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03.50KB ,
资源ID:544808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4480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提示: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1.周礼记载,西周王室政权机构最重要的是太师和太保,由王室贵族出任。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主管王畿“三事”和官吏诸侯“四方”,太史寮是文官领袖和神职官吏首。这表明西周A. 实行官僚政治制度B. 始兴文官制度C. 建立中央政权机构D. 礼制规范王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士寮和太史寮,”可见周王室建立了中央政权机构,故选C。西周王室政权机构由王室贵族出任,不是官僚制度,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开始兴起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

2、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2.雅乐是西周立国根本之一,而汉代,俗乐百戏在宫廷举行表演,社会上也非常盛行。这一现象说明汉代A. 商业发展促进俗文化产生B. 礼乐失去文化建构的作用C. 文化策略从强制转向教化D. 统治者变动影响社会风尚【答案】D【解析】题干指出,西周宫廷崇尚雅乐,视为立国之基,而汉代宫廷接纳俗乐百戏,且上行下效,最终全国风行,可见,统治者的文化倾向影响了社会风尚,故D正确;题干并未涉及商业、教化等内容,排除A、B;汉代仍旧存在礼乐,并未失去文化建构作用,排除C。【名师点睛】根据关键信息“立国根本之一”“社会上也非常盛行”解答即可。3.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

3、,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A. 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 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C. 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D. 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禁令之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可知,在海禁政策之下,中外民间贸易继续推行,反映了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且海禁政策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海禁政策瓦解,而是强调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排除C。明代政府实行了海禁政策,而不是没有真正实行过海禁,排

4、除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海禁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出海禁政策没有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的结论,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4.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A. 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B. 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C. 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D. 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可见保密性加强,故选C。“非理性

5、化统治”是凭个人喜好,不按制度管理,材料没有体现相关信息,故排除A。B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议政王大臣会议,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地方权力与中央的矛盾,故排除D。【点睛】清朝设置军机处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军机处。2.特点: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机构单简、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达到顶峰。5.明朝时期,王朝政府充当了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最初政府通过“实物征调”的方式,促进了棉花在全国的普遍种植后来,赋税制度发生变化,

6、棉花棉布成为一种特殊商品涌入市场,江南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A. 棉产品商品化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B. 国家权力使商品经济变相繁荣C. 棉产品是国家财政赋税主要来源D. 官商产生并卷入市场中间环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明中后期实行张居正“一条鞭法”,赋税制度由“实物征调”逐步转为“货币征收”,因此棉花棉布流入商品市场。据材料与所学,政府赋税制度对棉花棉布在全国的种植、传播和商品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种经济繁荣是建立在政府的硬性规划之上的,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种畸形繁荣。ACD三项题干均未涉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朝商业发展与赋税

7、制度6.开平煤矿在甲午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每日产量已超过一千吨,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由此可见A. 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C. 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D. 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来看,说明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的发展,不是民族企业,排除A项;此时已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

8、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材料所述为洋务企业,与这一政策无关,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要特别关注材料中的“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即材料所述为洋务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据此可以排除A、D项;再联系所学排除C项,则可以确定答案。7.“在新政以前,讲立宪、论三权分立,还是见于民间的舆论,而在新政以后,这类字眼不仅出现在清廷大臣们的奏议中,而且在清廷发布的上谕中也可见到。”这表明A. 上层接受体现近代法制精神的观念B. 维新变法最终得到清政府推行C. 近代法制在理论和政治上得以确立D. 中华民国实践了“新政”方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

9、新政以后“立宪”“三权分立”出现于“清廷大臣们的奏议中”和“上谕中”,可见上层接受体现近代法制精神的观念,故选A。材料中没有维新变法的信息,故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法制在理论和政治上确立的信息,故排除C。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8.武昌起义爆发后,46名北洋将领联名诉求“立定共和”,否则将“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驻扎各地的满洲旗营部队也较少进行抵抗,大都很快瓦解。这表明A.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被军队普遍接受B. 军队革命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主因C. 北洋军以及满洲旗营响应武昌起义D. 军队失控和旗营涣散加速清朝崩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洋将领本是清王朝的官员,北洋将领联名“

10、立定共和”和满洲旗营部队抵抗较少,反映了清朝对军队失去控制和旗营涣散加速其崩溃,D正确;材料体现了北洋将领联名诉求“立定共和”,但不等同民主共和观念已经被军队普遍接受,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军队革命化,排除B;满洲旗营响应武昌起义与材料“满洲旗营部队也较少进行抵抗”矛盾,排除C。所以选D9.从1912年到1927年,中国历年所创办的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总数约达1984家,创办资本总额约为4589万元。同时官办企业的资本额逐年下降,商办企业投资成为主体。这说明A. 政府主导型经济被打破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效显著C. 绅商成为社会管理主体D. 民主政治使中国转为市民社会【答案】A【解析

11、】【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1912年到1927年,官办企业资本额逐年下降,而商办企业投资成为主体,这说明在国民经济的构成上,政府主导型经济已被打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1935-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此时商办企业投资成为主体,不能说明绅商成为社会管理主体,该表述与史实不符;D选项错误,此时中国并未真正实现民主政治,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

12、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 反对向西方学习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D【解析】【详解】从禁止使用的名词来看都是一些外来词和新名词,因此禁止使用的目的是维护传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等内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信息,B项错误;C选项错误,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1. 1953年,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愿意维持和平关系的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周总理发表此番言论的目的是A. 提倡求同存异,以解决国际争端B. 冲破欧美封锁,改善外贸局面C. 实行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D

13、. 寻找盟友,应对中苏关系恶化【答案】B【解析】“求同存异”是1955 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排除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 交孤立的方式;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周恩来在1953 年提出材料中的主张.故B 正确.;与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不符,故C排除;中苏关系恶化是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故排除D。12.一位军事院校的教员在讲述“隧道”一词时,因举了一个“纽约地铁”的例子,而受到上级严厉的批评,被指责为“崇美”,他被告知,应举“莫斯科地铁”的例子。该事件可能发生于中国的A. 1895年1898年B. 1953年18

14、57年C. 1924年1927年D. 1966年1976年【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美国地铁”和“莫斯科地铁”的区别是代表着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和苏联代表的社会主义的区别。这名军官受到批评说明这个时期中苏关系良好,因此排除D选项。A、C选项时间段内,美苏还没有形成对抗,故排除。满足条件的时间段只有B选项。点睛:回答本题要理解美国地铁和莫斯科地铁之间的真正差异,说到底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美国和苏联真正意义上的对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以我们将时间段定位在1950年之后,再结合中苏关系的变化来排除,得出正确答案。13.下图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15、。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B. 工业化发展取得成就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D. 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重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这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工业化取得的重要成就,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给出的是增长率,不是所占的比例,因此无法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的结论;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D选项没有认识到中国当时的国情,得出片面的结论。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变化。其中,1954年为3797, 1956年更降至3190,而在1963年和1964年则分别达到4360和3934。材料中出生率增高的原

16、因是( )A. 经济困难后出现补偿性生育B. 大跃进运动影响到生育政策C. 人民公社导致人口出生失控D. 农民生活富裕推动生育高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与实践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1960年冬天,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取得了一定效果,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错误,1963年和1964年时期“大跃进”运动已经停止了;C项解读明显具有片面性,排除;D项“农民生活富裕”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考点:中国特色社

17、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字”方针及其影响15.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采取“不宣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因势利导,使之向不同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这说明当时A. 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B. 继续稳定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C. 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D. 以市场调节为主要的经济手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83年农村改革稳步发展,对农业改革中出现“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的问题,中共中央采取“三不”政策,以继续稳定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

18、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继续稳定推进农村改革,与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不符,且表述错误,排除A;材料主旨强调农村改革,与经济手段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问题,排除C。所以选D16.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标志性建筑物。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A. 宗教神话的传播B. 人文精神的觉醒C. 崇尚运动的风尚D. 公民政治的实行【答案】D【解析】古希腊集市广场布置的设施不只是神庙和体操竞技场,排除AC;材料和人文精神的觉醒无关,排除B。古希腊集市

19、广场的布置开放随意,主要是便利于公民政治的实行,排除D。故选D。17.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公民大会)的权力”“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A. 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B. 调整了旧有习惯法的适用范围C. 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D. 强调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的统一【答案】D【解析】【分析】由“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利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的,A项不选;B项不选,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法律的适用

20、范围;C项只符合“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与其他条文不符;由“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可知,其强调人民权力,而“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公民大会)的权力” “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可知强调国家的利益,两者是统一的,D项正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8.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多方讨论最终确定了国会建设方案,即康涅狄格方案: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据此可知,这一方案的目的是A. 制约总统的权力B. 实现各州相对平衡C. 确保国会的立法权D.

21、确立中央集权原则【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讨论的是国会建设方案,与制约总统权力和中央集权原则无关,此两项无从体现,排除AD。材料中确认参议院名额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这实际上有利于小州),众议院名额则按人口数确定(这实际上有利于大州),这是对国会议员名额的分配,通过参议院和众议院名额的不同分配方式,保证每个州都有相应的名额,保持各州之间的相对平衡,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国会议员名额的分配,而不是保证国会的立法权,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9.据全球通史记载: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并且其

22、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增长。这一变化A. 推动了西葡殖民方式的转变B. 改变了西欧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C.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D. 促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形成【答案】B【解析】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联为一体,西欧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正确;A新航路开辟影响;C是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英雄;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20.“英国棉制品在英国本土直接与印度棉制品进行了竞争,完全击败了其印度对手。英国人还把其产品输出到地中海。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织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剧增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材料中英国棉制

23、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A. 英国已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B. 交通运输革新拓宽产品销路C. 英国纺织工厂工人数量增加D. 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20年到1860年间”可知,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中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故D项正确;18世纪中期英国已取得世界殖民霸权,但海外市场广阔不是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交通运输革新拓宽产品销路,但不是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工人数量增加能够提高产量,但不是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故C项

24、错误。21.1871年4月16日,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规定:“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管理,以便组织生产。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按资产量确定补偿数额”。这项措施A. 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B. 没收了部分私人资本C. 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 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答案】A【解析】材料“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不符,故B项错误;没收逃亡资本家资本或已停业资本只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途径之一,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是为了保卫

25、革命的胜利果实,而不是维护资本家利益,故D项错误。22.读下表,据此可知当时美国州名宾夕法尼亚新泽西纽约康涅狄格弗蒙特减少量4025836075下表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新泽西、纽约等州20年间农村人口A. 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B. 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C. 工业化发展程度不均衡D. 农村生产环境的严重恶化【答案】C【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宾夕法尼亚、新泽西、纽约农村人口减少的比例新泽西最少,纽约最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由工业化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农村人口减少不是因为农村经济衰退是因为工业化的发展;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农村人口的出生率;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农村

26、环境的信息。23.1922年3月,列宁指出,俄共要同从小农经济中成长起来的、得到小农经济支持的俄国资本主义进行“最后的斗争”;1923年,列宁则在论合作社中重新审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表明()A. 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性B. 列宁牺牲农业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C. 同资本主义斗争的必要性D. 列宁已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重新审视了合作社和农民的作用,要让所有小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说明列宁已认识到改造小农经济的重要性。D正确;A是1921年实行;B是斯大林模式时期措施;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4.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中写道:“大萧条之

27、前美国的失业率是3%左右,1931年是15.9%,到l939年仍停留在17.2%。1943年,美国的失业现象基本消失。”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 新政调整工业生产B. 新政调节农业生产C. 政府兴办公共工程D. “二战”需求的刺激【答案】D【解析】1943年失业率基本消失,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参战为了保障国内军火供应,工厂大量恢复原有状态,导致失业率消失,故D项正确;美国在大萧条之前失业率是3%左右,1939年失业率仍停留在17.2%,说明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有效的遏制失业率现象,故A、和项均错误。25.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府先后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订了条约

28、,相互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和平;并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做法A. 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B. 削弱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C. 扩大了美苏之间矛盾D. 反映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两大阵营对立、欧洲分裂的局面下,联邦德国主动同苏联和东欧国家交好,维持友好关系,这就有利于欧洲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客观上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A项正确。题干不涉及美国,联邦德国的做法并不能直接扩大美苏矛盾,排除B。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并不会削弱资本主义阵营本身的实力,排除C。和平发展是冷战后的时代主题,题干所处年代世界局势依然十分紧张,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

29、为A。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二战后初期,杜普门总统呼吁由联邦政府建立并普及国家医疗保险,反对意见坚持医疗保障是州政府的责任。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有法案规定以免税优惠政策鼓励雇主为雇员提供医疗保险,使60的美国人通过就业获得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体制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60年代,私人医疗体制市场化排挤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围绕着国家医疗保险问题出现争论,如社会中下阶层、持平等主义价值观的人群主张政府有限干预,无论贫富都应该得到医疗保障;富裕阶层、持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人群却反对政府干预,维持私人医疗体制。经过社会各界辩论,1965年国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满65岁及以上的老人

30、,80的医疗费用由联邦政府筹资承担;政府为有资格得到帮助的穷人支付医生账单。20世纪70年代,面对政府支出医疗费用大幅增加,陷入经济困境的尼克松政府采取措施节约医疗费用。80年代,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收缩。里根政府削减政府拨款,严格审核各州补助对象资格,减少补助人数,意图把公共医疗保障责任推到州政府。州政府有反对。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雄心勃勃,提出“一揽子”医改计划,旨在建立覆盖全面、高质量的医疗体制,但由于牵涉到党派等诸多利益错综复杂,医改失利。据统计,美国人平均寿命从1930年的59.7岁增长到1997年的76.5岁。60年代,医疗保障覆盖率逐步上升到85左右,90年代末,尚有占总

31、人口的16.3的人群没有任何健康保险。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美国人均卫生费用一直名列世界第一,然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美国在医疗费用负担的公平性方面列世界第54位。21世纪初,奥巴马政府充分吸取历史教训,与各方利益妥协,2010年通过了新医改方案,医保覆盖率有望上升到95%。有学者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在医疗体制改革中一直属于“最佳配角”。摘编自丁纯世界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美国医疗体制改革过程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医疗体制改革。【答案】(1)特点:改革漫长、曲折;从私人医疗体制发展为

32、国家、私人医疗体制并存;联邦政府有限介入推动医疗体制改革。主要因素:美国经济发展程度;政府经济理念的调整;美国联邦政府体制下的权力结构;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不同的文化价值观。(2)提高了美国人均寿命;推动医疗保险覆盖率不断扩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尊重、兼顾多方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在医疗覆盖率和医疗费用负担的公平性等方面尚存在问题,美国医疗改革任重道远【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中“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私人医疗体制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60年代,私人医疗体制市场化排挤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20世纪70年代陷入经济困境的尼克松政府采取措施节约医疗费用。80年代,美

33、国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收缩。”、“20世纪90年代但由于牵涉到党派等诸多利益错综复杂,医改失利。”、“美国联邦政府在医疗体制改革中一直属于最佳配角”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改革漫长曲折、从私人医疗体制发展为国家和私人医疗体制并存、联邦政府有限介入进行推动等方面概括二战后美国医疗体制改革过程的特点。主要因素:依据材料中“二战后初期,杜普门总统呼吁由联邦政府建立并普及国家医疗保险”、“如社会中下阶层、持平等主义价值观的人群主张政府有限干预富裕阶层、持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人群却反对政府干预、“20世纪70年代,面对政府支出医疗费用大幅增加,陷入经济困境的尼克松政府采取措施节约医疗费用。80年代,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全面

34、收缩。”、“20世纪90年代但由于牵涉到党派等诸多利益错综复杂,医改失利。”、“21世纪初与各方利益妥协”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程度、政府经济理念的调整、联邦政府体制下的权力结构、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因素。(2)依据材料中“美国人平均寿命从1930年的59.7岁增长到1997年的76.5岁。”、“60年代,医疗保障覆盖率逐步上升到85左右,90年代末,尚有占总人口的16.3的人群没有任何健康保险”、“21世纪初,奥巴马政府充分吸取历史教训,与各方利益妥协,2010年通过了新医改方案,医保覆盖率有望上升到95%。”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提高了美国人均寿命、

35、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医疗改革存在缺陷任重道远等方面简要评价美国的医疗体制改革。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开列书目学者有78人,每人推荐10部书。下面是这次征求中有3人以上(含3人)开列的相同书目及得票数统计表。书名得票数书名得票数史记19资治通鉴、孟子15胡适文存14中国哲学史大纲13论语12左传11庄子、科学大纲10老子、汉书9四书、结婚的爱、欧洲近代百年史8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近百年史、历史大纲、科学方法论、古文辞类幕、思维术7墨子、呐喊、上下古今谈、种源论、建国方略、独秀文存、红楼梦6社会学及现代社

36、会问题5社会主义讨论集、政治学大纲、(日用)百科全书、蔡元培言行录、自己的园地、伦理学、许氏说文解字、经史百家杂钞4楚辞、日知录、明夷待访录、进化论、西游记、宋元戏曲史、西洋哲学史、孙中山著作、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申报50年纪念册、新文化辞典3这次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书目得票统计数能反映学者们对中国青年文化素养的期待。根据表格材料提炼出其中一方面学者们对中国青年文化素养的期待,简析这一方面文化素养被期待的原因。(要求:提取的主题明确、一方面即可,多角度简析,史论结合)【答案】学生能抓住时代背景并结合主题进行阐释,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示例1期待:希望青年关注时代和社会。原因:20

37、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社会正经历一场中西文化优劣的比较和中国出路选择的思考,有学者认为,需要有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投身于社会改造。小结:示例2期待:希望青年普及强化国学及中国传统文化。原因: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及西方文化影响。国人应该反思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小结:示例3期待:希望青年古今融合中外融合。原因:小结:【解析】【详解】根据书目可以分类,有古代哲学著作,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有古代文学,也有近代西方哲学思想,近代社会习俗,有新文化运动的一些著作,可以将这些著作分类,从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辛亥

38、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社会正经历一场中西文化优劣的比较和中国出路选择的思考,结合时代背景,言之成理即可。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代初年的税制是以人丁为依据的租庸调制,由于土地兼并,一些农民失去土地外出逃亡,租庸调制难以堆系。同一时期,依田产面积、贫富等级征收的地税和户税日渐重要。到唐玄宗统治后期,它们在政府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致与租、调相当。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加剧,地方官员擅立名目摊派,阶级矛盾激化,江南地区出现袁晁、方清、陈庄等人领导的武装起义。764年,唐代宗下诏:天下户口,由地方官员据当时实在人户,按贫富定等,作为征税及差派徭役的依据。此后,杨炎建议唐德宗改行两税法,以地

39、税和户税为主,取消各种杂税,分夏、秋两季征收。新法遭到了地主贵族的激烈反对,但唐德宗还是下诏正式推行两税法是中国赋税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八亩”都是它的继续和发展。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德宗推行税制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税法的影响。【答案】(1)原因:土地兼并加剧,租庸调制瓦解;农民起义引发统治危机;唐代宗以来税制改革的奠定了基础。(2)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成为此后中国古代社会税收制度的基础。【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由于土地兼并

40、,一些农民失去土地外出逃亡,租庸调制难以堆系”可归纳为土地兼并加剧,租庸调制瓦解;根据材料“764年,唐代宗下诏:天下户口,由地方官员据当时实在人户,按贫富定等,作为征税及差派徭役的依据”可归纳为唐代宗税制改革的影响;根据材料“阶级矛盾激化,江南地区出现袁晁、方清、陈庄等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可归纳为农民起义引发统治危机。(2)本问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归纳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以地税和户税为主,取消各种杂税,分夏、秋两季征收”和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的实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根据材料“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八亩都是它的继续和发展”可知两税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税法”的原因和影响,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归纳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于“税制改革的原因”,根据材料找出关键词“土地兼并,租庸调制难以堆系”“武装起义”即可概括归纳答案。关于“税制改革的影响”,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以地税和户税为主,取消各种杂税,分夏、秋两季征收” “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八亩都是它的继续和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即可解决。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