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卷类型:A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包头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习近平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等特点。新乡贤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乡土的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以“贤”作为乡贤文化的核心,科学阐释和积极培育当代新乡贤观念。我们所说的“新乡贤”,不局限家世出身、籍贯居所。只要个人在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突出业绩,愿意为农村、社区建设尽力的人,都可认定为新乡贤。在过去,由于地城信息的封闭性,一个人要在乡里维持地方风习、推动地方公益事业,往往要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宗族势力才行。而在今天,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信,凭借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名人效应、创意点子,都可以吸引大量资源造福乡里,赢
3、得乡里社区声望。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村官”,活力四射的回乡创业青年,潜心创作的艺术家,还有退休回乡的干部、教师、工人等,只要能服务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起到引导示范作用,不论其身份官职、教育背景、年资阅历,只要有德行有威望,且有热爱乡梓、护佑乡亲的赤子情怀,始终以德为先、敢于担当,就都能成为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这种新观念,摆脱了封建等级制度及与其所伴生的权力依附、人身依附与宗族依附,在平等、民主、法治的环境下,转变形成一股新的乡贤文化力量。重视新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发挥其在促进乡村治理中的引领功能。乡贤文化植根乡土、贴近乡情,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内在力量。新
4、乡贤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大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他们将自身的知识阅历、城市资源带回乡村,成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同发展的“桥梁”。新乡贤的出现,弥补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资源不足,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传承优秀的乡贤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新乡贤为模本示范引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耕文明与时俱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正确认识新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挥新乡贤文化在促进乡村治理中的践行功能。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乡村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环境复杂化等问题凸显,新乡贤及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
5、乡贤文化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仍具有独特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它是倡导文明乡风的精神力量、传承地城文化的方向坐标,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鼓励推动乡贤治村,不是也不能寄希望于把新乡贤打造成为乡村治理唯一的甚至决定性因素,而是要按照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构建一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节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乡贤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类文化要认真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B. 新乡贤文化与传统乡贤文化一样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6、诚信友爱等特点,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乡土的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C. 传统的乡贤文化观念往往会受到家世出身、籍贯居所的限制,而“新乡贤”则是指生活在本乡、造福本乡、深受本乡民众爱戴且有影响力的民间精英。D. 现代社会,只要个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突出业绩,都可以成为新乡贤,都可以吸引大量资源造福乡里,赢得乡里社区声望。2. 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文章第一段通过引用论述,强调了新乡贤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价值。B. 作者在第二段用对比方法阐释新乡贤文化和传统乡贤文化的区别,凸显其时代特征。C. 作者在文中运用举例论证如“助推器”“桥
7、梁”“安全阀”,使说理更加形象明白。D. 文章在阐明新乡贤文化的内涵之后,又从引领和践行两个角度分析了其作用和价值。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过去因为交通通讯不便,乡贤只能凭借经济实力和宗族势力起到维持地方风习的作用。B. 传统乡贤文化虽然有强烈的等级和依附色彩,但这些与民主、平等的现代观念并不冲突。C. 城市化使乡村和城市之间出现了裂痕,新乡贤大部分出身于乡村,可以弥合这种裂痕。D. 新乡贤文化在推进社会主又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因素。【答案】1. A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
8、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B项,“新乡贤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乡土的守护者”错误,新乡贤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乡土的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而不是新乡贤文化。C项,新乡贤的概念定义错误,原文是说“我们所说的新乡贤,不局限家世出身、籍贯居所。只要个人在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突出业绩,愿意为农村、社区建设尽力的人,都可认定为新乡贤”。D项,“只要个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突出业绩,都可以成为新乡贤”错误,除了能力和威望外,“以德为先、敢于担当”的品德
9、要求是新乡贤的必备要素。故选A。【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举例论证”错误,“助推器”“桥梁”“安全阀”是比喻论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A项,“只能凭借经济实力和宗族势力起到维持地方风习的作用” 判断绝对化,原文是“往往”而
10、非“只能”。B项,“传统乡贤文化这些与民主、平等的现代观念并不冲突”不符合文意,原文“这种新观念,摆脱了封建等级制度及与其所伴生的权力依附、人身依附与宗族依附,在平等、民主、法治的环境下,转变形成一股新的乡贤文化力量”说的是新乡贤观念,不是传统乡贤文化。C项,“可以”一词使用太过绝对。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裂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第三段在论及新乡贤在这方面的作用时用语非常谨慎,如“促进乡村治理中的引领功能”“弥补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资源不足”“有利于农耕文明与时俱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等。故选D。【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
11、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学习过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据统计,目前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超过了1.5 亿人。2020 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规模预计会突破3000 亿元的关口。知乎 Live、分答、得到、喜马拉雅、微博问答、微课等线上知识分享平台,风靡一时。
12、在线教育掀起的变革使得教育变得愈发开放、多元。教育理念的变化带来的不只是知识付费等商业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推陈出新,随之而来的,还有授课者和接收者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思维形态与生活状态的改变。 (节选自工人日报)材料二:在线教育市场尚未饱和,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急剧升高,在线教育已经渗透到教育行业的每个细分板块。涵盖的教育阶段从胎教幼教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等各个阶段,涵盖的内容也包含了语言培训、学习辅导、兴趣培养、技术训练等各个门类。根据艾瑞数据,2019 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达到2351 亿元,2020 年截至目前已达到 2727 亿元,增长率已达1
13、6%。基于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用户市场庞大,以及技术手段尚未成熟,在线教育市场远未饱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改编自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材料三:在线教育中一个较为活跃的细分市场是在线知识付费教育市场。随着用户对知识需求的深化和消费意识的觉醒,以“轻知识”为产品的教育付费模式相继出现,出现了喜马拉雅、千聊、荔枝微课这些知识付费平台。在线教育风口之下亟须解决发展“痛点”。一方面,资本入局带来行业发展红利,但另一方面,教育要下“慢功夫”,未来在线教育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事实上,获得融资其实只是在线教育平台的起点,但以仅有资本很难长久生存,同时教育行业发展不能用急功近利的做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14、德勤中国的报告显示,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机构面临的环境和情况将更加复杂,一方面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对知识的创造、传递和应用;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市场和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人才发展问题和运营效率与风险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起来。 (节选自金融时报)材料四:目前,几乎所有的在线教育公司都会提及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否会让在线教育再次提速?王强认为,看更远的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效率上会带来一场革命,老师将变为一个知识整合者,而不再是知识传授者,将帮助学生从互联网纷繁复杂的文字、图片、音频、虚拟等信息中筛逸出优质内容。许达来则担心人工智能一词被滥用,目前他很少看到人工智能真正在教育行业进行应用,
15、喊出来的是否真的是人工智能也存在疑问,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很多数据。(节选自中国企业家)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线教育已经渗透到教育行业的每个细分板块,几乎涵盖教育的各个阶段,涵盖的内容也包含了语言培训、学习辅导等各个门类。B. 根据艾瑞数据统计,截至目前,2020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超过2019年,增长率已达到了16%,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在线教育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C.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575亿元到2019年的2351亿元,整体逐年攀升,一年比一年扩大。D. 从2013年开始,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增长率每年保持在20%左右,20
16、17年增长率达到了30%;增长率整体表现均衡向上。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促使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线上学习逐渐成为常态,线上分享知识日渐风靡。B. 随着用户对知识需求的深化和消费意识的觉醒,在各种知识付费平台上相继出现了以“轻知识”为产品的教育付费模式。C. 在线教育急需解决的“痛点”是教育行业的“慢”功夫决定了急功近利的方式无法为市场带来行业发展红利。D. 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带来教学革命,但是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支持,人工智能有可能被滥用,这一技术也将不太可能被真正应用到教育行业。6. “在线教育掀起的变革使得教育变得愈发开放、多元”
17、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你在线上学习的切身机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答案】4. D 5. B 6. 材料中可以提取的观点:学习过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成为一种常态;知识付费等商业模式和学习方式推陈出新;授课者和接收者的思维形态和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在线教育可以涵盖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教育门类;人工智能将促进教学方式和效率的革命,老师变为知识的整合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
18、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项,“增长率整体表现均衡向上”错误,增长率整体表现有波动,高低不等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A项,因果关系颠倒。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线上教育得到发展。C项,以偏概全。“痛点”是市场与教育行业“慢”特性之间的一对矛盾关系。D项,假设关系不成立。原文是“人工智能”一词被滥用且跟数据支持没有关系。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
19、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本题要求概括“教育变得愈发开放、多元”的表现,关键信息有:“学习过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教育理念的变化带来的不只是知识付费等商业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推陈出新,随之而来的,还有授课者和接收者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思维形态与生活状态的改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急剧升高,在线教育已经渗透到教育行业的每个细分板块。涵盖的教育阶段从胎教幼教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等各个阶段,涵盖的内容也包含了语言培训、学习辅导、兴趣培养、技术训练等各个门类”“人工智能在教育的方式方法和
20、效率上会带来一场革命,老师将变为一个知识整合者,而不再是知识传授者,将帮助学生从互联网纷繁复杂的文字、图片、音频、虚拟等信息中筛逸出优质内容”。结合这些表现,并结合追究在线上学习的切身机会,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即可。【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文学类
21、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劝菜王了一中国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饭。十个或十二个人共一盘菜,共一碗汤。酒席上讲究同时起筷子,同时把菜夹到嘴里去,只差不曾嚼出同一的节奏来。相传有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问一个中国人说:“听说你们中国有二十四个人共吃一桌酒席的事,是真的吗?”那中国人说:“是真的。”那外国人说:“菜太远了,筷子怎么夹得着呢?”那中国人说:“我们有一种三尺来长的筷子。”那外国人说:“用那三尺来长的筷子,夹得着是不成问题了,怎么弯得转来把菜送到嘴里去呢?”那中国人说:“我们是互相帮忙,你夹给我吃,我夹给你吃的啊!”中国人的吃饭,除了表示合作的精神
22、之外,还合于经济的原则。西洋每人一盘菜,吃剩下来就是暴殄天物;咱们中国人,十人一盘菜,你不爱吃的却正是我所喜欢的,互相调剂,各得其所。因此,中国人的酒席,往往没有剩菜;即使有剩,它的总量也不像西餐剩菜那样多,假使中西酒席的菜本来相等的话。有了这两个优点,中国人应该踌躇满志,觉得圣人制礼作乐,关于吃这一层总算是想得尽善尽美的了。然而咱们的先哲犹嫌未足,以为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于是提倡食中有让。其初是消极的让,就是让人先夹菜,让人多吃好东西;后来又加上积极的让,就是把好东西夹到了别人的碟子里,饭碗里,甚至于嘴里。其实积极的让也是由消极的让生出来的:遇着一样好东西,我不吃或少吃,为的是让你多吃;同
23、时,我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知道你一定也不肯多吃,为的是要让我。在这僵局相持之下,为了使我的让德战胜你的让德起见,我就非和你争不可!于是劝菜这件事也就成为“乡饮酒礼”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了。劝菜的风俗处处皆有,但是素来著名的礼让之乡如江渐一带尤为盛行。男人劝得马虎些,夹了菜放在你的碟子里就算了;妇女界最为殷勤,非把菜送到你的饭碗里去不可。照例是主人劝客人;但是,主人劝开了头之后,凡自认为主人的至亲好友,都可以代主人来劝客。有时候,一块“好菜”被十双筷子传观,周游列国之后,却又物归原主!假使你是一位新姑爷,情形又不同了,你始终成为众矢之的,全桌的人都把“好菜”堆到你的饭碗里来,堆得满满的,使你鼻子碰
24、着鲍鱼,眼睛碰着鸡丁,嘴唇上全糊着肉汁,简直吃不着一口白饭。我常常这样想,为什么不开始就设计这样一碗“什锦饭”,专为上宾贵客预备的,倒反要大家临时大忙一阵呢?劝菜固然是美德,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嗜好是否相同的问题。孟子说:“口之于味,有同嗜也。”我觉得他老人家这句话多少有语病,至少还应该加上一段“但书”。我还是比较喜欢法国的一句谚语:“惟味与色无可争。”意思是说,食物的味道和衣服的颜色都是随人喜欢,没有一定的美恶标准的。这样说来,主人所喜欢的“好菜,未必是客人所认为好吃的菜。肴馔的原料和烹任的方法,在各人的见解上(尤其是籍贯不相同的人),很容易生出大不相同的估价。有时候,把客人所不爱吃的东西硬塞给
25、他吃,与其说是有礼貌,不如说是令人难堪。十年前,我曾经有一次做客,饭碗被鱼虾鸡鸭堆满了之后,我突然把筷子一放,宣布吃饱了。直等到主人劝了又劝,我才说:“那么请你们给我换一碗白饭来!”现在回想,觉得当时未免少年气盛;然而直到如今,假使我再遇同样的情形,一时急起来,也难保不用同样方法来对付呢!中国人之所以和气一团,也许是津液交流的关系。尽管有人主张分食,同时也有人故意使它和到不能再和。譬如新上来的一碗汤,主人喜欢用自己的调羹去把里面的东西先搅一搅匀;新上来的一盘菜,主人也喜欢用自己的筷子去拌一拌。至于劝菜,就更顾不了许多,一件山珍海味,周游列国之后,上面就有了五七个人的津液。将来科学更加昌明,也许
26、有一种显微镜,让咱们看见酒席上病菌由津液传播的详细状况。现在只就我的肉眼所能看见的情形来说。我未坐席就留心观察,主人是一个津液丰富的人。他说话除了喷出若干泡沫之外,上齿和下齿之间常有津液像蜘蛛网般弥缝着。入席以后,主人的一双筷子就在这蜘蛛网里冲进冲出,后来他劝我吃菜,也就拿他那一双曾在这蜘蛛网里冲进冲出的筷子,夹了菜,恭恭敬敬地送到我的碟子里。我几乎不信任我的舌头!同样一盘炒山鸡片,为什么刚才我自己夹了来是好吃的,现在主人恭恭敬敬地夹了菜劝我却是不好吃的呢?我辜负了主人的盛意了。我承认我这种脾气根本就不适宜在中国社会里交际。然而我并不因此就否定劝菜是一种美德。“有杀身以成仁”,牺牲一点儿卫生戒
27、条来成全一种美德,还不是应该的吗?7.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劝菜在中国司空见惯,作者从合作礼让、经济原则、和气团结等诸多方面探究这一举动的深层意义,认为对其中所体现出的传统美德,不应轻易否定。B. 中国人聚餐讲究食中有让,从消极之让到积极之让,再发展到为了显示自己更高尚的让德而在饭桌上一争高下,使得劝菜成为了“乡饮酒礼”中的重要内容。C. 与孟子所说的“口之于味,有同嗜也”相比,作者更加认可法国诊语“惟味与色无可争”,是因为个人喜好并没有一定的美恶标准。D. 第六段里作者说“我几乎不信任我的舌头”,是因为津液丰富的主人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的菜令人无法下咽。8. 本文语言
28、明白晓畅,但却使用了多种手法而产生了幽默、深刻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9. 近日,国内多地号召市民聚餐实行分餐制,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析实行分餐制的合理性。【答案】7. A 8. (1)漫画式的描写:第一段中“同时起筷子,同时把菜夹到嘴里去”,用三尺长的筷子互相夹菜,第四段中因为夹菜而吃不到白饭的描写,第六段中筷子“在蜘蛛网里冲进冲出”等等描写放大了生活细节,突出了劝菜给他人造成的尴尬与难堪。(2)夸张:“中国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饭”“中国人之所以和气一团,也许是津液交流的关系”“有杀身以成仁”等将生活琐事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幽默而深刻。(3)反语:作者多次说到劝菜是一
29、种美德、优点,中国人为此应该“踌躇满志”等与劝菜给他人造成的种种不便和难堪构成反差,讽刺了这种风俗。(4)比喻:一块好菜“周游列国”“津液像蜘蛛网般弥缝着”生动形象地讽刺了劝菜场面的滑稽可笑。(5)对比:第六段“同样一盘炒山鸡片,为什么刚才我自己夹了来是好吃的,现在主人恭恭敬敬地夹了来劝我却是不好吃的呢?”“食而不让,则近于禽兽”等讽刺了劝菜的愚蠢可笑。(6)自嘲:“我辜负了主人的盛意了。我承认我这种脾气根本就不适宜在中国社会里交际。”表达出劝菜风俗给他人造成的无奈。 9. (1)经济实惠,避免因劝菜导致的食物浪费(2)节省了在餐桌上因互相谦让、劝菜而消耗的精力和时间(3)尊重他人的饮食习惯,
30、有利于真诚交流与合作(4)符合卫生要求,避免传播疾病。【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认为对其中所体现出的传统美德,不应轻易否定”理解错误,作者笔下的“美德”是反语。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先要指出指定内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再从适当的角度,对该种表现手法的作用或效果进行赏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
31、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讽刺、批判了劝菜、夹菜这种中国传统陋习。题干指出“产生了幽默、深刻的艺术效果”,据此,考生要结合产生幽默效果的常见手法来分析,从原文找出相应的句子,分析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效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对比、反语等,如“中国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饭”“你不爱吃的却正是我所喜欢的,互相调剂,各得其所”“有了这两个优点,中国人应该踌躇满志,觉得圣人制礼作乐,关于吃这一层总算是想得尽善尽美的了”“为了使我的让德战胜你的让德起见,我就非和你争不可”“周游列国之后,却又物归原主”“劝菜固然是美德”“中国人之所以和气一团,也许是津液交流的关系”“同样一
32、盘炒山鸡片,为什么刚才我自己夹了来是好吃的,现在主人恭恭敬敬地夹了菜劝我却是不好吃的呢”“有杀身以成仁,牺牲一点儿卫生戒条来成全一种美德”,这些手法的使用,形象生动之外,幽默又耐人寻味,起到讽刺批判的作用。另外一类的描写手法,如“十个或十二个人共一盘菜,共一碗汤。酒席上讲究同时起筷子,同时把菜夫到嘴里去,只差不曾嚼出同一的节奏来”“相传有一个笑话我们是互相帮忙,你失给我吃,我夹给你吃的啊!”“假使你是一位新姑爷,情形又不同了,你始终成为众矢之的,全桌的人都把好菜堆到你的饭碗里来,堆得满满的,使你鼻子碰着鲍鱼,眼睛碰着鸡丁,嘴唇上全糊着肉汁,简直吃不着一口白饭”“我未坐席就留心观察,主人是一个津
33、液丰富的人。他说话除了喷出若干泡沫之外,上齿和下齿之间常有津液像蜘蛛网般弥缝着恭恭敬敬地送到我的碟子里”,这些场景描写像极了一幅幅漫画,夸张的表现了夹菜、劝菜之风气的丑陋与恶劣,增强了讽刺批判的效果。【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文章是从聚餐的弊端着笔:“照例是主人劝客人;但是,主人劝开了头之后,凡自认为主人的至亲好友,都可以代主人来劝客。有时候,一块“好菜”被十双筷子传观,周游列国之后,却又物归原主”概括出劝菜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把
34、客人所不爱吃的东西硬塞给他吃,与其说是有礼貌,不如说是令人难堪”概括出尊重他人的饮食习惯;“一件山珍海味,周游列国之后,上面就有了五七个人的津液”概括出不讲究卫生。考生找到了聚餐的问题,分餐制的合理性从反面来表达。结合文本内容再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述即可。【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
35、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
36、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太宗初,召谐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霓,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
37、,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照邻曰:“人事奈何?”曰:“心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诗曰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之谓也。胆为之将,以果决为务,故欲大。诗日:赴赴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仁者静,地之象,故欲方。传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智者动,天之象,故欲圆。易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思邀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初,魏徵等受召修齐、梁、陈、周、隋五代
38、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东台侍郎孙处约将其五子侹、儆、俊、佑、佺以谒思邀。思邀曰:“俊当先贵,佑当晚达,佺最名重,祸在执兵。”后皆如其言。太子詹事卢齐卿童幼时,请问人伦之事。思邈曰:“汝后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孙当为属史,可自保也。”后齐卿为徐州刺史,思邀孙溥果为徐州萧县丞。思邀初谓齐卿之时,溥犹未生,而预知其事。凡诸异迹,多此类也。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节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
39、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B.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C.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D.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B. 诗传易:文中所述分别是指孔子所著诗经、左丘明所著左传和周文王姬昌所著的周易。C. 辛西:为干支之一。辛为天干,酉为地支。辛酉的
40、前一位是庚申,后一位是壬戌。D. 牲牢:在文中指供祭礼用的牲畜。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之为“太牢”,只有羊和豕的祭品称之为“少牢”。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孙思邈少年博学,涉猎广泛。他不仅能日诵千言,而且对诸多学派均有研习。独孤信因其才气太大,但年龄小无法重用而感到遗憾。B. 孙思邈医术高超,见解独到。他认为治病要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治病要胆大心细,考虑要周密,行动要坚决。C. 孙思邈年龄不详,经历传奇。他熟知前朝之事,能预测未来。其乡里有很多近百岁的长寿之人。D. 孙思邈胸无大志,不喜功名。他这一生都尽量选择避世隐居,拒绝了多位皇帝授予的官职。13. 把
4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不死者也。(2)思邀初谓齐卿之时,溥犹未生,而预知其事。凡诸异迹,多此类也。【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然而视力、听力还没衰退,神采奕奕,可以说是耳聪目明博闻通达的长寿之人。(2)孙思邈当年跟卢齐卿说话的时候,孙博尚未出生,孙思邈却能预先知道他们的事情。(孙思邈生平)大凡各种奇闻异事,大多是这样的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句子的翻译是:高明的
42、医生用药物疏通,用针灸治疗。对于自然灾变,国君人臣用最高尚的道德理顺天意民心,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具体问题,那么人体疾病有的可以治好,自然灾害有的可以消除。“导之以药石”与“救之以针剂”是对称结构,中间断开,排除AB;“和之以至德”与“辅之以人事”也是对称结构的句子,中间断开,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孔子所著诗经”错误,诗经为孔子编订,并非其所著。故选B。【12题详解
4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A项,“独孤信因其才气太大,但年龄小无法重用”错误,独孤信是认为自己地方太小,不够孙思邈施展才华。C项,“其乡里有很多近百岁的长寿之人”错误,其乡人认为孙思邈数百岁了。D项,“胸无大志”错误,只是不喜功名。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
44、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衰,衰退;聪明,耳聪目明;博达,博闻通达。(2)预,预先;异迹,奇闻异事。【点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参考译文:孙思邈,京兆府华原县人。他七岁入学
45、,一天能背诵一千多字的文章。20岁时,就擅长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说: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长大后,他就隐居到太白山中。隋文帝杨坚辅佐北周朝政,征聘他担任国子博士,他没有出任。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征召他到京城,已经老了,但耳聪目明,太宗感叹说:“这是一个有道之人啊!”要授给他官职,他没有接受。显庆,又征召他入朝,授予他谏议大夫,他坚决谢绝。孙思邈在阴阳、推步、医药方面没有不擅长的,孟诜、卢照邻等拜他为师学习。卢照邻患有痛苦难治的疾病,医治不好,就问孙思邈:“高明的医生治好人的疾病,他凭的是什么?”孙
46、思邈说:“我听说会谈自然规律的,一定要用人情事理作为依据;会谈人情事理的,也要以自然法则为根本。大自然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冷热交替,就是它循环运行的规律,平和就下雨,激奋就刮风,凝滞就结霜落雪,扩展就出彩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人有上下四肢、脾肺肾肝心五脏,起床睡觉,呼气吸气,精神元气时衰时旺,通畅就生气血,显现就是神色,振动就有声音,这些就是人的正常现象。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这是研究自然和人体的共同方法。高明的医生用药物疏通,用针灸治疗。对于自然灾变,国君人臣用最高尚的道德理顺天意民心,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具体问题,那么人体疾病有的可以治好,自然灾害有的可以消除
47、。”卢照邻说:“人事如何处理?”孙思邈说:“心是人的君主,君主崇尚恭敬,所以人要低调。诗经里写道:如同站在深渊旁,如同走在薄冰上,这是说要小心。胆是君主的将,以果断坚决为本职,所以要大的胆气。诗说:你是雄健威武的儿郎,你是杀敌卫国的猛将,这是说要大胆。仁者安静,是大地的气象,所以要方正,传说:不为私利改变志向,不为非议感到仿徨, 这就是行动坚决。智者行动,是天的形象,所以要圆通。易说:能够随机应变,决不迟疑一天, 这就是考虑周密。”孙思邈自己讲他出生于隋文帝开皇辛酉年,到今年九十三岁了,问他的乡亲,都说他是几百岁的人,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分明如同亲眼所见。然而视力、听力还没衰退,神采奕
48、奕,可以说是耳聪目明博闻通达的长寿之人。当初,魏征等人按照太宗的指示编纂南齐.南梁.南陈.北周.隋朝的历史,担心遗漏,多次询问他,孙思邈口述起来,宛如亲眼看见。东台侍郎孙处约带着五个儿子孙侹、孙儆、孙俊、孙佑、孙佺拜望孙思邀,孙思邈说:“孙俊会最先获得高官;孙佑会最后显贵;孙佺的名气会最大,祸患会出在掌握军权上。”此后的事情都跟他预言的一样。太子詹事卢齐卿孩童时,向他询问日后祸福。孙思说:“你五十年后会当上地方高级官员,我的孙子会当你的下属,能够自我保护平安。”后来卢齐卿当了徐州刺史,孙思逸的孙子孙溥果然当了徐州所辖的萧县县丞。孙思邈当初对卢齐卿预言祸福时,孙溥还没有出生,就预先知道了未来情况
49、。他令人惊异的各种业绩,多半是这一类事情。孙思邈于高宗永淳元年去世。遗嘱要求从简安葬,不要陪葬器物,不用羊牛猪等祭祀牲畜。死后一个多月,脸色外貌没有变化,抬起遗体入棺,轻得好像只是拿着空空的衣服,人们为之惊异。(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穆穆清风至(汉)无名氏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裙。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注释:穆穆:清明柔和的样子。褰:把衣服提起来。抱柱: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梁”与上文“津梁”都指桥梁。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春色触
50、发的怀远之情,在古代闺情诗中有很多。例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本诗也是一首闺情诗。B. 春风吹动了衣襟,使主人公想起了心上人的青袍也一定是在春风中飘拂着,这种用恋人的衣着代指恋人的手法与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C. 诗经氓中的主人公对氓因思念而望:“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这与本诗主人公“望”不到所思之人时抒发的情感相同,都是含蓄而委婉的。D. 很多汉代古诗和这首无名氏的作品一样,具有素朴的民歌风格,平淡纯净,一往情深,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15. 对本诗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有
51、人认为是“深怨”,有人认为是“热烈的期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4. C 15. (1)“深怨”。理由前四句写春风和煦,春草勃发,触发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美好思念五六句写她一大早提着衣裙登上津梁,焦灼地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却未能如愿,与美好的期待形成了反差“安得”引领的问句强化了对无法得到像尾生那样坚守信约之人的深深遗憾。(结合诗句分析,能够合理解释即可酌情给分)(2)“热烈的期待”理由前两句的“穆穆”为全诗渲染出了一派春风和煦的景物氛围三四句春风吹动衣裾,春草勃发触发了主人公对心上人形象的美好想象五六句写她在春天的早晨提着衣裙登上了在尾生的典故中出现过的津梁,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信守誓
52、约的心上人的热烈期待。【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都是含蓄而委婉的”错误,本诗表达感情含蓄温厚,氓热烈直白。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解题思路是:首先亮明观点,而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本题具体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
53、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诗是一首闺情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在风和草长的春天,痴情地怀念着远行在外的心上人。前四句写女子的感情活动,后四句写她的行动。最后两句“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意思是,怎能像尾生那样坚守信约、如期而归呢!这两句运用尾生宁死不负信约的典故,指日为誓,以示守信。这两句有两种理解:一是深怨所思之人不可靠的意思,“安得”用一种反问语气强化了遗憾之情;二是与其说是怨,不如说是热烈的期待,她是以尾生这样的钟情来期待
54、她的爱人的,突出典故的作用,“安得”用一种反问语气强化了期待之情。两种理解都可以,考生只要结合全诗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
55、、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2)论语为政中“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 ,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答案】(1) 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3)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
56、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寄、蜉蝣、渺、沧海、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从遥远的史前时代开始,人类就一直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斗争着,_,人类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直到 19 世纪末,人类对病菌的认识,却一直犹如_。病菌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其中危害重大的传染病,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制造了种种困难。但是长期以来,与人类命运_的疾病,却很少进入历史学家的视野。尽管各种历史资料和研究汗牛充栋,但疾病史却成为史学界的漏网之鱼。美国学者麦克尼尔在
57、20 世纪70 年代_了这个空白。在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一书中,( )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出发的独特视角,重新阐释了人类的历史,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观念,扭转了人们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一书在普通民众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它使广大读者认识到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毋庸讳言 盲人瞎马 休戚相关 弥补B. 毋庸置疑 盲人瞎马 休戚相关 填补C. 毋庸讳言 盲人摸象 息息相关 弥补D. 毋庸置疑 盲人摸象 息息相关 填补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麦克尼尔从
58、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地探讨了传染病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的过程,进而论述了这些疾病对塑造各个文明不同特色的重大作用。B. 麦克尼尔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地探讨了传染病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的过程,从而论述了这些疾病对塑造各个文明不同特色的重大作用。C. 从史前时代至上世纪前半叶,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麦克尼尔详实地探讨了传染病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的过程,进而论述了这些疾病对塑造各个文明不同特色的重大作用。D. 从史前时代至上世纪前半叶,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麦克尼尔详
59、实地探讨了传染病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的过程,从而论述了这些疾病对塑造各个文明不同特色的重大作用。19. 文中画橫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人类的历史,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认识。B. 由于通过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出发的独特视角,使人类的历史得以重新阐释,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认识。C. 由于通过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出发的独特视角,使人类的历史得以重新阐释,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观念。D. 他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人类的历史,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观念。【答案】17. D 18. A 19.
60、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此处强调不用怀疑,应选“毋庸置疑”。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此处指人类对病菌的认识片面,应选“盲人摸象”。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忧喜、
61、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此处指疾病与人类命运故选密切,应选“息息相关”。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够的部分填足。此处与“空白”搭配,应选“填补”。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根据前句“在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一书中”是一个大状语,下句应把主语“麦克尼尔”放在句首,才能与上句衔接,排除CD;“探讨了的过程”与“论述了的重大作用”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关联词应该用“进而”,排除B。故选A。【19题
62、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从病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出发的独特视角”应为“从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排除BC;二是搭配不当,“提出观念”动宾不搭配,应改为“提出认识”,排除D。故选A。【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
63、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20.请把下面这个句子按照两种不同的开头方式分别进行改写,改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主要信息,表述准确,句意通畅。填写在横线上的文字不超过30个字。所谓灾难,大概就是这样的故事;少数人以自己的英勇牺牲慰藉着大多数人的善良,并救援着他们因极少数人的恶而导致的无助。改写所谓灾难,大概就是这样的故事:大多数善良的人_。改写所谓灾难,大概就是这样的故事:极少数人的恶_。【答案】所谓灾难,大概就是这样的故事:大多数善良的人因极少数人的恶陷入无助,少数英勇牺牲的人救援并慰藉着他们。 所谓灾难,大概就是这样的故事:极少数人的恶使大多数善良的人无助,
64、少数人用英勇牺牲慰藉并救援善良的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式变换中改写句子的能力。改写句子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重组句子通常按以下三步进行:分析原句层次关系;设计合理的表达思路;调整理顺句子。第1句,主语是“大多数善良的人”,先找到主语所在的句子,看第2个分句,“他们”指代的是“大多数善良的人”,先改变此句为一个单句“大多数善良的人因极少数人的恶陷入无助”;再看剩下的句子,“救援”是少数人的行为,与“慰藉”共同作谓语,改写为“少数英勇牺牲的人救援并慰藉着他们”,注意用代词“他们”使上下句衔接连贯。第2句,主语是“极少数人的恶”
65、,先找到主语所在的句子,在第2个分句,首先改写此句为一个单句“极少数人的恶使大多数善良的人无助”,再把剩下的句子调整为“少数人用英勇牺牲慰藉并救援善良的人”。21.下面一则提示在语言表达和格式等方面存在多处不当,请选出五处分别修改。鹿城历史博物馆试行开放参观温馨提示尊敬的观众:我馆定于2020年3月30日起试行开放参观。为切实做好疫情期间我馆的试运行管理工作,保障来馆观众安全顺畅参观,现将我馆接待相关事宜提示如下:博物馆开放时间:9:00时-17:00时(16:00时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试行开放期间仅接待散客预约,每日限额参观2000人。参观当日入场时必需出示本人有效证件原件、截屏预约和本
66、人有效健康码。观众进入馆内应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与他人之间应保持距离。建议观众把参观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以免造成封闭场所人员集会。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0472 -85269542020年3月25日鹿城历史博物馆【答案】9:00时、17:00时、16:00时改为去掉“时”字限额参观2000人改为参观限额2000人必需改为必须截屏预约改为预约截屏图片保持距离改为加上具体距离数据(例如保持1.5米距离)集会改为聚集落款格式改为日期和单位名称上下调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67、;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9:00时-17:00时”“16:00时”语意重复,删掉“时”;“限额参观2000人”语序不当,应为“参观限额2000人”;“必需”;表示一定需要、不可缺少的意思。此处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即一定要,应改为“必须”;“截屏预约”表意不明,应改为“预约截屏图片”;“保持距离”表意不明确,此处是参观提示,应给出相对具体的数值;“造成集会”搭配不当,把“集会”改为“聚集”;落款,要求单位名称“鹿城历史博物馆”在上,时间“2020年3月25日”在下。【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
68、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三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仔细观察,全面理解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叫醒自己“这是个应该出人间喜剧的时代,我们却出不来巴尔扎克;这是个
69、应该出百年孤独的时代,我们却还没有马尔克斯。”身处物质化的社会,在抱怨世界冷漠,埋怨他人无情之前,问问自己,你做到了吗不是落井下石,而是雪中送炭?大多数人无法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做到了。可见,在忙着叫醒别人前,我们应先叫醒自己。叫醒自己,在责备和要求别人前,首先反省自己。生活中人们的双重标准随处可见。这种双重标准往往体现在:对自己宽容而对他人严苛;无法原谅他人的冒犯而轻易遗忘自己对他人的伤害;无视对方的心情处境而把自己的观念情绪强加于人;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体谅视作理所当然是的,我们常常希望他人纯粹,而忽略了自我反省与修正。双重标准来源于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所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及以恶相向,追根
70、溯源,多来自于双重标准,那种不愿反省不懂得自制的人格。叫醒自己,不再以高高在上的眼神睥睨众生,放低姿态,做生活的行走者。信息的浪潮冲击着我们,在新浪微博你忧国忧民,在天涯论坛你围观婆媳情感伦理大战。新兴媒体让我们习惯了旁观者的身份,不时指手画脚、七嘴八舌,甚至养成了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恶习。电影搜索就揭示了这样一个悲剧: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叶蓝秋没有给老人让座,她的轻佻被无良媒体炒作,社会公众一致打压她,而媒体隐瞒了她的道歉和解释,最终造成了她的自杀。得知真相的公众为自己辩解:我是无辜的,我也是被欺骗了。可事实是每个人都是间接的刽子手。为了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我们要叫醒自己,从审判者的身份中清醒过来
71、,以己度人,用自己的头脑辨别是非,不以双重标准对待自己和他人。叫醒自己,你才有资格叫醒别人。刘小东就是这样一个以反映社会的疼痛神经为己任的画家。抽象派固然新奇,却远不如现实主义来得震撼。他曾说:“越是真实的,就越简单,越赤裸裸。”他就窝在他那时常断水断电的画室,或是跟随底层群众,穿越一座座城市,画新疆荒芜的采玉场,沧桑的进城务工人员,不计名利,潜心作画。他始终保持一颗澄澈的心,一颗淡泊的心,与我们一起纠结在时代的命题中。只有这样的他才能叫醒迷失的我们。雨果曾说:被别人撕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成功。在忙着叫醒别人,却被别人叫醒前,我们要先叫醒自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漫画
72、作文的写作能力。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批评性或表扬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由于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因此漫画类材料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作文题型。审题时,弄清漫画要素,理清人物关系,把握漫画寓意。审题:这是漫画作文,仔细观察可知,共有三组漫画,每组漫画形成对比:第1组,坐公交车,自己没能上车时让别人挤一挤;自己上车后要求后面的别再上车。第2组,自己买盗版书,贪图便宜;他人抄袭自己作文时绝不姑息;当地3组,自己每天出入小区测量体温嫌麻烦,却要求保安加强出入管理。仔细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
73、人们往往要求他人时,强调集体主义,求全责备;要求自己时,主张个人主义,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就是对人对己的双重标准。“双标”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不同的标准衡量两个(或以上)的对象,往往有意无意中成为“双标”人。材料让我们思考的是“责己与责人”、“利人与利己”的问题,启示我们要学会反省,正确的做法是要避免这种双重标准现象,就要善于反思自我,认清自己,要首先做到自律,要以己之心度人。参考立意:(1)待人如待己;(2)宽以待人,严以待己;(3)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4)责人先自律;(5)知行合一;(6)学会放低自我,善待他人。参考素材:(1)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人们往往要求他人时,强
74、调集体主义;要求自己时,主张个人主义,正印证了那句话,“人不知道自己有错,就像蛇不知道自己有毒”、“世界上最容易被原谅的就是自己”。可见双重标准让人们习惯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把失败归因于环境,同时也习惯于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环境,失败归因于其自身。(2)也许把自身的失败和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客观的、无法掌控的某个点,就可以自欺欺人地为不服输的内心找到些许的平衡。而把自身的成功和他人的失败归因于主观的、能够把握的某个点,也同样可以自欺欺人地为要强的内心找到沾沾自喜的理由。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对人对已双重标准的问题几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用差异过大的双重标准来衡量一切,怎么能做出正确的判
75、断?如果一直陷在这样的思维漩涡之中,怎么能有人生的大智慧?(3)与人格完善的人相处,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那是一种无以言传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来自于一个勤勉于修身的人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体谅及鼓励。能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其脆弱的一面,从而待人温和宽客,是很多优秀的人的相同品质。这也就是以待己之心待人。(4)其实,以自私的言行伤害原本想要真诚地亲近我们的人,只能使我们孤单,失落。我们要反省。我们要慢慢学会设身处地,扪心自问;学会放低自我,善待他人。对自我不完善的攻克及对美善言行的学习,是一生必修的功课。而以待己之心待人,是克服双重标准的秘诀。我们借此铲除那些不善良的“杂草”,平复脑海中贪婪的念头。这些努
76、力在日后会见成效:我们的内心被注入了一股真正的力量,那种无需他人认可也能平静充盈地生活的力量。(5)从缭乱的明星影像中挣脱出来,从如山的作业堆中抬头看看,从激情绚丽的游戏中分神听听,感受这个社会的冷暖,保持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我们不要求自己有多高尚,只需在别人危机时伸出一只手。如果我们能早点伸出手,不用被两辆车碾压,不用在地上苦苦挣扎残喘二十多分钟,小悦悦就能获救;如果我们能早点伸出手,不是去哄抢散落的橘子,而是将它们送还主人,那么商家就不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我们能早点伸出手,那五个小男孩就不会因取暖而丧命于垃圾箱内。可是我们没有早点伸出手。“别人也没有伸出手”是个拙劣的借口,假如我们能坚
77、守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就不会有那么多心酸的眼泪了!结构示例:叫醒自己,开篇首先反问自己,亮明观点:在忙着叫醒别人前,我们应先叫醒自己。正文部分分三层论述:叫醒自己,在责备和要求别人前,首先反省自己;叫醒自己,不再以高高在上的眼神睥睨众生,放低姿态,做生活的行走者;叫醒自己,你才有资格叫醒别人。结尾引用雨果的名言,扣题结束。【点睛】漫画作文写作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弄清漫画要素。漫画中所涉及的所有的人、物都不要放过,要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心理特点。第二步:理清人物关系。先给人物分类,再根据人物的类型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三步: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前提。把握寓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二是从人物的关系中把握漫画寓意;三是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的标题把握漫画寓意。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理解寓意的关键,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第四步:多角度思考,与现实对接确定立意。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立意的前提,要注意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探究,寻找漫画寓意与社会人生的对接点。漫画的本质就是想歌颂或讽刺揭露社会人生的真善美或假恶丑,因此留心生活,关注时代热点,注重积累,观察完漫画后想着与社会人生相对接,揭示社会现实寓意。