏识的怨愤。16. 理解性默写(1)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_;_。(
59、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3)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_”,又怎么会灭亡呢?【答案】 (1).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2).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则足以拒秦 (6).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暖”“融”“舞”“冷袖”“鉴”“复”“拒”。另外,“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亦使后人而哀后人也”不要丢字。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
60、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新冠病毒从3月初在全球开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随着病毒的 ,有网友表示,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恐怕就剩下国际空间站了。在一般人看来,国际空间站似乎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净土,是人类处于太空中的一个。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虽然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史上,人类在与天花、脊髓灰质炎、鼠疫、霍乱等疫病的交锋中,总是占据上风。但是有专家表示,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宇宙射线辐射等因素加持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更多,宇航员“中招”的风险更大。一些在地球上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微生物,(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任务无法正常进行。17
61、.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迸发 漫延 化外之地有机可乘B. 暴发 蔓延 世外桃源可乘之机C. 迸发 蔓延 化外之地可乘之机D. 暴发 漫延 世外桃源有机可乘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B.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达到全球67594例。C.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全球达到67594例。D.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全
62、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太空中可能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因为它们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B. 在太空中可能就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C. 可能就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因而在太空中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D. 可能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因为它们在太空中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答案】17. B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暴
63、发”与“爆发”都有“突然发生”的意思,但前者用于洪水、传染病等,而后者用于火山战争、重大事件等。语境说的对象是新冠病毒,故选“暴发”。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漫延:形容像水溢出来一样的向外散开。前者使用范围广泛,后者专用于水。此处形容病毒,故用“蔓延”。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化外之地: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不受外界影响,脱离现实社会的地方。前者强调美好,而后者强调落后。根据语境“国际空间站似乎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净土”,应选“世外桃源”。可乘之机:可以利用的机会。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前者是名词性的,后者为动词性的。横线
64、上的词语在句中作宾语,故选名词性的“可乘之机”。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画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改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或“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二是“新冠肺炎全球死亡病例”语序不当,改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这样就排除A项。B、C两项,语序不当,B项中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达到全球67594例” 和C项中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全球达到67594例”均改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67594例”。综上分析,D项修改
65、最恰当。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从句式看,前句先说“在地球上”,接下来应说“在太空中”,这样排除C、D项。从逻辑关系看,应是先“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后才能“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以“造成威胁”收尾和后文“严重时”构成递进关系,这样排
66、除A项。故选B。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曾经提到过,在他之前,人们已经知道基本粒子是由夸克组成的。当时人们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夸克。丁肇中就问自己:“为什么夸克是三种,不是四种或者更多种?”这个问题就激发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最终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才能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想让孩子跳出思维的牢笼, _,把看上去不相关的东西想办法联系起来。这些联想可以五花八门,生活中,_,不要告诉孩子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行。只有
67、善于联想的孩子,才能创造性地思考,想出新颖的点子。【答案】 (1). 只有跳出思维的牢笼 (2). 要学会联想(要善于联想) (3). 不要束缚孩子的想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连贯中补写句子的能力。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第一处,后文是“才能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机会”,所以前面一个句子里有关联词“只有”,前文是“这个问题就激发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最终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丁肇中跳出固定思维,最终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后文还有“想让孩子跳出思维的牢笼”,根据语境
68、可以补写为“只有跳出思维的牢笼”;第二处,后文是“把看上去不相关的东西想办法联系起来”,强调的是我们要学会联想,根据语境可以补写为“就是学会联想”。第三处,前文是“这些联想可以五花八门”,后文“不要告诉孩子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行”“只有善于联想的孩子,才能创造性地思考,想出新颖的点子”,语境都是跟联想和想象有关,并且强调家长不能束缚孩子的想象,可以补写为“父母不要束缚孩子的想象”。【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解答本题的正确步骤应是:1阅读认真阅读语段,确定文段
69、中心意思;2推导将文段划分层次,做到瞻前顾后;3检查得出答案后应代入原文,最终求得语句连贯。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三条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要求语言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
70、护得更好。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答案】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1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2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3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本题要求概括出三条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的信息。首先通读文段。第一句说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应当筛选;第
71、二句说的是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不符合题干要求;第三句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正确做法,应当筛选;第四到第七句说的是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其中谈到“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符合题干要求,可以筛选。整理以上句子,不超过60字。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鲁迅在杂文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提到:“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在他看来,真正能够被称作英雄的唯有项羽、伍子胥、李陵、司马迁四人。山西大学教师姬文刚说: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并没有刻上某一个具体英雄的名字。不要丑化英雄的概念,只要足够努力,平凡的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72、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日英雄在内的一切名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围绕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英雄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例文】今天,中国仍需要英雄反复品读材料中关于英雄的内容,我认为: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任何时候中国都需要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他应该不自私、能觉醒、够伟大。今天,中国依然需要英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当国家利益被忽略、民众权益受损害时,他们会挺身而出。当年,鲁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走狗文人及政府的丑恶嘴脸;鉴湖女侠秋瑾
73、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宣传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选择等待抓捕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他们是英雄,面对生死,他们勇敢、无畏地站出来,维护大众利益,完成国家意志。当今,崔永元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这个社会的假恶丑,他是精神上的硬汉,代表这个时代的国家意志,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有人说:和平年代,英雄的用武之地何在?发此疑问者只看到世界安定如一潭幽幽湖水,宁静美好。殊不知,这样的岁月静好正是仰赖于英雄的负重前行。杨利伟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飞天英雄,我们只看到飞天归来时他收到的掌声和鲜花,却没看到他在飞天前艰苦卓绝的训练,以及飞行中要面临的许多未知的危险,他每向前迈进一步,都需要极
74、强大的素质、智慧和勇气做支撑。中国太空事业要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杨利伟这样的英雄。从他们身上,我们才能看到国家未来光辉远大辉煌美好的前景和希望。中国的科学研究领域从不缺少默默奉献、潜心钻专研的英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古稀之年还在苦心钻研水稻品种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心扑在地球深探领域的科研疯子拼命三郎黄大年;被网友称赞为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这些科学巨人身上无不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科研勇气,能为天下先的科研素养,必为天下先的科研决心,他们是代表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中国拥有了这样一批科研英雄,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星火是学前故事的英雄
75、情结,也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更是惊世骇俗的精神源泉。公交司机昊斌心系民众的安危,忍住钻心的疼痛,保住了一车人的性命,他是我们的英雄天津爆炸事件中,年轻的消防队员忍受毒气的侵袭,冲进灼人的火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他也是英雄南海领空被非法入侵时,是心系国家权益的王伟撞向敌机玉石俱焚震慑了敌人,他也同样是英雄危难时,平凡人心底的星火被点燃了,瞬间划破了危难的阴霾,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这时候他们是觉醒的、伟大的,成为大众意志甚至国家意志的代言人。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我们呼唤英雄情结,呼唤英雄横空出世。【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写
76、作能力。审题:此题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写好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材料本身的解读。要仔细品读,揣摩意蕴,读懂材料,把握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英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如何评价英雄,如何看待英烈,反映的是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时代的精气神。对光辉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怀念和崇敬,是我们砥砺前行中强有力的鼓舞、鞭策和激励,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题目给了三则材料,三则材料层次感强,角度多元。第一则什么是英雄;第二则结合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没有刻上具体英雄的名字来谈论,指出只要足够努力,人人皆可为英雄,意在提醒我们要保有英雄主义的豪情,向英雄学习;第三则材料是强调英雄对于一
77、个民族的重要性。三则材料的核心是:如何看待(对待)英雄、英雄精神。进一步分析:第一,从是什么的角度思考:什么人算英雄?英雄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为弱者发声;艰苦奋斗攻克科技难题;精益求精铸造大国重器;坚守平凡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冲锋在前杀敌报国马革裹尸;坚守正道宁死不屈;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扶贫济困声援弱者,这些都是英雄。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无畏精神;是舍我其谁义不容辞的担当精神;是赤诚专一不忘初心
78、的实干精神第二,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英雄?(英雄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比如:榜样的力量;模范的引领;个人成长的需要;家国发展的需要特别要写作现实的针对性。针对现实中的“丧文化”“佛系青年”“宅”“娘”“历史虚无主义”“娱乐化”“精致的利己主义”“功利浮躁”等。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会出现迷茫,一些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现象可能凸显,一些青少年对审美、对精神气质的追求可能偏离正轨。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我们营造好、弘扬好英雄精神。对个人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思想净化、精神补钙的过程。对一个社会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激浊扬清、净化风尚的需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以英雄为偶像,
79、是战胜险阻、实现梦想的动力。第三,从怎么办的角度思考:如何看待英雄,如何评价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崇尚英雄,传承英雄精神;致敬英雄,为英雄正名;追随英雄,让英雄情怀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尊重英雄,铭记英雄,不能让英雄流血有流泪。立意: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英雄。在当代中国仍然需要英雄。尊重英雄也需要弘扬英雄精神。平凡生活中也有默默奉献的英雄。素材:(1)黄河奔腾自西来,大江滔滔入海去。正是五千年的时间流逝,才孕育出一个盛产英雄的中华民族,又因为有着流逝时间的沉淀,我们的英雄情结才更加浓郁,英雄的精神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深深地植入了中国人的灵
80、魂和血液之中时间在流逝,英雄美名存。(2)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写出春来我不先开口,哪只虫儿敢做声的诗句,一种自信、乐观、舍我其谁的感情跃然纸上弱冠之年,求学心切,立志外出求学,便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宣言,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然而,伟人在面对流逝的时间时,也会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感慨。时间在流逝,而伟人的呐喊却丝毫不减,他为江山社稷疾呼呐喊,声音越发洪亮,使他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上。(3)门前流水尚能西。时间在流逝,却带不走这些深沉的记忆和雄壮的呐喊,他们或智略超群或武功盖世,或文笔滔滔,满腔热血的他们胸怀天下,一直站在流逝的时光前,为定国安邦鞠躬尽瘁,
81、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无论时间如何流逝,也洗刷不了史册上他们的璀璨耀眼的美名。(4)驻足汨罗江畔,我无意瞥见一抹悲伤的影子,原来是楚夫子屈原。可是,没等我走过去,他便投身江中,只留下一句悲壮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及一个无奈,郁郁不得志的身影。“屈子当年赋离骚,手中如持杀人刀”当然他没有真正离开,没有舍弃他的后人们,一部九章千年散发着淡淡的馨香,与污浊的历史对抗。他还在,他的精神还在。(5)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参考结构:今天,中国仍需要英雄首先,文章开门见山根据材料总结出观点:“我认为: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其次,作者采用递进式手法分别阐述当国家利益被忽略、民众权益受损害时,他们会挺身而出和平年代,英雄照样有用武之地的观点。作者娓娓道来,列举人物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笔老道,观点鲜明。然后,文章继续深入剖析:“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星火是学前故事的英雄情结,也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更是惊世骇俗的精神源泉。“事例真实可靠,观点鲜明。最后,收束全篇,总结全文:我们呼唤英雄情结,呼唤英雄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