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长期以来,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近日,瞭望杂志报道称,2000年以来,悄然出现变清态势。地质史专家李鄂荣认为,历史上有记载可查的“黄河清”有43次,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黄河澄清2000余里,持续20多天。图为2016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壶口瀑布呈现出的“清流飞瀑”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 1727年的“黄河清”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上游冰雪融水增加B. 中上游流域持续强降雨C. 上游水量骤增且流速变快D. 中上游流域内植被恢复2. 近年来黄河
2、输沙量锐减的自然原因是( )A. 中上游流域水土保持初见成效B. 中上游建水库拦沙C. 河床采沙量增加D. 气候变干3. 黄河变清可能导致( )A. 黄河三角洲面积缩小B. 河口地区鱼类资源增加C. 下游地上河河床抬升D. 下游地上河两岸土地盐渍化加重【答案】1. D 2. D 3. A【解析】【1题详解】1727年的“黄河清”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中上游流域内植被恢复,导致泥沙入河量减少,黄河流域含沙量减小,出现“黄河清”现象,D对;上游冰雪融水增加和中上游流域持续强降雨,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流水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入河泥沙量增加,AB错;上游水量骤增且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强,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C
3、错。故选D。【2题详解】抓住题干关键词“自然原因”,ABC均为人为原因。D选项,气候变干,导致降水减少,流水侵蚀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D对。故选D。【3题详解】黄河水变清对下游河段河床的影响主要泥沙的淤积与侵蚀的角度分析。黄河水变清,则携带至下游地区的泥沙量减少,则在下游地区地上河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沉积的泥沙减少,故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地上河河床不会抬升,A对,C错;下游地区,河床抬升缓解或消失,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弱,地下水位下降,两岸土地盐渍化得到缓解,D错;上游来沙量减少,导致河口地区无机盐减少,藻类减少,鱼类减少。B错。故选A。【点睛】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河流上游的变化,会导致下
4、游要素的变化。读北美洲西海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甲处的洋流与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 B. C. D. 5. 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 缩小海洋污染的范围B. 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C. 使沿岸大气降温减湿D. 沿途海轮顺风顺水【答案】4. D 5. C【解析】【4题详解】北美洲西海岸位于北半球,附近海域的海水温度由北向南升高,又知abc,所以a位于北方,c位于南方,符合条件,错误。30N的北美洲西海岸附近为寒流,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在北半球由北向南流,错误,正确。D正确,ABC
5、错误。故选D。【5题详解】洋流可以扩大污染的范围,加快污染物的扩散,A错误。甲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不是寒暖流交汇,B错误。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C正确。顺流速度快,逆流速度慢,但需考虑海轮航向,D错误。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2)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上升流影响,深层海水上泛,把深层海水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污染区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4)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流速度快,节省燃料。
6、逆流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 以下四国中最不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7. 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环境优美B. 家庭原因C.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D. 个人原因【答案】6. A 7. C【解析】【6题详解】空巢老人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国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最低,因此,出现“空巢老人”现象
7、的几率最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由于与农村相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薪较高,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更好的生存环境,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等,造成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C正确。农村环境优美不是农民工离乡进城务工的原因,A错误。家庭原因、个人原因均不是“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读某地区人口
8、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8. 仅考虑自然增长率,该地区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 B. C. D. 9. 仅考虑自然增长率,该地区人口最大值出现的时期是( )A. B. C. D. 【答案】8. C 9. C【解析】【8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了点开始变为负数,因此,只考虑自然增长率的前提下,该地区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开始时期是时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了点开始变为负数,在之前皆为正数,人口呈现正增长,按照累加原则,在只考虑自然增长率的前提下,人口最大值出现在时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
9、C。【点睛】仅考虑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数时,人口数量增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时,人口数量减少。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问题。 10.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1. 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2.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更高的社会地位B. 更多的休闲时间C. 更高的收入D. 更优的自然环境【答案】10. C 11. D 12. C【解析】【10题详解】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甲国人口增长率0.4,乙国人口增长率是1.3、丙国的人口增长率是1
10、.5、丁国的是0.4;四个国家增长率最快的是丙国。选C正确。【11题详解】四个国家中丁国的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迁移率高,外来人口多,说明其经济发达。选D正确。12题详解】当前世界人口迁移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经商为主。选C正确。【点睛】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达,对外吸引力大,外来人口多。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国家城市化水平空气污染指数(g/m3)产业结构化石能源消耗比例日本66.64%24.901:27:7281.01%德国73.72%15.781:28:7179.49%甲86.04%19.46
11、14:65:2151.30%13. 甲国最可能是( )A. 新加坡B. 印度C. 阿根廷D. 法国14. 该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达B.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C 虚假城市化严重D. 城市化速度快【答案】13. C 14. C【解析】【13题详解】读表可知,甲国的城市化水平超过了80%,而目前印度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B错误。图示甲国产业结构中农业的比重较大,新加坡和法国的经济发达,农业的比重都较低,AD错误。阿根廷属于发展中国家,农业比重较大,但城市化水平很高,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故甲国最可能是阿根廷,C正确。故选C。【14题详解】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甲国为阿根廷,其城市化发
12、展水平远高于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该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为虚假城市化,C正确。阿根廷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A错误。阿根廷第一产业比重大,畜牧业发达,农业生产条件并不恶劣,B错误。阿根廷现阶段由于城市化水平高,故城市化水平提升较慢,D错误。故选C。【点睛】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30以下);中期阶段(30-70);后期阶段(70以上)。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是( )A. 公园绿地B. 农业种植C. 商
13、贸中心D. 交通枢纽16.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 )A. 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B.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 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D. 减少区域的地下径流量【答案】15. B 16. B【解析】【15题详解】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据材料可知,图中的“绿心”是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心”,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地域空间范围很大,适合布局农业种植,B正确。而单个城市的“绿心”用地规模小,才适合布局公园绿地,A错误。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不是具有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布局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会破坏“绿心”,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打造长江中
14、游城市群“绿心”将会改变原有的地貌形态,改变地理分布的格局,A错误。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能减轻城市“热岛效应”,B正确。城市“空心化”是指产业空心化,不是因绿地出现而产业消失,C错误。绿地面积增加,增加地下水的下渗,会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D错误。故选B。【点睛】正确理解城市绿心的概念和功能,抓住题干中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心”与一般的城市绿心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三角坐标统计图来表示地理现象及其变化,读下面三角坐标完成下面小题。17. 若a、b、c分别表示第三、二、一产业的就业构成比重,则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B. C. D. 18. 如果a、b、
15、c分别表示能源、市场、原料因素,则下列各点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是( )A. B. C. D. 【答案】17. C 18. C【解析】【17题详解】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构成比重越大,城市化水平越高,读图可知,在四个地区中,地的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比重最大,达到90以上,第一产业的就业构成比重最小,因此,地的城市化水平最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大量的能源。读图可知,能源所占比重最大,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因此,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是,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三角坐标图判读关键在于掌握阅读步骤:(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
16、(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座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下面小题。19. “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A. “背山”利于冬季通风B. “背山”利于冬季降水C. “面水”利于冬季通风D. “面水”利于减小温差20. 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 春季多风B. 夏季多雨C. 秋季多雨D. 冬季寒冷21
17、. 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主要是( )A. 收集雨水B. 保护隐私C. 防范火灾D. 阻挡寒风【答案】19. D 20. B 21. C【解析】【19题详解】据材料信息“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可知,该村北部受山地阻挡,不利于冬季通风,A错误。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不利于冬季降水的产生,B错误。据材料信息“背山面水”可知该村南部“面水”,可减小夏季风的阻力,使该村更易受夏季风的影响,有利于夏季通风,C错误。“面水”利于夏季通风,大面积的水体还能在炎热时降温,在寒冷时保温,利于减小温差,D正确。故选D。【20题详解】该村位于安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据图可知,该地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18、利于排水,反映当地降水较多的气候特点;白墙可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有利于降温,反映了当地气温较高的特点;白墙黑瓦可以带给人清凉的感觉;屋顶有天窗,有利于通风、透气等。因此,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村中建筑密集排布,不利于防火,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C正确。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并不能收集雨水;对保护隐私和阻挡寒风也不起作用,ABD错误。故选C。【点睛】结合材料,准确从文字材料和地图中提取出有用
19、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雪莲是新疆的著名特产,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磺砾石滩中,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够抵御一21的低温,15-25生长旺盛,以天山所产最多,质亦最佳。可作药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1996年中国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下图是天山自然带谱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降水B. 热量C. 相对高度D. 坡度23. 天山雪莲最可能的分布区在( )A. 高山冰雪带B. 山地草甸草原带C. 高山草甸带D. 云杉林带24. 天山雪莲人工已栽培成功,人工创造的生长
20、环境气候和土壤的突出特点应该是( )A. 冷干B. 冷湿C. 暖干D. 暖湿【答案】22. A 23. C 24. B【解析】【22题详解】图中显示天山北坡有森林带分布,自然带谱较南坡复杂,说明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优越。北坡地处潮湿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A正确。天山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更好,但是南坡没有森林带分布,说明热量不是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B错误。天山南北坡相对高度差异不是太大,相对高度并不是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C错误。坡度并不是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A。【23题
21、详解】据材料可知,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而雪线以上常年冰雪覆盖,温度在0以下,雪莲难以生长;所以是生长于雪线下方的高山草甸带,C正确,A错误。山地草甸草原带和云杉林带并不是在高山雪线附近,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因为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所以气温低,并且有冰川融水渗入,土壤较为潮湿,故其生长环境是冷湿,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山地垂直带谱数量主要因素:山地所处的纬度:纬度越低,带谱越复杂。山地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可能越复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25.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填出图中水循
22、环各环节的名称:_,_,_,_。(2)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导致路面硬化,直接干预水循环的环节是_(填序号),如果图中的森林被增多,带来的直接变化是_(增大或减小),_(增大或减小)。(3)若图中的虚线表示洋流,是_流(暖或寒),位于_半球(北或南),它对沿岸的气候影响是_。【答案】 (1). 蒸腾 (2). 水汽输送 (3). 下渗 (4). 地下径流 (5). (6). 减小 (7). 增大 (8). 寒 (9). 南 (10). 降温减湿【解析】【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水循环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洋流性质的判读,难度一般。【详解】(1)结合水循环的具体环节,可知,
23、分别为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2)本题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路面硬化会直接导致地表水下渗减少。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如果图中的森林增多,带来的直接变化是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小。(3)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图洋流的分布规律。处洋流是从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属于寒流;由于水温从南向北递增,故为南半球。寒流对于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降温减湿。26. 下图为潮州凤凰山某东南坡优质茶园,读图回答问题。凤凰单丛茶出产于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相传南宋末年,宋帝卫王赵南逃路经乌
24、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止渴,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还有“凤凰鸟闻知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的传说,因此又称“鸟嘴茶”。茶叶生长与质量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茶树具有喜酸、喜温、喜光怕晒、喜湿怕涝的典型特点。(1)分析图中甲处盛产优质茶叶的条件。(2)有茶农想把山间乙处的平坦耕地也变成优质茶园基地,你是否支持茶农观点,并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列出依据。【答案】(1)位于亚热带,热量充足;夏季风迎风坡,茶叶的生长季节,降水丰富;海拔较高,气温适宜,空气湿度大;土壤为砖红壤,呈酸性;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2)不支持。理由:地势低平,雨季排水不畅,易发洪涝;耕地土壤为熟化土壤
25、,酸性较弱,土壤透水性差;平原地区日晒时间长。【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详解】(1)本题考查甲处盛产优质茶叶的条件。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茶叶生长季节降水量多,满足茶叶的生长需求;甲地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空气湿润;坡度较大,排水条件好,防止根系被雨水浸泡;东南地区,土壤为红壤,呈酸性,适合茶树生长。(2)不支持的理由可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茶树生长的自然因素。该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降水多,该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茶叶生长需要酸性土壤,但是耕地的土壤酸性弱,不能满足茶叶的生长;平原地区,日照时间长,不利于茶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