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29MB ,
资源ID:54489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48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1.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圈层B. 圈层C. 圈层D. 圈层2. 有关太阳辐射能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B. 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C.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D.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答案】1. B 2. D【解析】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题详解】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

2、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圈层,故选B。为地壳,为地幔,为地核,故排除ACD。【2题详解】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中的一小部分能够到达地球,且常被人们利用。化石燃料是地质时代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故选D。如图为长江三峡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中“西归”主要依靠的水循环环节是( )A. 植物蒸腾B. 地表径流C. 水汽输送D. 地下径流4. 如图能直接体现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不平衡的矛盾B. 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C. 把地球各大圈层联系起来D.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答案】3. C 4. D【解析】【分析

3、】试题考查水循环。【3题详解】百川东到海,指的是地表径流向东流,“何时复西归”中“西归”主要依靠的是水汽输送,C正确。【4题详解】长江三峡为流水侵蚀地貌,图中直接体现的是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D正确。缓解不同纬度热量不平衡的矛盾、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把地球各大圈层联系起来,都是水循环的意义,但从图中不能直接体现。【点睛】水循环的意义: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它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起着吸叫、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水循环又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

4、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喀斯特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6. 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冰川侵蚀B. 风力侵蚀C. 海浪侵蚀D. 流水侵蚀【答案】5. A 6. D【解析】【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5、,土壤贫瘠,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点,故A正确,D错误;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无大量的冰川分布,B错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对黄土高原的描述,C错误。故选A【6题详解】地面喀斯特地貌为流水化学溶蚀形成的,属于流水侵蚀作用。故D正确。故选D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质量表示。世界各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7. 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 )A. 35%B. 25%C. 30%D. 408.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与下列哪种

6、要素的纬度变化规律相似( )A. 世界年均降水量B. 海洋表层水温C. 世界年均蒸发量D. 年太阳辐射量9. 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影响其差异的因素最主要是( )A. 洋流B. 径流C. 降水D. 蒸发【答案】7. A 8. C 9. B【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海水性质。【7题详解】从图中可读出,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35,A正确。8题详解】从图中可读出,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高纬递减。世界年均降水量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B错。副热带海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成为全球蒸发量最大海区,与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规律相似,C正确。

7、低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错。【9题详解】世界大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递减,根据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特点,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P位于北纬60海域附近,周围陆地有大量淡水随河流注入海洋,对海水起稀释作用,而南半球同纬度大面积为海洋,受陆地径流影响小,B正确。P、Q两地纬度相当,蒸发差异不大,洋流、降水对两地盐度差异影响较小。【点睛】世界各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等因素影响。解答本题要结合P、Q两地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特征加以分析判断。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

8、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高纬递减。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随纬度变化图得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的纬向变化规律,再根据选项中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纬度变化特点加以对比分析。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0. 如图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

9、减弱了地面辐射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11. 如图b,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答案】10. A 11. C【解析】【分析】【10题详解】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对。对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的总量的影响小; 地膜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CD错。故选A。【11题详解】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

10、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对。树下覆盖地膜,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但夏季气温高,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地膜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地温,B错。覆盖地膜没有起到增加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D错。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熟悉并掌握。读下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2. 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为城市乙为郊区,为水平气流,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关系为( )A. 乙甲丙丁B. 甲乙丙丁C. 乙甲丁丙D. 甲乙丁丙13. 若该图表示海陆间循环且甲地为海洋,则其中表示水循环各环节正确的是( )A. 是径流B. 是降

11、水C. 是蒸发D. 是水汽输送14. 下列几种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12. A 13. B 14. B【解析】【分析】试题考查热力环流、水循环。【12题详解】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地气流上升为低压,乙地气流下沉为高压,乙气压高于甲,B、D错。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因此丙气压高于丁,A正确,C错。【13题详解】若该图表示海陆间循环,甲地为海洋,则表示蒸发、为水汽输送、为降水、为径流,B正确。【14题详解】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谷风,A错。白天裸地升温比草地快,裸地气流上升,草地气流下沉,B正确。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

12、,气流下沉,C错。城市排放人为热多,气温高,气流上升,D错。【点睛】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在山西某煤矿区,某同学被邀请下矿井参观,在矿灯照耀下,该同学看见夹在岩石地层中的巨厚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树干的形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大约是( )A. 古生代B. 中生代C. 新生代第三纪D.

13、 新生代第四纪16. 该地质时代最繁盛的动物是( )A. 三叶虫、珊瑚B. 恐龙C. 鱼类D. 哺乳类17. 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 温热的草原地区B. 温暖广阔的浅海C. 半干旱的黄土高原D. 湿热的森林地区【答案】15. B 16. B 17. 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15题详解】由材料“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树干的形状”可判断出,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的中生代,B正确。【16题详解】由材料“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树干的形状”可判断出,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的中生代

14、,中生代最繁盛的动物是恐龙,B正确。【17题详解】由材料“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树干的形状”可判断出,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为为湿热的森林,D正确。【点睛】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1)海陆演化: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本形成。劳亚古陆逐渐连续扩大,冈瓦纳古陆解体分离,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2)地质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石膏、岩盐等;铁、钨、锡等。(3)生物演化: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下图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 地区分布最主

15、要的自然灾害是( )A. 水土流失B. 台风C. 洪涝D. 风暴潮19. 泥石流是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其自然原因是( )地形崎岖全年降水较少,年际变化大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 B. C. D. 20. 干旱与洪涝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两种自然灾害,下列措施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是(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疏浚河道打机井A. B. C. D. 【答案】18. A 19. C 20. A【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18题详解】图中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土流失,A正确。台风和风暴潮主要影响沿海地区,B、D错。洪涝灾害在该地区分布较少,C错。故选A。【19

16、题详解】从图中看地区位于我国西南,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是地形崎岖,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正确。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错。故选C。【20题详解】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植树先造林既能防洪又能抗旱,正确。修建水库可在丰水期存水,枯水期放水,既可防洪又能抗旱,正确。疏浚河道有利于洪水下泄,可防洪,但不能抗旱,错。打机井可抗旱,但不能防洪,错。正确,故选A。【点睛】西南地区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岩石破碎,且地形起伏大,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1. 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

17、因素是( )A. 气候B. 地形C. 生物D. 成土母质22. 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A. 有机质含量母质B. 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C. 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D. 土层厚度【答案】21. C 22. B【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2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土壤是多个自然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C正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能够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腐殖质,为土壤提供肥力。【22题详解】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为土壤提供矿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即土壤的质地,B正确。【点睛】土壤形成的影响因

18、素:1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的性质。2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3气候:(1)气候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2)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4地形(1)可以通过控制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和特性产生强烈的间接影响。(2)影响因素:高度、坡度和坡向。5时间: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强。6人类活动:(1)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某一种成土因素或各因素的关系,来改变和控制土壤发育和演化的方向。(2)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是双向的。23

19、. 2020年6月9日,木星和土星共同谱写“双星伴月”的美丽乐章。木星和土星均属于( )A. 矮行星B. 地内行星C. 地外行星D. 远日行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太阳系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木星和土星属于巨行星,AD项错误;以地球为参照,将八大行星分为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木星和土星位于地球外侧,属于地外行星,B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24. 近年来,内蒙古大草原的牧民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实现了智能居家放牧,在家中用手机就可以精准获取牛(羊)群的位置。与BDS功能相似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B. GIS

20、C. RSD. VR【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定位与导航,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似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即GPS,A正确;GIS为地理信息系统,RS为遥感技术,VR为虚拟现实技术。故选A。【点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相似,均主要用于地理事物的定位与导航,可以获得地理信息的经纬度坐标以及海拔信息等。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高黎贡山北段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调查发现,该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随着海拔上升,该地( )A. 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少B. 木本植物

21、丰富度逐渐增多C. 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D. 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6. 该地海拔3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A. 气温变化B. 降水变化C. 土壤变化D. 坡度变化27. 海拔3100米以上草本物种丰富度增多,主要原因是木本植物的变化改变了( )A. 气温条件B. 蒸发条件C. 降水条件D. 光照条件【答案】25. C 26. A 27. D【解析】【25题详解】读图可知,随着海拔上升,该地木本植物丰富度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不是逐渐减少,中间有反复,故排除A、B;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减少,在3100米后增加的趋势,C正确,D错误。故选C。【26题详解】

22、读图可知,该地海拔3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总体随海拔的上升呈减少趋势。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同比下降6,所以受热量条件变差的影响明显;降水变化,土壤变化和坡度变化是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正确,B、C、D错误。【27题详解】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在海拔3100米以上增多,说明草本物种生存条件在某些方面变好,由图看出该海拔段木本植物丰富度急剧减少,说明木本植物生存条件变差。由于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高,该海拔段木本植物的减少,从而减少了遮挡,使得草本植物获得了更多的光照,所以草本物种增多。气温条件、蒸发条件和降水条件不是该段草本植物在木本植物减少的情况下,丰富度增多的原因。故选D。2020年

23、6月1日5时2分(北京时间)日本本州岛某地(36.15N,140.50E)发生5.1级地震。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8. 结合右图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板块的( )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张裂地带碰撞地带A. B. C. D. 29. 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与地震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滑坡B. 洪涝C. 蝗灾D. 海啸30. 遇到地震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身处平房,应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区身处户外时,应躲到房屋外墙窗下避震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身处街道时,应护住头部,远离高层建筑A. B. C. D. 【答案】28. D 29. A 30. 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

24、震【28题详解】日本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碰撞地带,正确,选D。【29题详解】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地震属于地质灾害,滑坡也属于地质灾害,地震与滑坡属于同一类型,A正确。洪涝属于水文灾害。蝗灾属于生物灾害。海啸属于海洋灾害。故选A。【30题详解】遇到地震灾害时,身处户外时,应跑到空旷区,不能射到外墙窗下,错。楼房用绳索下楼不安全,可能造成其危险,错。身处平房,应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区,正确。身处街道时,应护住头部,远离高层建筑,正确。正确,选D。【点睛】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第卷31. 读图1“大

25、气垂直分层图”和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层(填文字),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_.(2)图1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层(填文字),主要原因是_.(3)图2中表示_辐射,表示_辐射。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4)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_(读图2选择填空)A.减弱B.增强C.增强D.减弱(5)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_(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

26、同时_(填图2中数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6)暑假去西藏旅游,需准备防晒霜、厚衣服等物品。这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_作用弱,气温低。【答案】 (1). 对流 (2). 地面 (3).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4). 平流 (5).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6). 太阳 (7). 大气逆 (8). D (9). (10). (11). 削弱 (12). 保温【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详解】(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人类生活所在的对流层。对流层大气 的直接

27、热源是地面。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主要原因是平流层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高。(3)图2中,从太阳射向地球,表示太阳辐射。从大气射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4)图2中,为太阳辐射、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部分、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低碳生活,可使大气逆辐射减弱,D正确。(5)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只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大气温度升高,同时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6)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

28、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材料二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填字母)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_。(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_(填字母)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_。(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_(填字母)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_

29、(填字母)环节关系最密切。(4)为提高集雨工程的水质,请对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提出建议_ 。(5)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 。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A.B.C.D.(6)水在自然界中的_是水循环的内因;_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是水循环的外因。【答案】 (1). G (2). 涵养水源,缓解西部缺水局面 (3). D (4). 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 (5). C (6). G (7). 家禽、家畜集中圈养;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

30、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 (8). C (9). 三态变化 (10). 太阳辐射【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水循环环节和意义。【详解】(1)集雨工程主要为集雨水窑、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 程,主要是对地表径流G环节施加影响。集雨工程的好处是缓角西部缺水局面,如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2)图中H为下渗,降水D环节的强度和时间直接影响H下渗,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有利于下渗。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下渗。(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为水汽输送C环节。南水北调工程与地表径流G环节关系密切。(4)集雨工程主要为集雨水窑、水池、水柜、水塘

31、等小微型蓄水工 程,为保障水质当地农民应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厕所应远离集雨工程,家禽、家畜集中圈养。(5)水循环会促进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但不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错。不会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错。可以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正确。水循环可以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正确。正确,选C。(6)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能量和动力是水循环的外因。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北的黑土有机质丰富,土质松软,非常适宜耕作。东北黑土一般分布在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山麓地带。20 世

32、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导致黑土退化,而自然因素又加剧了其退化,出现“露黄黑土”。为保护黑土,近年来当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免耕”法效果明显,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在收获农作物的果实后留下作物残茬覆盖土壤表层。下左图示意东北黑土、黑钙土分布,右图示意黑土区地面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减弱作用和覆盖在地表的作物残茬。(1)描述东北黑土的主要分布特点。(2)说明地形、土壤、气候因素对东北黑土退化的加剧作用。(3)简述“免耕”法对黑土退化的遏制作用。【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呈碎片化(呈块状)分布;北部多于南部。(2)黑土主要分布在山麓,多为坡地,加之夏季降水集中,黑土土质

33、松软,易引起水土流失;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大风频繁,加之春季降水少,植被覆盖少,松软裸露的黑土得不到植被保护,表层土壤风蚀严重;冬春季节气温低,冻融侵蚀严重。(3)有效地防止水蚀和风蚀,减轻表层黑土流失;补充有机质含量,恢复土壤肥力。【解析】【分析】本题以东北黑土为背景,考查了东北黑土的主要分布特点;地形、土壤、气候因素对东北黑土退化的加剧作用;“免耕”法对黑土退化的遏制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据图可知,东北黑土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带,即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呈碎片化(呈块状)分布;黑

34、龙江省较多,辽宁没有分布,即北部多于南部。(2)从地形、土壤、气候因素对东北黑土退化的作用分析,据图可知黑土主要分布在山麓,即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区,多为坡地,加之温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降水集中,黑土土质松软,易引起水土流失;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大风频繁,加之春季降水少,植被覆盖少,松软裸露的黑土得不到植被保护,表层土壤风蚀严重;冬春季节气温低,有季节性冻土,气温回升时冻融侵蚀严重。(3)据材料可知,“免耕”法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在收获农作物的果实后留下作物残茬覆盖土壤表层。覆盖在土壤表层的作物残茬有效地防止水蚀和风蚀,减轻表层黑土流失;当作物残渣回归土壤后,可以补充有机质含量,恢复土壤肥力。【点睛】免耕就是尽量减少耕作次数,通过播种绿肥,增施有机肥,达到逐步自然恢复土壤结构。其特点有: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的蒸发,提高土壤蓄水和保商能力;有利于抢上季节,避灾减灾;增加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